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经学思想史(第三卷)

姜广辉 主编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11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

姜广辉 主编  

页数:

1204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儒家经学作为中国文化的本原和根干,贯穿中国历史两千余年,成为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的集中体现,而价值观说到底是一种人文信仰。姜广辉编著的《中国经学思想史(第4卷上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宋明时期对儒家经典的认识,传统的诠释与诠释学的传统,以及“宋明经学”的发展情况等。

书籍目录

宋明经学
第四十七章锐意革新的宋明经学
——宋明经学思想概说
一宋学形成的历史原因及其学术走向
二理学化经学在宋学中的位置
三理学化经学的解释学特点
四宋明时期经学的主要成绩
——名家名著述要
宋初经学
第四十八章从钦定经学到自由讲学
——唐宋时期经学思想文化的更新
一引言:唐宋时期学术思想的演变轨迹
二唐至宋初钦定经学的颁行及其流弊
三对汉唐传注之学的批评与“整体推翻”
四宋代的书院制度与自由讲学
第四十九章范仲淹与庆历学风
一范仲淹与庆历新政
二庆历新政与复兴儒学
第五十章庆历之际的易学
一庆历时期学者的重《易》风尚
二范仲淹崇尚“刚健”的易学思想
三欧阳修《易童子问》的理性怀疑精神
四胡瑗开以儒理说《易》之宗
第五十一章刘牧的河图洛书之学一
一刘牧的活动年代
二刘牧学派之《河图》、《洛书》
三“刘、邵之争”学术公案以及刘牧所受贬抑
四刘牧在易学史上的地位
第五十二章孙复与《春秋尊王发微》
一宋代的春秋学研究
二孙复与其《春秋尊王发微》
三孙复春秋学的几个特点
第五十三章刘敞的经学新解与庆历新经学
一刘敞春秋学及其对啖j赵、陆之说的继承与拓展
二刘敞春秋学的特色
三《七经小传》的经学新说及其对宋代经学的影响
……
理学化经学

章节摘录

儒学完全失去了它维持世道人心的功能。程颐指出:“唐有天下,如贞观、开元间,虽号治平,然亦有夷狄之风。三纲不正,无父子、君臣、夫妇,其原始于太宗也。故其后世子弟,皆不可使。玄宗才使肃宗,便篡。肃宗才使永王磷,便反。君不君,臣不臣,故藩镇不宾,权臣跋扈,陵夷有五代之乱。”[4]五代时期,武臣司政,篡弑屡起,欧阳修指出:“前日五代之乱,可谓极矣。五十三年之间,易五姓十三君,而亡国被弑者八,长者不过十余岁,甚者三四岁而亡。”[s]宋代儒者认为,产生这些历史乱象,汉唐儒者应负有历史责任。汉唐儒者没有树立起儒家的价值理想,“经典注疏之学”已经堕落成为一种“禄利之路”。儒家道德的核心是维护君臣、父子的伦常关系和秩序,然而唐末及五代时期儒家的道德信念已经丧失殆尽,当时所谓儒学已经失去了灵魂,只有躯壳。这种情况激发了宋代儒者发展儒家的“义理之学”,重建对儒家道德的信仰。就此点而言,无论以王安石、王秀父子为代表的新学,还是以苏轼、苏辙兄弟为代表的蜀学,以张载、张戬兄弟为代表的关学,抑或以程颢、程颐为代表的洛学,其看法都是一致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北宋时期出现的所谓“义理之学”不过是迟到的通儒的“议论之学”!或者说,宋儒是用一种类似先秦诸子“议论之学”的方法来说解儒家经典。王安石熙宁变法,废除了唐代以来以诗赋与帖经取士的科举考试制度,而代之以“经义”课试士子,这是汉唐注疏之学向宋代义理之学转变的一个重要标志。曾经经历千余年文化积累的汉唐注疏之学一朝被“整体推翻”[6],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事件。虽然王安石关于经济、政治的改革推行不久即告失败,但所推行的科举考试制度的改革却得到了新、旧两党的一致肯定。而且王安石新学所代表的“义理之学”也只是儒学内部关于治学方向的调整与转变。


编辑推荐

《中国经学思想史(第3卷)(套装上下册)》是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经学思想史(第三卷) PDF格式下载



第三卷系统讲述了宋代时期的经学思想史,很不错的专业性研究著述。


宋明经学没有做过研究,只是作为了解中国经学思想的全套书,买回家收藏,当资料查阅。


这书,编辑体例和书写实在不好。经学如果这样治理,不治也罢。经学没有死,但现代人或当下的学者却早就死啦。


这套丛书比较系统地介绍了中国经学思想发展的历程和演变。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