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对话
2004-8-1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科里帕特森,艾尔斯维斯勒,约瑟夫・格雷尼,让・麦克米兰
228
165000
孙芳
无
你一定遇到过下列情况:
·向上司提出你精心设计的方案,却被泼了一头冷水。
·要求下属加班,下属以沉默相对抗。
·和家人谈“开源节流”,他却只当是耳边风。
·要邻居遵守公德,对方却依然我行我素。
·要你的另一半浪漫些,对方却还是像根木头一样。
·请朋友还钱,朋友却总是找各种借口推托。
当你遇到这些情况时,你是沉默以对,还是尖刻批评,抑或拍案而起?别觉得灰心丧气,因为大部分人都和你一样,在面对难以解决却又会对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关键时刻”,不是张口结舌不知如何应对,就是以强硬的方式解决,却在对方心里留下不愉快的阴影。
现在你不必烦恼了!《关键对话》将帮助你以四两拨千斤的方式,利用各种沟通技巧,解决生活中难以应对的各种难题,成就无往不利的事业并拥有更快乐的人生。
本书详细剖析了人们在沟通上常见的盲点,并提供了许多立竿见影的谈话、倾听、行动技巧,辅以丰富的对话情境和轻松幽默的小故事,帮助读者以最迅速的方式掌握这些技巧。
说的切中要点,让对方清楚知道你的看法,是一种能力;说的圆满得体,让对方自动反省,是一种智慧。运用本书提供的技巧,不论是多么难以应对的局面,你都能够以事半功倍的效率轻松面对。
科里·帕特森Kerry Patterson
帕特森在就读斯坦福大学博士班时,开始研究有关发展及维持健全组织的挑战等相关议题。曾任教于杨百翰(Brigham Young University)企管研究所,过去20年间致力于各类文化变革的项目顾问工作。他曾获奖的录像带训练课程成功地运用在《财
前 言 第一章 什么是关键对话? ——谁会在意关键对话? 第二章 掌握关键对话 ——对话的威力 第三章 用心开始 ——如何专注于你真正想要的结果 第四章 学会观察 ——如何注意何时安全出现危机 第五章 保持安全 ——如何创造畅所欲言的安全氛围 第六章 掌握自己的故事 ——如何在你愤怒、害怕或受到伤害时保持良好的对话状态 第七章 用STATE方法陈述途径 ——如何以具有说服力但不鲁莽的方式对话 第八章 探寻别人的途径 ——当别人生气或沉默时应如何倾听 第九章 采取行动 ——如何把关键对话转变为行动和结果 第十章 对话技巧的综合应用 ——准备和学习的工具 第十一章 是的,但是…… ——关于一些困难情况的建议 第十二章 改变你的生活 ——如何将观点转变为习惯
承诺寻找共同目标 如果你想要重新回到对话中,你就要从“心”开始。这一点在大部分对话技巧中都成立。在这种情况下,你必须同意这一点。为了成功地沟通,我们必须放弃使用沉默或者语言暴力来使别人接受我们的观点。我们必须放弃错误的对话,不再假装我们之间有共同的目标(冷静地为我们自己的观点辩护,直到别人接受)。我们从“心”开始,承诺要维持对话,直到找到双方都同意的目的为止。 这一点可能会非常困难。为了停止争吵,我们应该克制自己相信自己的选择是最好的或者是惟一的;我们也必须克制自己相信,除非得到我们现在争取的东西,否则我们不会快乐。我们必须敞开心扉、面对事实,或许——仅仅是或许——还有另一个选择,能让我们皆大欢喜。 我们也必须愿意将这种承诺以言语表述,尽管我们的伙伴似乎一心想要求胜。我们相信,对方是因为感觉到不安全才陷入沉默或语言暴力之中。我们假设,如果我们能够表达出自己对于寻找共同目的的高度承诺,借此建立起更安全的气氛,对方会比现在更有信心,也愿意相信这场对话的确是具有建设性的。 因此,下一次当你发现自己陷入争吵的时候,可以使用这个非常有效、非常简单的方法。退出谈话的“内容”,重建安全氛围。你只需要说:“看起来,我们都想让对方接受自己的看法。我一定会继续这场讨论,直到找出彼此都能够接受的解决方案。”接着看看安全的气氛是否有助于双方讨论的恢复。 确认策略背后的目的 寻找一个共同的目标是一个非常好的开始,但并不是全部。在我们转变想法之后,还需要转变我们的策略。下面这个问题是我们应该注意的:当我们发现陷入僵局的时候,往往是因为我们要做一件事,而别人要做另一件事。我们觉得找不到出路了,因为我们觉得我们要做的事和我们想要的结果同等重要。实际上,我们要做的事是一种策略,通过这种策略可以得到我们想要的结果。我们把想要的结果或者目的与策略混为了一谈,这就是问题所在。 例如,我下班回到家,说我想去看场电影,而你说你想留在家里放松一下,因此我们发生了争执:电影、电视、读书等等。我们发现自己永远无法解决彼此间的差异,因为出去和留在家里是完全不相容的两件事。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打破僵局,问对方:“你为什么要那样做?”在这个例子中你可以问: “你为什么想呆在家里?” “因为我不想到处跑,还要面对城市的混乱拥挤。” “因此你想要平静和安宁,是吗?” “大概可以这么说。那你为什么又想去看电影呢?” “这样我可以和你在一起,只有我们两个,没有孩子。” 在找到共同的目的之前,你必须知道别人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因此跳脱谈话的内容——因为谈话主要是关注策略问题——寻找。隐藏在策略之后真正的目标。 “你想要平静和安宁,而我希望有时间和你单独在一起,没有孩子。因此,如果我们能想到一件事,既能安静,又能远离孩子,那我们双方都会满意,对不对?” “没错。我们一起开车到峡谷去兜兜风,你看怎么样……” ……
本书一经问世便高居纽约时报、商业周刊,亚马逊畅销书排行榜首位,USA TODAY专文推荐!《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作者史蒂芬·柯维作序推荐!
无
传统的管理学将管理划分为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四大模块,这基本上囊括了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但也有许多学者认为,应该再加上“沟通”这一模块,甚至有的学者提出“管理就是沟通”的理念。由此可见,沟通是极为重要的管理工作之一,虽然是否应该与其它四大模块同等列出尚有争论,但实际上,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都需要有效沟通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所以,无论怎样重视“沟通”环节都不足为过,更何况,沟通并不单单存在于管理工作之中,而是充斥于生活的各个方面,它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如果你拥有一身强有力的沟通本领,那么,无论在生活还是工作中,你都将无往而不胜。
那么,如何才能掌握出色的沟通本领呢?许多这方面的书都曾向我们推销过沟通至胜的“法宝”,告诉我们有效沟通的“铁律”一二三四,或者更多。而实际上这些书都是在说些正确的废话,看上去都很有道理,但实际操作中你却觉得无从着手,根本无法提升你的沟通实战能力。问题在哪呢?就是因为它们都没有把握住沟通的本质或者说关键点。这本《关键对话》有所不同,它没有泛泛而谈沟通需要注意的各个方面,而是以“关键对话”为切入点,直指我们沟通中容易犯错的核心环节,并且围绕如何掌控“关键对话”,提出了“从心开始”、“注意观察”、“保证安全”、“控制想法”、“陈述观点”、“了解动机”、“开始行动”七步走的沟通步骤和技巧。正所谓“打蛇打七寸”,作者们抓住了沟通的要害,读完此书,我实有豁然开朗之感。
每个人在工作或生活中都曾遇到过沟通障碍,有时会觉得对方强词夺理,甚至不可理喻,有时又觉得自己说话总说不到点子上,无法让对方确切理解你的想法。毫无疑问,这些状况都深深影响了我们沟通的效果,或者让对话无法持续,或者让对方产生误解而与沟通目标相背离,无论哪种情况,我们都不愿看到。然而,并非时刻都能保持理性思考的我们很多时候都对此感到束手无策,我们过后也会思考,对话“高手”遇到这些问题又是如何处理的呢?由于没有系统的研究,我们依然找不到头绪。这本书解开了我长久以来的困惑,在作者们的分析论述中,我明白了问题所在。原来在遇到沟通障碍时,我们总是让情绪左右了自己的判断,要么由于愤怒而攻击对方,要么感到无法与对方沟通而选择沉默,结果都忘记了我们沟通的真正目标。我们不懂得建立安全的沟通氛围,很多时候都因觉得自己有理而咄咄逼人,试图证明我们观点有多么英明和正确,却忽略了对方的内心感受。每个人都是好“面子”的,如果试着站在对方的立场来看我们的“咄咄逼人”又会有怎样的感受呢?了解了对方的感受想必我们就知道自己错在哪了。
可以说,沟通是需要用“心”交流的,我们需要时刻与对方坦诚相待,始终把自己放在一个与对方平等的位子上,只有这样,才会给对方安全的感觉,才能让对方相信我们,继而说出自己的心里话。而这一切都是保证沟通得以顺利进行的必要前提。作者在书中已经将如何掌控“关键对话”的细节说得十分明白,相当透彻了,我在此不再赘述。我想说的是,读这本书定会对不善沟通的你有所帮助,改变你的沟通理念,若在实践过程中反复加以研习,也必会获益良多。也许不久的一天你就会从一个绝对的对话“低手”转变成一个十足的对话“高手”了,我自己也正这么期盼着呢!
