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杂谈
2005-1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张景中
291
无
张景中,院士早年曾在中学和中学本科从事过数学教学。他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数学教学中的不少传统难点,源于前人留下的知识结构不符合教学的规律。他主张“让数学变得容易一点”并身体力行,刻苦钻研,所有所得,就在报刊上向大家介绍。《数学杂谈》收录了他在不同时期发表在报刊上有关数学教育和学习的精彩篇章。
张景中院士是中国著名数学家,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由他创立的不讲数学理论只讲数学思想,用日常生活中的浅显事例,向青少年学生普及数学的创作手法,是我国数学科普创作的一大飞跃。 张景中院士的经历很不简单。他是北京大学数学系的高材生、1957年被打成右派下放到新疆时做过中学老师、在中国科技大学教过少年班、担任过数学奥林匹克国家队教练……正是他深厚的数学功底加上这份传奇的经历,使他成为最了解、最关心中小学数学教育的著名数学家之一,并与数学科普结下了深深的不解之缘。 张先生一直站在科学研究的前沿,为建立“几何定理机器可读性证明的理论”做着出色的工作。可贵的是他在繁忙的科研工作之余为青少年撰写了大量广受好评的数学科普作品,把他在研究工作中的思想、方法通俗、形象地介绍出来,传达给更多的人。 张景中院士的数学科普作品,不同于一般的科普读物,它不是简单的材料收集和整理,而是一个站在科学前沿的学者的真知灼见。因此,他写的科普读物高屋建瓴,常有画龙点睛,令人叫绝之笔。多年以来,喜欢数学的读者无不渴望得到他的作品。张景中院士的科普作品是中国数学科普的旗帜,是中国数学科普的最高水平的标志。 张景中院士主要科普作品: 1.《数学家的眼光》(2002年) 2.《新概念几何》(2002年) 3.《帮你学数学》(2002年) 4.《数学与哲学》(2003年) 5.《漫话数学》(2003年) 6.《从√2谈起》(2004年) 7.《数学杂谈》(2005年) 8.《从数学教育到教育数学》(2005年) 9.《数学家的眼光》(2007增补版)(2007年)
少年数学迷 方格纸上的数学 “错”也有用 方格纸上的速算 花园分块 巧分生日蛋糕 “1+1≠2”的形形色色 用圆规巧画梅花 从失建华跳过2.38米说起 逃不掉的老鼠 石子游戏与同余式 石子游戏与递归序列 镜子里的几何问题 在“代”字上做文章西积方法随笔 再生的证明 用面积法证明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条件 用面积法解几个数学竞赛题 三角园地的侧门 正弦函数增减性的直观证明 蝴蝶定理的新故事课外天地 从正多边形一个有趣的性质谈起 怎样用坐标法诱发综合法 从反对数表的几何性质谈起 多项式除法与高次方程的数值求解 稳扎稳打的对分球根法数林一叶 肖点法浅谈 举例子能证明几何定理吗? 几何定理机器证明的吴法浅谈 规尺作图问题的余波 “生锈圆规”作图问题的意外进展
无
数拿到手时,发现原来《数学杂谈》是一本书,我当初还以为是一本杂志呢!翻开一看,真是很棒的一本书呢!看了第一张就很着迷的,极力推荐!
不错的一本书,不过要有些数学基础的人,张景中是一位在数学方面有很深造诣的计算机专家,从科普的角度来看,他的书是很不错的,能够激发大家对于数学的兴趣,而不仅仅是陈述一些概念,叫你一些技巧,更多的是给大家数学思想的讲述,它的历史和由来,能够让大家从更深层次的角度去挖掘书中言而未尽的东西,我想这才是作者写这本书的初衷吧?
像作者写的好玩的数学一类的书都是很不错的介绍数学的科普读物,不管是初中生高中生乃至大学生都值得一读··········
作为未来的教师,希望多积累一点数学的知识
数学老师应该读
爱好数学的孩子可以选择
送给初二学生,觉得有点难,我觉得要给有数学爱好的同学来读,就是思维比较快的那种孩子,个人见解不一定对。
我觉得从小学到初中、高中都适合阅读。是从全新的角度来讲解数学。如果我在小学就看到这套书的话,没准现在中国多了一个数学家:)
虽然书名大多很有意思,但看了之后感觉基本都是教学书,满篇的公式、图表,根本不是科普用的,做高数教材都够用了
给儿子准备的读物,便宜,物超所值。
不过要耐心地看
开卷有益,值得购买
这样的书应该多出一些。对大人孩子都有益处。
对于刚上初中的儿子有点深,但以后会很有用
很好的少儿读物,值得推荐。
这本书适合三年集左右的小朋友看.有写内容挺深的.http://abc.ovooo.cn/2_16_1395801.aspx
老师让买的的,希望对孩子学习数学有所帮助。
该书可以称的上是浅显但不俗的著作,内容从我们生活入手,分析透彻,见解独到,是本难得的好书。对数学有爱好的人都可以读下这本书,尤其是对于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素养的人。
书中有给人启迪思维的好处。
本来准备给小学生看的,哪知道太深了
小孩很喜欢,书的内容不错
孩子读着有点困难
有趣味性,这才是科普作品
值得中学生一看
纸张好,印刷好,字体大小适中,适合学有余力的初中学生看。
深刻点
帮朋友买的,她的孩子今年刚考上初中,孩子喜欢。
数学跨度太大,从小学到中学
看题目还以为是张院士关于数学的一些思想心得,买回来一看内容,原来都是些初等数学方面的知识,而且比较微观,还是初中生阅读比较合适,因此打算送给读初二的外甥女了。
这本书有点深度,翻了几页没耐心看下去,本来以为是给孩子看的书,买来才发现是给大人看的,先备着,等孩子打了再拿出来给他看吧!
总体不错,有点作者凑字数,有点老旧了
原以为是讲数学故事的,没想到一看,太深了,象数学竞赛题,晕倒。
实用性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