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密新砦
2008-1
文物
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
644
无
1999年9月开始的对新密新砦遗址的发掘,是1999年5月28日北京大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成立时设立的“新密新砦遗址的分期与年代研究”课题的工作内容,目的是探索早期夏文化,为“夏商周断代工程”拟定夏代年代学基本框架提供支撑,并为行将开展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积累资料。发掘工作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和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组成的考古队承担,以“夏商周断代工程”名义招收的硕士研究生武家璧参加了1999年的发掘,博士后研究人员赵春青作为骨干力量自始至终参与了从发掘、整理到编写报告的全过程。新密新砦遗址,1964年由当时的县文化馆馆长魏殿臣先生调查发现。197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赵芝荃先生首次对其进行了试掘,认为该遗址有早于二里头文化一期、又晚于河南龙山文化晚期的过渡性遗存,并提出了“二里头文化新砦期”的命名。惜因当时试掘面积过小,出土材料有限,“新砦期”是否真的存在,长期未能得到确认。1996年,国家“九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启动。当时,为慎重起见,在“夏代年代学的研究”课题所列“早期夏文化研究”专题中,只列了登封王城岗和禹县瓦店两处遗址的发掘,新密新砦未列其中。1999年底,对新密新砦遗址第一期发掘结束之后,证实赵芝荃先生提出的“新砦期”遗存的确存在。因此,还是将“新砦遗址的分期与研究”列为“夏商周断代工程”新增补的一个课题,2000年上半年对新密新砦遗址的继续发掘遂成为课题组的中心任务。现在,摆在大家面前的这部报告,即是北京大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和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1999~2000年对新密新砦遗址发掘所获资料的汇集和初步认识。也许在某些方面学术界还会有不同的看法,但它填补了河南龙山文化与二里头文化之间的缺环、拓展了夏文化研究的领域,则是不争的事实。
《新密新砦:1999-2000年田野考古发掘报告》为新密新砦部分出土文物简介。为“1999-2000年田野考古发掘报告”,该报告正文共分十章,插图348幅,图版570幅,插表74个,附表40个;另有附录4个。第一章为概论,分五节分别介绍了遗址所在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历史沿革、古文化遗址分布概况、新砦遗址概况、工作经过和工作方法;第二章为地层堆积,分别介绍了探方分布和南部、北部、东部三个发掘区的地层堆积概况与典型文化层;第三、四、五章分别介绍了第一、二、三期遗存,一期为河南龙山文化或日王湾三期文化晚期,二期为“新砦期”,是此次发掘的主要收获,三期为二里头文化一期;第六、七章分别是对动物遗骸和植物大遗骸的研究;第八、九章分别是对当时人类食谱和生存环境的专题研究;第十章结语,分三节分别概括、分析和阐述了各期文化特征、考古材料反映的环境状况和社会生活,以及“新砦期”遗存发现的意义。四个附录分别是对出土铜器、人骨和1999、2000年出土石器种类及岩性的检验与鉴定报告。
前言第一章 概述第一节 自然环境一 地理位置二 地理特征三 植被与动物群第二节 历史沿革第三节 豫中地区古文化遗址分布状况第四节 新砦遗址概况第五节 发现发掘经过、资料整理与报告编写一 发现发掘经过二 资料整理三 报告编写第二章 地层堆积第一节 探方分布第二节 南部发掘区地层概说与典型文化层一 1999T1北壁剖面二 2000T1东壁、南壁剖面三 2000T9南壁、西壁剖面第三节 北部发掘区地层概说与典型文化层一 1999T6西壁剖面二 1999T3南壁剖面第四节 东部发掘区地层概说与典型文化层一 2000T5西壁、东壁剖面二 2000T6西壁、南壁、北壁剖面第三章 第一期遗存第一节 文化遗迹一 灰坑(一) 型式划分(二) 典型灰坑分类介绍二 灰沟三 墓葬第二节 文化遗物一 石器(一) 原料(二) 制作工艺(三) 器类及型式二 骨器(一) 原料(二) 加工方法(三) 器类及型式三 蚌器四 陶器(一) 概述(二) 器类及型式(三) 典型单位出土陶器(四) 非典型单位出土陶器第三节 动、植物遗存一 动物遗骸(一) 收集与鉴定方法(二) 出土状况(三) 初步分析二 植物遗存(一) 植物大遗骸(二) 孢粉组合第四节 小结一 分段与年代(一) 典型地层关系与分段(二) 