“关键对话”是指满足一下三个条件的谈话:事关重大、意见不同、情绪激动。这本书讲的就是作为个人如何处理好“关键对话”的技巧。与人交往、沟通的能力很重要,尤其是在重大的关键问题上。
非常好的工具,对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非常有益
關鍵對話.如果我們能夠把書中內容不斷實踐又不斷學習.相信它將會是我們處理人際關系指南針.
最近有一件事不满意财务经理的决定,认为他做事不够公平,越想越激动,准备好找HR和他火并一场。准备行动前,再次复习本书,感觉自己给自己讲了一个故事,应该再去确认一下事实。想出一个尊重财务经理的理由比较难,还好有一个通用的:人都会犯错。第二天财务经理不在,找另一个财务主管沟通,当我说出担心不公平时,她的情绪果然有些激动,说话也快了。赶快重新建立安全形势,说自己只是担心,想和你确认一下事实,并不是抱怨。这个财务主管显然没有读过本书或者对本书技巧不屑一顾,一直在不停解释和辩论,心中暗想自己还是有进步,没有像她一样,但也要据理力争。后来财务主管给了我很多证据,确实不能证明不公平,我也就没有很大的情绪了。利用关键对话,就能够更加全身心关注于过程,如何开始,发展和结尾,如何判断安全形势。而如果只关注于结果,就会情绪激动,等血液都流入到四肢后,说话估计就不经过大脑了。
<<关键对话>>一书让我认知沟通的重要性.这也是一本练口才的书,它教你在出现关键是该怎么应对,如何去说,如何去做.的确是本难得的沟通技巧的好书.
对话技巧不礼貌,不适合中国国情,急功近利。
书是好书,但翻译不太好,建议购买机械工业版的。
挺好的书啊。喜欢。。。。
话:活用沟通技巧,营造无往不利的事业与人
关键对话关键对话
基本满意,送货速度还可以
字很大,内容一般
书很实用,我很满意
活用沟通技巧,营造无往不利的事业与人生
关键是:学会观察(观察别人,观察自己),保持安全环境(澄清,关注目标,学会提问)。
关键要应用,注意练习,复习,变为技能。
1,关注目标。我到底想要什么?
2,学会观察。体察别人,更要体察自己。
3,始终保持安全环境。
澄清——我的意思不是,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解决问题。
构建共同的目标——
态度热情,守住底线。
4,
从本书标题“关键对话:如何做到有效沟通”就可以知道探讨的主要内容为提高沟通效率。通过阅读本书,并且不断反省自己的沟通方式,发现了存在的很多问题,推荐大家阅读本书。
书籍描述:
生活中很多问题的产生都是由于沟通不及时或者沟通方法不正确,作者在本书中将那些观点迥异、充满风险、双方表现出激烈情绪的对话定义为关键对话,并且对如何应对关键对话,进行了细致的分析。
书中指出应对关键对话需要遵循两个原则:第一,明确对话目的,第二,对话过程中仔细维护安全感,让对方毫无压力的和你展开沟通。面对关键对话,有些人要么沉默寡言、内心蓄积不满,要么大发雷霆、互相叫骂,这两者应对方式都属于傻瓜式选择,非但达不到对话目的,反倒会让双方矛盾激化,最好的应对方式应该是开城布公,彼此尊重,就事论事。
本书中作者分享了很多对话技巧,对个人来说具有很强的实战型,需要不断的在生活中去应用。很多人总是去抱怨别人、抱怨环境, 但熟不知环境无法改变,能够改变的只有自己。
读了整本书,首先想到了一个词竟然是感谢,感谢四位专家对关键对话的沟通问题进行了如此深入的分析。第二个想到的词就是实践,在我们的生活中,抱怨、负面情绪积压的太多,正是需要掌握这些对话技巧,去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质。我想这本书不是简单的读完就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碰到沟通难题时,可以拿起来看看,很多问题就豁然开朗了。
总之,在关键对话中,我们要努力避免沉默寡言或者互相叫骂这两种傻瓜式选择,要开诚布公,彼此尊重,在明确对话目标的基础上,一步步去达成共识,最后做出有效的决策。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一直自信是一个善于表达和有一定沟通能力的人,这种自信很大程度上缘于我在日常与各色人等交流的时候基本没有激烈的冲突,并且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用谦和的态度与对方达成共识,即便没有结果也不至于两败俱伤,失了和气。读完 《关键对话》,我才深深地意识到,一个真正的谈话高手不仅要善于表达,还要善于主导对话的局面,不仅能够主动与人沟通,还能在对方沉默或者暴力应对的情况下,成功地引导对方完成对话。回想自己经历的许多大大小小的对话,其实结局并不理想,很多时候,虽然对话以一团和气结束,但事实上早已偏离了我们当初发起对话的目的,不是理论意义上的有效沟通。
《关键对话》这本书,可以说是迄今为止我读到的一本最具实用性的沟通指导类书籍。它的成功之处在于通过一个又一个生动真实的案例改变了我对沟通的看法。让我意识到,自己常常不易察觉甚至引以为傲的沟通方式恰恰是错误的,是不利于谈话有效推进甚至是导致谈话失败的方式。比如,对于一些性格暴戾偏执的人,我有时会因为害怕冲突而回避与其进行正面的交谈或沟通,到不得不面对的时候,也常常会不知所措,不能顺利达成沟通的目的。还比如,我也会在一些强势者的对话中,被强势者主导,常常会有一种许多话没有说出口的感觉,或许也能达成沟通目的,但总觉得已被不平等对待。但是即便如此,我都没有太意识到这些不尽如人意的对话是因为缺乏沟通的技巧,而会简单地归咎于人性。我们生活在群体中,时时刻刻需要与形形色色的人进行沟通,无论是职场还是生活,关键对话无处不在。倘若我们有很好的谈话技巧,便能让一次次的关键对话健康正常,至少不会因为某个关键对话的处理不当而让自己陷于被动的窘境甚至是加剧关系的激化。就像书里说的“一次失败的关键对话,其影响力不但是灾难性的,而且是深远持久的。”
《关键对话》不仅在意识上改变了我,更重要的是它通过案例呈现的沟通技巧让我受益匪浅。印象最深的两点在于:一,倾听。我们常常会发现,很多对话在对方还没有表达清楚地时候就已经被打击或压制了,这对于共享观点达成共识无疑是致命的。所以书里详细的介绍了关于倾听的几个技巧,比如询问观点、比如确认感受、比如重新描述和主动引导。这些技巧都能够帮助对话双方清楚地了解动机和想法,只有观点得到充分共享,才能更快的找到共同的目的和解决问题的办法。二,关注目的。我之前说到,我会遇到一些一团和气的对话,但是最终双方已然忘记了发起对话的目的,在对话的过程中或是因为观点不共享,或是因为回避,或是因为缺乏安全感等等而偏离了对话目标,最后没有使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所以,书中说时刻关注对话的目的是很有必要的,它教我们如何从“心”开始,如何判断对话氛围,如何控制气氛,如何引导等,来实现关注目标,有效陈述观点,保证对话安全,最终达到达成共识的结果。
《关键对话》带给我的东西不止于此,它传授的一个又一个小技巧让我醍醐灌顶。我迫切地在自己的日常对话中运用它们并在一定程度上收到了成效,我很欣喜。接下来,它会成为我今后对话的指导手册,帮助我顺利地完成那些棘手的沟通。让我在人际的交往中更加的圆融舒畅。
基于工作上的压力,2013年8月读完这本书。
收获很大:1.文章内容上的收获重新看待沟通,指导有效沟通的方法
2.按照新的方式看一本书,先看目录,抓取核心内容,结合自身案例,未来解决方法3.写好大纲,强制记忆,反思应用这是我的成长年,要好好写读书笔记。
一:从心开始
1.关注真正的目的我的真正目的是什么我让人感觉到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建立自己、对方及两人关系的共同目的
2.拒绝做傻瓜式选择在沟通时,要跳出非黑即白的模式,找到一种方式,能够同时分享对方观点,聆听地方看法,建立牢固的人际关系。阐述自己的真实目的,说明你不想实现的目的,利用对比说明,避免傻瓜式选择。
二:注意观察
1.降低对内容的关注,加强对话气氛的关注。关注自己及对方的情绪反应、生理反应,判断交谈何时变成了关键对话。
2.关注自己应对压力的方式沉默:掩饰 逃避 退缩暴力:控制 贴标签 攻击三:保证安全1.暂停对话、营造安全、返回对话
2.共同目的是启动对话的因素,相互尊重是持续对话因素
3.暂定对话后怎样做才能重新营造安全氛围:
a必要时道歉
b对比说明法我不是要……打消地方认为你不尊重或抱有不轨企图的误解相反……确认你对他们的尊重,说明真实目的
c创建共同目的积极寻找共同目的-识别策略背后的目的-开发共同目的-和对方构思新策略
四:控制想法
1.行为模式回顾:所见所闻-主观臆断-形成感受-产生行为
a关注行为表现
b确定行为背后准确的感受
c分析感受背后的想法,不要把想法混为一谈
d寻找想法背后的事实
2.留意三种小聪明:受害者-改变主观臆断:我是否故意忽略自己在这个问题中的责任
大反派-把大反派变成正常人:一个理智而正常的人为什么会这么做 无助者-把无助者变成行动者:我的真实目的是什么,为自己对方我们的关系实现什么目的
五、陈述观点
1.分享事实经过:事实不会引起争议,最具说服力,不令人反感
2.说出你的想法:表现自信,不要堆积问题,注意安全问题
3.征询对方观点:要表现足够谦逊
4.做出试探表述:谨慎但不软弱
5.鼓励做出尝试:鼓励对方说出不同看法,不要虚张声势,抛砖引玉,坚持这样做直至对方真正理解你交流的意愿
六:了解动机
1.询问观点-确认感受-重新描述-主动引导
2.采用赞同、补充、比较的应对方式
七:开始行动
何为关键对话?符合三个特点,一、双方观点有很大差距;二、对话存在很高的风险;三、对话双方的情绪非常激烈。
遇到关键对话的时候,人们往往会出现两种行为,作者称它们为傻瓜式选择,既当面反对和沉默逃避。
那么应该如何解决关键对话呢?对话高手首先是关注内心,这是他们的第一个原则,要想解决双方的问题,只能先从自己开始,你要询问自己的目的是什么,我不想出现的结果是什么(例如,我不想我们双方争吵偏离问题而导致我们关系破裂,我的目的是想听对方的观点,然后寻求能够找到双方都满意的解决方案)。
通过审视内心的真正目的,这时候的你就开始懂得理性思考问题了,即使对方表现得很暴躁或者沉默逃避,这时候你也可以冷静地思考如何把对话拉回正轨。
那么,我们先要营造安全氛围,对方出现傻瓜式选择主要原因是他们觉得这次对话感到不安全。那么如何营造安全氛围呢?首先你要暂停对话,思考自己的目的,然后尊重对方(即使对方说了很多与你相异的观点)这时候,就要分三步走的方式来营造安全氛围。
第一步,道歉。
第二步,对比说明。何为对比说明,由两部分组成,包括否定部分和肯定部分,具体到实际的话就是,我不希望你们认为我不重视你们的工作,认为我不想向公司老总汇报;相反,我认为你们的工作表现非常突出。这一步是很重要的,这一步做得好,可以一下子提高对话的安全氛围。
第三步,创建共同目的。这个又分为四小步,①积极寻找共同目的②识别策略背后的目的③开发共同目的④和对方共同构思新策略。
上述的都是以在关键对话中自己冷静理性为前提的,那么如何让自己摆脱傻瓜式选择呢?
