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四川邛崃龙兴寺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邛崃市文物管理局 编著 文物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6  

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  

作者: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邛崃市文物管理局 编著  

页数:

347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上世纪40年代曾因一场洪水显现“冰山一角”的唐代邛崃龙兴寺遗址,终于在59年后,清晰地展现在世人面前。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大学博物馆、邛崃文管所等多方组成联合考古队,历时8个月,终于完成了龙兴寺遗址阶段性考古发掘,还原了其历史轮廓。《四川邛崃龙兴寺:2005-2006年考古发掘报告》详细披露了邛崃龙兴寺遗址2005-2006年发掘的过程及鲜为人知的个中细节。

书籍目录

第一章 遗址概况
 第一节 邛崃市概况
  一 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二 历史背景
  三 相关遗迹
 第二节 遗址的发现与确定
  一 遗址的发现
  二 2000年~2001年的勘探
 第三节 2005年~2006年的勘探与发掘经过
  一 前期勘探
  二 发掘经过
第二章 地层堆积
 第一节 Ⅰ T1122~Ⅰ T1626区域的地层(TJ1区)
 第二节 Ⅰ T0106~Ⅰ T0114区域的地层(F16区)
 第三节 Ⅰ T0301~Ⅰ T2408区域的地层(F2、F11等区)
 第四节 Ⅱ T2902~Ⅰ T3504区域的地层(F9区)
 第五节 Ⅱ T030l~Ⅱ T0908区域的地层(F1区)
 第六节 Ⅱ T1115~Ⅱ T1313区域的地层(墓葬区)
第三章 遗迹现象
 第一节 塔基
 第二节 房基及相关遗迹
  一 F 14
  二 F 16
  三 F2、F3、F4、F6、F7
  四 F10、F1l、F12、F13
  五 F1(罗汉殿)
  六 F9(四合院)
  七 与建筑相关的遗迹
 第三节 护坡墙(堡坎)及其他遗迹
  一 护坡墙(堡坎)
  二 灰坑
  三 其他遗迹
 第四节 墓葬
第四章 出土遗物(一)——佛教造像类
 第一节 佛、弟子类造像
  一 小型佛、弟子类立像
  二 中型佛、弟子类立像
  三 大型佛、弟子类立像
  四 小型佛、弟子类坐像
  五 中型佛、弟子类坐像
  六 大型佛、弟子类坐像
  七 佛、弟子类像残件
 第二节 着菩萨装像
  一 小型着菩萨装立像
  二 大型着菩萨装立像
  三 小型着菩萨装坐像
  四 中型着菩萨装倚坐像
  五 着菩萨装像残件
  六 卷发菩萨装造像石残件
 第三节 护法及其他造像
  一 小型着铠甲装立像
  二 小型着铠甲装坐像
  三 着铠甲装像残件
  四 小型着力士装像
  五 小型着力士装像残件
  六 圆雕卷发跪坐像残件
  七 着世俗装像
  八 背屏式组合造像
  九 石雕狮子像
 第四节 造像残件
  一 造像头部残件
  二 手及手臂残件
  三 大型造像腿部残件
  四 头光、背光残件
  五 像座
 第五节 碑、幢及经版
  一 碑
  二 幢
  三 经版
第五章 出土遗物(二)——建筑材料及构件
 第一节 陶制建筑材料及构件
  一 瓦
  二 瓦当
  三 滴水类
  四 脊头瓦
  五 鸱尾残件
  六 脊兽残件
  七 云纹装饰构件残件
  八 莲花基座
  九 其他瓦饰残件
  十 陶砖
 第二节 琉璃建筑材料及构件
  一 瓦
  二 瓦当
  三 滴水
  四 鸱尾残件
  五 其他琉璃构件
 第三节 石质建筑材料及装饰构件
  一 椭圆形建筑构件
  二 吻兽
  三 鼓形石凳
  四 镶边及装饰类构件
  五 其他石雕建筑构件及装饰材料残件
 第四节 柱础石及基座
  一 柱础石
  二 基座残件
第六章 出土遗物(三)——生活用器及其他
 第一节 陶器
 第二节 瓷器
  一 邛窑系瓷器
  二 磁峰窑系瓷器
  三 龙泉窑系瓷器
  四 景德镇窑系瓷器
  五 耀州窑系瓷器
  六 玉堂窑系瓷器
  七 建窑系瓷器
  八 定窑系瓷器
  九 不确定窑系瓷器
 第三节 其他材质遗物
  一 铜器
  二 铁器
  三 骨器
  四 玉器
  五 石雕器
第七章 初步认识与研究
 第一节 遗址的年代
  一 地层与主要遗迹的年代
  二 现存遗迹的分期
 第二节 遗址的性质与兴废
  一 遗址的性质
  二 遗址的现状
  三 历史背景与遗址的兴废
  四 小结
附录一 龙兴寺遗址出土买地券
附录二 邛崃市文物局藏相关塔、幢及造像
附录三 邛崃龙兴寺遗址出土陶瓷器的窑口与时代
后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四川邛崃龙兴寺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