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修道主义的兴起

【英】玛里琳·邓恩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12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

【英】玛里琳·邓恩  

页数:

292  

字数:

313000  

译者:

石敏敏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玛里琳·邓恩所著的《修道主义的兴起(从沙漠教父到中世纪早期)》追溯了从沙漠教父到中世纪早期,亦即4世纪到7世纪基督教修道主义的发展轨迹,考察了基督教修道主义的兴起及其在西方的发展演化。《修道主义的兴起(从沙漠教父到中世纪早期)》还详细研究了基督教修道主义在社团组织、修道规程、禁欲苦修、男女性别、地理区域等方面所呈现的不同特征。

作者简介

玛里琳·邓恩(Marilyn
Dunn),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历史系高级讲师,研究旨趣涉及死亡、修道等宗教议题,除本书外,还著有《597-700年间盎格鲁-萨克森人的基督教化——探讨他们的生和死》。

书籍目录


缩略语
1基督教隐修主义的兴起
2社团生活的形成
3早期修道主义中的女性
4苦修主义的含义
5修道主义在西方的演化
6圣本尼迪克的《会规》及其意大利背景
7不列颠和爱尔兰
8爱尔兰的朝圣修士和欧洲的修道主义
97世纪的英格兰
参考文献
索引
译后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修道主义的兴起 PDF格式下载



内容丰富,具有权威性,本书详尽讨论了中世纪之前基督教中修道主义的兴起,从而解释了西方修道院的来龙去脉


本书详尽讨论了中世纪之前基督教中修道主义的兴起,从而解释了西方修道院的来龙去脉,这是到西方旅游者们参观宏伟而静谧的修道院时都非常好奇的一件事情。


我不敢说所有的文章都好,但英国学者关于各方面研究动态的介绍,的确让人大开眼界。


“他在多部作品中提到这些念头,它们几乎无可避免地遵循同样的顺序——好吃、通奸、贪婪、忧愁、恼怒、沮丧或倦怠(acceduia)、虚荣、傲慢。他对这些毛病及其治疗方法的分类基于灵魂三分法,即把灵魂分为欲望或贪婪部分、易怒部分和理性部分,可能还基于盖伦(Galen)对立面(curing by oppesites)的医学理论。禁食能克制淫欲;爱,也即‘仁爱’,可以对抗贪婪和沮丧;恼怒需要好几种解毒剂——温和、怜悯和慈爱。沮丧、倦怠需要刺激、坚毅和持久的警醒;而虚荣和傲慢既需要谦卑。也需要清醒地记住过去的失败。一旦克服了这八大恶念,达到了没有情欲或者‘无动于衷’的状态(apatheia),修士的努力或理智就能上升到世上所知的最高状态——沉思上帝并与之合一。”这部书真的很值得我们读一读,但是有排版的错误。


内容挺丰富的,而且具有权威性。


还没看 留着先


稀少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