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网络经济学

黄宗捷 中国财政经济
出版时间:

2001-1  

出版社:

中国财政经济  

作者:

黄宗捷  

内容概要

  《网络经济学》包括网络经济学的基本问题,网络生产力,网络经济的运行,网络经济的消费理论,网络经济下的宏观调控,网络时代的国际经济等12章内容。

书籍目录

引论 第一章网络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第一节网络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网络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第三节网络经济学的理论构架 第二章网络生产力 第一节网络生产力的产生 第二节网络生产力的特点及其经济意义 第三节网络生产力的结构层次 第三章网络经济产品 第一节网络经济产品的含义与特征 第二节网络经济产品的效用与价值 第四章网络生产理论 第一节网络生产特征 第二节虚拟企业 第五章网络经济的运行 第一节需求与供给 第二节供给与需求的一体化 第三节网络市场与竞争 第六章网络经济的分配理论 第一节知本分配特征及理论根据 第二节知本分配途径和形式 第七章网络经济的消费理论 第一节网络消费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节网络经济的消费特征 第八章网络经济效益 第一节网络经济效益的涵义及分类 第二节网络企业经济效益 第三节网络用户经济效益 第九章网络时代的经济增长 第一节网络经济的经济增长理论 第二节网络经济的经济增长特征 第三节网络经济下的经济增长 第十章网络经济下的宏观调控 第一节宏观调控的主体和方式 第二节网络经济下的税收与金融 第三节网络经济与国家法制建设 第四节网络经济下的其他相关政策 第十一章网络时代的国际经济 第一节网络时代的经济全球化 第二节网络时代的国际贸易 第三节网络时代的国际金融 第十二章网络经济发展战略 第一节西方国家网络经济发展战略 第二节中国网络经济发展战略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伴随着生态环境与大气环境的日趋恶化,人类的生活品质正日趋降低,生存环境终将受到威胁。 ——经济增长与经济振荡并存 大工业的生产以大批量的生产为重要特征,而市场需求却以多样化及变动性为特征。这样,在批量生产的条件下,市场的供给和需求自然就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失衡的内在原因。当大工业以不断膨胀着的生产力迅猛发展之时,供给和需求就会脱节,市场的相对均衡就会遭到破坏,经济振荡就不可避免。事实上正是如此。有关资料显示,在1825-1929年的100余年里,每隔8年和10年大工业就会陷入周期性的波动中;1929年后,原有的周期虽不复存在,但频繁的震荡却仍不可避免。到目前为止,一方面振荡仍不断发生,一方面振荡的频率又在不断增高。这就是说,大工业好似一把“双刃剑”,它在带来了经济空前增长的同时,又埋下了经济振荡的“烈性炸弹”。 ——社会进步与尖锐的社会问题并存 应该承认,近两百余年来,大工业有力地推动着人类两个文明的长足进步与发展。但也应该看到,大工业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这就是人口爆炸、城市过度膨胀、抢占资源和分割市场的战争不时爆发、世界两极分化的产生和加剧等等。伴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这些社会问题自20世纪以来就呈现出尖锐化的状态。比如人口爆炸式的激增。据统计,在1800年之前,人口的倍增时间在100年以上,此后即缩短到50年左右。现在,地球上每年平均要净增7960万人口。这样,人口与资源的矛盾就变得尖锐激烈化;自20世纪上半叶以来,和平与稳定始终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工业化国家争夺资源与市场的世界性大战曾两次爆发,而局部的战争至今仍连绵不断。 二、网络生产力产生的条件 人类社会和经济实践总是不断地提出新问题,同时又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手段和途径。在20世纪后半叶,当敲响大工业生产方式的暮鼓之时,也敲响了新的生产力,即网络生产力诞生和发展的晨钟。经济实践本身为新生产力的诞生和发展准备了必要而充分的条件。


编辑推荐

《网络经济学》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网络经济学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