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第三次浪潮

[美] 阿尔文·托夫勒 新华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6-4  

出版社:

新华出版社  

作者:

[美] 阿尔文·托夫勒  

译者:

朱志焱 等  

Tag标签:

无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第三次浪潮 PDF格式下载



   33年后来看当年的未来预测,准的一塌糊涂,所以喜欢这本书,再加上80年代中国知识分子风格的后续,看的很嗨。这本书更多的描述所处的时代是什么,然后通过对每个注意到或没注意到的变动和细节的因果综合,去描述过去是一个怎样的时代,现在是一个怎样的时代,未来是一个怎样的时代。
  
   关心历史不过是关注现在的产物,但是我越来越觉得这是一个全新的时代,而大历史和未来学的兴起也满足了我的好奇心。虽然我的阅读很多是西方八十年代文盲看的常识性扫盲书籍,不过也许社会发展的进程差距就是这么令人困扰,毕竟,美国人总觉得和外国人说话用英语就够了,而更苦逼的是,我们也觉得要和老外用英语。
  
   看完这本书后思维很发散,但是第二天我突然想到,其实这本书可以用一句话概括: 生产方式决定上层建筑。只是我从来没有试过把这句话在思维中扩展,并将社会每一个体系按重要性和因果性进行无关道德评价的描述和综合来寻找趋势。在长久的令人困扰的专业化细分工的学习训练中,我们可能丧失了一种综合的能力,失去了综合把握自己的处境和时代的能力,所以难以描述自己身处的时代大概是精神危机的源头吧。
  
   虽然每个人的一生都死定了,不过每个人都需要趋求稳定,哪怕是参与邪教用那种毁三观的秩序来对生活分类进而获得确定性,所以每个人不仅是基因的奴隶,而且总是被基因用安全感抽的sm无限。
  
   所以呢,年轻人呢, 想开点、坚强点就好啦,原话很文艺,不过我忘了。最后抄一句书摘,我们最有意义的思考不过是规划未来。而未来神必然是个女性,这句你懂的······


  无论你是否认可“第三次浪潮”,起码第二次浪潮到底是什么要明白。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虽然1980年即出版,但到现在来看依旧极具洞见。他对社会大生产体系的方方面面都有分析研究,且材料旁征博引,体现出极广的社会发展眼光来。


  国家崩溃的观点我是支持的,但其“电子家庭”的设想是失败的。作者是个家庭主义者,但政治经济学方面似乎并不很巩固,没有理解家庭产生与消亡的历史过程。
  这是三十年前的著作,具有相当的前瞻性。现在依旧不乏其价值。


  作者的一系列的书籍这本书的评价是最高的,实际上我也匆匆翻过其他的同作者书籍,表达的观点大多都是这本书中的某些观点,或者说这本书是作者对整个世界思考的结果。其他的书籍中的观点只是更深化了一些观点,其他的书评好像都是在说作者预言的准确,而我这一篇却是要讲讲托夫勒的看待世界的哲学。下面就试着概括一下他的这些观点---托夫勒主义。由于之前对美学有了一点了解,间接的也接触到一点哲学,加上在初中就被灌输的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对中国历史的了解,所以在看这本书时,就引起了更多地思考。不过,正如作者用非常平实的语言来演绎他的观点一样(这也是他这本书畅销的原因之一),我也试图用我们易于理解的文字来说明,相信看完本评论和这本书,你会对现在习以为常的概念有更深刻的认识。
  --------------如果对马克思主义,或者哲学不感兴趣,不用看下面的话-------------
  托夫勒用511页文字来阐明他通过观察历史社会的变迁所得到的结论,在这里要注意他在书中提到他曾经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也就是说现在作者已经不是马克思主义者了,在论述中对马克思观点的一些形容词语也 表现出他认为马克思的观点并不完全正确,他认为马克思观点有它的局限性。
  先让我们来看看 马克思主义的定义: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工人运动实践基础上而创立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主要以唯物主义角度所编写而成。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包括三部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分别是马克思、恩格斯受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创立的。--百度百科
  在这部分介绍里,可以看到马克思主义的产生的环境是19世纪的工业社会,首先这是一个有阶级的社会,其次这是一个阶级矛盾比较激烈的社会,马克思看到社会的阶级性,因此从研究这种阶级性开始,以至于其理论体系里的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里都以阶级为立论基础,然后讨论商品的使用价值,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剩余价值,市场经济这些东西。
  可以看到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局限性就在于建立在社会的阶级属性上。而托夫勒阐述了这个理论的局限性,然后又重新给了我们一套政治经济学理论和社会理论,这些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补充,更准确的说是比马克思主义更本质,更接近真理。但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作者并没有进行反驳,甚至是作者本身就是用的着一套方法: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者用了大量的史实,针对相关问题也用了很多辩证的讨论法。
  ----------------------------------------------------------------------------------------------
  好了下面就是介绍 托夫勒主义,他的主要思想体现在政治、经济和社会方面。
  工业社会发展的原因:也就是我们正生活在其中的这个社会(没错,我们现在仍然在工业社会中),这个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和消费的分裂。这一分裂就造就了现在社会的一切,政府机构,市场经济,各种企业组织……就像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理论的基础是社会的阶级性,托夫勒主义理论的基础是人的生产和消费的关系。这一理论基础比马克思更接近本质,因为人要生存就必须进行生产和消费,以这样一个观点出发对所有事物进行解释,也就促成了这本书,也是作者最初的出发点。
  下面一一进行解释:
  
