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宝葫芦的秘密

张天翼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7  

出版社: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作者:

张天翼  

页数:

158  

Tag标签:

无  

前言

  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即将迎来成立60周年的盛大节日。摆在我们面前的这套《共和儿童文学金奖文库》(30部),集中展示了新中国成立60年来儿童文学的创作成就和概貌,是儿童文学界、出版界向新中国60华诞献上的一份厚重的礼物。  与共和国一起成长、前进的中国当代儿童文学,走过一条光荣的荆棘路,一条光辉灿烂而又曲折崎岖的路。60个春秋,中国儿童文学经历的风雨历程,大体上可分为:新中国成立后的前17年、“文化大革命”10年、改革开放30年三个阶段。“金奖文库”入选的30部作品,是新中国成立60年来儿童文学创作成就、实绩的缩影,大致勾勒出我国当代儿童文学发展的基本脉络。  新中国成立后的前17年(1949-1966),是中国当代儿童文学努力开拓、初-步繁荣的时期。  共和国的诞生,为儿童文学的发展开辟了宽广的道路。广大作家沉浸在开国的喜悦、幸福中,政治热情、创作热情高涨。党和政府也十分关心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要求大力改变儿童读物奇缺的状况。1955年9月16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大量创作、出版、发行少年儿童读物》的社论,中国作家协会和广大作家积极响应,倡议每人每年为少年儿童写一篇作品。富有经验的老作家,生气勃勃的中青年作家,无论是从事儿童文学创作还是成人文学创作的,都满怀激情地拿起笔来为孩子写作。作家们遵循党培养教育少年儿童的指示精神,学习、借鉴苏联儿童文学的经验,极其重视以爱国主义思想、共产主义精神教育年青的一代,作品题材内容侧重于反映学校、少先队生活和革命历史斗争两个方面。1956年,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又进一步激发了作家的创作热情,在创作实践中着力探求题材、样式的多样和作品的时代特色、民族特色,从而迎来20世纪50年代我国当代儿童文学初步繁荣的第一个黄金时期。  尽管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中期,由于“左”倾思想的干扰,开展对所谓“童心论”、“儿童文学特殊论”、“资产阶级人性论”的批判,儿童文学被诸多条条框框所束缚,出现了如茅盾先生所尖锐指出“政治挂了帅,艺术脱了班,故事公式化,人物概念化,文字干巴巴”的毛病,但从总体上看,儿童文学还是迂回前进、缓步发展的。应当说,新中国成立后的前17年,儿童文学创作在思想上、艺术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出现了一批为孩子所喜闻乐见的好作品。收入本“金奖文库”的《宝葫芦的秘密》、《骆驼寻宝记》、《小溪流的歌》、《神笔马良》、《野葡萄》和金近、包蕾、孙幼军的童话,任大星、任大霖的小说,任溶溶、柯岩的儿童诗,以及未能收入的徐光耀的《小兵张嘎》等,都是这个时期优秀的代表作。  “文化大革命”10年(1966-1976),是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百花凋零、一片荒芜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包括儿童文学在内的整个文学事业受到极其严重的摧残和破坏,儿童文学作家受到诬陷和迫害,大批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遭到禁锢和扼杀。“三突出”、“高大全”之类的谬论也严重侵蚀、污染了原本纯净的儿童文学园地。然而,也还有一些作者在夹缝中求生存,凭着社会良知,坚持写自己熟悉的生活,努力按文学规律潜心写作,创作出了相当出色的作品,如李心田的《闪闪的红星》就是一例。它可以说是满目疮痍的儿童文学园地上罕见的一点儿收获。  改革开放30年(1978-2008),是中国当代儿童文学不断探索、进取、创新的时期,也是创作空前繁荣、成绩最为辉煌的时期。  粉碎“四人帮”后,批判了“文艺黑线专政论”及其他种种谬论,拨乱反正,落实政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大大推动了文艺界的思想解放。1978年10月,在江西庐山召开了全国少年儿童读物出版工作座谈会,随后《人民日报》发表题为《努力做好少年儿童读物的创作和出版工作》的社论,进一步打破了“四人帮”强加在儿童文学工作者身上的重重枷锁,冲破了他们设置的诸多禁区。儿童文学作家心情舒畅,激情洋溢,重新拿起笔来抒写自己久埋心底的深切感受。这个时期短篇小说的成就,尤为引人注目。随后,随着关于儿童文学与教育的关系、儿童文学的特点等问题的讨论,作家们的儿童观、儿童文学观得到更新,艺术上探索、创新的勇气得到鼓舞,不同题材、形式、风格的作品层出不穷。这样,20世纪80年代儿童文苑就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花似锦的崭新气象,写下了异彩纷呈的新篇章,迎来了人们所说的我国当代儿童文学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黄金时期。收入“金奖文库”的张之路、陈丹燕、常新港、沈石溪等人的小说,金波、樊发稼、高洪波、王宜振等人的诗,张秋生、周锐、冰波的童话,郭风的散文,郑文光的科幻小说,鲁兵的幼儿文学等,就是这个时期收获的优秀之作。

