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钦文传论
2011-5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鲁雪莉
260
本书是一部传记与文学评论结合的研究专著。许钦文,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乡土文学作家,一生著述甚丰,成就主要体现在乡土小说与心理小说创作。此外,散文创作、文艺理论和文学评论亦呈现出丰富的文化蕴含。
本书分上下两编,上编通过梳理许钦文的人生历程,考察作为母体文化的越文化如何深刻影响许钦文。在结构上经纬交错,以生平活动为经,以创作活动与文化实践为纬,共时态地展现其创作活动的发生、发展过程,展现其人生历程与创作内容、创作风格之间密不可分的必然联系,以许钦文的个案描述展示出20世纪中国文学、文化的一个流动侧面。下编以地域文化为依托,将许钦文的创作置于越文化的观照视野中,从小说、散文、文论等各方面对他的创作进行了细致梳理与分析,力图全面展示其丰富而独特的创作风貌。
鲁雪莉,女,1977年出生于浙江绍兴。2003年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现任教于绍兴文理学院人文学院,主要致力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地域文化研究与影视戏剧研究。曾在《河北学刊》《江西社会科学》《戏剧文学》《南昌大学学报》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在报刊杂志发表诗歌若干。参与撰写论著《中国新文学现实主义形态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年版),获2003年浙江省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独立主持2007年绍兴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年度重点课题《浙东乡土文化视野中的精神图景——许钦文论》,2008年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越文化视野中的乡土作家——许钦文传论》。另参编教材《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教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等。
序
上编 生平述略:艰难人生
第一章 越地少年(1897—1917)
一 越地名乡:东浦
二 童年与家训
三 私塾与龙山求学
第二章 五四期间(1918—1924)
一 初上北京
二 卖文生涯的开始
三 在鲁迅的影响下
四 初露才华的早期创作
第三章 返回故里(1925—1929)
一 赴台州任教
二 在杭州的“铁饭碗
三 陶元庆之死与“愁债室筑成
四 享有盛名的乡土作家
第四章 无妻之累(1930—1934)
一 “剩落大伯
二 “愁债室里的惨案
三 无端受累
四 旅居成都“待罪
五 终受冤狱之苦
第五章 劫后余生(1934—1937)
一 辗转闽浙谋生
二 跋涉于艰难的文学之路
三 浸透血泪人生体验的创作
第六章 永安岁月(1937—1945)
一 抗战军兴的感奋
二 奔向福建战时省会永安
三 永安文庙里的“刀与笔
四 在大湖的农耕生活
五 “战时东南文艺骁将
第七章 新中国建立前后(1945—1984)
一 解放前夕
二 新中国建立后
三 创作的新篇章
下编 越文化视野中的文学风貌
第八章 “越文化:许钦文的文化渊源
一 源远流长的越文化积淀
二 思想个性的越文化渊源
第九章 越文化视野中的小说创作
一 乡土小说
二 心理小说创作
……
版权页:地域文化的基本要素便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风土人情。“风土”大体指的是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人情”是地域习俗或者说是生活方式的呈示形态。地域风情作为散文中的一种审美实体,不仅是一个时空框架,而且在演绎作家情感历程和审美追求的过程中,能够呈现出作家丰富的艺术个性,并折射出作家对本土文化洞悉与思考的深度。它们之所以有咀嚼不尽的审美意蕴,就是因为包含了作家自我独特的审美情感,洋溢着作家内在的审美激情,并负载了大量的文化内涵。地域文化最鲜明最感性的特征首先包容在蕴涵着自然、人文环境神韵的“景语”的境界之中。从“风土”方面说,出生于浙江东部物产丰饶、人杰地灵的江南水乡绍兴,许钦文对于浙东越地自然有着与生俱来的眷恋情结。他的散文多以浙东越地及其文化特征为描写对象,或描绘故乡秀丽的自然风光,吐露对家园故土的真挚感情,或述说故乡朴实的乡风乡俗,抒发对亲人、故友的追思、怀念之情。他以平易质朴的笔触,以对故乡生活诗一般的回忆,描绘了一幅幅具有浓郁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的风俗画。《花园的一角》中,他用满含深情的笔触描绘了故乡迷人的景致:“花园的一角有个荷花池,池旁有株水杨,一条条的枝叶,有的仰向天空,随风摆荡,有的俯向水面,随风飘拂,给人一种清秀、柔美之感。水杨不远的地方,有一株夹竹桃,簇生着像箭似的叶子,‘虽然没有像那水杨的活泼,可是庄严而不呆板’。”有兜着水珠把阳光反映得灿烂炫目的,也有已经长的很高,却未展开叶面,勇敢无比地挺着,显得非常有希望的。荷花,已经开大得好像盛装着的美女在微笑得出神。还只开得一点的仿佛处女因为怕羞只在暗中偷偷地笑的样子”。这些文字看似信笔写来轻松自然,却字字用力精心安排,平凡质朴的语句中绘出了一幅多姿多彩的画面,诗意盎然。(鉴湖风景如画》中,作家将视角对准具有深厚越文化底蕴的鉴湖,在涂抹着鲜明、丰富和浑厚浓郁的文化氛围中描绘故乡鉴湖,将自己深沉的情感贯注其中:鉴湖“大片银波粼粼的水,远衬着青青的山,湖光山色依然。在那青山绿水之间,金黄黄的早稻穗和碧油油的晚稻苗一方一方地间隔在田间;还有杨柳、柏树排列在河畔和田塍上。且不说经过鱼荡的箔时,那竹笆刮着船底飕飕的清脆悦耳声,在菱荡旁垂钓鲈鱼的渔翁的幽然姿态,往常我也只有在画面上见到过”;“一个魁星阁,一座三眼桥,几株柏树,一丛松树,茅草的平屋,摇着橹的出畈船和供行人休息的路亭等……配置在稽山镜水之间,这就千变万化,形成了许多醒目的景象”;“会稽山脉在鉴湖水上观望,似乎淡淡的几笔,远远的,只是衬托的背景。……崇山峻岭之间长着茂林修竹,雄伟、庄严,也是秀丽的。
《越文化视野中的乡土作家:许钦文传论》为越文化研究丛书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