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绝色俄罗斯

闻一 中国青年
出版时间:

2011-7  

出版社:

中国青年  

作者:

闻一  

页数:

289  

Tag标签:

无  

前言

现在这本《绝色俄罗斯》中的绝大部分文章是我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写的。那是一个苏联临近解体和新的俄罗斯出现在横跨欧亚大陆土地上的时期,是一个变革万千、冲突交织的既光怪陆离又五彩斑斓的时期,是一个新旧交替的时期。有机会在这千载难逢的时期里,穿越这片广阔的土地,能在那里的惶惶不可终日的人群中感觉他们独特的酸甜苦辣,能在这朦胧一片的混沌世界中去回味那些难以重现的往事和琢磨这片土地的未来,无论对于学者,还是旅游者来说都是莫大的幸事,何况我还是个搞了多年苏联历史的人。所以,在这本书中,我既用笔墨留下了苏联解体前的不堪现实,也以心灵实感记录了新俄罗斯出现时的阵痛和震荡。当然,在这本书中,我也以自己对苏联问题的研究为基础,表述了我对这种阵痛和震荡的感受和思考,坦陈了我对新俄罗斯的不安和期待。如果用学者的语言来说,所有这些归结起来就是所谓“苏联解体和新俄罗斯出现之思考”。然而,这些从我的心中流淌出来的文字并不是实质上的当今学者的语言。书中的这些亲历、所闻和感受首先并不是以什么理论或者条条框框为依据的,我面对的,给我灵感和才智的恰恰是那方土地和人民。这片土地上的美景是无与伦比的,它的历史遗迹和文化圣地是独领风骚的。而一个极令我关注的问题就是:这个民族前进的漫漫长途,这个国家历史的沧桑演变又都是依附于、黏着于这些美景、遗迹和胜地的。没有了这些美景、遗迹和胜地,这个国家的历史也许就不存在了,或者换句话说,这个民族的、这个国家的历史进程就是和这些美景、遗迹和胜地千丝万缕地交织在一起的。如果不能感觉,感受这些美景、遗迹和胜地,就不能感觉和感受这个民族、这个国家,也就对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一切事物无从说得清楚,茫茫于浓雾之中而难以解脱。高的,更高的理论应该首先是建立于对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感觉、感受和实际认识的基础之上的,而不是去搞那种空洞的、远离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实际情况的分析、判断和结论。所以,我没有使用(实际上我也无法使用)论文专著的形式,而是使用了偏向于文艺的形式,写下了此书。我将这些亲历、所闻和感受融汇于我对俄罗斯大自然美景的欣赏和迷恋、对这片土地上的独特的人文景观的探索与思考之中。因此,我在某种程度上,让森严的史学和色彩斑斓的文学结合了起来。我曾经写过:“我喜欢色彩和情趣,希望史学和文学的融合。”这句话也是说的这个意思吧。但这本书(和我其他类似的书一样)并不是什么时尚的“行走文学”之类的作品,我也从没有把我自己当成是什么作家。我只是个搞苏联历史和俄罗斯问题的人,我总认为我写的东西说不上是什么文学,而只是认为它们是我研究工作的一部分,一种形式异于专著和论文的研究成果。也许,这本书甚或可算是我对一种渴望的追求,向我国远古传统的一种回归:“文史不分家”、“美景加美言”的渴望和追求。在这本书中,我描述了俄罗斯及现在已经不属于俄罗斯的不少的风景名胜和人文景观,但我没有去无病呻吟,而是在那些美景和胜迹中写下了当年我对俄罗斯的感受、思绪、心境、不解,困惑,还有我对俄罗斯这片土地和这方人民的希望和祝福,尽管有些文字还比较朦胧,但我还是说出了我对未来俄罗斯的某些预言。时至今日,我不仅不后悔我写下了这本书中的这些文字,反而有某种得意的心情和始终令我激动的思绪,因为我毕竟做了我想做的事,因为我毕竟用我自己的话讲述了我对苏联和俄罗斯的看法,因为我毕竟把我多年的研究成果用更易于为广大读者所接受的方式传播了出去。我始终认为,历史不是以人的意志而存在、而发展、而留传后世的,历史的主线始终是人物和事件,而不是凭人的主观意志和需求所决定的条条框框。历史是鲜活的,历史是流淌着鲜血的,历史是呼吸着生命的机体!每当我自己重读这些文字时,我总能回到那些美景和胜地之中去,但我更注重那些留在了发黄纸页上的人文思考。2011年是苏联解体和新俄罗斯出现的20周年,在那片土地上,万千的变革并没有终止,交织的冲突仍时起时伏,俄罗斯又面临一个新时期,世界也在新时期中发展和前进。20年后回首往事,往事不仅可越千年,而且岁月也可前瞻远方。我希望,《绝色俄罗斯》的结集出版能为重新思考苏联的解体和新俄罗斯的出现,能为感觉、感受和实际认识这个民族、这个国家,提供一点真实的因素。俄罗斯——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这话题是留给我自己的,也是留给读这本书的朋友们的。对于这个永恒的俄罗斯,需要永恒的思考和对话。但是,俄罗斯是很难猜透和预测的,俄罗斯是一个谜。你想猜透这个谜,也许比走进古埃及,去猜斯芬克司的谜还要困难。一个不是谜的俄罗斯,一个能被人们认识、判断和预言的俄罗斯,也许不仅对俄罗斯自己有好处,而且还会对生活在别的土地上的人民有好处。俄罗斯,一个谜,但愿它有一天不再是谜!闻一于北京南横陋室2011年3月18日

