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军统秘密监狱1949

厉华 中国青年
出版时间:

2010-11  

出版社:

中国青年  

作者:

厉华  

页数:

295  

Tag标签:

无  

前言

  “死里逃生”是指从死亡线上又获得生命机会的人,“大难不死”是指劫难之中生命的顽强。没有多少人能够有这样的体验,也不希望一生中有这样的经历。但在本书中留下人生记录的韩子栋、郭德贤、傅伯雍、刘德彬、郑业瑞、任可风却是这样的人。在我同他们大多数人的交往中,给我最强烈的印象就是他们非常的“豁达”!从敌人的大屠杀中能够逃生,“别人都死了,你为什么能够活下来”这是他们首先遇到的“审查”,在历次“政治运动”中也没有例外。在他们的一生中“生与死”总是与他们的生活、工作紧紧的关联。在极为复杂的人生中,无论是面对审查、无论是面对“运动”、无论是面对怎样的现实,他们始终保持一个态度:相比我们的战友,活下来看见了新中国就是最大的幸福!所以,他们能够摆脱荣辱祸福的恩怨纠缠,对痛苦、对欢乐、对荣誉、对打击,甚至对疾病,从来都是处世不惊、精神不垮。在他们生命延续的每一分钟所做所为,随时都在与自己的战友做心灵的沟通,“我们活着是为了他们”!这是他们常说的话。  韩子栋,从第一次与他见面到最后一次,他都是在为自己的小战友宋振中“小萝卜头”的事情奔波。他坚持在全国各地的学校宣讲“小萝卜头”的故事,在为各个学校建立“小萝卜头”班队而做工作……  郭德贤,数年来一直关心着那些死去战友的后人,为他们的工作、为他们的生活而努力执着地找有关部门、找有关人员,落实政策、落实待遇,甚至经常拿出自己的收入去帮助他们。

内容概要

本书是已被解密的1949年白公馆、渣滓洞的部分脱险志士的回忆录,其中以傅伯雍、韩子栋的两篇文章为主,详细地记述了曾经被关押在歌乐山秘密监狱中的革命者的真实生活。

书籍目录

我在秘密监狱十四年报告书忆宋绮云烈士在狱中的二三事缅怀先烈伟绩——关于罗世文、车耀先、许晓轩、谭沈明的情况寻觅“快活岭”——写在张露萍烈士殉难45周年之际深深怀念我的爸爸韩子栋那些不能忘却的记忆终生不悔跟党走作证歌乐山——记渣滓洞脱险志士刘德彬悲情无憾的革命者——记白公馆脱险志士郑业瑞气质特殊的革命者——记白公馆脱险志士任可风

章节摘录

  这几位同志仔细地研究了工作进行的具体步骤。首先必须为“小卖部”的存在争取一块合法的招牌。也就是说要争取所方负责人李磊和徐贵林的同意。几个人根据了解分析:李磊阴沉狡猾,徐贵林粗鲁肤浅,二人之间有矛盾。决定利用敌人内部矛盾,先从徐贵林下手。其次组织各牢室专人负责将战友们存放所方的银元、现钞总数进行统计,与会计谢伯衡核对,有根据地迫使敌人交出全部存款,作为“小卖部”资金。然后协商建立组织机构,委派管理人员,选定营业地点,及早把小铺子搞起来,供应难友们急需的生活日用品及药物,以解燃眉之急。  先是胡春浦、何雪松同志邀约了几个球友共同去做徐贵林的工作。徐贵林对待平素与他打过球的政治犯戒备较松,行动比较随便,曾在无意之间暴露过一些心中的隐密。他恨李磊借势压人,背后说李磊的坏话。说李磊是二处副处长杨元森的学生,杨是他的“保爷”。又说李磊的老婆是二处法官陆坚如的干女,陆坚如也是他的后台。说到愤激之处,拍着胸膛夸耀自己说:“我徐贵林虽是大老粗,没学问,也不比你李磊差多少。我跟随上司历来忠实肯干,承得徐远举处长栽培,在他手下当行动组长多年,不是夸口,在我手中擒拿杀死的犯人不下数百,谁不晓得我徐某得过戴笠的‘金质奖牌”’。这个双手沾满人民鲜血的刽子手在与李磊争宠。同志们正好利用了敌人“勾心斗角”这一点。  球友们到办公室找到了徐贵林,一个球友对他诉苦说:“生活差,吃不饱,汤菜没有盐,以后即使有机会打球,恐怕也跳不动了。最近,我们牢房里的人都在拉肚子。”  另一个球友接上去说:“徐组长比李所长好,平常没架子,又平等待人,我们有困难要找你解决。”


编辑推荐

  “死里逃生”是指从死亡线上又获得生命机会的人,“大难不死”是指劫难之中生命的顽强。没有多少人能够有这样的体验,也不希望一生中有这样的经历。在《军统秘密监狱1949》中留下人生记录的韩子栋、郭德贤、傅伯雍、刘德彬、郑业瑞、任可风却是这样的人。在他们的一生中“生与死”总是与他们的生活、工作紧紧的关联。在极为复杂的人生中,无论是面对审查、无论是面对“运动”、无论是面对怎样的现实,他们始终保持一个态度:相比我们的战友,活下来看见了新中国就是最大的幸福!所以,他们能够摆脱荣辱祸福的恩怨纠缠,对痛苦、对欢乐、对荣誉、对打击,甚至对疾病,从来都是处世不惊、精神不垮。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军统秘密监狱1949 PDF格式下载



一个真实的故事!


11月27日前的故事我们大都知道了,书中还告诉我们很多1949年以后的故事,也很耐人寻味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