  市场的概念:也许你和我一样,对这个词再熟悉不过了,时不时就会听到新闻上播放 什么市场经济,1978年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我至今不知道这会啥意思)上的讲话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名词被提出来,说白了就是开始运作市场经济,而不是之前的计划经济。对于我们来说,市场的概念就是现在社会所必须有的一个东西。无论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对市场的概念都没有更深入的研究,只有市场经济这个概念是相对于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而说的,也就是说市场是资本主义生活中的事实,最多的是说市场经济,把市场理解为利润经济这样的概念,似乎在这些人来看市场是天然存在的。而托夫勒对市场 这两个字的理解是:市场是一个商品与服务的交换网,市场并不是资本主义所独有的。它是由生产和消费的分裂而无声无息的走到人们的面前,请注意,我并没有说生产和消费的分裂让市场形成,是因为在生产和消费没有分裂之前,就像奴隶社会或者封建社会,人们大多数是自给自足,只有极少部分被用来交换,这时候市场也存在,就是那些交换行为形成了市场,显然那时候市场的影响很小,市场存在,但在人们生活的边缘。但是到了工业社会,由于技术进步,生产力得到很大提高,人们生产的物品大过自身消费的需要,人们主要的活动是将这些生产出来的物品进行交换,以满足自己的不同需求。由此市场被人们所关注,这才是工业社会,市场的确切含义及意义,而不是和市场经济这样的概念相同。怎么样,改变了对市场的理解吧。还有…市场在人们生活中的强化,才有了更繁荣的货币体系,才有了商业价值的概念。并且,就像一开始的工业社会的劳动分工促进了人们进行交换,从而使市场扩张一样,市场的扩展进一步也促进了更细的劳动分工以提高效率产生更多产品来增加自己的财富。这就是书中说的“市场是一个自我扩张,自我强化的制度”。
  
  经济的理解:马克思政治经济学里,劳动二重性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石。可以去百科看一下,他的经济学观点都是建立在阶级社会的基础上的,而托夫勒对经济的观点是比较简单和直观的:经济有两大部类,第一部类是人们为自己享用而生产,第二部类是为贸易或交易而生产。第一部类比重很大,第二部类为数甚少。所以大多数人的生产和消费融为一体,起一种单纯维持延续生命的功能。第二次浪潮把人类生活劈成两半:生产和消费的分裂。生产与消费这一裂变,经济变成“市场化”。市场更进一步鼓励了劳动分工,并导致了生产率的猛增。一个自我扩张的进程发动起来了。第二次浪潮各国政府由于生产与消费的分裂,都出现了新的冲突。文化也受到这种分裂的影响,产生了有史以来极端向钱看、拚命赚钱、精于算计的商业化的文明。产消分裂甚至影响到我们的精神和我们对个性的观念。看看他的分析,是不是比马克思的概念来的更清晰,更直接。这种直观的前提就是直接对人的活动属性进行剖析,而不是把人限定在阶级社会中进行行为的分析。我认为这是托夫勒的高明之处,也是托夫勒的理念比马克思高明的地方。
  
  经济这一块就说到这里,其他的概念都可以从这两块的理解进行推证,下面是关于政治概念的理解。
  
  国家的概念:马克思主义里国家的概念是:国家是分工和私有制的产物,国家是阶级社会中的特殊的公共权力。而托夫勒的解释是国家是工业社会必要的政治容器,作者用了很长的篇幅进行论证,简单来讲就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必须要对所有事物进行标准化,统一化,专业化,集权化,集中化,这样使劳动分工能够更加彻底的实施,必须要有现在所说的国家这种政治容器来进行生产指导,注意这一句“工业社会必要的政治容器”,他的言下之意就是国家这种组织形式在工业社会是必要的,可能在其他文明中就不是必要的了,这也为下文他论述的第三次浪潮里国家的分裂埋下伏笔。你能够想象国家可能在下一次文明中不再存在吗?那么国家制定的法律也可能就在下一次的浪潮中不再有效。这也是作者为什么在书中称国家为 民族国家。国家有国家的局限性。
  
  权力的主人:作者另外一个比较重要的观点就是国家是一种组织形式,企业也是,所以在工业社会中,拥有权力的人不是像《资本论》里所说的拥有生产资料的人,拥有那些大机器的人,而是组织生产的人,比如说CEO,总经理,总理,这样的组织者,换句话说工业社会,权力的主人是组织者。他的这种观点也不带一点阶级色彩,也就是说不论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权力的主人都是组织者。这也彻底打翻了我对咱们社会主义的领导者的观念,我曾经认为现在我们权力的主人都是我们民主选出的,这些人代表了我们的权力,但是看看现在的各种社会现象,再看看作者对权力的主人的阐释,让我认为不管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权力的实质都是一样的,并不存在社会主义的领导者就是代表人民的意志和权力。这又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组织者既不姓社,也不姓资,那么他的任务或者目标就是把这个组织运转良好。公司组织者就是为了利益,国家的组织者就是为了能够掌权。剩下的不说了。。
  
  企业的概念:在上一段也说了企业是一种以盈利为目的的组织,这本书对我对企业的概念有有限的理解,就是 企业从工业社会发展起来,已经不再单纯的以盈利为目的,而是要考虑政策、法律、社会影响和环境等因素而做决定,使我震惊的是《大企业》又名《解构企业》,这个纪录片是揭发企业罪行的纪录片,这里面的所有企业事件,加上我所了解的我国发生的企业丑闻加在一起,才让我明白了企业,真的是一个唯利是图,无道德可言的组织,为了利益,它能够践踏法律,能够迫害人类,能够改变人们的价值观。
  
  以上的这些观点只不过是书中观点的冰山一角,更多的不再举例,如果这几点有一些和你的常识大相径庭,那么你一定要读一读,了解一下这个托夫勒主义,这种看待世界所有事物的高度,是其他书籍所不能企及的。作者像是以一个外星球的生物眼光来看待这个世界的发展与方向,他跳出了人类特有的思维局限,以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待人类自身和社会,而我确实被他的这套理论所折服,虽然里面有一些瑕疵,但是他的这些理论解释了许多现在社会所描述的问题,我信他。
  
