第一图书网

中国古代哲学史稿

康中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7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

康中乾  

页数:

548  

内容概要

本书四十四章,系统讲解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产生、发展过程。本书有三个特点:一是注重哲学思想与社会经济、政治的关系;二是援引了比较充分的原著材料;三是在紧扣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方式上的悟性特点的同时,援引了西方哲学、特别是西方现代哲学中的现象学等方法,来分疏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

作者简介

康中乾,男,1958年12月生于陕西凤翔。1983年7月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政教系并留校任教。2002年7月获南开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现为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已出版专著《有无之辨——魏晋玄学本体思想再解读》一部,在《哲学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研究方向为魏晋玄学,对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形雨上学问题多有沉思。

书籍目录

绪论 一 什么是中国古代哲学史? 二 中国古代哲学的历史发展 三 中国古代哲学的特色 四 学习中国古代哲学史的方法和意义第一讲 先秦时期的哲学思想 第一篇 春秋前的哲学思想 第一章 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时代的哲学思想萌芽  一 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  二 传说时代的神话故事及哲学意义 第二章夏商周三代时期哲学思想的萌发  一 夏代“天”的观念  二 殷代“帝”的观念  三 周初“德”的观念 第二篇 春秋时期的哲学思想 第一章 春秋时期的民本思想和朴素辩证法思想  一 春秋时代及其思想形势  二 季梁、史嚣的重民轻神论  三 叔兴、子产的天人相分论  四 史伯和晏婴的“和”、“同”论  五 史墨的“物生有两”论  六 孙武的“奇正相生”论和范蠡的“赢缩转化”论  七 “士”阶层的出现及诸子百家的形成  第二章 孔子的儒学思想  一 孔子其人  二 “与命与仁”的哲学思想  三 “为政以德”的社会政治思想  四 认识论和教育思想  五 孔子思想的历史价值  第三章 墨子的墨家思想  一 墨子其人其书  二 墨子的基本思想主张  三 墨子的“三表法”与经验主义的认知思想  第四章 老子的道家思想  一 老子其人与《老子》其书  二 老子“道”的含义  三 老子的阴柔辩证法思想  四 老子的静观认识论  五 老子的社会政治思想 第三篇 战国时期的哲学思想  第一章 儒家思想的发展与《大学》、《中庸》和孟子的儒学思想  一 儒家的分化和思孟学派  ……第二讲 泰汉——隋唐时期的哲学思想第三讲 北宋——清初的哲学思想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讲 先秦时期的哲学思想第一篇 春秋前的哲学思想第二章 夏商周三代时期哲学思想的萌发一 夏代“天”的观念;二 殷代“帝”的观念;三 周初“德”的观念。夏代“天”的观念1.夏朝简介古代文献中都提到有夏王朝。如《尚书•召诰》说:“我不可不鉴于有夏,亦不可不鉴于有殷。”《诗经•大雅•荡》说:“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夏,原是一个部落联盟的名字。《史记•夏本纪》载,这个部落联盟由夏后氏、有扈氏等十二个姒姓的氏族部落组成。后来,夏用作王朝的称号。据《国语·周语》说,夏兴起于崇山,夏禹的父亲鲧也封于崇。禹建都于阳城(今河南登封县);又说伊水、洛水两岸是“有夏之居” (均见《世本•居篇》和《周逸书•度邑》)。所以,今河南嵩山到伊水、洛水流域为夏人活动地区之一。据《竹书纪年》,夏王朝从禹到桀,共十七君,历时471年。其时代约为公元前21~前17世纪。

后记

本书原是我讲授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讲稿,现略作修改后付梓。我学习中国哲学史已二十余年了。先是阅读前辈学者的中国哲学史著述,并结合研读中国古典哲学原著;后来读了中国哲学专业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后,在恩师方克立先生和刘文英先生的指导下,对中国哲学思想的发展作了较系统的沉思,其间也专题探讨过一些问题,尤其注重于中国古代的形而上学问题。2005年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设立了哲学系,我承担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部分讲授任务;因工作需要,就勉强拿出了一个讲稿,后讲过几次,边讲边修改,遂成这部拙作。当然,这仅是一本讲稿,其章次和内容均是现已成定论的中国古代哲学思想,谈不上什么新意。但在个别问题的讲法上,在对个别思想家的诠释上,我自认为还是有一点点心得的。比如说,对庄子之“道”的技术性的看法,对庄子“坐忘”和“道忘”两种“忘”的方式的分析,对王弼“无”本论思想矛盾的分析及关于魏晋玄学之逻辑演进的看法,对郭象“独化”范畴的解读,对张载“气”本论的分析,等等。另外,拙作注重史料,尽量援引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原材料,而不作过多的己说,以期能为初涉中国古代哲学的人提供一些资料。


编辑推荐

《中国古代哲学史稿》是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古代哲学史稿 PDF格式下载



老师好厉害


老师的书。。。支持个


喜欢就是好书


书很不错,但是书脊没有粘好


未能抽出时间阅读,待沽。之前读过康中乾的几篇论文,发现他对魏晋玄学的理解还是有较大偏差。


质量好,内容没话说。


我们老师写的,怎能不喜欢?


本书论点基本是冯友兰先生《中国哲学史》的翻版。没有太多作者自己的见解。多数观点是对冯友兰先生观点的再解释。基本上可以直接去看冯友兰版的,忽略这本!我最受不了的就是关于九流十家的源起。本书作者在文末做结论的时候打断引用冯友兰先生的推理及观点,最后又追加了一句“冯友兰先生言之有理”。我很好奇,冯友兰先生言之有理的观点,为什么还要再重复一边?!学风一点不扎实!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