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哈克遗址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等编著 文物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10  

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等编著  

页数:

232  

内容概要

  本书为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全面介绍了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哈克遗址2003~2008年的发掘成果,内容包括房址、墓葬、祭祀遗迹、蚌堆、用火遗迹以及大量的细石器,对研究呼伦贝尔地区史前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简介

考古学专刊丁种第85号

书籍目录

序言一
序言二
前言
第一章 呼伦贝尔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沿革
第一节 自然环境
第二节 历史沿革
第二章 遗址概况
第一节 调查与发掘经过
第二节 调查概述
一 哈克遗址第一地点
二 哈克遗址第二地点
三 哈克遗址第三地点
第三节 发掘概述
第三章 地层堆积与遗迹
第一节 地层堆积
一 探方03、04、08T1—T2地层堆积
二 探方04T3地层堆积
三 探方04T4地层堆积
四 探方04、07、08T5—T6地层堆积
五 探方04T9地层堆积
第二节 遗迹
一 房址
二 灰坑
三 用火遗迹
四 蚌堆
五 祭祀遗迹
六 墓葬
第四章 遗物
第一节 第7层及相关遗迹出土遗物
一 石制品
(一)石核
(二)石片
(三)石条
(四)石叶
(五)细石器
(六)大型石器
二 陶器
三 骨制品和其他制品
(一)骨制品
(二)其他制品
第二节 第6层及相关遗迹出土遗物
一 石 制品
(一)石核
(二)石片
(三)石条
(四)石叶
(五)细石器
(六)大型石器
二 陶器
三 其他制品
第三节 第5层及相关遗迹出土遗物
一 石制品
(一)石核
(二)石片
(三)石条
(四)石叶
(五)细石器
(六)大型石器
二 陶器
三 其他制品
第四节 第4层及相关遗迹出土遗物
一 石制品
(一)石核
(二)石片
(三)石条
(四)石叶
(五)细石器
(六)大型石器
二 其他制品
第五章 遗迹和遗物的分析与研究
第一节 遗迹的分析与研究
——房址
二 灰坑
三 墓葬
第二节 细石器工艺特征、分类及其工艺流程分析
一 细石器定义
二 细石器工艺特征
三 细石器制品类型
四 细石器工艺流程
第三节 骨角制品及其他制品分析
一 骨角制品
二 其他制品
第四节 哈克先民生存方式
一 经济形态
二 社会生活
第六章 人类遗骸
一 人类遗骸的鉴定
二 人类遗骸的研究
(一)颅骨的形态观察与测量
(二)比较与分析
(三)小结
第七章 动物遗骸
一 动物种属鉴定
(一)种类分类
(二)分类概述
二 脊椎动物骨骼出土概况
三 软体动物——蚌类
四 其他
五 结论
第八章 孢粉分析
一 样品的采集
二孢粉分析所揭示的环境信息
(一)第7层的古植被、古气候
(二)第6、5层的古植被、古气候
(三)第4层的古植被、古气候
三 初步结论与讨论
第九章 结语
一 文化分期
(一)哈克分期
(二)哈克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发现的意义
(三)伊敏河一海拉尔河流域考古学文化分期
二 呼伦贝尔细石器传统文化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附录1 哈克遗址大事记
附录2 再论哈克文化——哈克遗址与周边各遗址出土石镞形制的比较研究
附录3 哈克遗址出±玉饰检测报告
附录4 哈克遗址出土和征集金属器的鉴定报告
后记
Abstract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1)通过多次调查,丰富了对哈克遗址文化内涵的深入认识,从而填补了呼伦贝尔地区早期考古学文化的缺环。(2)哈克遗址彩陶的发现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它是在呼伦贝尔草原上首次发现的彩陶,是中国新石器时代彩陶分布最北的一个遗址点,为研究新石器时代彩陶分布地域增添了新的内容。(3)在文物普查中,呼伦贝尔地区发现240余处新石器时代遗址或地点,但都是地表采集,没有成形的陶器出现,更没有器物组合系列,通过对哈克遗址第三地点的陶片修复,确定出8件陶器,为呼伦贝尔新石器考古学文化的内涵提供了难得的物证。(4)哈克遗址第三地点出土的细石器加工精良,用玛瑙加工的石镞和石刃等,代表了呼伦贝尔地区细石器工艺制作水平的顶峰。细石器的集中出土,在东北地区乃至全国新石器遗址中,尚属首例,为研究我国细石器制作传统,及其与蒙古共和国和俄罗斯国西伯利亚细石器的关系提供了珍贵资料。(5)哈克遗址是迄今所知呼伦贝尔地区新石器时代出土玉器数量最多的一个遗址,两端有刃的玉锛弥足珍贵,是继沈阳新乐遗址和黑龙江尚志县亚布力遗址之后东北地区发现的第4件两端刃玉器。这批玉器的发现为研究中国东北地区史前玉器的起源及其文化的传播提供了重要线索。(6)呼伦贝尔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工作非常薄弱,虽然发现数百处新石器时代遗物出土地点,但均为地表采集,器物没有成套的组合,比较零散。呼伦贝尔长期以来没有确立新石器时期考古学文化,哈克遗址出土遗物的种类较多,无论陶器、石器、玉器、骨器都有成套系列的器物组合,特征鲜明,年代范围比较明确,为“哈克文化”的正式命名准备了条件。哈克遗址自1985年发现以来,到200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刘景芝来遗址进行考古发掘,经历了18年的调查和试掘工作,先后参加的工作人员有:呼伦贝尔盟文物管理站米文平、王成、赵玉明,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郭治中,呼伦贝尔民族博物馆赵越、白劲松、陈凤山、肖海昕、敖卫东、苏顺义、苗国祥、奥奇、陈桂婷、包红涛,海拉尔文物管理所沙宝帅、夏德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刘国祥、、王瑞昌、刘海文等。哈克遗址的发现、调查、保护和考古发掘,把呼伦贝尔的史前文明史追溯到7000年前,为中国史前文化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科学资料,为苏秉琦先生中国文明起源“满天星斗”说又找到了一颗新星,为苏先生的考古区系类型学“多元一体论”的确立和中华文明的起源,又找到了珍贵的佐证。


编辑推荐

《哈克遗址:2003-2008年考古发掘报告》:中国田野考古报告集。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哈克遗址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