  如果说看完书知识对世界的观念有一些改变的话,这倒不是最主要的,最重要的是托夫勒的这种思想,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关系的讨论,让我在现实世界中找到了一种新的方法来进行事物的理解与改造。比如说生产和消费的分离产生市场,那么如果这个论述对象不是人类社会,而是比较小的,社会中的一种现象,指导意义也是非常大的,比如说互联网中,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关系,在web1.0中,与在web2.0中的不同和作者论述的人类社会的不同几乎一模一样,又比如说在移动互联网中,现在的情况就是互联网浪潮中的1.0版本,这时候生产和消费的分裂产生的市场,如何运作来获取利益?更广泛的,当有一个新的市场出现,如何来看其发展趋势和制定相应对策,这些都是很有益的想法指导。
  
  p.s.这么好的书如果只有以上的一些作用,也实在不能说是旷世奇书,下面还有一种书的意境,如果你能体会。
  方法是:看到《第三次浪潮》中的第二次浪潮结束,看看《大企业》这个纪录片,然后看看最近政府的各种腐败,然后再看看《末代皇帝》,最后再看看《毛泽东的激情》,有没有想推翻工业社会的感觉?就像当年列宁同志以马克思主义夺取十月革命的胜利一样,就像毛主席在当年夺取中国解放一样……什么的。。。


  一些书籍中的记录,以及在看书过程中个人想法的几个点。.
  
  
   * 革命分类:有影响力的和装点门面的
   * 有一点我很赞同,有些人不敢去面对来自未来的挑战,因而固守在以前的世界里,妄图不顾未来的发展,但是,即使说一国都没有发展,但是美国正在滚滚的向前,你难道要掩耳盗铃吗
   * 对历史的解读,我们只能在目前的状态中对历史进行一定层次的解读,但是,可能一百年以后对历史的解读又有了新的意义。
   * 十年前我们解读美国南北战争是站在利益的角度,现在了解到其实也是文明进程的角度。
   * 爸爸说的对,我告诉他们的只是目前的我的想法,人的想法观点是会变的。
   * 知道你是谁,你在做什么,想要往哪里去。
   * 曾经的我不敢面对挑战和困难,记得露露姐姐的话。没有认真思考组织目标。
   * 未来学看的足够远,但是作为组织和个人不能沉迷在未来学中,要在目前现有的竞争中存活下来,并且,了解未来,让自己提前做好准备。
   * 思考问题的层面,个人*他人 *领导者
  
  组织*竞争者
  社会 国家 人类
  
   * 干露露现象,如果我们现在不是处于网络社会,干露露可能根本不会那么火!
   * 在人类学、未来学、社会学上面表现良好,但是对商业目的的理解,或者纯物质层面上的人理解不够。
   * 缺乏创新,创意才会拼命的模仿竞争者。
  
  
  第二次社会化浪潮五个基本原则,鼓励了政治集权
  
   1. 标准化
   2. 专业化 脱离了人的本性
   3. 同步化 时间
   4. 集中化 大城市 资源、人口集中
   5. 好大狂
   6. 集权化
  
  工业社会权贵的前途和过去的地主。
  有智慧有见识勇于适应潮流的人,将变成第三次浪潮的先驱。
  
  P62 马克思的错误:认为工人占有了生产资料就能统治社会。但是实际上却应该是组织者。组织手段的控制。
  
  农业时代:安贫乐道,对自然的破坏有限
  工业时代:征服自然 达尔文主义 社会进步 改变了人们对空间和时间、物质和事物因果关系的认识。
  时间直线说VS时间循环说
  时间与空间井井有条,各归其位
  原子论、个人论
  赞扬纪律、惩罚想象力
  
  《文明的进程》
  
  P190
  
  第二次文明中提倡分析
  第三次文明中提倡综合,但是其实是非线性发展。
  
  综合知识,世界普遍联系。
  
  第三次浪潮中人们已经普遍适应了碎片化。
  
   * 第二次浪潮中提高了体力劳动 长期的标准的大量的
   * 第三次浪潮中能够提高脑力劳动 短期的 个体的 少量的
   * 灵敏的环造灵敏的个人
  
  第三次浪潮将造就多样化
  一般性制造业转移到低水平国家,比如中国。
  
   * 高度抽象思维工作
   * 低度抽象思维
   * 一种技术的出现就可以全面覆盖简单低抽象思维的工作
   * 电子邮政导致邮电局关门。
   * 旧部门的改组与重建
   * 224
   * 正反馈 马太效应
   * 负反馈
   * 偶然和必然结合,认识论和控制论的结合 。否定了简单的线性因果论。混沌产生了有序。
   * p396
   * 秩序
   * 放弃自己本身的选择
   * 迷信团体提供生存意义和秩序
   * p469
   * 所有社会和政治问题都是相互交织着。
   * 452
   * 471
  
  
  
  *
  我的观点:
   * 技术在第二次浪潮中有了发展,但是第三次浪潮中技术更新速度加快,创新是王道。
   * 正因为时代瞬息万变,所以我们更加依赖稳固不变的东西而不是主动去适应时代变化。
   * ??技术其实已经成熟,但是为了降低失业率而不敢采用,因为低端的人还无法适应高科技
  


  记得在高中的某一本学习辅导书的背面封面上写着阿尔文·托夫勒的一句话,具体是什么已经不知道了,但是当时肯定给了我比较深刻的印象,从此我知道了有个美国未来学家叫做托夫勒。然后,当时就在想要是能读读托夫勒的书籍该多好啊。而在前阵子听“冬吴相对论”节目,吴伯凡先生提及《第三次浪潮》很多次,我到上海图书馆恰好借到了这本书。翻看一看作者是阿尔文·托夫勒,忽然就想起了十年前那个想读他书的念头,哈哈。
  