内容概要

  编选《共和国儿童文学金奖文库》的目的,是为了集中介绍新中国成立60年来儿童文学创作的优秀成果,把它们更好地推广到少年儿童读者中去,同时,也是为了留下较为系统、完整、弥足珍贵的资料,便于儿童文学工作者借鉴、研究。“金奖文库”所收作品,力求思想性、艺术性与儿童性完美统一,具有较为久远的艺术生命力,并为少年儿童所喜闻乐见,在小读者中产生较为广泛的影响。编选作品强调质量第一,选精拔萃,努力选编代表新中国儿童文学主流的优秀之作;同时顾及作家代表性的广泛和不同的艺术风格、特色。

作者简介

  张天翼(1906—1985),1906年9月26日生于南京。  1922年开始写作。1928年后进入创作高潮期,共写作、发表过近百篇成人小说,并出版了短篇小说集12本。从1932年开始,写了一些儿童文学作品,比较著名的有童话《大林和小林》、《秃秃大王》和《帝国主义的故事》(片断,全书未完)。1950年5月由香港回到北京。曾任《人民文学》编委、《人民文学》主编、《儿童文学》主编。  1950年后,张天翼主要是进行儿童文学创作。1951年至1956年发表的儿童文学作品有:小说《去看电影》、《罗文应的故事》、《他们和我们》;童话《不动脑筋的故事》、《宝葫芦的秘密》;剧本《蓉生在家里》、《大灰狼》。此外,还写过一些关于创作问题和古典文学的研究文章。

