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企业技术创新战略

王生辉 中国财经
出版时间:

2006-12  

出版社:

中国财经  

作者:

王生辉  

页数:

364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企业技术创新战略:基于技术路径演化的研究》的研究共分为七章。  在第一章的导论中,首先提出了《企业技术创新战略:基于技术路径演化的研究》研究的背景以及选题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其次,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三,总括性介绍了主要的研究思路、研究的主要框架和主要内容,提出了技术路径演化与企业技术创新战略之间的内在逻辑关联;最后,介绍了《企业技术创新战略:基于技术路径演化的研究》主要采用的六种研究方法与可能的三个方面创新。  第二章对相关文献进行了回顾和简要评述,主要包括技术演化理论、路径依赖理论、技术创新理论和技术能力理论。相关文献的回顾为下面所要进行的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第三章探讨了技术路径的形成过程、技术路径“锁定”的机制以及技术路径更新的可能性。

作者简介

  王生辉,1972年8月出生,山东省青岛市人。1995年、2001年、2004年分别在山东经济学院、天津财经大学、南京大学获得经济学学士、硕士和管理学博士学位。2004年起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学术研究。现就职于中央财经大学商学院,研究方向为市场营销、国际直接投资、技术创新与企业战略。近年来出版译著、主编教材各一部,在《经济管理》等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导论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选题的意义第二节 技术创新战略概念的界定第三节 本书的研究思路、框架与主要内容第四节 本书的研究方法与可能的创新第二章 相关文献回顾及评述第一节 技术演化有关文献回顾及评述第二节 路径依赖有关文献回顾及评述第三节 技术创新有关文献回顾及评述第四节 技术能力有关文献回顾及评述第三章 技术演化的路径理论第一节 技术路径形成的过程第二节 技术路径“锁定”的机制第三节 技术路径的更新第四节 路径视角的企业技术创新战略框架第四章 技术先行战略:创造路径第一节 路径创造导向的技术先行战略第二节 基于主导设计的战略选择第三节 网络效应下的技术标准竞争第四节 案例分析:移动通信第三代标准竞争第五章 技术改进战略:延伸路径第一节 先行优势静态维护的失灵与技术改进战略的提出第二节 技术改进战略的递推分析模型第三节 基于产品平台的技术改进战略第四节 案例分析:西泠冰箱以平台改进加速产品开发第六章 技术超越战略:突破路径第一节 技术间断、技术超越及其模式第二节 技术超越战略的关键过程第三节 技术超越战略的障碍及克服第七章 中国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选择与实施第一节 中国企业技术创新战略选择第二节 中国企业技术创新战略实施的对策建议第三节 案例分析:新科电子(集团)的技术创新战略及评述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一般而言,在面临高度的不确定时,企业技术方向的选择有两种方案:孤注一掷和多方下注。前者指的是企业选择唯一的技术发展方向,并且集中全部力量进行研究和开发;后者指的是企业同时选择若干个技术方向,并且将资源进行分散配置。例如,在家用录像机的开发上,东芝选择了三磁头螺旋扫描仪作为自己的技术开发方向,而索尼则同时选择了多种技术进行研究,几个组的研究同时进行,希望借此找到最有前途的技术。这两种方案在成本与风险上各有自己的优缺点。  孤注一掷战略的优势是所需投入相对较少,但是失败的风险也较高。例如,东芝三磁头扫描的录像机虽然将录像时间扩展到了两小时,但其成本效果无法与竞争对手的双磁头相提并论,最终不得不退出了该市场。多方下注战略的优势是技术开发的成功率较高,但是其所需投入非常巨大,往往超出了企业的承受能力。随着技术前景不确定性程度的降低,企业通常会减少所开发技术的种类,以便将资源集中到发展前景更为看好的技术方案上。  (二)技术开发方式选择  在选择了技术开发的方向之后,企业还必须确定技术开发的方式,即是选择由企业独立在内部开发新的替代性技术,还是与外部的其他主体进行合作。这两种方式在具体的组织上有着非常大的差别。  就内部开发而言,间断性技术创新一方面会破坏企业目前成功的基础,另一方面又具有较高的风险,因而在企业内部常常受到抵制。正如一位管理者所言:“我们知道如何进行市场营销,也懂得技术,而且产品问题并不十分严峻。既然到处都有高利润、低风险的好机会,我们为什么要冒险将资金投入新的业务呢?”①面对这种情况,高层管理者的支持是至关重要的。这种支持一方面可以表现为在预算计划中提供间断性技术创新所需的足够的资源投入,另一方面表现为动员企业内的其他人员参与并支持创新活动的开展。此外,高层管理者在鼓励员工大胆试验的同时还必须能够容忍失败、能够认识到失败的价值。在索尼公司,这一点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其高级研发经理讲道,“我们经常同时进行几套可供选择的项目。在竞争结束之前,在胜负完全见分晓之前,我们尽量嗅出可能的结局,尽早为其做好准备。即使取得了一致的意见,我们也会等上几个月给其他人以机会。之后我们开始给失利团队的成员重要工作(其他项目)。即使团队没有成功,你也可能被认为表现出色。我们从不说这些人什么不好。盛田昭夫的原则是,即使失败,做也比不做好。在索尼,三击不中出局没有什么,但你不能就此不动,你必须尽最大努力击好球。”①  除了必要的高层支持之外,企业也有必要成立专门的组织或部门从事新技术的开发。RCA将晶体管的开发放在了电子管事业部内,这位新技术设置了一个极为不利的创新环境。而杜邦公司在轮胎帘子布技术上的失利,也可以追溯到其内部的创新组织方式上,因为它将聚酯帘子布的开发放在了尼龙生产部,各种投资决策都有利于尼龙,聚酯只是配角。而设立专门的组织有利于减少企业内部官僚主义对创新活动的阻碍,同时可以促进新技术开发过程中的交流与沟通。将开发新技术的风险团队从公司的常规运作中分离出来,已经成为许多大企业、尤其是已经在产业内确立主导地位的大型企业的常用方式。  ……


编辑推荐

  中央财经大学学术著作基金资助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企业技术创新战略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