爨宝子碑
1985-10
文物出版社
《历代碑帖法书选》编辑组
23
无
《爨宝子碑》,又称《晋故振威将军太守爨宝子之墓》,碑刻署年为“太享四的岁在乙已”(即义熙元年,公元四○年)。《爨宝子碑》,正书,碑文十三行,每行三十字。下另题立碑人名十三行,每行四字。
《爨宝子碑》,与刘宋《爨龙颜碑》并秋了“二爨”,因该碑高、宽都小于《爨龙颜碑》,又有“小爨”之称。
无
楷隶互参的用笔,不拘常规的结体,以及由于字形大小参差而形成的整齐中寓错落的章法,这些外在的形式特征共同构建了《爨宝子碑》内在的艺术风格:古拙、肃穆、天真,同时又带有几分滑稽和幽默。此版本为文物出版社版本,印刷比较清晰,很不错的学习范本。
该碑是有名的魏碑之一,文物出版社严谨出品,值得收藏,这么便宜,不可错失。
今年印刷的,纸张好,也很清晰。碑就在我们高中,字帖的内容和碑一模一样。
还不是很清晰!有功底的人可以买
文物出版社的这个版本价格便宜,字口很清晰,非常好
爱好学习,便宜,印刷质量好
价格太实惠了。谢谢文物出版社。
适合我学习。性价比也高。
练书法不能错过的碑帖
帮同事买的,顺便自己也买了一本。
值得练一下
驰名国际的法帖。
如果你要学字,这本和其他的比没什么两样,而且非常便宜。很好用。
碑帖范本
本书价格挺便宜,书挺大的,包裹把书的上部弄得有些损伤,不过,不影响看的效果
非常好的一本书,价廉物美,非常实用,总不向有些书,换个马甲就调价,多少年就这样定价,质量也很好,只是这样的书越来越少了。
《爨宝子碑》中的经典版本,文物出版社的版本。下面是有关介绍:爨宝子碑拓本(20张)为半圆形,整碑呈长方形,高1.83米,宽0.68米,厚0.21米。碑文计13行,每行30字。碑尾有题名13行,每行4字,额15字,均正书。此碑的书法在隶楷之间,体现了隶书向楷书过渡的一种风格,为汉字的演变和书法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其极高的书法的地位。在书法史上与《爨龙颜碑》与《爨宝子碑》并称为“爨”,前者因字多碑大称“大爨”,此碑则被称为“小爨”。1961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准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拨款重新修理工建碑亭,加固碑座。 爨宝子碑碑刻署年为“太亨四年岁在乙已”(即东晋义熙元年,公元405年),因两晋有禁碑之令,故当时刻石极少,相对于当时社会大量流行的手札、墨迹来说,它是东晋碑版书法中一颗灿若星辰的明珠。自1778年出土于云南南宁(今曲靖市)后,即为世所重。其为云南边陲少数民族首领受汉文化熏陶,仿效汉制而树碑立传的。此碑正文楷书计13行,每行30字,后列官职题名13行,每行4字。
正文如下:晋故振威将军建宁太守爨府君之墓 君讳宝子字宝子,建宁同乐人也。君少禀瑰伟之质,长挺高邈之操。通旷清恪,发自天然;冰洁简静,道兼行苇。淳粹之德,戎晋归仁。九皋唱于名响,束帛集于闺庭。抽簪俟驾,朝野咏歌。州主薄治中别驾,举秀才本郡太守。宁抚氓庶,物物得所。春秋廿三,寝疾丧官。莫不嗟痛,人百其躬。情恸发中,相与铭诔。休扬令终,永显勿剪。其词曰: 山岳吐精,海诞陼光。穆穆君侯,震响锵锵。弱冠称仁,咏歌朝乡。在阴嘉和,处渊流芳。宫宇数仞,循得其墙。馨随风烈,耀与云扬。鸿渐羽仪,龙腾凤翔。矫翮凌霄,将宾乎王。鸣鸾紫闼,濯缨沧浪。庶民子来,挚维同响。周遵绊马,曷能赦放。位才之绪,遂居本邦。志业方熙,道隆黄裳。当保南岳,不骞不崩。享年不永,一匮始倡。如何不吊,歼我贞良。回抱圣姿,影命不长。自非金石,荣枯有常。幽潜玄穹,携手颜张。至人无想,江湖相忘。于穆不已,肃雍显相。永惟平素,感恸忾慷。林宗没矣,令名遐彰。爰铭斯诔,庶存甘裳。呜呼哀哉!
这碑本来就是很模糊的,印得还行
艺术类的书籍 爱读书,爱当当
值得一买。只是有一本碑帖印刷很不清楚。
好书,欣赏,陶醉,值得拥有
抱着欣赏的目的看看。
暂时还派不上用场。其实这么说法也太严苛了些,总才花多少钱啊
书后面的技法例析从用笔、结构、取势、布白分析了此碑帖的特点,不错!
印刷不是很清晰。整体还行。
再精美点就更好了
不错的,与俺朋友清代的原拓一样
学书法的人,必须得两爨兼而得之!
看着玩的。
书道太博大了
不错,适合孩子,女儿喜欢!
质量不错,字体清晰。
这个书不错,对得起那个价格
很好的碑
haisuanbucuode
爨宝子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