首先还是要先审视内心,问自己的目的是什么。
然后你要询问自己是什么情绪导致我做出这种行为?产生这种情绪背后的想法是什么?这种想法的形成有什么依据?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认真询问,你这时候已经不再会逃避问题或者暴跳如雷了。
接下去我们要做的就是,综合式陈述法。
分享事实经过。从最少争议,最有说服力的事实谈起。
说出你的想法。说明你根据这些事实得出的结论。
征询对方观点。鼓励对方说出他们看到的事实和产生的想法。
做出试探性表述。承认这些结论只是你的想法,不要假装是事实。(这个至关重要,我们人与人之间的误会很多时候就是因为这个产生的)
鼓励做出尝试。创建安全感,鼓励对方说出不同甚至对立的观点。
技巧、理论知识已经有所了解了,最重要的还是实战,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就算知道这些工具,但是一旦遇到关键对话,我们很容易就把这些跑到九霄云外了,愤怒的时候智商是零,所以,要多实践多吸取经验才能成为一个对话高手。
一部电影“华尔街”说,信任是人与人建立关系最为关键的一步。无论是家庭、朋友还是情侣、事业,彼此信任才能更有效的沟通,多沟通才能更有效的达成一致意见,减少分歧和矛盾。
书中的主旨也是如此——构建一个“安全机制平台进行对话”是整本书最常出现的话语。在读这本书以前,完全不知道如何进行关键对话,总是根据别人的态度和自己主观意见进行判断——别人激动我激动、别人躲避我也躲避,表现十分糟糕。而这本书很好的教育了自己关于对话本质和对话模式根源的认知。一个优秀的对话者首先应该意识到对话的本质是为了达成一个很好的统一意见,不管这种对话是一次、两次还是多次,目的一定要明确,眼光一定是往长远考虑。
而纵观身边,很多人不知道对话的意义是什么。老板开会就是为了分出胜负或者以强权压制,情侣对话总是互相指责互相躲避,家人之间总是为了将自己的意见加于其他人身上。矛盾愈大、分歧愈大,一旦信任破裂——关系都很难存在。关系的再次建立还要建立在信任基础之上,不过就像破裂的镜子,粘好了还是有裂痕,填补裂痕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浪费资源,浪费时间,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啊!
组织行为学中也提到了沟通的意义是为了将双方信息更清晰的表露出来,从而达成一致,并使双方更加理解对方的意义,提高组织效率。
市场营销学中则是谈论到一个很好的市场营销方案依然会失败,因为有关部门的资源分配不均,部门之间的横向沟通不畅,因为各个部门对于同一份方案的需求不同,开会并不能解决这些,需要多次沟通才能解决。
对话需要信任,也需要耐心,一次两次的对话失败是个开始,耐心是对话的基础,无论是对家庭还是对朋友,耐心一点,生活美化一点。下一步应该考虑看一本锻炼耐心书籍了~~
在职场上,我从来都是敢直言的人,也经常花心思想方法解决问题,对的就是对的,错的一定不能接受,坚持己见,个性十足,所以除了我老板,我想说我是一个不怎么受欢迎的人。
没看这本书之前我认为彰显个性,言论自由不是件错事。看完之后我发现除了对和错以外,还有个两全其美的中间地带。而这个中间地带就是关键对话的精髓所在。
对话第一原则:从“心”开始,即明确你的目标,问问自己通过对话你想获得什么。常常忘记目标造成的恶果会从说事情转成说人,变成一心想战胜对方,咄咄逼人。学会运用对比说明的方法阐述自己的目的,即“自己想实现的目的+不想实现的目标”
对话第二原则:注意观察,即留意对话氛围是否安全,而不只是停留在对话内容。有句话说的特别好“其实人们不会因为你表达的内容感到气愤,他们表现出抵触情绪是因为在对话中失去了安全感”。所以当你识别在对话过程中出现了沉默和暴力,你就要理解为失去了安全感。
对话第三原则:保证安全,即修复安全氛围。对话高手的方法是暂停对话,营造安全感,然后再返回对话。很棒的一句话是“关键对话会出错并不是因为对方不喜欢对话的内容,而是因为他们觉得对话内容(哪怕以温和方式出现)表明你有不轨的意图”,这就是为什么你的好朋友对你说很多不好听的话,你却不生气,因为你了解朋友的本意是好的。所以安全感第一个条件就是共同目的。当然尊重必不可少,包括不要出现肢体的不礼貌。
暂停对话之后需要做的是道歉,运用对比消除误会,创建共同目的。道歉的话其实很难说出口,但是记得关注自己的目的,牺牲一点自尊心,其实没有什么大不了。对比说明即否定部分+肯定部分,否定部分就是消除误会,肯定部分就是说明自己的目的,通过对比说明恢复安全感。创建共同目的这件事不太容易,需要做到的是寻找共同的目的,识别动作背后的真正目的,开发共同的目的,找到共同目的之后思考新的策略。
对话第四原则:控制想法,即管理情绪控制对话。这一部分是我感触很深的。因为我知道自己是个比较情绪化的人,早年更被好友冠以“情绪女王”的称号,回忆起自己的一路,情绪的确是自己很大的敌人。很棒的一句话“其他人是无法让你陷入某种情绪的,是你制造了自己的情绪,是你让自己感到害怕、愤怒,让你产生情绪的永远只有你自己”。所以我们是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做自己情绪的主人。我们可以试着运用反推模式来控制情绪。
首先,关注自己的行为表现,自己是否处于沉默或暴力的阶段。其次,确定背后的感受,请用更准确的词汇来描述而非生气、害怕、不开心等。接着,分析感受背后的想法,注意想法和事实不能混为一谈。最后,寻找想法背后的事实,不要用主观的判断来代替客观的事实。如果脑子里面那些想法是错误的,如何来消除。问自己几个问题吧,第一我是否故意忽略自己在问题中的责任,第二一个理智而正常的人为什么会这样做,第三我真实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对话第五原则:陈述观点,即不对人说冲话,循循善诱而非独断专行确实是一门本领。那如何控制肾上腺素对自己的刺激呢?内容方面的技巧有1)分享事实经过。事实是最不容易引起争议的,所以搜集事实是启动关键对话必需的准备工作。2)说出你的想法。事实本身往往不值得提及,事实外加个人观点才构成面对面沟通的基础。3)征询对方观点,鼓励对方说出真实的想法。方式方面的技巧有4)做出试探表述。软化自己的措辞没有问题,因为我们的目的是推动观点的自由交流,而不是强迫对方屈从于我们的意志。5)鼓励做出尝试,即鼓励对方说出自己的不同看法,可以说“我很想听听你的意见”。记住一定不要做情绪的牺牲品,很棒的一句话“放弃你的强硬立场和绝对化的表达,但是不要放弃你的观点”。
对话第六原则:了解对方的动机,即帮助对方走出沉默或暴力状态。当对方怒火中烧的时候,我们必须一定要冷静下来,表现出好奇心,换句话,我们要做的不是以牙还牙,而是要弄清楚对方暴力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倾听的四种手段是:1)询问观点。“发生什么事情”“如果你有不同的观点,可以告诉我”2)确认感受。“你好像很生气”3)重新描述。用自己的语言简略说明自己了解的内容,可以给对方营造安全感。4)主动引导。这种方法不太建议使用。很棒的一句话“理解不等于认同。我们只是试图了解他的想法以便弄清楚他们为什么这样想和为什么这样做。
如果发现对方观点错误,你怎么应对?三部曲,赞同对方看法时应明确表示观点一致,对方看法有遗漏时积极做出补充,和对方看法不同时努力进行比较”我觉得我们的看法有些不同,我来说明一下“
通过运用这本书里面的原则和技巧当做建立人际关系、打造团队和巩固家庭的有效方式,将其转化成行为习惯、生活方式和爱的体现。
我们一起努力吧!
