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国际金融危机与经济学理论反思

陈佳贵、刘树成 主编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2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

陈佳贵、刘树成 主编  

页数:

285  

字数:

273000  

内容概要

  本书的基本任务是分析此次国际金融危机所引发的一系列重大理论争论,它不过多地关注操作层面的对策问题,而着力梳理和澄清与此次危机有关的重大理论认识问题。同时,这项研究的着眼点在于中国应对此次危急的理论立场,它强调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全面把握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和来龙去脉,分析其深层次的背景和渊源,还要鉴别和梳理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并就这些新现象的深层背景、社会本质及其未来趋势等问题作出理论判断。

书籍目录

序言
第一章 国际金融危机与马克思主义
一 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与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理论
二 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与马克思主义关于虚拟资本的理论
三 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与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周期的理论
四 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五 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马克思主义在国际上的近期动态
六 简短结论
第二章 国际金融危机与新自由主义
一 新自由主义范畴分类
二 新自由主义的基本内涵:理论、思潮与政策主张
三 新自由主义的兴衰均源于危机
四 理论反思与经验启示
第三章 国际金融危机与凯恩斯主义
一 导论:凯恩斯主义的现状
二 凯恩斯主义关于经济周期和金融危机的一般理论
三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对当前金融危机的看法
四 金融危机的根源:美国近期的经济政策与凯恩斯主义
五 欧美的救市政策与凯恩斯主义
六 基本的结论
第四章 国家资本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 国家资本主义的主要理论
二 国家资本主义的主要实践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本质
四 结束语
第五章 对西方国家当前国有化措施的观察与思考
一 当前一些西方国家实施国有化的主要措施
二 西方国家国有化的历史脉络
三 美国几家典型的国有企业
四 国有企业的性质与这次国有化的原因
五 西方国家当前实行国有化措施的特点
六 几点思考和讨论
第六章 国际金融危机与国际经济秩序的演变方向
一 全球经济增长方式的调整
二 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压力加大,多边贸易谈判的前景不容乐观
三 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制将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国际货币体制的多元化趋势加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国际货币体制中的地位上升
四 经济全球化进程放慢,但发展趋势不可改变
五 我国应对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秩序变化的对策选择
附录 概念术语简释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国际金融危机与经济学理论反思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