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样板戏研究

惠雁冰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3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

惠雁冰  

页数:

192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不仅全面、系统地清理和探讨了作为“无产阶级文化整合之成果”的“样板戏”的历史经验,而且富有深度地阐释和揭示了“样板戏”的历史文化成因与流变轨迹,从而使学界对“样板戏”的研究和重新评价有了重大突破,对认识“文化大革命文学”的美学架构及中国当代文学的内在本质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作者简介

惠雁冰,1969年10月生,陕西清涧人,文学博士。现为暨南大学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进站工作人员。近年来主要从事中国大陆50-70年代的文学思潮研究,尤在“抗美援朝文学”、“农业合作化小说”及“样板戏”研究方面用功甚勤;在《文学评论》等专业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引起学术界较大反响。本书为作者第一部学术专著。

书籍目录

“样板戏”研究的攻坚之作绪论 一 选题依据及意义 二 “样板戏”研究现状及其局限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一章 “样板戏”:40-60年代中国传统戏曲现代化实验的最终成果 一 戏曲现代化路向的艰难追寻 二 传统戏曲现代化探索的阶段性成果 三 戏曲现代化成果的确认和命名 小结第二章 “样板戏”: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经验的高度整合 一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衍化及主导性文学经验的形成 二 “样板戏”对“十七年文学”经验的高度整合 三 对“整合”效果的界定与估量——以“样板戏”的历史观为中心 小结第三章 “样板戏”:传统戏曲现代化革新与西方艺术中国化融变的可贵尝试 一 “样板戏”对传统京剧艺术质素的历史性置换 二 “样板戏”对芭蕾艺术品格的本土化改写 三 平心而论“样板戏”的艺术革新 小结第四章 “样板戏”:政治胞衣与民族文化内质的深层扭结 一 显在的政治意义秩序 二 潜在的民族文化内质 三 深层扭结的原因探析 小结附篇 “样板戏”的传播与文化认同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二)研究局限当然,在对40年来“样板戏”研究现状的考察中,我们也发现了研究过程中的很多疏漏与局限。这种局限形成的原因是多重的,有政治环境的制约,有个人命运的自悼,也有审美取向、价值尺度及方法观念的偏误等。综合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从研究视阈看,目前的“样板戏”研究主要侧重于从特定的时代背景、文化环境包括“文化大革命”时期特定的政治斗争来阐释“样板戏”出现的历史动因与建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预设了“样板戏”是“文化大革命”政治产物的原命题,忽略了“样板戏”与30年代“左翼”文学、40年代解放区文学,。尤其是与最切近的“十七年文学”,在文学纲领、创作原则、文艺生产机制、文学叙事模式及作家群体精神趋向等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经验方面的有机关联。故而,在对“样板戏”的生成史研究中,缺乏文学史的整体性视野。第二,从研究路向看,研究者对“样板戏”艺术质素,包括部分现代性的质素进行了细致的考察,但还是停留在现象对比的简单层次中,重复研究甚多,并没有揭示出作为当时中国戏曲现代化最终成果的“样板戏”如何在继承、舍弃、吸纳、改造的多重矛盾关系中建构了新的大众化的文艺范型,尤其是如何塑造了具有民族风格与民族气派的无产阶级美学新样态的。所以,在对“样板戏”的艺术成就考察中,缺乏纵深性的甄别与突破性的开掘。