章节摘录

  一  我来给你们讲个故事。可是我先得介绍介绍我自己:我姓王,叫王葆。  我要讲的,正是我自己的一件事情,是我和宝葫芦的故事。  你们也许要问:  “什么?宝葫芦?就是传说故事里的那种宝葫芦么?”  不错,正是那种宝葫芦。  可是我要声明,我并不是什么神仙,也不是什么妖怪。我和你们一样,是一个 平平常常的普通人。你们瞧瞧,我是一个少先队员,我也和你们一样,很爱听故事。  至于宝葫芦的故事,那我从小就知道了。那是我奶奶讲给我听的。奶奶每逢要 求我干什么,她就得给我讲个故事。这是我们的规矩。  “乖小葆,来,奶奶给你洗个脚,”奶奶总是一面撵我,一面招手。  “我不干,我怕烫。”我总是一面溜开,一面摆手。  “不烫啊。冷了好一会了。”  “那,我怕冷。”  奶奶撵上了我,说洗脚水刚好不烫也不冷。非洗不可。  这我只好让步。不过我有一个条件:  “你爱洗就让你洗。你可得讲个故事。”  就这么着,奶奶讲了个宝葫芦的故事。  “好小葆,别动!”奶奶刚给我洗了脚,忽然又提出一个新的要求来。  “让我给你剪一剪……”  什么!剪脚趾甲呀?那不行!我光着脚丫,一下地就跑。可是胳膊给奶奶拽 住了。没有办法。  不过我得提出我的条件:  “那,非得讲故事。”  于是奶奶又讲了一个——又是宝葫芦的故事。  我就这么着,从很小的时候起,听奶奶讲故事,一直听到我十来岁。奶奶每次 每次讲的都不一样。上次讲的是张三劈面撞见了一位神仙,得了一个宝葫芦。下次 讲的是李四出去远足旅行,一游游到了龙宫,得到了一个宝葫芦。王五呢,他因为 是一个好孩子,肯让奶奶给他换衣服,所以得到了一个宝葫芦。至于赵六得的一个 宝葫芦——那是掘地掘来的。  不管张三也好,李四也好,一得到了这个宝葫芦,可就幸福极了,要什么有什 么。张三想,“我要吃水蜜桃,”立刻就有一盘水蜜桃。李四希望有一条大花狗, 马上就冒出了那么一条——冲着他摇尾巴,舔他的手。  后来呢?后来不用说,他们全都过上了好日子。  我听了这些故事,常常就联系到自己:  “我要是有了一个宝葫芦,我该怎么办?我该要些什么?”  一直到我长大了,有时候还想起它来。我有几次对着一道算术题发楞,不知道要怎么样列式子,就由“8 ”字想到了宝葫芦——假如我有这么一个—— “那可就省心了。”  我和同学们比赛种向日葵,我家里的那几棵长得又瘦又长,上面顶着一个小脑袋,可怜巴巴的样儿,比谁的也比不上。我就又想到了那个宝贝:  “那,我得要一棵最好最好的向日葵,长得再棒也没有的向日葵。”  可是那只不过是幻想罢了。  可是我总还是要想到它,那一天我和科学小组的同学闹翻了,我又想到了它。  “要是我有那么一个葫芦,那……”  嗯,还是从头说起吧。  二  那天是星期日。我九点钟一吃了饭,就往学校奔,因为我们科学小组要做一个电磁起重机,十点钟开始。  可是那天真憋气:同学们净跟我吵嘴。例如我跟姚俊下的那盘象棋吧,那明明是我的占优势,我把姚俊的一个“车”都吃掉了。可忽然——不知道怎么一来,姚俊的“马”拐了过来,“叭!”将我一军。我的老“帅”正想要坐出来避一避锋,这才发现对面有一只“炮”,隔着一个“炮架子”蹲在那里。我问姚俊:  “你那个‘炮’怎么摆在这儿?”  “早就在这儿了。”  “什么!早就在这儿了?怎么我不知道?”  “谁叫你不知道的!”——哼,他倒说得好!  我们就吵了起来。看棋的同学还帮他不帮我,倒说我不对!我就把棋盘一推:  “不下了,不下了!”  后来我们动手做电磁起重机的时候,又有苏鸣凤跟我吵嘴来。  你们都不知道苏鸣凤吧?苏鸣凤是我们的小组长。其实他这个人并不怎么样,他打乒乓还打不过我呢。可是他老爱挑眼。他一面干着他自己的那份工作,一面还得瞧瞧这个,瞧瞧那个。  “王葆,这么绕不行:不整齐。”  一会儿又是——“王葆,你绕得太松了。”  同志们!你们要知道,我做的这个零件,是我们全部工程里面最重要的一部分,在科学上叫做电磁铁:起重机要吸起铁东西来,就全靠它。  同志们,你们要知道,我做的这一份工作可实在不简单。  我得把二十八号的漆包线绕到一个木轴儿上面去,又要绕得紧,又要绕得齐。假如让女孩儿来做这样的工作,那就再合适不过了。而我呢,恰巧不是个女孩儿。问题就在这里。  可是苏鸣凤简直看不到这个问题。