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携手消除贫困共建和谐东亚

张磊 编 中国财政经济
出版时间:

2007-1  

出版社:

中国财政经济  

作者:

张磊 编  

页数:

385  

内容概要

  九月的北京,秋风送爽,金桂飘香。在这美好的季节里,第二届东盟与中日韩(10+3)区域扶贫高层研讨会在北京隆重举行。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各位的光临表示诚挚的欢迎!  免于饥饿、消除贫困、共享繁荣,是人类梦寐以求的共同理想,也是东亚各国的共同任务。多年来,东亚国家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调整经济结构,扩大对外开放,推进区域合作,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减贫事业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今天,来自东盟和中日韩13个国家的政府官员,以及相关国际组织的观察员齐聚一堂,坦诚交流减贫的经验与教训,客观分析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共同探讨更加有效的扶贫途径与方法,真诚表达消除贫困的决心与行动,很有意义。我相信,这次会议的召开,对于推动东亚地区的减贫进程,促进东亚地区的发展、稳定与繁荣,必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中国是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是全球减贫事业的重要实践者。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为促进扶贫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1978年到2005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6%,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226美元提升到1707美元。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中国政府实施了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扶贫开发,走出了一条符合国情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自力更生、全面发展”的开发式扶贫道路,解决了2亿多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这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壮举,也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回顾中国促进发展、减少贫困的历史进程,我们有以下体会:  第一,充分发挥政府在扶贫开发中的主导作用。中国政府从保障全体人民生存权、发展权出发,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努力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以逐步达到共同富裕,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中国政府把扶贫开发纳入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制定了专项国家扶贫开发计划。1994年,中国政府制定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2001年,又制定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多年来,中国政府坚持开发式扶贫的方针,不断增加扶贫资金投入,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调整产业结构、开发利用当地资源等,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通过普及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等,提高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素质,促进贫困地区社会事业的发展。我们实行扶贫开发工作地方行政首长负责制,按照“省负总责、逐级落实、进村入户”的原则,明确目标,落实任务,强化责任。实践证明,充分发挥政府在扶贫开发工作中的主导作用,是中国搞好扶贫开发工作的根本保证。  第二,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我们注重发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优良传统。在政府的大力倡导和带动下,社会各界包括各民主党派、社会团体、民间组织、私营企业和志愿者个人,积极参与贫困地区的扶贫开发。各级党政机关进行的“定点帮扶”、东部发达地区帮助中西部地区的“东西协作扶贫”、民主党派开展的“智力扶贫”、共青团组织的资助贫困儿童入学的“希望工程”、妇联组织的鼓励贫困地区妇女参与发展的“巾帼扶贫行动”、民营企业参与的“光彩事业”、中国扶贫基金会创办的“天使工程”等一系列活动,形式多样,有声有色,形成了全社会齐心协力、共同扶贫的良好局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所有这些,不仅有力地推动了农村脱贫致富,而且增强了全体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第三,切实加强扶贫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多年来,中国政府积极主动地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组织、双边援助机构以及非政府组织,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扶贫交流与合作。这些合作,对增加我国扶贫资源、借鉴国际扶贫经验、提升扶贫开发工作整体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扶贫开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显著成就,但中国目前仍是人均收入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还相当突出,扶贫开发任务依然十分繁重。2005年底,中国农村仍有2365万贫困人口未解决温饱问题,有4067万贫困人口刚刚解决温饱但尚不稳定。另外,城镇有2000多万人收入水平低于最低生活保障线,还有6000多万残疾人需要帮助。中国实现消除贫困、共同富裕的目标,还需要进行长期艰苦的努力。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减贫事业发展的重要时期。我们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认真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强化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支持,加大扶贫开发力度,进一步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尽快解决剩余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中国将以自身不断减少贫困、坚持和平发展、走向繁荣富强的行动,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解决了贫困问题,本身就是对世界减贫事业的重大贡献。  中国政府在致力于解决本国贫困问题的同时,也积极参与全球减贫事业。2004年,在上海举行的全球扶贫大会上,中国政府向世界庄严承诺:中国将努力推动南南合作,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逐步增加对贫困国家的发展援助。作为大会的重要成果之一,中国政府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于2005年5月在北京成立了中国国际扶贫中心。中国政府支持中国国际扶贫中心成为国际社会,尤其是亚洲地区开展扶贫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中国政府将充分利用这个平台,切实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在减贫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并通过培训的方式为这些国家培养扶贫官员。我相信,在大家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下,中国国际扶贫中心必将为促进亚洲和全球减贫事业做出积极的贡献。  推进东亚地区的减贫事业发展,需要各国进一步加强合作。我很高兴地看到,在减贫问题上我们13个国家已经达成很多共识,并在许多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活动。希望今后进一步拓展合作领域,提升合作层次,扩大合作成效。中国愿与各国一道,为加快东亚减贫事业进程、推动东盟与中日韩(10+3)区域合作不断深入发展,为建设一个和平、和睦、和谐的东亚而共同努力。