后记

也许是出生在那个举国狂热的年代,也许是从小习见了英雄主义的光芒,从2002年起,我萌发了涉猎“样板戏”的想法,开始有意识地搜集一些资料,也零零星星地发表过一些不成体系的文章。但真正付诸研究,是2006年入读兰州大学之后。这样一所百年名校,以她并不引人瞩目的敦厚风采默默地润泽着我,滋养着我,让我在踏入不惑之年时,第一次在学术研究中启动了如此浩大的工程,并把我的所思所想一览无遗地释放在那深邃的布满了险峻同样又充盈着鲜活的历史古道中。在写作的过程中,由于论题不可避免地会涉及“样板戏”与“文化大革命”、江青的关系,如何理性的评价让我费尽心思。400多个日日夜夜,我埋头于尘封已久的故纸堆里,枯坐在不停闪烁的二手电脑前,时常感到大脑的活跃与表达的无力。那是一种难以言传的焦虑与期待。等到了无所获地回到住地时,夜色空蒙,月斜西天。但也就在这样漫长的写作中,书稿的思路也逐渐明朗起来。于是,就有了这部重估“样板戏”的小书,也有了我在书稿完成之后的轻松与愉悦。感谢我的导师赵学勇教授,从论题的选定到框架的建构,从观点的提炼到语言的表达,先生悉心指导,诲人不倦。


编辑推荐

《"样板戏"研究》是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样板戏研究 PDF格式下载



样板戏获得众人喜爱的原因何在?或者说,样板戏普及的原动力何在?诚然,文革期间几近全民“狂欢”式的样板戏运动,是政治推介的结果。但边远山区的普通民众,其自导自演样板戏,这种现象又该如何解释?“政治推介”恐怕无法解释全部,它可能涉及到文化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层面了。更为主要的问题是,在文革结束近三十年的今天,为什么样板戏还拥有如此多的受众?对此,大致有三种解释。一是认为“怀旧情结”在起作用。“在一个几乎不允许其它艺术存在的环境里,人们反复接受样板戏作品,因而对它们产生情感依恋。” 二是认为“样板戏的艺术魅力”,特别是样板戏京剧唱腔的艺术魅力征服了受众。“样板戏基本上遵循了京剧音乐本身的内在规律,保持甚至部分地强化了京剧音乐的旋律特点,这也是这些音乐唱腔历经多年仍然有其生命力的根本原因之一。”三是认为“镜像”在起作用:“在某种意义上,‘样板戏’呈现出的正是詹姆逊描述的这种‘幻景’。如果说戏剧从来是人们认识自我——关照自身的重要形式,那么60~70年代的中国人通过‘样板戏’这一虚拟的现实空间来确认自我,则是一种通过叙事建构起来的全新的现代性本质。”


字里行间,能感受到老师的才华横溢 ,博学多才。通过这本书,去更多地了解那段文学,那段历史。。。


本来想给打4.5分或者更高,但考虑到本书比较专业,所以各人可以取不同的章节来读,另外专业术语有些多,虽然不影响理解,但有些拗口。
做为70后,我也是最近几年才偶而看看电视里的样板戏,以及各戏剧版本的样板戏,刚刚开始没什么感觉,后来渐渐的喜欢一些,比如芭蕾版本的红色娘子军,比如京剧版本的沙家浜。随着社会经验的增加,以及在北京看了一些小剧场的话剧等。觉得我们非文艺青年们,曾经嘲笑的样板戏的一些理由,和嘲笑话剧,嘲笑京剧本身的理由差不多,我不都不喜欢,这也许是各剧种的问题,但也是我们自己的问题。
这本书因为语涉文革,因此在政治表态上队伍的11届3中全会的路子,但强调了文艺有其自身规律,样板戏达到这样的艺术高度,不是仅仅政治命令的结果,而是几代革命文学的一个结晶,样板戏的问题,比如合理化,政治目标诉求,也是几代革命文学,以为几代人的意图所致,甚至与中国文人时代文以载道的目标相一一致的,把文革文化,其中的样板戏剥离中国一百年来半封建兰殖民地,以及人发的觉醒,反抗,组织,成功的过程割裂开来。正如钱穆所说,研究历史,要学会保持着温情脉脉的态度。


本书作者出生于1969年,等他懂事,样板戏的狂热已经过去,应该已经没有机会再亲身经历了,所以作为样板戏时代过来的人,很想听听没有经过样板戏时代的人怎样来评论样板戏。


有独到见解和深入研究


给父亲买的,老人挺高兴。这就够了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