你瞧,人家做得非常费劲,闹得汗珠儿都打鼻尖上冒出来了,苏鸣凤可还一个劲儿提意见,不是这样就是那样。  我动了火:  “这么做也不行,那么做也不行——你做!”  苏鸣凤说:  “好,我来绕。你去做绞盘上的摇柄吧。”这个绞盘上的摇柄——可再重要不过了。只有等我把摇柄做好安上去之后,你才能转动绞盘,使起重臂举起来。要不然,就不能算是一个起重机。所以我也很乐意做。我很愿意对这整个工程有这么重要的贡献。  “可是忽然——苏鸣凤嚷了起来:  “不对,王葆!  你把它弄成‘之’字形了。这两处都得折成直角才成。”  等到我把它一矫正,苏鸣凤又来了:  “这成了钝角了,不行!”  “怎么又不行?”  “这么着没有用处:摇不起来。”  “你怎么知道它摇不起来?”  有人插嘴:  “这实在不像个摇柄,倒像一个人——站在游泳池边刚要往下跳的姿势。”  这真有点儿像。大家笑了起来。我把东西往地下一扔:  “嗯,还兴讽刺人呢!我不干了,我退出!”  我狠狠地把地上的东西顺脚一踢,就往外跑。  苏鸣凤追了出来:  “王葆,王葆!”  “别理我!”  “王葆,别这样!你这是什么态度?”  “噢,就是你的态度好!好极了,可了不得!等着《中国少年报》登你的照片吧!”  “王葆,你这么着,可不会有人同意你……”  “我不稀罕你们的同意!”——我头也不回地走,眼泪简直要冒出来了。  苏鸣凤准会追上我,劝我回去。……可是别的同学都拦住了他,“让他走,让他走!”  这么着我就更生气。  “好,你们全都不讲友谊!……拉倒!”  我回家发了一会儿闷,我想再回到学校去,瞧瞧他们做得怎么样了,可是……那怪别扭的。后来我对自己说:  “得了吧,什么电磁起重机!——不过是个玩具,有什么了不起的!”  这么想来想去,就想到了宝葫芦。我当然从宝葫芦联系到电磁起重机。  然后又联系到别的许多许多问题。这些问题我现在不讲了,要不然三天三夜也讲不完,并且,后来我究竟想了些什么,连我自己也不知道了,因为我瞌睡上来了。  睡呀睡的,忽然听见一声叫:  “王葆,钓鱼去!”  “谁呀?”  “快来,快来!”  我这才记起,仿佛的确有同学们约我今天去钓鱼。你瞧,连鱼饵都准备停当了,在桌上搁着呢。我就赶紧拿起钓具,拎着一只小铁桶,追了出去。  三  我出城到了河边。可是没瞧见一个同学。  “他们都哪去了?干么不等我?这还算是朋友么!”  后来我又对自己说:  “这么着倒也好。要是和同学们一块儿钓,要是他们都钓着了许多鱼,我又是一条也没钓上,那可没意思呢。还不如我一个人在这儿的好——正可以练习练习。”  可是这一次成绩还是不好。我一个人坐在河边一棵柳树下。我旁边只有那只小铁桶陪着我,桶里有一只螺蛳——孤零零地躺在那里,斜着个身子,把脑袋伸出壳来张望着,好像希望找上一个伴儿似的。  我不知道这么坐了多久。总而言之,要叫我拎着个空桶回城去,那我可不愿意,顶起码顶起码也得让我钓上一条才好。我老是豁着钓竿。  我越钓越来火。  “我就跟你耗上了, !”  太阳快要落下去了。河面上闪着金光。时不时泼刺的一声,就皱起一圈圈的水纹,越漾越大,越漾越大,把我的钓丝荡得一上一下地晃动者。这一来鱼儿一定全都给吓跑了。  我嚷起来:  “是谁跟我捣乱!”  有一个声音回答——好像是青蛙叫,又好像是说话:  “格咕噜,格咕噜。”  “什么?”  又叫了几声“咕噜,咕噜”,——可是再听听,又似乎是说话,好像说:  “是我,是我。”  “谁呀,你是?”  回答我的仍旧是“格咕噜,格咕噜”叫了一遍又一遍,渐渐的可就听得出字音来了:  “宝葫芦……宝葫芦……”  越听越真。越听越真。  “什么!”我把钓竿一扔,跳了起来。“宝葫芦……?别是我听错了吧?”  那个声音回答——还是像青蛙叫,又听得出是一句话:  “没错,没错,你并没听错。”  “怎么,你就是故事里面的那个宝葫芦么?”  “就是,就是。”——字音越来越清楚了。

媒体关注与评论

  他需要自己化身为孩子,用孩子心灵想,用孩子眼睛看,然后用孩子嘴巴说话……  ——陈伯吹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宝葫芦的秘密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