书籍目录

Ⅰ 讲话致辞 1.携手消除贫困 共建和谐东亚 2.在第二届东盟与中日韩(10+3)区域扶贫高层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致辞 3.在第二届东盟与中日韩(10+3)区域扶贫高层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致辞 4.Opening Remarks at the Second ASEAN Plus Three High-level Workshop on Poverty Reduction 5.Opening Remarks at the Second ASEAN Plus Three High-llevel Workshop on Poverty ReductionⅡ 大会发言 1.在第二届东盟与中日韩(10+3)区域扶贫高层研讨会上的主旨发言 2.Cambodia:Nationl Strategic Development Plan(NSDP)2006-2101 3.The Improvement of Village Infrastructure to Reduce Poverty in Ruarl Areas:Indonesia Experience 4.Country-Statement-Lao PDR 5.Poverty Alleviation:Malaysian Experience 6.Country Statement-Union of Myanmar 7.Sharing Poverty Reduction Experience:Presentation from the Philippines 8.Workfare in Singapore 9.Povkfare in Thailand 10.Rural Developement and Poverty Reduction in Vietnam 11.Country Statement 12.Economic Growth and Poverty Reduction Strategy 13.Poverty Alleviation Initiatives in ASEAN 14.在第二届东盟与中日韩(10+3)区域扶贫高层研讨会上的主旨发言Ⅲ 北京倡议Ⅳ 实地考察Ⅴ 媒体街道Ⅵ 第二届东盟与中日韩(10+3)区域扶贫高层研讨会会议综述Ⅶ 附录

章节摘录

  二、主要成就  1.探索了人口较少少数民族综合扶贫开发的路子。基诺族基诺山乡为全国“人口较少民族”扶贫综合开发试点,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促进了全国人口较少民族扶贫综合开发。2003年,国家民委、国务院扶贫办于在景洪市召开了全国人口较少民族扶贫开发规划工作现场会。  2.基诺山乡的经济、社会得到跨越式的发展。基诺族基诺山乡扶贫综合开发,经济建设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得到加强,基诺族群众的收入迅速增加。基诺山乡农民人均年纯收入从2000年的800元增长到2005年的1881元,人均占有粮食也从250公斤增长到595公斤。综合扶贫开发项目的实施,使基诺族群众率先解决了温饱,率先实现了整体脱贫,改善了基诺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了卫生保健水平,丰富了少数民族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美化了环境,使基诺民族跟上了全国其他兄弟民族发展的步伐、与兄弟民族一起走上了共同富裕的道路。  3.为人口较少民族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在综合扶贫开发建设中,中央和地方政府投入资金2883万元,按照“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对严重制约基诺族基诺山乡发展的山、水、林、田、路、电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卫生事业进行重新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基础设施和文教卫生事业建设取得了实质性的重大突破。通过综合扶贫开发,基诺山乡出现了乡变、村变、户变、人变,各方面都满意,人民群众也满意的喜人局面,为在人口较少民族地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携手消除贫困共建和谐东亚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