内容概要

在这本《绝色俄罗斯》中,作者闻一既用笔墨留下了苏联解体前的不堪现实,也以心灵实感记录了新俄罗斯出现时的阵痛和震荡。当然,在《绝色俄罗斯》中,作者也以自己对苏联问题的研究为基础,表述了我对这种阵痛和震荡的感受和思考,坦陈了作者对新俄罗斯的不安和期待。如果用学者的语言来说,所有这些归结起来就是所谓“苏联解体和新俄罗斯出现之思考”。书中的这些亲历、所闻和感受首先并不是以什么理论或者条条框框为依据的,给作者灵感和才智的恰恰是那方土地和人民。

作者简介

闻一,1937年出生,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史研究所研究员,俄罗斯历史与文化研究专家。著有《苏联的过去和现在》、《布哈林传》、《走近俄罗斯》、《解体岁月》、《重返莫斯科》、《俄罗斯深处》、《普京之谜》、《走出北高加索》、《光荣与梦想》等俄罗斯主题论著十余种。最新出版的《十月革命——阵痛与震荡》,在历史学界引起强烈反响。

书籍目录

No.1 披着面纱的莫斯科
秋色莫斯科
地铁的故事和传说
克里姆林宫、红场和“中国城”
列宁墓,不只是神圣
莫斯科东南有片绿荫
永恒的芭蕾
在那大幕的后面
No.2 冰封涅瓦河
神圣的石头城市
战神广场上的不灭圣火
冬宫中的女皇和宠臣
在沙皇喋血之地
柴可夫斯基的克林故居
No.3 在那密林深处
托尔斯泰村
卡卢加的幻想
明亮的林中草地
屠格涅夫的橡树
伏尔加河上的钟声
苏兹达尔——白色的梦幻
黄金之门
No.4 走向黑海
索契也下雪
车过格鲁吉亚边境
离苏呼米17公里
第聂伯河上
山洞修道院
在利瓦几亚宫的大厅里
阿卢普卡宫纪事
No.5 相逢白桦林
伊兹梅洛沃“文化集市”
布良斯克的森林
普廖斯,无与伦比的美
五山城和矿水城
难忘谢尔基小镇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秋日莫斯科10月,莫斯科秋色正浓。层林尽染,斑斓辉煌,光耀夺目,秋天的莫斯科是十分美丽的。莫斯科秋天的美丽全在于色彩,在于色彩的变换和变幻莫测。这个时候最好到高处去,到十几层楼高的地方去,比方去莫斯科大学,比如站到麻雀山(过去的列宁山)上去,或者站在斯特罗金诺大桥上。从高处极目远望,秋色中的莫斯科一览无遗。莫斯科的树木是很多的,在市中心就有一个接一个昔日的皇家和贵族庄园以及各种各样的街心公园,在城市的中心和周边还保存着几处大面积的自然森林公园。从高处望去,那绿荫宛如覆盖在城市上空的地毯。这地毯上有着变幻万千的景色和色彩。在秋风刚起时,在一片葱绿和苍翠中,渐渐地泛起了深红、紫红。在阳光的照射下,绿、翠、红色彩的交相辉映令人目不暇接。而在不经意间,大片的绿荫转瞬就变成了浅黄、明黄和深黄。