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财政转移支付和政府间事权财权关系研究

卢中原 中国财政经济
出版时间:

2007-1  

出版社:

中国财政经济  

作者:

卢中原  

页数:

350  

字数:

552000  

内容概要

本书分为财政转移支付研究和政府间事权和财权关系研究两篇,收录了《中国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现状、问题与完善》、《中国财政转移支付立法初探》、《中国财政转移支付立法的着眼点》、《从国际经验看中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改革路径》、《政府间财政转移制度:理论·比较·现状》、《对中国政府间公共服务职责划分的研究》、《中国财政改革:政府层级、事权、支出与税收安排的思路》等论文。

书籍目录

中文版序言第一篇 财政转移支付研究 中国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现状、问题与完善 中国财政转移支付立法初探 中国财政转移支付立法的着眼点 从国际经验看中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改革路径 政府间财政转移制度:理论·比较·现状第二篇 政府间事权和财权关系研究 对中国政府间公共服务职责划分的研究 中国财政改革:政府层级、事权、支出与税收安排的思路 完善分税制的几点思考 财政分权与中国县乡财政职能界定 政府教育责任和收入来源问题研究 中国政府间公共卫生事权划分的现状、问题与建议 中日基础设施投资管理比较分析 政府间事权与财权如何划分:国际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关于政府间事权划分的访日考察报告 中央对地方的事权分配与财政分配 中央与地方财政分权的原委与现状:以全国综合开发计划为例 中央与地方的权限划分之论点整理 中国的地方税制度:着眼于省和省级以下的财政关系 中央与地方的税务执行关系:中日对比论述 从义务教育制度上看中央与地方事权划分及财政保障 ——以日本和中国为例 日本与中国的土地泡沫和税制附录 日本地方财政图示 地方财政状况——平成17(2005)年度财政白皮书视觉版

章节摘录

中国政府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现状、问题与完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倪红日从严格并狭义上讲,中国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建立是从1994年实行“分税制”开始的,因此这个制度的历史是短暂的。在此以前的政府间财政体制中,也存在着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补助,但是笔者认为并不属于严格意义上、国际通行做法的转移支付制度。一、中国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建立的背景中国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历史演变历经了十几种主要体制的变革,基本上是沿着中央集权向分权化改革的总体方向推进的。但是过度的分权也会导致中央政府实现其必要职能的能力的削弱,因此寻求适当集权与分权的体制是中国政府间财政关系1994年以来继续变革和完善的主要动因。从中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来看,它是政府间财政管理体制的组成部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以前,政府间的财政补助虽然以不同的形式存在,但是作为真正意义上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在1994年“分税制”改革中出现的,它是“分税制”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了特定的制度特点。中国1994年政府间财政关系调整和转移支付制度建立的背景:一是改革开放以后,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和财政供给差距总体上呈现扩大的态势。二是政府间财政体制呈现过度分权的特征,书中图示对中国政府间财政关系的集权和分权特征的抽象概括,可以看出这些制度演变的方向性。从书中图可见,从新中国成立初期至今,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变化大体可以概括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建国初期和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政府间财政关系基本上实行的是集权体制,其中1950年实行的是高度集权的“统收统支”体制。第二个阶段,从1958-1979年期间实行了“总额分成”为主要特征的各类体制,其基本特点是在中央统一领导下的适当分权型体制。这类体制是在中央集权的前提下,调动地方政府管理经济、组织财政收入、安排财政支出的积极性。第三个阶段,从1980~1993年,在经济体制实行重大改革的背景下,对地方政府和国营企业的放权让利是改革的主要基调。


编辑推荐

《财政转移支付和政府间事权财权关系研究》由中国财经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财政转移支付和政府间事权财权关系研究 PDF格式下载



值得相关人士一读


此书基本是论述财权事权在中央与省级政府分割之争,没有深论整体性系统性的财政人事问题,读后给人一种分裂绝望之感。我国目前的问题是基层人事与财权非常不对称,也就是省级以下的政府权利义务、权力责任非常不均衡,饱死有钱的,饿死贫穷的。如果读一读《他乡之税》,试问谁不掉泪。此书给人书斋作品之感,脱离实际和基层,如果说有什么实践指导意义的话,那就是给出了更加极端的答案,让人黯然伤神。建议政府高层的智囊要下到乡镇级、县区级基层多作调查研究,也许对于明确改革的方向更有帮助。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