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关系本体视野中名名并列的语义和功能研究

王晓娜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5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

王晓娜  

页数:

486  

前言

  本书所研究的课题从根本上来说,涉及的是语言符号之间的关系问题,语义和功能与形式的关系问题。  本书的选题与对汉语的认识有关。如何认识汉语?威廉?冯·洪堡特的观点是很有代表性的。他指出,汉语有一种奇特的现象:它拥有并高超地运用着一种独特的艺术,能够把概念直接相互接续起来,让精神去把握概念之间的纯粹关系。汉语对表达有意义的独立概念的词作了大胆的处理,让它们一个个孤立地存在,然后把它们串起来,同时排斥一切本身不具意义、只起粘附和联系作用的成分。在惊异于汉语的奇特的同时,他又断言:“汉语作为思维工具无疑远远比不上拥有完善的语法形式的语言。”  本书的研究旨在阐明,汉语“概念”的直接相互接续并非是只能用精神去把握的纯粹关系,而是潜存着有序的语义联系。汉语在句法层面也即构形法上的所谓形式的缺乏,却在语义层面得到了弥补,汉语和印欧语言的有序性,只是表现的层面不同而已。  本书以富有汉语特色的、典型地体现出了所谓“概念”直接相互接续特征的广义名名并列为对象,以关系主义本体论为出发点,从对古典诗词中的描写性名名并列句的诠释人手,兼论充任句内成分的同一式名名并列和标题中的称名性并列句,借以考察名名并列的丰富语义类型和广泛的语用功能及其实现途径;探讨名名并列组合模式和语义结构的关系、语法语义和句法结构的关系,探讨语言层面的语义模式在话语层面的选择性规律,探讨名名并列句和常规散文句的转换规则。

内容概要

  《关系本体视野中名名并列的语义和功能研究》以富有汉语特色的、典型地体现了所谓“概念”直接相互接续特征的广义名名并列为对象,以关系主义本体论为出发点,从对古典诗词中的描写性名名并列句的诠释入手,兼论充任旬内成分的同一式名名并列和现代汉语标题中的称名性名名并列,考察了名名并列的丰富语义类型和广泛的语用功能及其实现途径,探讨了名名并列中语言符号相互规定的具体原理;探讨了名名并列语域基础构式义和基本语义结构的贯通原理:探讨了多层次的语用功能、构式意义和语法结构、语义结构之间的交互关系。

作者简介

  王晓娜,女,1956年9月出生,大连人。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博士,大连外国语学院文化传播学院教授。 主要著作有《歇后语和汉文化》(商务印书馆,2001)、第二主编《忧郁的沉思》(商务印书馆,2000)、第二主编《中外比较文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等。论文有《历史叙事的虚构性》(《文艺研究》2005年第6期)、《符号序列的空间共存性与时间相继性的兼容——关于名词性并列旬的叙述性实现机制之探讨》(《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延异、解构与修辞学》(《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年第3期)等三十余篇。