于是,赤橙黄绿青蓝紫就同现于阳光下,色彩的变换和交替就共同组成了大自然的秋的乐章。不过,当风吹过,这赤橙黄绿青蓝紫相间的叶片的世界就又恰如波浪起伏的海洋。这时从高处看去,北部的俄罗斯科学院植物园和索科里尼基公园,东部的伊兹梅洛沃森林公园,东南部的贝科沃森林公园,南部的彼留科沃森林公园,西南部的特罗帕耶沃森林公园和彼彼耶沃森林公园都是海洋一般,那绿的、红的、黄的、紫的树叶就波涛般一个浪头接.一个浪头地朝前方涌去,涌过房舍,涌到远处的东正教教堂的葱头顶,涌向天边。风吹林低见楼群,而莫斯科大部分的居民楼就在林木和草地中间,楼前有林荫小道通向更深的林木深处,或者与街心公园相伴,而这些街心公园实际上都是林木葱郁、草地连片,具有大自然风韵和野味的处所。这是多年来人们特意保存下来的,多年来莫斯科的城市改造和建设就是以森林草地为中心环节规划的。所以,在20世纪60年代,当莫斯科的面积扩大了两倍时,这些森林公园和自然公园的周边就成了最新的、最大的居民区了。俄罗斯人是幸运的,不管国家的时局如何,也不管生活的境遇如何变迁,他们总有树荫相伴,他们总会去寻找和生活在绿色中间。而这永恒的绿色给了他们生活和生存的无与伦比的空间,同时也给了他们不绝的宽慰和希望。站在麻雀山上,身后是剪修得整齐美观的林木和草地,人在绿荫中穿行,车在林木间疾驰,一切都影影绰绰,在那林荫的高处则高耸着莫斯科大学那巨大的主楼建筑物。而身前的山下,则伸展着整个的莫斯科。可以看得见俯首山上的胜利纪念碑高耸入云,可以看得见无数个金色的、蓝白相间的、彩色的教堂圆顶尖顶在四处或隐或现,可以看得见莫斯科河穿过城市小溪般蜿蜒而行,甚至可以看见如今莫斯科的“第一教堂”——基督救世主大教堂的镀金圆顶在绿荫深处闪烁着奇异的亮光。云在天际流动,风在空间流动,莫斯科也在流动;车的流动,水的流动,树叶的流动,人的流动,甚至你会感到城市和土地也在流动。这样的莫斯科是和低处的莫斯科不一样的,它能给人许多的想象和思考。在这个高处,能看到莫斯科的过去、现在,甚至还能感觉到它的未来。在这个高处,能想象到莫斯科的一切:.穷困、富饶、艰难、前进、压抑、骚动、困扰、希望……斯特罗金诺大桥在莫斯科的西北区,是莫斯科城目前唯一的“生态环境洁净区”。这里是莫斯科河的上游,有大面积的草地和绵延不断的林木,河流两旁几乎没有什么工厂企业,所以这里极少人为的污染,河水几乎澄清见底。这个地区现在被莫斯科人称为“莫斯科的克里米亚”,夏日就成了度假胜地,裸体浴就成了这里的一片独特风景。斯特罗金诺大桥高高地横跨在莫斯科河上,站在这里四下望去,到处是水的碧蓝、草的葱绿和叶的缤纷,即使在秋天,这碧蓝、葱绿和缤纷也无甚减退。大桥的北段就是连接莫斯科河和伏尔加河的莫斯科运河的第一道闸门。正是这条运河保证了伏尔加河给莫斯科河的供水,使莫斯科河有充足的水来发电、通航和工业及民用。