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天堂·炼狱·人间

陈丹晨 中国青年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0-12  

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作者:

陈丹晨  

页数:

497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这部长篇传记以极其详实的史料、平易率真的行文,实事求是地生动再现了一个真实的巴金和他生活的时代。承继《巴金的梦——巴金的前半生》(本社1994.2出版),本书描述了巴金1949年至今艰难跋涉的漫长的人生段落及其心灵历程,其间从天堂的梦、炼狱的梦到人间的梦,荆棘丛生并充溢大喜大悲。站在读者心中的是一个孜孜不倦的探求真理、富有良知、坚强正直、献身给祖国和人民的中国优秀知识分子的崇高形象。他及其作品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该作所触及所揭示的人生命运、道德理想的大主题,涵盖了广阔而深*的思维空间。

作者简介

陈丹晨,浙江宁波人。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曾任《中国文学》杂志社编委、《光明日报》文艺部负责人、《文艺报》副主编。主要著作有《巴金评传》、《巴金的梦》、《亚里士多德故事》,文学理论集《艺术的妙谛》、《在历史的边缘》、《美和死亡》、《陈丹晨文学评论选》,散文随笔集《生之困旅》、《网外放谈》、《枯荷听雨》、《水流何处》、《放逐山水》、《山光潭影》、《自然而然》、《域内域外》等。

书籍目录

作者序 第一编天堂的梦(一)(1949-1956) 第一章太阳之梦 家的情结 自由的文化人 欢欣中的纳闷 “我是来学习的” 太阳之梦 “事情难办” 和平使者 初访苏联 第二章改造之梦 改造伊始 “我也该好好锻炼 战地之梦(一) 战地之梦(二) 萧珊的梦 纪念契诃夫 第一次批评 痛苦的选择 跟着投石子 渴望和恋念 第三章思考之梦 呼唤创作个性 追求真理 “鸣”起来吧! “把文艺交给人民” 旧作再受欢迎 家乡之梦 评巴热潮 第二编 天堂的梦(二)(1957-1965) 第四章扭曲之梦 在陷阱中挣扎(一) 在陷阱中挣扎(二) 天堂之梦 《悲剧》的悲剧 遭遇围攻 狂热的梦 低下了头 ““改造”以后 第五章勇气之梦 饥荒岁月 艰难写作 访问日本 休养生息 “啊!他敢说这个话!” 勇气和责任心 轩然大波 第六章沉沦之梦 送往迎来 会海应酬 访问越南和日本 “突出政治”(一) “突出政治”(二) 达摩克里斯之剑 再访越南 第三编炼狱的梦(1966-1976) 第七章“牛鬼之梦” “烧掉我的全部作品!” 亚非作家紧急会议 上海文学界最大的“罪人” 被侮辱与被损害 抄家 一个伟大的女人 第八章炼狱之梦 “游斗”了三、四年 “幽灵”依然在徘徊 辰山劳动 “批巴”新高潮 对“神”的幻灭 炼狱之门 第九章生死之梦 干校噩梦 萧珊之死 跋涉在暗夜里 故旧重叙 韬晦将息 第四编人间的梦(1977- ) 第十章人之梦 不再担惊受怕 重新拿起笔 又忙了起来 恍若隔世 用自己的脑子思索 怀念萧珊 再访巴黎 第十一章讲真话之梦 “文革博物馆” 又访日本 呼唤“讲真话” 点名风波 自我拷问 拒绝“名人之累” 第十二章 回归之梦 创建现代文学馆 捐赠书刊 病中 也是世界的 西湖之梦 讲真话的书 金坚冰洁的世纪情 亲情和回归 后记 附录 巴金年表(1949- )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巴金不在家,平明社的一些事情有时也须萧珊代为帮忙处理,包括组稿、看稿等等。她开始在俄语专科学校学俄语,由苏联教师授课,抓得比较紧,巴金也不断鼓励她。当巴金第二次入朝还没有回来时,她就已拿到了毕业证书。她原来就懂英语,这时她更努力练习翻译屠格涅夫短篇小说《阿细亚》(又译《阿霞》)和《初恋》。她把第一次得到的版税买了一件大衣料子送给巴金。 怀着这样深情的萧珊,面对着时时思念爸爸的小林、小棠,只能把自己的思念之情隐藏起来,以免加重孩子们的情绪。有一次,她叫小林给爸爸写信,小林说:“我不写,我一写信,我就会想到爸爸,就要眼泪汪汪。”又有一次,萧珊读巴金来信,说到喜欢小林,引得小林大哭,大叫爸爸。所以,她只是对自己的心默默地诉说,也忍不住在给巴金信中呼唤。她真怕没有巴金信的日子。她不能忍受这种“缄默”。有时这种焦急、渴望、怀念的情绪还是会不由自主地流溢在脸上,连家里的人都看出来了。因此,哪怕看到点点滴滴有关来自朝鲜战地的消息,更不必说报上登的巴金文章或有关报道,她都会用她的心去体会想像。她在信中说:“我是多么珍惜由你那里来的任何东西。”当她在报纸上读到巴金的《在开城中立区》时,她像闻到了开城的初春气息,感到意外的高兴。晚上,坐在巴金习惯坐的大椅子时,她的绵绵情思也就漫游起来,或者是一次又一次地梦中相见。当巴金离开才半个月,萧珊就已经觉得时间“长得不能令人忍受的了”,“不能忍受每一个日子”。她几乎从一开始就焦急地等待着他的归来。因为这是他们十年来最长的一次离别。她熟悉巴金不擅言辞,不喜欢在公共场合演讲,想到他现在却要常常致词发言,因此她不无调侃地说:“我真替你着急,如果我在听讲,我的头一定埋得低低的。”但她还是鼓励说:“但是回国的时候,你一定不在乎讲话了。” 当然,萧珊是支持巴金到朝鲜战地去的。尽管她万般思念,总还是以工作为重:“如果你工作未了,如果你还有应尽的任务在,当然一切由你。”她鼓励巴金努力在创作方面作出新的成绩。她说:“你的计划我非常同意,只是你非写不可。我以为你可以写,你能够写,我等着做你的第一个读者。”想到巴金生活在那些英雄们中间,又通过他的笔使那些英雄们又一个个活起来,传播给更多人了解,“想到这些,我的等待,我的苦思不是没有意义的了。”她还以自己的文学观念提醒巴金:“我的意思你还得写战士的私生活一面,所以你还得到四川走走,熟悉几个战士家属。” 即使这样,她仍然要为巴金起居饮食操心,为巴金的安全担惊受怕,听说“美帝”在前线投细菌弹,她“害怕极了”;听说“美帝”扬言要轰炸七十八个城市时,她更是惶惶不安。


编辑推荐

《天堂•炼狱•人间:续篇》中的巴金先生写过许多关于“梦”的文章。他在年轻时,常常把“梦”当作惟一的安慰。他说:“在梦的世界里……我只有一个现在,我只有一条简单的路,我只有一个单纯的信仰。”梦中的信仰和生活里的信仰是完全一样的,是生了根的,像太白星那样放射着光芒。“把梦的世界和真实的世界连接起来的就只有这信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天堂·炼狱·人间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