各段文化内涵与特征(三) 年代二 文化因素与文化性质三 环境与经济形态第四章 第二期遗存第一节 文化遗迹一 房基二 灰坑(一) 型式划分(二) 典型灰坑分类介绍三 灰沟四 墓葬(一) 墓葬分类(二) 墓葬介绍第二节 文化遗物一 石器(一) 原料(二) 制作工艺(三) 器类及型式二 玉器三 骨、角、蚌器(一) 原料(二) 加工方法(三) 器类及型式四 铜器五 陶器(一) 概述(二) 器类及型式(三) 典型单位出土陶器(四) 非典型单位出土陶器第三节 动、植物遗存一 动物遗骸(一) 收集与鉴定方法(二) 出土状况(三) 初步分析二 植物遗存(一) 植物大遗骸(二) 孢粉组合第四节 小结一 分段与年代(一) 典型地层关系与分段(二) 各段文化内涵与特征(三) 年代二 文化因素与文化性质三 环境与经济形态第五章 第三期遗存第一节 文化遗物一 石器(一) 原料(二) 制作工艺(三) 器类及型式二 玉器三 角、蚌器四 陶器(一) 概述(二) 器类及型式(三) 典型单位出土陶器(四) 非典型单位出土陶器第二节 动、植物遗存一 动物遗骸(一) 出土状况(二) 初步分析二 植物遗存第三节 小结一 分段与年代二 文化因素与文化性质三 环境与经济形态第六章 动物遗骸研究第一节 动物遗骸种类一 软体动物二 鱼类三 爬行动物四 鸟类五 哺乳动物第二节 骨、角器的制作工艺一 鹿角料和鹿角制品二 骨料和骨器加工技术第三节 小结第七章 植物大遗骸研究第一节 方法、步骤与分类体系一 田野工作阶段的收集方法二 实验室内的鉴定步骤和方法三 植物大遗骸的分类体系第二节 植物大遗骸种类一 植物的籽实二 植物的果核三 炭化木质碎片第三节 小结第八章 人类食谱研究第一节 方法与原理第二节 实验过程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第九章 人类生存环境研究第一节 新砦遗址的地貌环境第二节 新砦时期出现的重大环境事件第三节 洪水出现的气候背景一 孢粉分析二 化学组分分析三 氧碳同位素分析四 有机组分分析第四节 小结第十章 结语第一节 遗址分期及文化特征一 第一期的分段及文化特征二 第二期的分段及文化特征三 第三期的分段及文化特征第二节 考古材料所见各期环境状况与社会生活一 古环境复原二 环境演变与农业生产三 环境变化与聚落变迁第三节 “新砦期”遗存发现的意义一 “新砦期”的提出及研究过程二 “新砦期”总体文化特征及分布范围三 “新砦期”与王湾三期、二里头一期的比较四 “新砦期”的来源五 “新砦期”的去向六 “新砦期”的族属七 “新砦期”的命名八 “新砦期”发现的意义附表:后记
插图:
时光荏再,岁月如歌。新砦遗址从最初被发现至今,已整整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历程。从首次试掘算起也二十多年过去了。新砦遗址所在的村庄只不过是普普通通的中国千万个村庄之一,它之所以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我们不能不想起以下人们的功劳。首先是新砦遗址的发现者魏殿臣先生,他像关爱自己的家园一样,数十年如一日为新砦遗址的保护费尽心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赵芝荃先生,不仅首次试掘了新砦遗址,而且以他深厚的学术素养,在试掘很小面积之后,敢于提出“新砦期”的概念,从那时起新砦遗址和“新砦期”才为世人所熟知。北京大学考古学系(现更名为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刘绪、徐天进先生和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现更名为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王文华先生积极筹备1999年新砦遗址的发掘工作,对新砦遗址的第二次发掘具有开创之功。1999年,是张松林同志走马上任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的第一年,恰好也是新砦遗址重新发掘的第一年。张松林所长在此后的数年当中为新砦遗址的发掘、研究工作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和帮助。发掘工作的顺利进展还得到了当地县、乡、村各级政府特别是新砦村委的大力支持。村支书张宝财同志在新砦村群众当中享有很高威望,他的工作魄力和对考古工作的理解、帮助令每一位来新砦工作的考古人均为之感动。北京大学考古学系、郑州大学历史与考古系、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密市博物馆等单位也派出精兵强将参加了新砦遗址的发掘工作。他们在新砦遗址洒下的每一滴汗水,构成了新砦考古研究的坚强基石。
《新密新砦:1999-2000年田野考古发掘报告》由文物出版社出版。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