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道
2011-2
中国青年
侯玉强
336
彭雪枫将军,1907年9月9日出生于河南省镇平县七里庄一农民家庭,天资聪慧上受家学颇深,少小即怀鸿鹄之志,后投笔从戎,历经五次反“围剿”、红军长征、中原搞战、豫皖苏驰骋……奇勋驭烽火,雄光昭丹青。
侯玉强,1972年10月出生,河南南阳人。1998年7月毕业于吉林大学中文系,曾任大学教师,电视台编导、出版社编辑。25岁开始发表作品,曾发表诗歌《今冬,我住在北京郊外》、小说《尘缘》、《散文A月夜》等多篇。现为自由撰稿人,居北京。
庳一 缅怀先驱,守望理念序二 历三载艰辛,绘将军风采写在前面的话引子 魂断疆场,归去来兮第一章 伏牛之子 钟灵毓秀的黄土地,哺育了一代代才俊 石榴红了,黎明时分,诞生于一个耕读世家 少年聪慧,崭露头角,小伙伴们的“诸葛亮” 乌云遮蔽,疾恶如仇第二章 恰同学少年 挥泪别乡,抵达天津,人生从这里转弯 危难时刻,校长伸出援助之手 拜堂之日,不知去向,夜色中,偷偷跑了 塞外清风,磨砺着一颗稚嫩的心 光焰万丈,汇文燃烧青春 美丽同窗,莞尔一笑,拨动了彭修道的情感之弦第三章 另一片天地第四章 杜鹃花开了第五章 血色征途第六章 夜幕下的星光第七章 运筹帷幄之中第八章 风雨途中第九章 山河多姿第十章 勇斗魑魅魍魉第十一章 洪泽湖畔第十二章 浴备奋战第十三章 军政双赢第十四章 友情,亲情,鱼水情第十五章 大军纵横驰奔第十六章 英魂永存后记
彭雪枫、张爱萍走在最前面,沿着先头部队走过的泥泞小路,慢慢地向前移动,他举起望远镜远眺,只见无边的草丛上面,笼罩着阴森迷蒙的浓雾,四周分不清东西南北。草丛中河沟交错,积水泛滥,弥漫着令人窒息的臭气,黑茫茫的泽国,没有人烟,一片原始烂泥沼。 彭雪枫的骡子上驮了两个人,一个是伤员,一个是十三团找的“通司”(向导)——一个身材瘦弱的藏族小男孩,为全团指路。小家伙扑闪着一双明亮的大眼睛,一会说这堆草边容易过,一会说那个水潭危险,逗得大家哈哈乐开了怀。 夜,宛如巨幅黑幕,慢慢降下来。草地的天气一会儿一变。白天,晴天丽日,夜晚,大雨倾盆而下,战士们衣衫淋透了,凉风吹来,一个个瑟瑟发抖。彭雪枫把自己的油布取下,给伤病员披上。彭雪枫、张爱萍等几个人背靠背挤在一起,用体温互相取暖,地上湿漉漉的,坐着更冷,于是,和战士们一起在雨中站了一夜。 早晨起来发现,坐在地上取暖的战士永远地“睡着了”,彭雪枫、张爱萍走过来,难过地摘下帽子,数度哽咽:“安息吧,同志!” 比寒冷更可怕的是饥饿。已是第四天了,全团战士手中已没有青稞面,开始挖野菜。彭雪枫早把自己的一点炒面给了伤病员,挖来的野菜,全团他先尝一尝,是否有毒,杂草严重侵蚀了胃,从此,他留下了病根。 一个雨后的黄昏,晚霞万道。一方面军政治部巡视员冯文彬,策马路过十三团宿营地,政委张爱萍看到了,笑着走过去: “冯专员,是来我们这里会餐吗?” “呵呵,我这有呢!”冯文彬跃下马,取下肩上鼓囊囊的布袋。 张爱萍眼疾手快,打开一看,原来是一袋牛肉干,不禁眉开眼笑: “打土豪!打土豪!” “呵呵,雪枫呢?耀邦呢?”冯文彬想起了老战友。 皮包骨头的胡耀邦兴冲冲地赶来了,他也在十三团,任团总支书记。有谁想到,这个湖南浏阳的小个子,48年后成了共产党的总书记。据说,胡耀邦后来引起毛泽东的注意,是长征后红军东征,到山西扩红,他招的兵最多。解放后曾任团中央书记、中组部部长等职。他在“文革”结束后,组织和推动关于真理标准大讨论,平反冤假错案,落实干部政策,给当时的中国大地注入了一股新鲜的活力,直到今天,无数老干部仍记忆犹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