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农村经济组织融资问题研究

谭小芳 中国财政经济
出版时间:

2007-1  

出版社:

中国财政经济  

作者:

谭小芳  

页数:

301  

字数:

230000  

前言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在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今天,无论是发展现代农业、促进粮食生产和农民持续增收,还是发展非农产业、加快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显然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从这个意义上说,如何有效地解决资金短缺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之一。  目前,由于农村融资体制改革滞后。缺乏完善的融资机构和合理的融资机制,融资难已成为发展农村经济的桎梏。如何尽快解决上述问题自然是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的当务之急。  实事求是地讲,由于资料的限制和统计数据缺乏,深入、系统地研究农村经济组织融资问题,有相当大的难度。

内容概要

本书是关于研究“中国农村经济组织融资问题”的专著,书中从多视角深刻透彻地分析了农村经济组织融资难的原因,为有效地解决融资难问题,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并从需求、供给和环境约束进行剖析,对农村经济组织融资难的原因作了颇有新意的诠释。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
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解释
第三节 农村经济组织融资问题研究综述
第四节 内容与结构
第二章 农村部门的贡献与资金流动
第一节 农村部门的贡献
第二节 农村部门的资金流动
第三章 农户的融资需求
第一节 经典理论对农户行为的诠释
第二节 农户的融资需求动机
第三节 农户的融资行为
第四章 乡镇企业的融资需求
第一节 乡镇企业的特殊地位和作用
第二节 乡镇企业的融资方式
第三节 乡镇企业融资难的现状考察
第五章 农村经济组织的融资障碍
第一节 农村经济组织的融资障碍——需求约束
第二节 农村经济组织的融资障碍——供给约束
第三节 农村经济组织的融资障碍——环境约束
第六章 农村经济组织融资障碍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系统论与农村金融改革
第二节 信息不对称理论与农村信贷市场
第三节 分工深化理论与农村金融机构演进
第四节 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与农村金融的构成
第五节 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理论与农村金融制度
第七章 国外农村融资支持体系的考察
第一节 美国的农村融资支持体系
第二节 日本的农村融资支持体系
第三节 印度的农村融资支持体系
第四节 泰国的农村融资支持体系
第五节 借鉴与启示
第八章 重构农村经济组织的融资支持体系
第一节 正式融资渠道多元化
第二节 非正式融资方式合法化
第三节 风险分担机制系统化
第九章 完善农村经济组织的融资环境
第一节 政府角色的重新定位
第二节 建立资金回流机制
第三节 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
第四节 加强金融监管
第五节 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
第六节 完善法律保障系统
第七节 构造信息交流网络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二、农村金融体系的信贷支持  中国农户和乡镇企业存在着的巨大的金融服务需求,但是在渐进式改革中发展起来的农村金融体系近几年对农村经济的信贷支持不但没有加强,反而有所下降。一是工、农、中、建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在商业化改革的进程中,大批撤并农村网点,收缩贷款权限。县及县以下机构网点大幅减少,保留下来的只发放数量有限的质押贷款,直接减少了对农村信贷资金的投放,实际上成为上级行的“储蓄所”。2002年,县级行的存贷比普遍低于全国水平。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农业银行贷款的98%集中投向农村,目前,农业贷款仅占各项贷款余额的10%。二是合作金融支农后劲不足。农村信用社是我国目前惟一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2002年末,全国农村信用社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19875亿元,占全部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的12.02%;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13937亿元,占全部金融机构各项贷款的10.62%(国家农调队,2003)。应该说,在我国的金融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农村信用社目前面临诸多矛盾和困境,历史包袱沉重①,没有形成自我发展机制,难以发挥更大作用。就是深受农户欢迎的小额信用贷款,多数农村信用社也都靠人民银行再贷款支持。以2002年为例,小额信用贷款及农户联保贷款尽管增幅很高,但从绝对额上看,依然只占农村信用社资金总量的很小一部分,全年小额贷款和联保贷款的余额只有1000亿元,而同期中国人民银行给予农村信用社的再贷款余额是772亿元,农村信用社的自有资金只有228亿元(国家农调队,2003)。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农村经济组织融资问题研究 PDF格式下载



好。正在研究中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