这本书是由四位美国人共同写就的,他们或是演讲师,或是研究者,或者咨询顾问,因此,读这本书你可能受到鼓舞而激情澎湃,也可能感觉杂乱而不肖细读。无论怎样,还是有必要好好读一读,因为书中的内容是关乎我们每个人的,关乎我们的那些关键时刻,关键的对话。
作者首先给关键对话下了一个定义,描述了关键对话的三个明显特征:一是拥有不同的观点,二是存在强烈的个人情绪,三是存在巨大的风险。
我们经历的、遭遇的哪些事件,需要进行的哪些对话属于关键对话呢?作者列举了很多例子,比如夫妻之间就离婚或财产问题进行的对话,股东之间就股份分红问题进行的沟通,员工与老板之间就升职加薪问题的沟通,等等,都是关键对话。
这些都是意义非凡、意义重大的关键时刻,所以我更愿意把这些关键的对话理解为谈判。不要以为只有警察和当事人沟通才叫谈判。生命当中那些重要的沟通都是对我们影响重大的、攸关的谈判。
那么,该怎么谈,谈什么,需要哪些注意事项呢?作者全面而具体地进行了讲述和剖析。比如确定谈话目标,从内心开始;注意观察谈话氛围是否安全;如何让对方畅所欲言;如何帮助对方走出沉默或暴力状态,等等。这里有很多技巧和方法可以学习,可以运用到我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非常实用。
如何能成功地和任何人展开任何对话,相信每一位经受沟通困难折磨的人都非常想知道答案。《关键对话》一书提供了在关键时刻有效表达观点的简要方法。
什么是关键对话,可以理解为生活工作当中那些可能会影响你生活工作的一些日常对话。重要是关键一词,言其重要。在阅读《关键对话》中,我发现作者所要阐述的一次有效的沟通,首要是做一个主动者,主动的含义则是指公开坦诚表达看法的意愿。这是大前提,愿意坐下来谈,才有得谈,至于谈什么,再继续谈。
谈沟通,怎么谈?并不出意外,先自省,看看自己是否有多年来养成的各种沟通恶习:争辩不休,沉默不语,自以为是等等。在想赢、想让对方好看、想保持一团和气时,紧紧抓住自己发起谈论的初衷。文中提供了三处需警觉的地方:改变关注目标(跑题),枉顾谈话的意义(跑题),无法控制身体和情绪(跑)提供了一个方法:对比说明法。即回答:我的目的是,我不希望,我如何做才能兼顾以上两者。作者在这一章中又是摆事实,举例真实案例,又是讲道理,数据作支撑。这些自我审视的努力,其实就是《大学》里说所“诚意正心”
假设谁都想有一个有效的良好沟通,于是期待从书中找到解决自己的沟通问题的方法。针对这些特殊情况,比如愤怒、恐惧或受伤情况下的对话文中也给出了建议:关注自我,觉察自我言行,自省三次,将脱轨的列车拉回原始目标。四个小问题有助答疑:是否忽略责任,理智能的正常人应该如何做?我的真实目的是什么?要实现目的怎么做?即:If---What-—Goal----How.作者以案例讲述辅助分析,对话高低手的不同表现及改善,让人信服。高低手的分水岭其实就是观念上的不同。
剩下的就属于具体的攻防战术了。比如,谈话时要注意观察,观察对话内容和对话气氛,观察恶劣情况,观察安全问题,并当出现沉默或暴力应对时,及时喊暂停调整氛围,继续攻尖战。攻防战之外,影响关键对话的其他因素也做了分析,比如谈话方式,了解动机等。
日常对话天天发生,人们也时常意识不到某次不经意间的对话就是文中所说的“关键对话”,其实,沟通问题的改善,也大多是从积极主动开始的。沟通的重点是结果,不是过程,所以也不能为了沟通而去沟通。对话中,能诚恳坦然平静地说出自己的内心想法,慢慢沟通的僵局就会打破。道理真切,需时刻提点并应用。
以上,写给生命中的一些重要时刻。
关键对话考量的是EQ。
看过三国的人都知道刘备,谦卑、礼让甚至到有点虚伪。但不得不承认他的EQ高,并且是高明。以至于这么多的聪明、能力超强的能员强将都S心踏地跟着他。其实EQ控制好了,你也可以改善你的周遭。
面对所有冲击的对话用不轻蔑、不卑不亢的态度,即使鄙视、愤慨亦不表于面上。因为你要对折对话的质量负责,不砸掉对话。你需要的是一个讨论的结果,并不是找吵架。当你不满意对方的说法看点时,控制情绪不住用一个小动作(如:对他/她白了一眼),造成轻蔑的感觉,于此同时便失去了信任,已经有可能会使得对话失败,无法达成期望的共识。
里面提到的几个觉得有用的点。
# 对比强调。用“不希望...而是希望...”的句型,来营造和缓解事情的重要性。
# 找到共同点。提出目标,虽然有不同的观点,需要的是讨论跟协商。
# 必要时,道歉。有错就改,以退为进——推进对话的发展。
# 遇到冲击,控制想法,反面情绪要正确调节。对方没你想象的坏。一起做的方案,被对方当做是自己的作品,这能不生气咩!所以,就这点其实并不太赞成,虽然不是固执的人儿,但也成不了“仙儿”。
# 不要只看到对方差的一面,应该多关注优势。
# 不要为自己找借口。这个在任何事情上都该如此,推脱会变慵懒,肥胖也会跟着你。。。恐怖
# 有意义的交流不是找吵架的。战胜对方不是矢口否认对方,是阐述各自的观点然后讨论最佳的方式处理。这点在父母儿女间的问题时更明显,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是反抗,小心适得其反。
# 说服别人的最佳办法就是用你的耳朵 听!听他们在讲什么,他们需要的是什么,引导他们说出理由,是什么样的原因使对方不满意,折中的方案可否对各自都满意。
# 将对方的结果转化为决策及一致的行动,同时设立目标及检查的时间,约束并果断完成它!
书中大多提到了客观的点,没有具体是解决方式,案例中也是以一句:看过关键对话后改善了人际关系,事情顺利的字眼盖过了解决跟供学习的内容,看来是要读者自己去领悟了。这点不是太能接受咯,太笼统了!几个学习点,在生活中实践吧。书中看到了很多刘备的影子,做人应该有原则,大概他的原则就是用很多个拐弯抹角来完成他的大业。既然他能轻松拿捏人际,那也会供参照的方面。
中了三国的毒,总是把灌注三国的套用人和事。最近再看一遍好了。
对话是一种人与人紧密联系的媒介,它为心灵的沟通架起了桥梁。那么关键对话是人人桥梁的加固器,也是成功的一种工具。学会关键对话,对我们的人生很重要,当然也不要吝惜它的使用,因为它不只是在关键时刻说,还可在平常时刻说。
可什么是关键对话呢?这本书提到有三个明显的特征:一是拥有不同的观点,二是存在强烈的个人情绪,三是存在巨大的风险。当你明白关键对话的基本,你会发现身边随时随地的附带各种各样的关键对话发生,比如说升职加薪,会议发言,商讨计划,个人约会,父女沟通,朋友交流。种种关键时刻,要么是被自动的消音,要么就是错误的处理,极少数能够被完好的享受,而这些成功或者失败的后果,又在提醒关键对话足够改变一个人的生活与未来。其实每一件事都是一次关键对话,内容是否精彩,真的是由自己把握的。
那么到底该如何成功的关键讲话?简而言之,是你讲你应该讲的话,用别人喜欢的方式讲。关键对话不只是讲你想讲的,也不只是讲别人想听的,而是共享双方的观点,使其想法获得某种程度的共鸣,那么我们在对话上必然走向趋同化,彼此更容易交流和沟通,从而更容易在思维的碰撞中得到想要的结果,这是一种协同效应,而不是个人作战。所以需要注意观察,因为你的目标决定你将说什么样的话,决定一次关键对话的成败。不然关键对话会流失成一次普通对话,那会造成“煮熟的鸭子飞走了”的痛苦与挫败。
明白自己的对话目的与意义,那么你就要站在别人的角度为他人着想,这是在为对话创造发展的条件。角色转换同时也要及时回复,因为你总是扮演别人,毫无保留的设身处地而忽略了自己的需求,对话倒是顺畅地进行,可是那个结果完全不是你想要的,而是别人一个人的对话,你失去了自己。当然如果你想要成功,想要对话,就必须要妥协,妥协是为了更好的航行。如果你掌握得当,那么这是以退为进,反而获得另一种成功。书中提到,成功是最大的失败,这句话倒不如看成对话的模式需要突破与创新,因为不可能存在相同的对话,一模一样的固有模式在多变的对话,是容易失败的。你必须得根据对话的突发情况,采取有效的方式来面对,这要求你定期更新对话的内存与缓冲。
关键对话什么是最困难的?是讲和。既是双方存在的安全感,也是和谐的状态。因为要知道人人都想做大房,那么谁愿做小,如果总是相持,那么艰难的对话熬到最后一刻,你不得不放手而去。自己主动做出双赢的选择,为对方多匀一点好处,那么送人玫瑰,自己还有鱼香肉丝。而且人与人要留有距离,才能达到真正的心灵契合。如果过多的靠近对方,那种领地侵略感与私密空间窥视感就会让对方不好接受,往往会造成尴尬的冷场。
当然关键对话还有很多的概念都需要一一厘清,以实现真正的对话和进步。那就让你来解读你想要听的内容吧。
这本书很特别。
我们能在市面上看到非常非常多的有关沟通交流的书,有研究学术理论的,有介绍沟通模型的,有介绍谈话技巧的,还有引申到演示、咨询、销售、谈判等等方面的。而这本书却不一样,它没有大而范地去讲述对话的理论和细节,也没有给出很多实际生活中解决办法,更没有去推出一种一劳永逸的办法。所以这本书对于大部分普通的我们,不是那么容易懂,反而很容易错过这本书的精华。
还好,由于作者本身的名气与能力,以及各种权威的组织机构与公司的推荐,让这本书在今年推出了新版。从改版的序就可以看到这本书并不以”全面、实用、推广"为目的,而是再一次地提升整本书的主旨。删去可以不需要的内容,更新最新的研究成果。作者在自己的新版序言里面谈到这本书的哲学意义,是对“成功是最大的失败”做了“恰如其分的答复” ——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认知的加深,必须不断地发现、面对、解决新的问题。如果说第一版是为了在市面上大部分已经广泛接受的对话类书籍的一种提升,那么新版是在承认自己以前的错误,并且做出更重要的努力。
我不得不称赞这本书的组织方法与视角,也感叹这本书对译文工作者的难度相当高。别的不说,就说说书名,《Crucial Conversation》是原书的名字,对Crucial的定义是“关键”,这个关键与我们平时的了解有些类似但是也有所不同,但是不会太影响理解。而Conversation的就没有那么好运了。这个单词含义与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对话”区别很大,如果说Crucial对这个单词所表达的侧重点在中文英文上存在一致性,那么Conversation与对话真的是有点相去甚远。 这是因为,在我们的中文里面,很难用短暂的词汇去区别Conversation、Dialogue、Talk、Chat、Discussion。用“对话”这个词,的确比较难以清楚表达这本书的主旨,以至于很多人对这本书产生了误解,以为重点是说话,是讨论,是聊天,是沟通。带着这样的误解去看这本书,就会越看越远,脱离了这本书的本意。而且,本书里面还有很多其他的内容,与我们之前看到的完全不同。所以理解这本书的确需要花一些心思,这本书值得一读,但是又不能用以前的读书方式。
前面说了这么多,那么,这本书是在说什么呢?