  言归正传,写点儿读书笔记吧。
  
  已开始就有句话,本书献给:认为人类历史远未结束,人类的故事才刚刚开始的人!挺好的,我应该是这样的人,哈哈。
  
  作者将迄今为止的人类历史划分成了三次浪潮。
  
  第一次浪潮是指的农业文明,大约从1万年前开始,它的特征为:1、生产工具为以锄头为代表的低价值低价格工具;2、经济运作涉及的资源主要为土地和人的体力;3、经济所需的主要能源为人的体力;4、经济运作的典型单位为家庭;5、文化的主要表征为神秘主义,典型如东方的神秘主义。
  
  第二次浪潮是指的工业文明,大约从17世纪开始,它的特征为:1、生产工具为以机器为代表的高价格高价值工具;2、经济运作涉及的资源主要为资金和化石燃料;3、经济所需的主要能源为化石燃料;4、经济运作的典型单位为大企业,5、文化的主要表征为机械主义,典型如西方的机械思想、流程管理。
  
  第三次浪潮是目前正在兴起的浪潮,暂时没有确切名称,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它的特征为:1、生产工具在目前为以电子计算机、互联网为代表的高价值低价格工具;2、经济运作涉及的资源主要是人的脑力;3、经济所需的主要能源为人的脑力;4、经济运作的典型单位目前处于萌芽状态,为小团体或个人企业;5、文化的主要表征包括去中心化,混沌主义,但总体上目前不明确。
  
  其实现在,目前的世界还是第二次浪潮与第三次浪潮的交替共存之际,在中国还在处于工业化的大潮之中,还是主要崇尚规模化、标准化,当然以计算机、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产业在中国也算蓬勃发展,第三次浪潮力量已经初步显现出来。在发达的美国,第三次浪潮汹涌澎湃,但是第二次浪潮的支持者们依然不愿退出历史的舞台。
  
  第二次浪潮的工业文明,有这6个原则:标准化、专门化、同步化、集中化、极大化、集权化。
  
  托夫勒提到第三次浪潮中一个重要经济变化是“产消合一者”(Prosumer)的出现,他是生产者Producer和消费者Consumer的结合(而工业革命是将二者完全分离的)。
  
  他有预测说,未来的农业朝“能源农庄”发展:为能源生产而购置作物。
  
  总之,他的观点就是,第二次浪潮已经遇到的严重的问题,第三次浪潮已经到来,经济、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要有重大的变革,而且最后还说到了政治上的革新和未来的民主应该有怎样的变革。
  
  
  
  最后,不管未来学家怎么说,现在中国肯定是第二次浪潮和第三次浪潮都在很快地发展,一方面,中国工业化还远没有完成,另一方面,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第三次浪潮也在风起云涌,这个时期社会的各种各种冲突是在所难免的,但是要说在短期内第二次浪潮停止,第三次浪潮完全主宰中国社会,还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阿尔文.托夫勒称作现实世界的一个先知,换而言之是:未来学家。1970年《未来的冲击》,1980年《第三次浪潮》。1990年《大未来》。这3部著作就成他为“美国最受公众喜爱的未来学家”。
  《The Third Wave》中把人类历史归纳为3次浪潮:农业文明、工业文明、计算机文明。他认为,由于新技术浪潮的出现,发展中国家可以重新和发达国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很欣赏托夫勒先生的一句话:“不管我们是富有还是贫穷,我们都将生活和工作在这种革命性的财富之中,或者受制于这种革命性财富所带来的后果。”
  
  毫无疑问,大多数人都能肯定 财富的定义为:具有价值的东西。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戴维.W.皮尔斯主编的《现代经济词典》中对财富(Wealth)下的定义是: “任何有市场价值并且可用来交换货币或商品的东西都可被看作是财富。它包括实物与实物资产、金融资产,以及可以产生收入的个人技能。当这些东西可以在市场上换取商品或货币时,它们被认为是财富。财富可以分成两种主要类型:有形财富,指资本或非人力财富;无形财富,即人力资本。” 这被认为是西方经济学对财富的典型而通用的定义,或者说是经济学意义上的财富的定义。
  Alvin Toffler在其著作《新财富革命》中探讨了人类从工业社会到知识社会转变过程中财富在形式、创造、分配、流通、消耗与投资等过程的变化,他提出了社会中每一个人作为“产消合一者”(prosumer)的概念,他认为,现代财富体系的主体是以金钱经济与非金钱经济结合构成的。
  
  “就像革命的先辈一样,我们的使命注定是创造未来。”——托夫勒书中的的话令多少中国人有了斗志的希望,中国网络世界的佼佼者想必也是受过的他的理论熏陶。确实如今的一切,已经印证了托夫勒的预见。如今,当电子网络以其核裂变一样的威力冲击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开始改变人们的生存观念和生活方式时,不能不叹服于托夫勒理论的前瞻性。。。
  
  
  
  有时间把他的相关书籍看完 我想你会有收获。


   读这本书前前后后花了我10多天的时间,每当我放下这本书时脑中总浮现出刚看过的文字,在大脑中自动的编排总结,有些文字还要细细的考虑(有的也许是翻译的问题),总是想在次拿起本书在多看几页,可是这泛黄而毫无柔韧性的纸张中,密密麻麻的小字每次都让我昏昏欲睡。只能说这个版本是在是太垃圾了。
   书中的文字的确带给了我很大的信息量和很多的想法。我常常想,一个人要经历过多少事,阅读过多少书,见过多少人,才能写出一本书,而能写出这本书,思想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高度,才能如此观察历史,把一个个看似毫无关联的事中找到某些潜在的联系。我一个朋友跟我说,看问题,做事,能力固然重要,高度也一定要有,当时感觉还是挺抽象的,现在细想想,其中还是有很大道理的。
   第一次浪潮持续时间为什么这么长,第二次浪潮为什么没来的这么迅猛而却结束得这么快,第三次浪潮是否又能真正改变我们的生活,虽然书中都有着精辟的讲解,但很多问题我始终不得其要,只能说自己的阅历还是太少,只能把问题记于心中,思考,观察,印证。


