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切中伦常

安乐哲,郝大维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2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

安乐哲,郝大维  

页数:

22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切中伦常:〈中庸〉的新诠与新译》中译本的出版,正逢人类历史的一个转折点。已然发生的一个巨大变迁就是:21世纪已经进入到一个全球相互依存的新时代。人类作为一个物种所面对的日益增长的各种复杂问题,不再只是单纯的国家利益。诸如全球变暖、全球流行疾病的威胁、空气与水污染、宗教极端主义、萎缩的能源储备、环境恶化等等问题,并不尊重国家的边界,而是在全球蔓延。我们要么一道来解决这些问题,要么一道沉沦下去。  我们需要在一个全球的视野中去思考,与此直接相关的还有第二个重要的方面。那就是:随着中国过去三十年来的起飞,在一个全球相互依存的时代,影响我们所有人的世界经济和政治秩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作者简介

郝大维(David L.Hall.1937—2001)。原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哲学教授。从事怀特海、美国哲学以及道家哲学和古希腊哲学的研究。除了与安乐哲长期合作,进行古典中国哲学的诠释性研究之外,还著有《经验的文明:怀特海式的文化理论》(The Civilization of Experience:A WhiteheadianTheory of Culture.1973)、《不定的凤凰(The Uncertain Phoenix,1982)、《爱欲和反讽》(Eros and Irony,1982)以及《理查德·罗蒂:新实用主义的先知与诗人》(Richard Rorty:Prophet and Poet of theNew Pragmatism,1994)等。安乐哲,夏威夷大学哲学系教授。他在1987年获伦敦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曾担任夏威夷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安乐哲教授出版了一系列蜚声国际的中国哲学专著,其中包括《先哲的民主:杜威、孔子与中国民主之希望》、《通过汉代而思》、《主术:中国古代政冶制度之研究》、《通过孔子而思》等;同时也是一位重要的中国经典的翻译家,将中国一些重要的哲学典籍译成英文,其中包括《孙子兵法》、《孙膑兵法》、《论语》、《道德经》等。他还是美国的比较哲学杂志《东西方哲学》的主编。

书籍目录

中文版新序英文版前言第一章 《中庸》文本的研究:文献与义理 一 文献的研究 (一)《中庸》和“思孟学派” (二)子思与“五行”学说 (三)《中庸》:一部合成的文献 (四)《中庸》成书的断代 (五)子思其人 二 《中庸》的义理诠释 (一)《中庸》首章的再分析 (二)为什么“中庸”不是“Doctrine of the Mean” 第二章 比较视域下的(中庸>新诠:哲学与宗教性的取径 一 《中庸》的重要性 二 翻译的一些问题 (一)界定“哲学”文本 (二)“焦点”与“场域”的语言 三 “气”和关联性的宇宙论(Correlative Cosmology):《中庸》的诠释脉络 四 《中庸》的核心论证 (一)“诚”与创造性(《:reativity) (二)“诚”、“性”和“情” (三)作为主导性隐喻的家庭 (四)《中庸》中的“礼” 第三章 《中庸》重要观念通释 一 诚 二 道 三 德 四 和 五 教 六 君子 七 礼 八 命 九 气 十 情 十一 仁 十二 善 十三 圣 十四 圣人 十五 天 十六 物 十七 孝 十八 心 十九 性 二十 义 二十一 智 二十二 中 二十三 中庸第四章 《中庸》的英文新译附录一:“礼”与古典儒家非神论的宗教思想附录二:儒学与杜威的实用主义:一种对话附录三:活出此生的意义:创造性的真谛征引与参考文献译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中庸》文本的研究:文献与义理  一 文献的研究  (一)《中庸》和“思孟学派”  孔伋(公元前483一前402)是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的孙子。他的父亲伯鱼在《论语》中出现过2次。孔伋,字子思,而他最为人所知的就是“子思子”。在早期的记录中,子思的名字与《中庸》相关。另外,除了《中庸》以外,在编辑于汉代的《礼记》中,还有“表记”、“缁衣”和“坊记”这三篇文章也与子思有关。  一直以来,子思只是被学界假定为《中庸》的作者。而目前,子思作为哲学家的地位正在变得日益重要。由于最近一系列的考古发现,作为《论语》中所反映的孔子学说以及《孟子》、《荀子》中所反映的古典儒学的早期演化之间的失落的环节之一,子思得以走出历史的迷雾。不过,子思只是那些失落环节的其中之一,因为在那些考古发现中,出现了很多的文献,这些文献和早期儒学传统中的其他几个我们熟知的重要人物有关。除了被当代学者打算归诸子思的那些文献资料极为丰富之外,新的出土材料中还有名为“曾子”、“子路”和“颜渊”的文献。所有这些文献全部以出现于《论语》中的重要孔门弟子而命名。  子思不仅仅是孔子的孙子,而且是曾子的学生。在《论语》的后半部分,曾子是重要的人物之一。在孔子死后,曾子也是孔门后学中名列最优秀的八大儒生之一。据《史记》记载,子思晚期的弟子之一是孟子的老师。正是由于子思和孟子之间的这一直接的历史关联,由曾子所传下来的这一学派常常被称为“思孟学派”。而新发现的有关子思的文献和《孟子》之间在哲学思想上的共鸣,则更加印证了“思孟学派”的内在联系。在后来的儒学传统中,正是这一谱系被认为是儒家的正统传承。  ……


编辑推荐

《切中伦常(中庸的新诠与新译)》由安乐哲、郝大维所著,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中庸》文本的研究,对于了解《中庸》这部文献的历史及其英文翻译的历史,该部分探讨了某些较为专门性的问题。其中,我们诉诸于最近中国的考古发现,来帮助我们确定《中庸》在其思想脉络(intellectual context)中的定位。第二部分是对《中庸》提供一种哲学性和宗教性的诠释。第三部分提出了《中庸》一书中所涉及的一些重要的术语,并对这些术语的含义进行了解释。对于那些将本书作为课堂教材的教师来说,这些术语的解释尤为有帮助。因为这些术语在《中庸》的论证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本书的解释则简明扼要。第四部分则是对《中庸》的英文翻译。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切中伦常 PDF格式下载



装订页码有混乱。正文第2页装订到序言第2页了。彭国翔不过贩卖西方理论的小贩,翻译能力极差,术语表达前后不一致,也讲不清楚。deference一会儿翻译为“相关性”,一会儿又翻译为“尊重”。翻译出来自己就不明白,还敢出版。太不尊重读者了。还有学术道德吗?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