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教育研究

董朝霞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8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

董朝霞  

页数:

300  

内容概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教育研究,ISBN:9787500499206,作者:董朝霞 著

作者简介

  董朝霞,女,中共党员,四川自贡人。四川师范大学政治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2002年西南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毕业,获法学硕士学位。毕业后到四川师范大学任教至今。2009年毕业于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获法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方向的理论研究和相关课程教学。近年来,先后完成博士论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研究》(16万字);在《毛泽东思想研究》、《天府新论》、《理论与改革》、《思想理论教育》以及高校学报等核心期刊上发表相关学术论文近20篇(其中包括数篇CSCI来源期刊);参著《从十六大到十七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当代中国的运用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等书。

书籍目录

序绪论一 问题的提出与说明二 国内学术界相关研究现状述评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四 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第一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教育相关概念界定第一节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 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二 社会主义价值观与核心价值观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第二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与思想政治教育一 价值观教育是干部群众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内容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干部群众思想的价值导向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干部群众思想政治教育第三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教育的历史理论与现实缘由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逻辑必然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的内在要求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是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精神纽带第二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教育的内容和目标第一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教育的基本内容一 领会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二 加强社会主义政治理想教育,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三 普及历史文化传统美德教育,凝聚干部群众“两种精神”力量四 培养干部群众符合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第二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教育的重要目标一 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的内在逻辑二 从整体上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精髓第三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教育的原则与方法第一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教育的基本原则一 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有机结合中力求通俗化二 学校家庭与社会多维立体合力教育中力求普及化三 课堂理论逻辑与社会实践逻辑结合中力求生活化第二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教育的具体方法一 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法二 大众传播与网络引领法三 制度保障与规范教育法第四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教育效果评价的标准与方法第一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教育效果定性与定量评价标准一 定性评价标准一——是否有利于“六个为什么”和“四个划清”的回答二 定性评价标准二——是否有利于干部群众和学生争优创新和保持先进性三 定性评价标准三——是否有利于促进文化和谐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四 定量评价标准一——学习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性认同的增长率五 定量评价标准二——实践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好人好事增长率六 定量评价标准三——传播上研究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体系成果增长率第二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教育效果定性与定量评价方法一 定性评价方法一——综合统筹评价法二 定性评价方法二——纵横对比评价法三 定性评价方法三——动静结合评价法四 定量评价方法一——效果效益评价法五 定量评价方法二——目标达成评价法六 定量评法方法三——等级量化评价法结束语 要在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教育效果上下工夫一 主题和目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二 内容和形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教育要力求“三贴近”三 制度和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教育要形成长效机制参考文献后记


编辑推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教育研究》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四个方面的规定,紧密结合马克思主义相关经典理论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与现实,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诠释和分析;并且分别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教育的原则与方法、效果评价标准与方法,紧密结合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相关原理进行探讨,并提出了一些有根据的新见解。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教育研究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