书中的作者们认为,我们生活中的很多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当面对高风险、情绪化问题时,不能处理好和对方观点不一致的情况。所以他们提供建议了很多方法去让我们学习有效掌握高风险对话的做法,从而能让自己出现巨大的改善。这些问题体现在关键对话中:事关重大、意见不同、情绪激动。这样的对话会让你下意识地采用消极态度,力求掩饰回避逃避;或者使用语言暴力,譬如控制贴标签攻击。产生这样的因素有生理反应、心理压力、情感困惑、自我防卫。通过用心看待自己、学会有效观察、建立安全氛围、掌握个人故事、充分表达自己(Share, Tell, Ask
, Talk, Encourage)、积极了解对方(Ask, Mirror, Paraphrase, Prime, Agree, Build, Compare)来改善解决这个问题。而做到了这些,能够很大程度地在个人方面提升职业发展、改善组织地位、扩展人际关系、健康心理生理。
本书的作者有多年从事组织行为方面研究的学者,这保证了书中内容的严谨完整性,而其他三位又是从事多年演讲咨询工作的顾问讲师,这保证了这本书主题清晰、结构清晰、语言通俗、实用突出、记忆容易。请相信我,暂时忘掉以前关于交流读书的内容,坦诚接受这本书的内容,学习指导自己,帮助自己。这本书绝对不是不是那种简简单单就读完可以,由于书里干货太多,导致章节之间的承接关系不是那么的明显,而且这本书会随着你阅历的提升以及对书中的实践,会产生不断地激励和启发,所以,一定要反复阅读,多结合自己生活去思考。
在这个时间消灭空间、地域逐渐成为消失概念的世界中,人与人心灵之间的距离却并未缩减。或许,正如彼得斯所言,人注定是要为交流的无奈所折磨,接受“我们永远不可能像天使一样交流”的悲惨事实。套用泰戈尔的话来说,世界上最远的距离,可能是交流双方在物理距离上近在咫尺,心灵上却是鱼与飞鸟的距离——一个在天,一个却深潜海底。
但毕竟人是社会动物,人与人之间必须交流沟通,并尝试在这一次次对话中开拓事业与人生发展的空间。高效能沟通到底离我们有多远?如何实现高效能沟通,营造无往不利的事业与人生,获得自我价值的实现?《关键对话》的作者很明晰地告诉我们,关键对话是关键。
在开篇,科里·帕特森等人便指出,关键对话存在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它具备高风险、不同观点、激烈情绪等特点。正是这些特点使得关键对话与其他的交流互动区分开来。在面对关键对话人际,人性的弱点、压力、激烈的情绪、对不同观点挑战的困惑使得我们往往选择了逃避和沉默来应对。这种选择加剧了交流的无奈。
当然,你可以自傲地将这种交流的无奈当成人生的资本。不过这种鸵鸟政策并不能掩盖交流无奈的痛苦。这使我想起了大哲学家的克尔凯郭尔的例子。在和他的那位身为上层社会名媛的未婚妻关系破灭之际,克尔凯郭尔高傲给那位前未婚妻写了一封信,其中说道:“谢谢你从来就没有理解过我的意思,因为我的一切都是从这中间学到的。”不过,他最终没有将信寄出去——他缺乏这样的勇气与自信。当这种哲学家的傲慢变成我们生活的惯性,我们实际上已经丧失了高效沟通的机会。这种象只刺猬一样的对话,表面上语言尖锐乃至刻薄,极具杀伤力,实质上反映的是自身内心的脆弱。问题不仅无法解决,结果可能适得其反。
在帕特森等人看来,沉默是高效沟通的大敌,他们甚至提出“沉默是失败之母”的论断。这可能挑战以往“沉默是金”的传统观点。关键时刻的沉默,抢夺了关键对话的空间与提出异议的机会,为未来的失败埋下了伏笔。当然,沉默也会带来沟通上的障碍——萧伯纳就曾指出:“沟通最大的问题在于,人们想当然地认为已经沟通了。”这种必要沟通之际的沉默,使得我们错失沟通之机,成为自己最可怕的敌人而不自知,甚至弄巧成拙。
那么如何进行关键对话呢?这是科里·帕特森等人撰写本书的重点所在。这本传授沟通技巧的书,详细剖析了沟通上盲点所在,并根据交流沟通的环节一一剖析。在作者看来,关键对话的流程是:要从“心”开始,并据此确定目标--交流中需注意观察,判断对话氛围是否安全--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让对方畅所欲言--交流中要控制想法,控制情绪理性展开对话--陈述观点过程中需循循善诱--了解对方动机,帮助对方走出沉默或暴力状态--将关键对话转变成行动和结果”。在各个环节中,科里·帕特森等人都介绍了关键技巧,并用生动的案例解析。关键对话,实际上是一个对自己和他人信息、情绪、传播方式等内容进行理性管理、调控的过程。唯有如此,方能最终实现完美的交流。
科里·帕特森和他的团队在书中引入了一个个具体的关键对话场景。那些立竿见影的谈话、倾听、行动技巧、策略,和丰富的对话情境、幽默的小故事会让你在轻松中领略关键对话的魅力。通过关键对话,虽然心与心交流之路可能依旧遥远,但至少能够实现更多共享,开启完美交流的可能。或许,这正是帕特森和他的团队的用意所在。
(来源:新领军2012年第八期,作者:李飞)
遇到比较难办的话题,比如:员工工作态度、儿女教育冲突时,大家都习惯使用沉默或者暴力应对,前者其实是后者的前奏,沉默积累怨气,一定时间之后必然变成暴力爆发出来,本书则提供了第三条路,也正因如此值得认真看看。
关键对话就是在沟通双方具备不同观点、强烈情绪和巨大的风险时用的一种方式。大体包括以下几部分:
1、关注自己行为方式。不要用沉默和暴力应对。
2、确定行为背后 的感受。学会准确识别行为背后的情绪。
3、分析感受背后的想法。学会质疑自己的结论,寻找感受背后 其它的可能解释,即造成情绪的真正想法是什么。
4、寻找想法背后的事实。回到事实本身,放弃绝对表达,区别客观事实和主观想法的区别。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对的,别人应该照着自己的话来做,这也是冲突的根源。
5、注意似是而非的“小聪明”式想法。尤其是受害者的想法、大反派的想法和无助者的想法。
6、改变主观臆断。从事实出发,本着解决问题的心面对冲突。
书中例子丰富,全都来自于现实,也正因如此能给读者更多的启发。
提到正式的表达方式,书里的例子尤其值得借鉴。也就是用“过于软弱”和“过于强硬”的第三种表达方式“不卑不亢”来说出自己想说的话。
比如:
过于软弱会这么说:“这件事儿也许是我的错,不过……”;过于强硬会这么说:“好啊!你连我做的饭都信不过?!”而不卑不亢的表达则是:“我感觉你好像不信任我,是这样吗?如果是,我想知道我做错了什么?”