书籍目录

导言第一节 名名并列和汉语特点第二节 名名并列和语义研究一 关于汉语的句法语义研究二 关于训诂学的语义研究三 关于现代西方语言学的语义研究四 关于名名并列的语义研究第三节 关系本体论与名名并列研究一 关系主义本体论的视野二 多种视角中的名名并列三 多重关系网络中的名名并列四 纵横聚合中的名名并列五 广义语用中的名名并列第一编 同一式名名并列的语义和功能第一章 同一式名名并列的同质性和多样性引言 同一式名名并列的合取关系与视点内涵第一节 同一式名名并列的逻辑语义同一性一 语言层面上的逻辑同类并列二 言语层面上的视点同类并列三 语言层面的异类聚合与视点同类并列四 语言层面的同类聚合与视点同类并列第二节 同一式名名并列的句法语义同一性一 同一式名名并列句法层面的同一二 同一式名名并列语义层面的同一第三节 同一式名名并列的多样性一 同一式名名并列的可分式与稳固式二 同一式名名并列的同述式与分承式同一式名名并列的延续式与封闭式本章小结第二章 同一式名名并列的关联性和差异性引言 同一式名名并列的成员关系与新范畴理念第一节 同一式名名并列的内部关联一 理性意义的集合类型二 联想意义的集合类型第二节 同一式名名并列的内部差异和顺序一 同一式名名并列成员的时空差异和并列顺序二 同一式名名并列成员的价值差异和并列顺序三 同一式名名并列内部的形式差异和并列顺序第三节 同一式名名并列顺序规则的协调一 同一式名名并列主题意义的实现和并列顺序的选择二 同一式名名并列音节结构顺序规则的偏离本章小结第二编 称名性名名并列的语义和功能第三章 称名性名名并列的异质性和复杂性引言 称名性名名并列的指称功能和语义特点第一节 称名性名名并列语用功能的实现和语义类型一 称名性名名并列语用功能的实现二 称名性名名并列类型的辨析及其复杂性第二节 称名性平行式名名并列的语义类型一 平行单列式及其形式标记二 异向同指式及其形式标记三 同一关涉式及其形式标记四 平行对比式及其形式标记五 称名式并列的修辞偏离式第三节 称名性相关式名名并列的语义类型一 称名性相关式名名并列中格语义成分的确定二 称名性相关式名名并列语义关系式的确定及提取三 称名性相关式名名并列语义模式的构拟本章小结第四章 称名性名名并列的多重语义关系式和篇章语义模式引言称名性名名并列和篇章语义第一节 称名性名名并列的复杂语义关系式的类型一 称名性名名并列复杂语义关系式的提取二 称名性相关式名名并列的复杂语义关系类型三 平行相关式名名并列的复杂语义关系类型第二节 篇章语义结构关系的整合提取一篇章 语义关系的深层结构属性二篇章 语义关系的整合提取本章小结第三编 描写性名名并列的语义和功能第五章 描写性名名并列组合句的完形特质和成句机制引言 古典诗词名名并列句表达规律的探求第一节 描写性名名并列的多种探讨及其限定一 关于名名并列句的语法探讨二 关于名名并列句的修辞语用探讨三 关于名名并列句的语法修辞及语用探讨的启示第二节 描写性名名并列句的历时样态及共时分布一 汉魏诗歌中的名名并列组合句二 唐宋明清诗歌中的名名并列组合句三 宋元明清词曲中的名名并列组合句四 现当代作品中的名名并列组合旬第三节 描写性名名并列句表意功能的阐释一 描写性名名并列句的语义类型二 描写性平行式名名并列句表意功能的实现三 描写性相关式名名并列句表意功能的实现四 描写性相关式名名并列句的相互规定性本章小结第六章 描写性名名并列的组合模式和语义结构引言 描写性名名并列句的事件特征与系统规约第一节 描写性名名并列组合模式同语义结构的对应性一 描写性名名并列组合模式的类别二 描写性名名并列组合模式与语义结构类型的对应性三 描写性名名并列组合模式和语义结构的对应理则第二节 描写性名名并列的多项组合模式和语义结构的多样性一 描写性名名并列多项组合模式对应于多层次语义结构二 描写性名名并列多项组合模式对应于兼项语义第四编 名名并列的理论探讨主要参考文献部分语料来源书目后记

章节摘录

  我们知道,描写性名名并列句这种表达形式,相对于散文句来说是一种偏离,而正是这种偏离成就了诗歌语言的一种特质。这种表达形式显示出了一种“读者文学”的特质,因为它赋予读者以极大的想象空间和发挥空间,而之所以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是由于这种名名并列组合具有多义并存、意象密集的特性。名名并列组合是最简单的结构形式,也是能够最大限度地容纳多种意义、容纳多种意象的一种结构形式,可以说这种名名并列组合将意义的多样性、意象的密集性推向了极致。  和常规的散文句式相比,名名并列组合句的多义性有其独特之处,这个独特之处就是多义并现。这种多义并现表现在不同层面,具有多层次的特点。具体体现在,同一名名并列组合形式可以容纳平行与相关两种并列类型;同一名名并列组合模式可以容纳几种不同的语义结构;同一名名并列组合模式对应的同一语义结构可以并现不同的散文句法结构;同一语义结构对应的不同散文句法结构可以并现不同顺序的散文句式。这种多义并现不同于一般散文句的多义或歧义。一般的多义或歧义形式,在具体的语境中通常只显示一种意义;而描写性名名并列组合如果没有特殊限制的话,组合的多义则可以在同一语境中并现。这种组合多义也不同于一般的双关。一般的双关,表里两层意思的地位不同,其中里层意义才是表达者要传递的主要信息;本书所涉及的描写性名名并列组合句的多义并现则没有这种表里主次之分。这种多层次的多义并现,是由名名并列的特殊结构造成的。  第一节描写性名名并列的平行与相关并瑰  描写性名名并列句相关并列可以和平行并列并现。平行和相关并现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关系本体视野中名名并列的语义和功能研究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