  一次偶遇,旧书摊,三联第一版。
  
  回家翻看。竟然我们如今的生活,乃至大部分中国的生活,都让这个美国人在80年就言中了。
  
  当然这里面有些偏差,我怀疑那是互联网的作用吧,那是那时不能确认的事情。
  
  以及文化差异吧,这一点是值得惊讶的,一个美国人说美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说那些还处于完全不发达地区的人们,以至于全体人类过上了,同等价值观的生活。这是可敬的,更是可悲的吧。
  
  细读,那些关于下一代,关于媒体,关于公司对于整个社会的影响和造就时,对于生灵涂炭的担忧带有如此深刻的意味。
  
  
  继续,继续读,继续读下去。
  时不时,心里作痛,这不就是今天么?
  于是敢问后文:期待看到些明天的故事。


  为什么把这两个拉扯到一块了。原因很简单,从上世纪80年代中到2010, 这么些年过去了,给我留下很深刻印象的记录片就3部: 《第3次浪潮》《河殇》《大国崛起》。
      
  《大国崛起》是06年10月看的,当时觉得很不错。之后中国股市迎来如火如荼的2007.《大国崛起》可以说也隐隐的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过了几年之后,现在突然想起了这部片子,对比1980s 年代的 第3次浪潮,觉得境界还总是差了一层,步伐是慢了一拍,认识也还停留在历史中。
      
  我这么说,是因为又重新想了想最近60年所发生的信息技术革命所产生的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整个《大国崛起》对最近60年发生的事可以说是视 而不见的。
      
  当80年代出版的《第3次浪潮》所描述的事情在美国成为广泛的现实的时候,《大国崛起》试图总结的是第2次浪潮的故事和经验。 当知识经济在全球占据主导的时候,盗版和山寨在我们这里成为流行文化,制造业在我们这里蓬勃发展到极致。
      
  毋庸置疑,2007年,中国进入工业化也就是第2次浪潮的鼎盛时期。 《大国崛起》正产生在这样的历史大背景中。2008年的一场全球金融危机,我个人认为意味着中国已经越过工业化鼎盛时期,必须做好迎接第3次浪潮的全面准 备。 如果当今的精英阶层还是停留在《大国崛起》的那个认识中,廉价的劳动力,大规模的生产,国际贸易,通过资本(土地,生产设备)、资源、能源的全面垄断来管 理和控制社会的各个层面,就会和未来的趋势背道而驰。
      
  我们的制度和文化没有为未来第3次浪潮(知识经济时代)做好任何的准备,相反,当下的很多文化和制度已经成为未来趋势的障碍。例如盗版文化、 山寨文化已经全面阻碍了软件产业,电影业,文化产业的发展,这样的文化,没有为这些产业形成恰当的经济上正反馈制度,没有提供良好的内部生态环境。
      
  如今的精英阶层大都来自管理大规模生产的 制造业, 奉行的是命令式针对民工的强权管理逻辑。 对于如何管理未来的知识经济没有太多经验。 反而时刻体会到来自第三次浪潮的力量的威胁。 所以他们也无意识的纵容盗版文化流行,对于保护知识产权缺乏积极主动的态度,无意中遏制了第3次浪潮力量的成长。所以他们也试图控制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思维跳跃一下,呵呵, 2008 奥运金牌我们已经是全球第一,但是至今诺贝尔奖没有一个,虽然国家现在在科技上的投入已经非常巨大,这似乎说明,精英阶层并不那么欢迎第3次浪潮。
      
  第3次浪潮必然会动摇和威胁很多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可以想象,精英阶层对第3次浪潮欲迎还拒的态度。 精英阶层需要智慧,怎么容纳而不是去遏制未来的趋势。 精英阶层千万不要滞留在《大国崛起》的认识和沾沾自喜中。 精英阶层也需要胸怀去容纳异见,容纳对自身利益的挑战,需要适当的减弱自己的控制欲望,去迎接呼啸而来的《第三次浪潮》。
      
  信手涂鸦,说的不对的地方,希望能抛砖引玉 ,请谅解。


  没细读,大致翻了一下。
  
  这本书是20年前写的。但里面的内容用现在的眼光看也很难找到落伍之处。
  
  如果要看未来,不仅仅要考虑科技,还要考虑文化,科技发展之后的人的变化,再考虑这变化给文化,科技,社会反过来的作用。
  
  真复杂,这事还是教给这书去解释吧。
  
  不错,我们正在第三次浪潮上。


  其实是十多年前看过,为之震撼,世界观、价值观因此改变。
  虽然成书于30多年前,书中很多观点依然在引导着我们。


  不知道是倒退还是进步?现在的图书没法让人看下去了,重而且小子体(号),只注重外表,使用体验没人关心。
  正在看老版本的me,偷笑而过!
  随便翻到一句:愚蠢而失去理性的憎恶自己时代和人民的人,很难为未来奠定良好的基石。


  此书曾在80年代由三联内部发行过,风靡一时。即使是20多年前灰皮书,其排版、印刷也远远好过中信出版社的这个版本。更有甚者,这个中信出版社的版本竟然是三联内部版的节译本。再看过中信出版社的莫名其妙的封皮,我很难想象这本书对现代西方思潮的影响。总之,这是一本好书,但这个版本太烂,而且贵的出奇。中信出版社在选题上很有一套,但在图书的整体包装上,非常失败。


