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武术教程.上册

邱丕相 人民体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4-1  

出版社:

人民体育出版社  

作者:

邱丕相  

页数:

610  

字数:

931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中国武术教程》是根据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建设的总体目标,即逐步建立适应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面向21世纪、能反映当代体育科学技术水平,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教材体系的精神组织编写的。  在人民体育出版社的积极倡导和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的大力支持下,于2000年11月成立了教材编写委员会,并于2001年3月在主持院校上海体育学院召开了第一次编写会议,明确了分工及时间进度要求。同g-12月由主编和副主编在北京对初稿进行了初审,并提出了具体修改意见。2002年4月,全体编委在福建省武夷山市举行了教材定稿会,对全部文稿逐一进行审阅讨论,并对不符合要求的文稿提出了进一步修改的意见。最终于2002年底交与人民体育出版社。  与原全国体育院校专修、普修《武术》教材相比,这本新教材从武术运动发展的时代要求和教学实践出发,更着重于学生专业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努力体现出时代性、实践性、科学性和系统性,以图全面地反映我国武术运动教学训练的理论与实践。新教材分上、下两册,上册为武术运动概论和套路、器械的理论与技术,下册是以散打为主体的教学训练理论与技术。与原教材相比,在理论部分有较大的更新和补充;在技术部分增加了拳、械和项目种类,以及太极推手、中国式摔跤、短兵、擒拿和肘膝技术等。整部教材的内容更加全面,更加充实,也更富有新意。  本教材适用于全国高等体育院校、师范院校体育系的武术专业教学(普修教学可选择其中的有关章节),同时也是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极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武术运动概述 第一节 武术的概念  一、武术的沿革与辨析  二、武术原本是一种传统技击术  三、武术的体育属性  四、武术是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 第二节 武术的特点  一、武术的技击特点  二、武术的民族文化特点   (一)中国传统文化背景决定了武术套路的产生   (二)刚健有为的民族文化精神   (三)注重和谐   (四)注重形神兼备   (五)注重整体的思维方式   (六)既重外练又重内练   (七)多种拳种并存 第三节 武术的价值  一、武术的健身价值  二、武术的技击价值  三、武术的观赏价值  四、武术的教育价值  五、武术的经济价值 第四节 武术的流派与分类  一、关于武术流派的不同说法  二、现代武术运动的内容与分类   (一)按照功能分类   (二)按照运动形式分类 第五节 武术理论的基本范畴  一、武术理论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二、武术理论的知识结构   (一)基础理论   (二)技术理论   (三)应用理论  三、武术的相关学科构成的知识层面   (一)武术与中国传统文化   (二)武术与现代学科 第六节 我国武术工作的基本任务  一、加强武德修养,提高武术队伍的整体素质  二、以全民健身为纲,推动社会化群众习武健身活动  三、加大竞技武术的改革力度,坚持竞技武术走向奥运  四、培养和形成武术市场,促进武术产业化  五、继承和发展相结合,走2l世纪武术创新之路第二章 武术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武术的来源  一、原始部落战争对武术形成的作用  二、古代军事技术与武术的关系 第二节 古代武术的发展  一、古代武术的发生  二、古代武术的发展  三、古代武术的定型 第三节 近代武术  一、西方文化的进入与《中华新武术》   (一)西方文化进入的背景   (二)中西结合的产物一中华新武术》    (三)《中华新武术》对近代中国武术的影响  二、社会与民间武术组织的建立与发展   (一)抵御外侮练拳习武   (二)反清反帝传教练拳   (三)拳会结社兴学体育   (四)国术系统也讲体育 第四节 当代武术的现状与走向  一、国内武术的兴旺发展   (一)以增强人民体质为宗旨的健身武术   (二)以提高套路运动技术水平为主的竞技武术   (三)以发掘、继承为特点的传统武术   (四)“技击”武术的复兴   ……第三章 拳术第四章 器械第五章 对练与集体项目第六章 武术套路教学第七章 套路运动训练第八章 武术套路竞赛的组织与裁判第九章 武术套路创编与图解知识附录 武术主要典籍简介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武术教程.上册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