闸门下是游览汽艇的首发站,从这里乘汽艇可以沿着莫斯科河,经过麻雀山下和奥林匹克村近旁,几乎是贴着克里姆林宫的红墙穿越莫斯科的中心地区,然后直到贵族和皇家庄园密布的河南岸区。现在,在这秋日时分,只有一艘白色的游艇从坝前驶来,船身破开的水浪羽翼般飞在两边,悄然无声地伸展得很远很远。这情景宛如俄罗斯著名画家列维坦笔下的造物。这河的右岸正耸立起一个庞然大物,一处叫做“鲜艳风帆”的建筑群。在斯特罗金诺大桥的左侧,在那宽阔草地的尽头,是莫斯科的新住宅小区,但它已是20世纪80年代建造的了。而“鲜艳风帆”的建筑已经摆脱掉了80年代的大板块、白墙壁、蓝窗户的统一模式,讲究起式样的个别和色彩的鲜艳了。现在,“鲜艳风帆”高墙的赭红色和大玻璃窗的闪亮给这片宁静的绿色和这树木与草地的世界平添了另一种生气。在秋日的莫斯科,最好去那些幽静的贵族和皇家庄园,去那些森林无边无沿的自然公园。在莫斯科的东、西、南、北方向都有贵族和皇家庄园的遗存,但唯有东南区的保存得最好,或者说只有那里的贵族庄园和皇家林苑得到了必要的修缮和管理。莫斯科河南岸上耸立着彼得一世起就有的皇家庄园——科洛门斯科伊庄园,那石头的耶稣升天教堂矗立在秋色的变幻之中。站在教堂的平台上向莫斯科河望去,河水似缎带在白色的楼群和赤橙黄绿青蓝紫的树叶中缓缓扭动着。这里聚集着俄罗斯权贵和富豪们的私宅和别墅,这里展示的是莫斯科生活的另一面。在河水的那一边,在林荫更深处,还麇集着叶卡捷林娜二世的察里津诺庄园、沙皇宠臣哥利岑和舍列梅捷夫伯爵的庄园等。整齐划一的、规则有序的、图案分明的林荫道是这些庄园的特色,杨树的、枫树的、橡树的、椴树的、白桦树的林荫道都在秋风中变换着颜色。它们的金黄、红紫、苍绿把庄园的秋色渲染得灿烂辉煌和神秘莫测。P10-13


编辑推荐

《绝色俄罗斯》:一片有着极光、森林和草原景色的秀美之地;一块有着芭蕾、音乐和戏剧的迷人艺术之都;一处有着五彩教堂、修道院的东正教神秘之都;一个有着沙皇、列宁、戈尔巴乔夫的历史之国……角色、神奇、辉煌,尽在俄罗斯!闻一的这本《绝色俄罗斯》能为重新思考苏联的解体和新俄罗斯的出现,能为感觉、感受和实际认识这个民族、这个国家,提供一点真实的因素。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绝色俄罗斯 PDF格式下载



俄罗斯,人文和历史的国度,色彩斑斓,历史丰富,值得收藏和品读。


在此书中重温俄罗斯,勾起很多美好回忆


去俄旅游回来后,想更多地了解俄,就买了这本书,不错。


人情味


因为赴俄罗才买的,可以当做一个参考,还可以。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