再比如,过于软弱的表达是“或者是我在这方面要求的太多,可是……”;过于强硬的表达是:“如果你没办法达到要求,那就早点儿说!”;处于中间状态的表达是:“我想你也不是故意的,不过我真的觉得在工作问题上咱们互动的不够……”
有句古话到“锣鼓听音,说话听声”很多时候,表达的情绪和表达的内容同样重要,尤其是有我们情绪比较激动的时候。最近市场上出现了一批讲如何沟通的书,各自有自己的长处与值得学习的地方,本书就是其中之一。
总之,开卷有益,您准备好开始全新的沟通之旅时,本书是一张不错的船票。
凯文先生,是一家公司的副总裁,得到了同事们的极大尊敬和一致称誉。因此也就成为了《关键对话》研究小组的重点关注对象之一。这个研究小组希望通过对凯文先生这样的意见领袖的深入研究之后,能够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社交理论,帮助千千万万的普通人们解决他们不能与同事和亲人们融洽交流、有效沟通的苦恼问题。
在一次公司高层会议上,首席执行官克里斯提出了一项非常有害的建议,很自然地遭到了所有与会者们的一致反对。被当时的气氛所感染,克里斯感到自己的威信受到了极大的挑战,立即摆出领导者的权威,压制众人的反对意见,控制住了会议的主动权。与会者们噤若寒蝉,陷入了沉默。如果没有什么意外的话,克里斯的错误提议就会得到通过。
这时,平常表现庸愦的凯文先生发言了,他坦率、平静地指出了克里斯的错误,克里斯是在利用自己的权利谋取私利,违背了公司制定的决策流程。听罢了凯文的发言之后,克里斯沉默半晌,然后同意了凯文的批评,宣布重新讨论这个议题。
在本书的第二章,作者引用了美国人 马丁 路德 金 的一句格言:‘当我们对重要问题保持沉默时,我们的生活便开始上演悲剧。’所以,在本书的作者们看来,凯文先生最可贵之处,就是敢于在原则问题上明确地指出领导者的错误,敦促正在进行‘关键对话’的参予者做出更好的选择。但是,其他与会者们的反对意见只是更加激怒了克里斯,为什么凯文的反对意见却能够被克里斯所欣然接受呢?
书中又举了另一个案例:另一家中型企业的首席执行官——格瑞塔,正在竭力推行一项成本节约的计划,但却效果不明显。于是,格瑞塔召开了一次高管会议,讨论这个问题。在会议上,有一位菜鸟经理嗫嚅许久之后,终于鼓足勇气,发言说:“格瑞塔,你要求我们厉行各项节约措施。但同时,你却又修筑了新办公大楼。我听说,仅仅新大楼的家具就耗费了十五万美元,这是真的吗?”
格瑞塔闻言,顿时大怒,下意识地认为这是对自己的人身攻击。咬牙切齿,握拳戟指,恨不得把这位莽撞的挑衅者撕成碎片。与会高管们尽皆噤若寒蝉,胆战不已。但是,格瑞塔立即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努力从愤怒的情绪中挣扎出来。承认对方的发言有道理,并且详细地解释了修筑新楼的理由,也承认了自己在此事中的疏忽。
本书的作者们认为,格瑞塔也是一位杰出的‘关键对话者’,能够有效地控制住自己的狂热情绪,愿意考虑对方的观点。在进行‘关键谈话’时,更关注事实,而不是轻易做出臆断。从而与对话者们达成共识。
但是,如果那位菜鸟经理遭遇到另一位不是那么明智的领导者,岂不就是要因为自己的正直而遭到惩罚吗?很可能会丢掉自己的工作。难到正直的品德应该遭到这样的惩罚吗?
本书的作者们写道:经20年研究和对10万多人的跟踪调查,结果表明,高效的企业管理者、团队成员、父母和夫妻,这些人成功的秘诀在于——他们具备灵活应对在情绪上和观点上充满风险的严重问题的能力。
那么,同样是拥有正直的品德,凯文副总裁拥有这样的能力,是一位杰出的‘关键对话者’,而那位菜鸟经理却不具备这样的能力,所以,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
而本书的写作意图,就是要把凯文、格瑞塔这些成功者们的经验总结成为完整、成熟的理论,使得千千万万个普通的菜鸟们可以在职场上、私生活中,成功应对形形色色的‘关键对话’,使得菜鸟们可以因为自己的正直而获得丰厚的回报。
不管是在工作、家庭还是在和朋友相处时,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形:当我们与伙伴发生不愉快吵得不可开交,在激烈情绪的驱使下,我们总是会彻底忘记最初所谈论的问题及希望达到的初衷,令彼此之间的谈话陷入僵局。对于不擅长与人交往的人而言,这种情况则表现得更加突出,当遇到问题时,他们不是象只刺猬一样,用尖锐的语言将对方伤得体无完肤,以此来保护自己内心的脆弱;就是象个贝壳一般,把自己紧紧地包裹起来,以此逃避外界的所有纷扰。可悲的是,无论是对于自己的职业生涯还是家庭生活而言,这两种做法都不值得提倡,因为它没有真正地面对和解决问题,只是在难题面前进行的徒劳挣扎和对彼此时间的极大浪费。
事实上,我们总会忽略这样一个事实:有些对话尽管进行的过程非常艰难,却是能够真正帮助我们解决事业及人生中难题的关键对话,当我们克服了自己内心的彷徨、恐惧、羞涩、愤怒等种种不良情绪,用理性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尝试与对方进行良好的沟通,那些横亘在我们面前的种种难题也会自然而然地迎刃而解。
《关键对话》正是针对如何实现高效沟通而展开讨论的一本书,与之前读过的《高难度谈话》一样,这本书令人受益匪浅。尽管书中的有些观点和方法在初学时可能感觉难以掌握,毕竟关键对话是个长期而艰难的练习过程,挑起对话的一方需要主动把握大局,将原本陷入僵局的争执拉回友好而安全的谈话氛围,从而展开真正的观点交流,因此,他们应该随时保持冷静的头脑和善于体谅对方的心,而这对于正处于愤怒中的人们而言并非易事。然而,恰恰是因为这种艰难,使得关键对话成为一个既充满挑战性又颇富成就感的过程。当我们努力地控制自己的情绪,辨别自己真正的目的与动机,试图从敌对与谩骂中拨云见日,并最终达成自己心愿,获得高效能的沟通时,内心的愉悦是任何事情都无法超越的。
这本书用“从心开始、注意观察、保证安全、控制想法、陈述观点、了解动机、开始行动”七个章节,详细地阐述了关键对话的七个重要环节和关键技巧。为了讲解各种技巧的实施过程,书中的每个章节中都附了非常生动的案例,印象最深刻的便是营造对话安全感的内容。这在之前读到的关于谈话技巧的书中并未涉及,但却是非常重要的。安全感就象关键对话的保护罩,如果没有了这层保护罩,那么所有的表达和沟通在对方看来可能都只是一种目的性极强的自私要求,只有先营造出安全的谈话气氛,让双方可以心无芥蒂地关注彼此的真实目的,而不是在语气、态度或对彼此的不实评价等问题上纠缠良久。从这些技巧中不难看出,要持续一场关键对话,需要由始至终都保持高度的紧张与理性,时刻注意自己的措辞是否将对话引向友好的氛围,一旦对话中出现火药味,必须停止进一步的谈论,而首先去关注谈话的气氛,这意味着我们必须足够细心,不仅要懂得察言观色,尊重对方的感受,还需不断地审视自我,分析自己情绪的变化并努力探索导致自己情绪变化的原因。只有这样,才能让对话以正确的方式继续下去,从而最终实现完美的交流。
非常喜欢这本书,相信通过持续不断的练习后,它可以缓慢而坚定地改变我的人生。
语言与行为的互动
——《关键对话》
关键对话体现的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的艺术,它更是一种人格修养的体现。当我们的心理转变影响到生理行为的时候,很多事情往往会按照不规则的方向发展,以致于发生我们不乐于见到的结果,但是这种结果在我们的生活中时时出现,关键就在于我们在谈话中往往忽略了双方的存在感,仅仅逞一时口舌之快,让自己的主观情绪占据上风,这是一种低手表现。
《国王的演讲》患有口吃的乔治六世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但是随着影片的进行,我们可以看到他的语言治疗师与他之间的一切磨合,最终在战争之际,他的演讲鼓舞了他的子民。这其实是一种关键对话进行治疗的模式,如同本书作者所说,关键对话不仅仅是一些重要的场合,一些重要的演讲,它的发生其实主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当我们觉得自己受到冒犯便开始恶言恶语的时候,我们便犯了语言的错误。语言可以进行调解也随时可以引发一场战争,而这些其实主要是我们自身的心理和情绪在作祟而已。
还未翻开此书之前,我一直认为这是一本教材,是一种作为复习资料的红宝书式的说教,虽然会在培训时有用但是作为培养个人习惯实在是宣传的有点过分。但是当我一章一章读下来的时候,发现作者的构思很好,内容之中虽然有一些理论式的说教但是读来却丝毫没有让人感受到枯燥无味。而低手,普通受众群以及对话高手这样层次分明的谈话对比则更能够让我们理解自身心理素质所诱发的语言导致的后果是多么严重。作者运用了抛砖引玉的方式,在前两章将我们引入关键对话这个主题,让我们理解关键对话的含义以及举例说明了关键对话中的误区,而从第三章至第九章则循序渐进的进行如何培养有效的“关键对话”的讲解,书中配有大量的案例,先从错误的做法开始,引出我们所忧虑的问题,然后在进行分析讲解从而通过同等案例来解析正确的做法是什么,总结是什么。可能这种讲解方式会让一直接受书面教材的我们不习惯,这哪是什么方法,这明明只是案例分析嘛!但是作者不也说过这样的话语吗,掌握关键对话的是受众本人,实践的也是受众本身,所以这本书只是一个引导式的存在,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将话题引入“关键对话”的正当范围,而不是以逃避,发泄等方式导致语言失控的情形发生。我们应该在进行对话前就应该明确目标,确认感受并且营造一个对于谈话双方都适应的安全环境。这样我们就可以进入第九章的内容从而实施行动了。
在第十章中,通过案例分析实际上是对前几章的内容作了一个全面的总结,对所有提到过的情绪方法进行了一个概括式分析,因此在十一章中,作者为我们准备了两大法宝以及关键谈话时的必备工具。
看完此书,虽然我并没有完全掌握到书中的技巧,但是关键谈话本身就是一个自我加强的过程,不是吗?我们在生活中往往因为言语的失意,行为的逃避而造成一系列的不如意,那么为什么不按照书中的方式做一下呢,没有尝试过永远不会知道成效的,而要不要选择尝试,则取决于我们自己!
