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青芳文集(考古卷)
文物出版社
南京博物馆编
235
赵青芳先生十分注重考古人才的培养。应南京大学、厦门大学、长汀流域规划办公室、江苏及周边数省的考古训练班之邀,先生多次开设考古学课程,编写了《江苏新石器时代考占》讲义,系统地阐述了江苏新石器时代考古学说,对江苏新石器时代考占作了全面的总结。长期以来,在先生主持的考占工作中,为江苏培养了一大批考古事业的中坚人才。
凡例 总序 前言 一 考古调查和发掘报告 淮安县青莲岗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报告 南京市北阴阳营第一、二次的发掘 淮阴地区考古调查 江苏铜山丘湾古遗址的发掘 四川彭山汉代崖墓•结束语 附:夏鼐信函、四川省彭山县文物保护管理所信函 北阴阳营——新石器时代及商周时期遗址发掘报告 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小结 商代和西周时期文化遗存•小结 二 考古论述 从江苏原始社会后期考古资料看私有制的产生 江苏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 长江下游先民对中国古代文明的几项重要贡献 三 考古讲义 江苏新石器时代考古 文物调查和考古发掘方法 附:赵青芳年表 编后记
版权页: 插图: 东汉早期,由于合葬习俗的普遍兴起,各类墓葬耳室衰落,侧室流行。特别是到后期,往往根据需要在后室或两侧加开侧室。彭山崖墓的葬制正和当时的合葬风尚相一致,即使单室墓中葬具也不只一具。至于其他各型墓葬具更多,瓦棺碎片比比皆是,另有木棺、石椁等葬具。当时夫妻合葬是常理,而一家几代人合葬一处也是有据可依的。宋代人洪适著录的《隶释》卷十三载武阳崖墓一例《张宾公妻穿中二柱文》,全文如下: 维兮本造此穿者,张宾公妻、子伟伯、伯妻、孙陵在此右方曲内中。 维兮张伟伯子长仲,以建初二年六月十二日与少子叔元俱下世。长子无益为之祖父穿中造内,栖柱作崖棺,葬父及弟叔元。 从上看出,此崖墓中至少葬了六人,四代:(1)张宾公妻;(2)子伟伯、伟伯妻;(3)宾公之孙陵、孙长仲;(4)曾孙长仲之少子叔元。 这一石刻柱文明确记载了崖墓内多棺的情况,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东汉崖墓家族多人合葬的实例。 如上所述,一墓内分室多人合葬是可以理解的,而每一个墓区是否又是一个家族墓地呢?在东汉,世家大族墓地的兴起屡见不鲜,如河北无极的甄氏墓地,陕西潼关吊桥的杨氏墓地等。而作为地方上的一般的庄园地主是否亦有意识地仿效豪强大族的做法,从彭山崖墓的各小墓区的排列情况看,其答复也应该是肯定的。彭山同一山坡上的崖墓,一般排列规整有序,可以看出是同一家族有意识的安排。“聚族而葬”,家族墓地的兴起是东汉各类墓葬的一个共同特征。 (三)崖墓发掘的主要收获 四川省东汉时期的墓葬种类较多,有砖室墓、画像砖墓、画像石墓和崖墓等。而岷江、嘉陵江沿岸的崖墓群则是四川东汉时期颇具特色的一种葬制。对它进行科学发掘,不但可以研究这种特殊的埋葬制度,而且对研究汉代的政治、经济、文化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赵青芳文集:考古卷》分为考古卷和考古日记卷。大家读后可以从中领略先生的一些学术观点和治学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