  我想,我看来这么长时间的这本书,不做评论是不对的。所以我就来了。
  
  我刚开始看《第三次浪潮》的时候,就被它目录的内容吸引住了,因为真的太深刻,太难以把握,并且每个小块都能算上当今的前沿领域,没有人不想去研究一下。我上次吃饭的时候跟我妈聊天,我妈说她以前也看过,并且我家还有书。但是看到细节之处,想跟她讨论点儿什么的时候才发现她已经把那本书忘得差不多了,不像对《傲慢与偏见》那么记忆深刻。我结合自己的生活环境,我发现真的是已然到了就像托夫勒说的,我们已然到了第二次浪潮与第三次浪潮的交接,也许对我父母辈1983年出版的这本书是前沿的新颖的,对我来说这本书也是,我希望我能活到我已经觉得这本书的东西是落伍的时候,那么第三次浪潮就已经席卷全球了。但是现在的他们已经不记得这书的细节了,他们已经习惯接受时间给他们带了的变化,给世界带来的变化,并不企图改变什么。同样是现在坐在经济命脉老总位置读过这本书并有能力改变什么的人。他们只想安心的生活,养家。
  
  时代的更迭,将让无数人付出巨大的代价,掌握好,就是英雄。掌握不好,一败涂地,兴许再战的机会都不会再有。选择平坦不是错,但是时代是会变的。一个国家,一个企业,甚至一个人都应该有危机意识。不是说要杞人忧天,而是说要如果能走一步,就不要一步不走。
  


  Real-time Future Shock - 刚刚电话专访过本书作者
  
  Just finish the Frontier Visionary Interview with Alvin Toffler ( http://www.hwswworld.com/uploaddownload/interview/toffler.mp3 ), I was impressed by his sharp mind as well as his talking speed, that is probably why he could made those precise predictions, such as Prosume, a combination of outsourcing and DIY
  
  Through the interview, the following viewpoints have been drawn:
  
  1. There is no truth, only the correctness of truth to be proved. That is the fundamental limitation of human perception of reality
  
  2. Minority power is good in certain way; it is ridiculous a high school drop out shall have the same voting as that of post-doctor. Elite ruling is good for a less developed world for sure
  
  3. To fix the education system, the key is not the system itself; the key is people, especially those students. How to motivate them is a key challenge, since current generation and future generations need not study and work hard in order to make a decent living as we did before
  
  4. The causes and effects of innovation to drive knowledge creation is yet a wild land or wonderland to be fully explored
  
  5. There is a possibility for business miniature to happen, it will be not a shame any more for one-man shop, or one-shop man
  
  6. Where will the modern civilization head on remains an open question
  
  7. Human intelligence will be enhanced through technology advancement
  
  For additional info, please refer to:
  Frontier Blog - http://www.hwswworld.com/wp
  Frontier Space - http://www.hwswwold.com/space


  2002年,我还在读大三,大概是那一年,电子商务课上的老吕用短短几节课的时间向我们展现了已经实现的、尚未实现的种种信息时代将带给人们的奇妙幻景,并用“啤酒+泡沫”的比喻来论证这种幻境的真实性。其中最真实的疯狂莫过于他描述与《第三次浪潮》的作者托夫勒的一面之缘,老吕神采飞扬的讲述那天在《对话》节目中作为一名观众与未来学大师的对话,以及对大师的太太的崇敬:“你们要记得,托夫勒的太太也许是撰写《第三次浪潮》的主笔人,她的观点不可小视。”
  
  五年间,我对电子商务以及信息化的热情早已消散,但奇怪的是,在这家平凡的不能再平凡,典型的不能再典型,丢到全亚洲制造业工厂中可以找出200个同胞兄弟的公司中,在我所进行的所谓人力资源管理的探索中,我却越发地感觉到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强烈冲动,想要知道在这些平凡的努力与现实的焦灼之间,究竟存在着什么样的力量,究竟要将我们推向什么样的地方。于是,我对《第三次浪潮》以及它所代表的未来学说再次燃起了热情。
  
  我现在可以理解老吕当初的疯狂,因为托夫勒在上个世纪70年代所说的一切几乎都已实现,整个世界正在向他描述的未来改变。农业时代称霸世界几千年,而工业时代仅用百年时间便替代了它,但更不可思议的是在此之后短短两百年,信息时代便汹涌而来,在几十年的时间中势不可挡地冲刷工业时代的土地。
  
  而我们,便在这个信息化浪潮并未完全浸润的工业文明之上,挣扎徘徊。而我所遇到的所有困难,其根源来自于这个工业时代的企业,与信息时代的员工,所产生的不可调和的矛盾。
  
  我悲观地发现,之前我的那些疯癫的口号,都与这种结论相符,例如:“以后我要开个小公司,几十个人,甚至更少,对每一个员工负责,让每一个人感到受到尊重,让每一个人感到意义和价值。”
  
  为什么这是悲观的呢?因为这说明我们正在追求的大型企业,跨国公司,实际上都是一个阶段的悲剧,因为这种越来越大型的组织,将不再能够满足越来越个性化的社会人的需要。
  
  大型的,整齐划一的组织,是工业时代的产物,“他创造出了当今的教育模式,教会人们阅读、算术和写作,更重要的是,教会人们遵守秩序、听从指挥”,这样的教育,培养出了工业时代的社会人。所以,在我们这样典型的工业时代公司中,依然要求员工整齐划一。
  
  而信息时代的到来,使这种要求不可能被满足。比如我们常说的“80后现象”,我们说80后不守秩序,不听命令,浮躁,但却聪明,个性,充满创造力。这是因为80后的人从根本上来说更多的是信息时代的科技创造的,而不是工业时代的普及教育,科技使得他们获得信息和知识的渠道更加丰富,更加自由,从而使得他们更加个性化,更加难以找到与自己相似的个体,从而得到认同的可能性也就越来越低,实现自我价值和最终信仰的途径也越来越少,到最后,我们失去的是集体归宿。而越大型的公司,越重视共性,习惯忽视人的个性。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无数的企业在标榜自己“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实际上他们是在用不得已的办法解决日渐凋零的员工忠诚度和归属感。一个不能提供个性空间的组织,是没有办法提供归属感的。而对上班这件无聊事情的抱怨,都源于此。现在我们所做的“以人为本”则远非解决矛盾的最佳办法,无非是在这样矛盾的情况下,作出的妥协之举。
  