我是因为本书内容简介中“提供了许多立竿见影的谈话、倾听、行动技巧,辅以丰富的对话情景和轻松幽默的小故事,帮助你以最迅速的方式掌握这些技巧……”的神奇描述,才开始阅读《关键对话》的,日常工作中总感觉自己在与他人对话的时候,时不时地就会有障碍产生,这种障碍具体体现在说服他人以及影响他人的能力上,虽然表现并不明显,但是那种山穷水尽那种力不从心甚至是无奈以及无望的感觉,我能非常清晰地感知得到,因而我毫不犹豫地选者了《关键对话》。但是通篇读来,我还是失望了,本书的作者是美国从事过长期行为变化调查研究工作的凯瑞•派特森(Kerry Patterson)和知名的主题演讲师约瑟夫•格雷尼(Joseph Grenny)等4位共同完成的,我就想,一定是文化的差异吧,因为中国人语言交流与美式交流在语气语词选用以及价值观、表达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始终存在着,并基本成为不可逾越的鸿沟。
我这么说可不是危言耸听的,因为其实在我阅读的过程中,我曾经十分努力地想将他们的语境转化为我们的,但是很显然这些都是徒劳的,或者是我的接受能力或创造能力有限的原因吧,总之,获得了“亚马逊畅销书排行榜首位”如此殊荣的《关键对话》对于我来讲,竟然失去了它所应具有的魅力。恐怕《关键对话》用它本无传奇的传奇在告诉我们:世界上没有秘籍,任何奇迹都要靠自己努力创造吧!
不过《关键对话》的阅读价值还是很大的,譬如它对于各种情况下,谈话技巧、方略的分析以及选择的阐述中,让对方感觉安全、控制自己的情绪,如不能控制情绪应先退出对话、不要陷入某一件事情,要谈论整体的模式……等一招一式形神兼具的总结确实很有价值,虽然这些平时我们在与他人交流的时候,可能也会用到,但是那个时候这样做,仅仅是应急时不得已而为之的,根本不知道这样做是取得高效谈话的基础……在看过本书之后,我相信再遇到从前曾经遇到过的情景,我都会有如本书所介绍的1、2、3的考虑了,如此想来也不失我开卷有益的阅读初衷吧。
真能四两拨千斤?
——我读《关键对话》
文\蠹鱼
书拿到手,就急着翻阅。先看封面,再看背面,最后看序言和目录。当大致了解书中的内容,以及多人推荐后,才正式开始阅读。在正式阅读前,就有了自己一定的认知和疑惑。这样的一本书,真的能四两拨千斤吗?先是由史蒂芬•柯维作序推荐。其实本人一点不喜欢出书的人,靠名人来推荐作序的!这也是很多作者想引起更多关注的一种方式,我倒是不觉得这样的点子是上乘的做法,反倒令我反感。再者说,也许我孤陋寡闻,这位作序的人,我并不了解。所以在我的阅读体会中,还是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来明辨和吸收。
我不知道,到现在为止,也不知道这本书真的能四两拨千斤?无论是“赞誉”篇,还是一版序,二版序,和译者序,以及曾经阅读过此书的人给出相当惊人的高度评价。这样一本称为“中观之道”的书,通过20多年的研究和对10万多人的跟踪调查得出的结论,在读者面前,真能找到平衡点,做到无往不利的事业和人生?这由四位美国作者合集出版的一本书,怎么说呢,应该是一本实战手册。阅读后就想,是不是纸上谈兵,还是太过浮夸?其实内容上倒是实际的!好像一位手把手教你的老师,按图索骥教导你,传授他的教学理念,而阅读者自然是充当学生的角色。也许乖学生会听从老师的教导,但是对那些骨子里叛逆的学生,结果就另当别论了。我承认一本好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人生,但是这一本……,也许真的就像书中所说,一些人可以通过本书能达到自己的顶峰时刻,令自己游刃有余吧!
我劝告读者的是:开卷有益。不能说每一本书都能给你带来改变命运的可能,但是取百家所长,通过阅读,逐步完善,这样的一个过程还是有一定的必要。本书有一定的逻辑性,或者说是一套完整的程序,由每一个程序的开始到总结,渐次递进,为你清晰阐述和传递的过程。其实关键的就是谈话技巧,通过有效的技巧性,改变处事方式,学会人际关系、个人生活等等的转变你思维的一本书。
真能四两拨千斤?只能拭目以待!
相信很多人都有类似的经历,你很认真地跟另一个人或者一群人讨论一个问题,你自认为对这个问题清晰、理性和深刻的认知,并且诚心诚意地想将此事完满解决;而对方要么对此一知半解、要么心怀鬼胎、要么凭借自己的社会地位优势给你施压,使对话无法顺利展开,双方情绪愈发激动,面部表情开始丰富起来了,身体语言也越来越夸张……你们都按捺不住了,不知道是谁先失去控制,要么进行人身攻击,要么愤然离场……总之,这场关键对话失败了,除了双方淤积了一肚子的愤恨与恼怒,对话毫无建树!
很遗憾吧!这还没有结束,很多人清晰地认识到了这些问题,甚至在自己将失控的那一刻时就清醒地认识到你失控后的后果,可是,你确实很生气,你为这件事这么投入,你告诉自己必须得为自己争一口气,所以,你怒了,你必须怒了,事情黄了。你很生气,而且最生气的不是事情黄了,而是这次失败的对话。甚至,你还和参与对话的人结下了梁子!
我想应该不会有人说我在杜撰,也不会有人从未经历过类似的对话。有时是我们情绪不好,熬夜加班呕心沥血地把BOSS给的活给做了,拿给同事们交流时,发现热脸贴人家的冷屁股,不仅不好好协助,反而说一下风凉话刺激我们,这时候我们不歇斯底里一下似乎无法抒发心中的淤积;有时我们心情很好,可是对方太极品了,我们本来在跟对方谈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对方要么误解我们的动机、要么还没听到我们说什么就歇斯底里了,结果我们也歇斯底里了……
我们进行着类似的关键对话,对话的内容对彼此来说都很重要、若交流失败彼此都损失不小、而且双方都很容易在对话时变得情绪化,可是就像莫非定律那样邪乎,只要有情绪化的可能我们似乎一定要歇斯底里一把,事情非要因此给搅黄不可。
如果你不止一次地进行过这种失败的关键对话,那么你真的需要认真地读一读这本书了。不要以为下次你只要努力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就OK了,如果你不知道那些情绪为何被激发出来,你永远无法有效控制它们。这不是情商的问题,这关乎你的逆商。无论是与家人无法进行有效沟通,还是恋人的怄气沉默,抑或是同事间因误会而滋生的火药味儿,在这样的逆境中,我们没有办法永远逃避对话,可是对话时我们又往往自以为自己很委屈而陷入情绪化,对话后你很后悔,觉得对方不可理喻,还不如不去理他/她。
这本书不是教你违背自己内心真正的意愿来迎合对方,而是告诫你避免“非此即彼的傻瓜式抉择”,不要以为“如果不……,就……”,事实是换个表达方式你会发现海阔天空。这本书也不是教你圆滑、阳奉阴违,相反它认为进行成功关键对话的前提就是following your heart;既然对话极易陷入情绪化,你就需要仔细观察,努力为对话营造安全的氛围。然后,记住你们既然在对话,双方就一定存在共识——最起码都想解决问题吧!找到共识,表述出来,避免误解。在安全的对话环境中,不断地去了解对方的动机,通过询问、陈述对方的观点来控制自己的主观臆断,不断地向彼此关心的问题核心进发,进而为解决问题提出双方都能接受的对策,最后做出行动。
不要再让对话以沉默、以眼泪结束,不要再失去关键的对话,好好看看这本书吧!
p130:
在讲故事的时候,你要表现出信心和谦虚的混合。
p138:
总结 —— 说出我的行为产生途径
p138:
询问别人的行为产生途径
这种翻译俯首皆是。别恶心人好不好?译者平时写信,说话都是这样的么?
书很经典,看原文吧。
1、关键:让对方感觉安全
2、前提:控制情绪,如不能控制情绪先退出对话。
3、不要给自己讲一个丑陋的故事
4、不要陷入某一件事情,要谈论整体的模式。
两种方法:
AMPP
询问(Ask)
映射(Mirror)
复述(Paraphrase)
抛砖引玉"(Prime, Prime)。
CRIB。
承诺寻找共同目标
确认策略背后的目的
创造共同目的
通过头脑风暴寻找新的策略
说出你希望的目的之后,明确你不希望实现的目的,然后开动脑筋寻找可以实现对话的健康方式。
“你说的那一套坦诚相待或许在别的公司行得通,可如果在我们这儿搞,肯定会死得很惨!”或是“要想保护自己,你得知道什么时候服软才行。”很多人都同意这种观点,纷纷表示:“没错!我们这儿的确行不通。”
这就是对话高手的秘密。他们每次都会这样问自己:“我希望通过这次对话实现怎样的目标?”