  由于人的变化提前,企业的变化滞后,我们如果不改变企业来适应人,也许最终将同时失去员工以及顾客。即便是在我们这样一家普通的公司,生产的产品也可以称之为信息时代的消费品,它们更加个性,甚至可以满足专业级用户对DIY的需要。而不同领域内的专家将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平凡的人们中间,他们对于完全个性的消费组合有极强的需求,并将从DIY组装开始,一步一步走向产销合一。无庸置疑,我们的员工已经在成为我们的客户,生产和消费不再有明显的分离,我们可以给客户提供更多消费的选择,却没有给员工提供更多工作条件的选择,这是明显的错误。
  
  “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终将发展成为“DIY”式的人力资源管理,DIY的工作时间,DIY的工作地点,DIY的福利待遇,DIY的培训需求,DIY的个人发展路径。我们无需继续在“忠诚度”的迷梦中寻找优秀员工,而应在快速满足、快速成长的机制中培养最佳雇员,因为如果你不够快的话,他离开得就会更快。
  
  这又给我们提出了一个疑问,“较高的离职率是否仍然会是企业的问题?”或者我们可以这样解释,跨国公司的盛行虽然是第三次浪潮的企业代表,但对于个人来说,大型的组织将不再具有吸引力,或者说,不能关注个人的组织将不再具有吸引力,所以,逃离大型组织,也许将成为一种趋势,而对于那些小型的、专业的、关注个人的组织的期待,将更加强烈。
  
  老吕从《第三次浪潮》中看到的是电子商务,而我看到的是人与企业,《第三次浪潮》的魅力在于不同的人可以从中看到不同的未来碎片,这些碎片组成了未来的整体,而这种“碎片式世界”也正是托夫勒以及托夫勒夫人的主要观点之一。虽然这并不是一本论证严密的书,但却用美妙的文字,向我们一步步展现出真实的未来。
  


  我是自己在做网络社区方面的研究过程中,从IT界人士的文章里面看到社会学家们关于社区等方面研究文章得知这本书的。
  (引用的文章叫做《犹太未来学家托夫勒及其乐观主义未来学思想》,地址:http://www.regentcsp.org/list_bbs.asp?id=260)
  
  因为一直想要从理论和超脱具体IT技术的层面来考虑社区这个老问题同时也是新问题,所以很认真阅读了这篇介绍的研究文章。
  
  其中关于托夫勒的生平就已经很吸引人了。那么富有张力和韧性的人格,其系统思考整理之下所成之书,必然也是富有张力和韧性的。足以使得其作品产生广泛而长远的影响力。
  
  关于速率和未来的冲击方面的论述,似乎让我明白了社会广泛的焦灼和浮躁的由来。不管是组织还是个人,如果能从这里获得些思考和平静,然后思考可能的真正应对,会比一味埋怨或者虚无来得有意义。想来这就是为什么一定要强调他关于未来的乐观主义学派的原因吧。事实上,我们的其他很多学科,如果在这种大背景和思考的基础上研究比如心理学或者成功学等,都会更加直奔本质些。
  
  关于知识的真正作为社会力量的崛起,不知道是不是首次获得如此高的评价。但是应该能够让认真生活的人们重新思考,我们所要的权力,该当怎样在这浪潮的变革中实现?是否,我们都能抓住这浪潮前锋的机遇?
  
  讲到知识时代的政治和社会(社区只是其中一种存在),我突然意识到,我似乎找到了长久以来一直想要的社区的理论基础和变化的方向的脉搏之所依。IT界web 2.0的趋势看起来不是一句简单的泡沫就能够糊弄过去的,当然也不是一堆缺少创新的模仿能够交待过去的。这里面的突破,大家都在思索,至少这里提供了我一些思考的方向和可能。
  
  关于中国和未来学,文中提到了托夫勒在2000年对中国的网络方面的建议,从另外一个角度阐释了科学决策。我们业界中人,真的应该好好思考一下,未来学、社会学这样的基础理论在我们这样的应用学科中的指导意义。
  
  本来,我只是寻找技术方面的理论依据来得,但实际上,我的收获远远不止于此。个人和事业方面的不少连环困惑,似乎隐约都在未来学的阐述里有了些求解的线索。这让我不得不写下些什么来庆贺和分享,希望和大家交流探讨。:)


  这是一本未来学名著,但是我以为它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未来。
  “核心家庭”、大学的出现,这些在工业社会中应需要产生的东西为什么产生,我觉得这种思考是最重要的。至于未来是什么,那是另外一回事。
  用看未来的眼光看世界,就能够坦然面对今天的动荡。毕竟,世界不曾宁静。


  第三次浪潮是关于未来的书, 但我觉的他的最大价值在于对过去和现在的整理。 为了了解未来可能会发生什么, 那必然要确切的知道现在正在进行着什么, 以及理解为何如此。 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在这点上做的非常出色。 比如, 他对第二次浪潮, 即工业化的概括: 标准化, 专门化, 同步化, 集中化, 极大化, 集权化。 已经可以用于培训现时的企业家来如何扩大他们的公司。
  经典的书往往会有这样的特点: 多年以后再去翻看, 发现依然很有价值。 第三次浪潮就是这样的一本经典之作。
  
  
  
  
  
  知止阁 ~ 阿卷


  托夫勒写出第三次浪潮后十年,世界步入1990年代。那时候,我刚刚上小学,这本书被介绍到中国的时间还很短,加之他的专业性太强,并没能在更大范围内流传开来。虽然他自称为“未来学”的专著,但那时我周围的农民们显然更相信算命先生。
  