你是不是为了保存面子、避免尴尬、企图战胜对方、标榜自我或惩罚对方而悄悄地改变了目标呢?
但她很快深吸一口气,回应道:“嗯,这个问题提得好,我们必须讨论一下。我很高兴你能提出这个问题,谢谢你这样做,这说明你对我非常信任。”
从做出正确选择变成了并不光彩的个人报复。
首先,他们非常清楚自己希望通过对话【获得什么】。在对话过程中,无论出现多少可能转移注意力的情况,他们依然能坚守自己的目标。其次,对话高手从来不做【“傻瓜式选择”】(即非此即彼、非黑即白式的选择)。
富者越富,贫者越贫,原因是富裕者会更加努力,而贫穷者已经习惯了得过且过。
我们向彼此承诺,从今以后再也不逃避问题,再也不用沉默方式掩盖问题了。
我一直牢记在培训过程中所学的技巧,从不回避问题,坦率说出内心想法,努力营造诚实和尊重对方的对话气氛。当然,这场对话进行得很艰难,为了坦诚面对问题,有好几次我们又差点陷入愤怒情绪。我不停地告诫自己,我的目标是要修复和家人的关系,正是在这样的努力下才使棘手的问题化险为夷。
“违心服从的人仍然保留着自己的看法。”——塞缪尔·巴特勒(Samuel Butler)
当我们面对重要问题保持沉默时,我们的生活便开始上演悲剧了。——马丁·路德·金
当我们长期挣扎于不健康的对话方式时,我们内心郁积的负面感受、我们承受的痛苦情绪以及我们忍耐的打击煎熬,最终会慢慢摧垮我们的健康。
实际上,对于生活中的重要问题而言,每个人都会有和他人不同的看法,但并不是每对情侣都会因此分手,【真正导致这种结果的是他们讨论问题的方式】!
我们发现在很多情况下,当人们必须面对棘手问题并导致成功或失败的处理结果时,他们的人生往往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但这绝对不是人生的全部。在我们的生活中总会有这样的时刻,无论出于何种原因,我们会表现得非常糟糕,我们会畏惧退缩,会说一些事后让自己后悔的话。当对话变得最为关键时,即从普通交流升级到关键对话时,我们往往会出现这些糟糕的表现。为什么会这样呢?
《关键对话:如何高效能沟通》
让对话化解危机
《关键对话》是一本指导你沟通技巧的书籍。书中所罗列的一些难以回答和交流的话题也是人们常常在工作和生活中碰到的难题。比如你敢去指出自己老板一些不对的做法,并能够有效又不伤和气不损害到自己吗?比如你要邻居遵守社会公德,别人却依然我行我素,如何去说服又不伤感情?比如你遇到了家庭的矛盾,如何去化解?……总之,本书就是分析和讲述这些情况,并指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训练你去提高自己的课程,还包含了一些自我测验的题目,可以让你在学习得过程中更好地认识自己。
虽然作者是以美国的社会环境和状态作的案例分析,并且有些事实可能并不适用于中国的情况,但是从人性和心理的角度来说,这些探讨、研究、分析和判断事态的方法是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同时也有确实的措施嵌入在实例的运用和对比之中让读者来亲身感受,换位思考,从而深入理解和掌握一定的道理,并在实践中有意识地去不断实践和改善自己的说话与沟通技巧,对事业和生活都会有意想不到的帮助和改善。
书中有一个例子,就是说有意领导在公司准备搬迁决策的时候,自己打小算盘,决定让公司新的地址里自己家很近,而且不容许他人的反对意见,在座的同事们因为其权威而没有敢吭声,但是心底却有时十二分的不愿意,最后有一位挺然而出,用恰当的方法和不亢不卑的理由说服了领导的不正确之处,获得了事态的良好发展。我想这当然是一个很好的案例,但也许在中国的文化中并不一定适用,因为人们依然会担心在今后的工作中被穿小鞋遭到报复的危险,而这些方法也许只能在一个自由、平等的公正环境下才能够顺利实施,否则即使有技巧、但有了专制和不公就很难去实施。
无论如何读一下本书对生活是有益的。即使能够从中学到一部分的提高,也是十分有用的,不管是对工作还是生活,我们尽量要把一些潜在的危机通过对话和沟通来平和化解,朝理想的方向发展,让生活更加美好。
关键对话,有三个特征: 1. 对话双方的观点有很大的差距 2. 对话存在很高的风险 3. 对话双方的情绪非常激烈因为这些对话的结果将会对你的生活质量造成巨大的影响。www.piaok.net 在你日常生活中的某些方面会因此出现持续性的积极或消极变化。
传统的管理学将管理划分为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四大模块,这基本上囊括了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但也有许多学者认为,应该再加上“沟通”这一模块,甚至有的学者提出“管理就是沟通”的理念。由此可见,沟通是极为重要的管理工作之一,虽然是否应该与其它四大模块同等列出尚有争论,但实际上,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都需要有效沟通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所以,无论怎样重视“沟通”环节都不足为过,更何况,沟通并不单单存在于管理工作之中,而是充斥于生活的各个方面,它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如果你拥有一身强有力的沟通本领,那么,无论在生活还是工作中,你都将无往而不胜。
那么,如何才能掌握出色的沟通本领呢?许多这方面的书都曾向我们推销过沟通至胜的“法宝”,告诉我们有效沟通的“铁律”一二三四,或者更多。而实际上这些书都是在说些正确的废话,看上去都很有道理,但实际操作中你却觉得无从着手,根本无法提升你的沟通实战能力。问题在哪呢?就是因为它们都没有把握住沟通的本质或者说关键点。这本《关键对话》有所不同,它没有泛泛而谈沟通需要注意的各个方面,而是以“关键对话”为切入点,直指我们沟通中容易犯错的核心环节,并且围绕如何掌控“关键对话”,提出了“从心开始”、“注意观察”、“保证安全”、“控制想法”、“陈述观点”、“了解动机”、“开始行动”七步走的沟通步骤和技巧。正所谓“打蛇打七寸”,作者们抓住了沟通的要害,读完此书,我实有豁然开朗之感。
每个人在工作或生活中都曾遇到过沟通障碍,有时会觉得对方强词夺理,甚至不可理喻,有时又觉得自己说话总说不到点子上,无法让对方确切理解你的想法。毫无疑问,这些状况都深深影响了我们沟通的效果,或者让对话无法持续,或者让对方产生误解而与沟通目标相背离,无论哪种情况,我们都不愿看到。然而,并非时刻都能保持理性思考的我们很多时候都对此感到束手无策,我们过后也会思考,对话“高手”遇到这些问题又是如何处理的呢?由于没有系统的研究,我们依然找不到头绪。这本书解开了我长久以来的困惑,在作者们的分析论述中,我明白了问题所在。原来在遇到沟通障碍时,我们总是让情绪左右了自己的判断,要么由于愤怒而攻击对方,要么感到无法与对方沟通而选择沉默,结果都忘记了我们沟通的真正目标。我们不懂得建立安全的沟通氛围,很多时候都因觉得自己有理而咄咄逼人,试图证明我们观点有多么英明和正确,却忽略了对方的内心感受。每个人都是好“面子”的,如果试着站在对方的立场来看我们的“咄咄逼人”又会有怎样的感受呢?了解了对方的感受想必我们就知道自己错在哪了。
可以说,沟通是需要用“心”交流的,我们需要时刻与对方坦诚相待,始终把自己放在一个与对方平等的位子上,只有这样,才会给对方安全的感觉,才能让对方相信我们,继而说出自己的心里话。而这一切都是保证沟通得以顺利进行的必要前提。作者在书中已经将如何掌控“关键对话”的细节说得十分明白,相当透彻了,我在此不再赘述。我想说的是,读这本书定会对不善沟通的你有所帮助,改变你的沟通理念,若在实践过程中反复加以研习,也必会获益良多。也许不久的一天你就会从一个绝对的对话“低手”转变成一个十足的对话“高手”了,我自己也正这么期盼着呢!
写得好多啊,也写得很认真,有的观点很好,我也是一个比较敢说的人,我先读读,到时再来回应你哈
嗯,也是新年第一本书,2012年还有好多遗留下没看的书,加油~~
你是作者的。。。亲戚?
这是个意识问题,需要自我意识到。
亲评论到我心坎里去了!
一开始对这本书是很排斥的,我本人不是很喜欢阅读这类书籍,但被老板要求着没办法就硬啃咯。
之后看了第一章,获益匪浅,也认识到了自己身上的种种毛病,于是更加用心去阅读这本书。
可是。。。
越看越觉得很多不对。。。
一些场景怎么样我都无法代入,一些案例后的评述我也不能认同,我以为是我自己三观不正。。。
看到亲的评论我才恍然大悟!
对齁!这是外国人写的书!!!我都忽略了!!!
“,我就想,一定是文化的差异吧,因为中国人语言交流与美式交流在语气语词选用以及价值观、表达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始终存在着,并基本成为不可逾越的鸿沟。 ”
就是这个原因!!!让我在阅读及练习过程中总觉得这里不妥那里不妥!
所以说啊,尽信书不如无书啊~~~
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