  我记得大伯区我们家的哪一个晚上,我家灯光昏暗似乎成了关于那个时候记忆的背景,在今天被称为客厅的屋子里,我们的饭桌还没有收拾,大伯站在旁边给我们介绍他手中拿的那张纸。那是一封当时叫做连环信的东西,在学校里我已经见过这个,说是在2000年,这个世纪结束,新世纪到来的时候,世界将面临一场巨大的灾难。而只要将这封信复制n多份,并传播出去就可以被豁免云云。
  
  记忆到此终止,大伯和我的父母对此到底持何态度我已经毫无印象。不过那时候我确实对这种东西深信不疑,虽然我并不记得我是否真的复制并传播过这类信件。诚如《第三次浪潮》开篇所记载的,那时候有一种世界毁灭说的确很流行,而且被冠冕的命名为xxx大预言,甚至有一本关于这个的书还被出版,专门讲预言世界灭亡的这个预言家在此之前预言了多少件事情都已经实现。这无疑加深了我的恐惧,我一直相信,陪伴我终身的不安全感大概来源于此。
  
  在此之后,到现在,在我的记忆中,那布满油烟的灯泡发出的昏黄的灯光都让我感到恐惧不已。自那时到现在,家已经搬了两次,灯光已经不再昏黄,我也几乎彻底的搬离了供养我长大的家庭,但是那种恐惧感始终伴随我的左右。我记得在一天早晨,我好奇的问母亲,真的会有信上说的那些事情吗?
  
  这之后好久,父亲的一个朋友的妻子来我们家,说是传福音,让我妈改信基督教或者天主教(我对其始终缺乏明辨力),其原因就是世界即将灭亡,而信仰上帝才视为的救赎。他的讲述几乎是挪亚方舟故事的现代版——在世界末日之时,上帝会拯救所衷心信仰他的人民。那时候我已经上了初中,虽然受母亲和姥姥影响,对佛教深感敬畏,但是已经对世界末日云云不大相信。她走之后,我问母亲,世界真的有末日?母亲很安静的说,即使有,阿弥陀佛也会保佑咱们的。
  
  


这本书的逻辑学习。有逻辑的书是好书。


你好,想请跟您咨询一下购书地址,tel:18222333823徐


未来学


不错,很受益~


= =不错,就是没人顶。。。也许是看这书的人不多。。


不错~ 马克下~


读书吧,思考吧。
没有篮球,没有女朋友,没有网络游戏的大学,读点书,思考点东西……


现在版本选择确实很成问题


正在淘宝纠结买哪一个版本看,83版的都是二手但是很便宜,06版的在淘宝贵几块也能买到。LZ是2个版本都看过么?求解。
PS.2个版本的译者以前都没读过他们译的书,不能判断


在VC上发现83的电子版,先下载来看一下。
实际上,我看过中信06版的 未来的冲击,但是译者和 第三次浪潮 不同,所以不能判断。


to:能异变就好了
弱弱地问一下,VC是什么东西?怎么在上面看电子书?谢谢


前几天商品批发市场旁边一个旧书摊 十块钱买了一本胡适家书和一本三联版的《第三次浪潮》虽然旧了点 但很值


回复 李大虾
VC是电驴。需要下载客户端才可以分享资源。迅雷可以吸血下,但是还是用VC的客户端好,就像祥瑞御免家宅平安。
回复 队长
淘宝上83版的第三次浪潮一本就要10元左右还不算邮费。淘到好旧书是需要运气的,羡慕状。呃,我就是想吐槽看书用电脑眼睛难受。


昨天在地坛书市淘到一本,品相在八九成左右,10块钱。看来这本书当年印量蛮大的


三联内部...


我在下班的路边摊上淘了82年出版的(这书比我还大),2块,算是捡到便宜了。


在淘宝上买到了84年三联第一版,读了很收益。


图书馆借的,没其他版本了,顾不了那么多了。。。


这就是83内部发行版,孔夫子旧书网2元起,很多不贵。搜索后点价格从低到高很多。


投錯了,我要投的是"有用"。看到Toffler實在是奇特的經驗,我高中看第一本他的書時就驚訝於他對於未來的掌握,就像高陽寫清朝時好像他就活在清朝一樣。
就是方法論的掌握,幾十年了,我一直在追尋,起自於他的啟發。


在《第三次浪潮》第一章“主要的竞争”里,作者就写到“第三次浪潮的文明借着我们理性的帮助,可以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具有真正人性的文明”。而我惊讶于信息技术竟会对人的观念产生如此大的影响,使我们由工作的机器变为追求个性的个体,就像《娱乐至死》的作者所传达的观点,我们的认识工具将对认识主体产生深刻的影响。抑或科技只是使我们挣脱羁绊去追求一直隐藏着的自我。


我想任何文明的进化过程应该都是对自我认识的深入过程。我们的所有问题大部分都来自于我们对世界万物的无知,而认识外物之后必定是认识自我。如果人类的意识产生的原理,可以被信息技术慢慢掌握,我想那就是终点了。以上纯属个人瞎掰。


写的非常好,ZF和大公司还是在追求第二次浪潮的东西,而时代已经进入了第三次浪潮。


打算看这本书。
师兄是BUPT的吧?


师姐是,师兄不是。。。


竟然是师姐。。。


吕廷杰啊~校友!06301的飘过啊。


壮哉我大经管!


在我看来, web2.0是存在主义在网络上的最新表现之一。 是未来的方向啊


抱歉,恕我见识简陋,不太明白存在主义的确切含义。能略微解释一二么?先谢谢啦。
我之所以说2.0是符合方向的,在于托夫勒描绘的未来的社会和人之间的关系模式,其实就是未来网络上人之间关系的先行实现,或者同步实现。因为人们本质上在线上线下是一致的。


存在主义是个很宽泛的概念, 我只是有一些很表面印象而已。 而且我相信不同的两个人完全可以把存在主义解释出两个完全没有交集的定义。 就我现在的理解, 存在主义的核心是否定神或者绝对的正确,是个人能够直视自我存在的有限和绝望, 在存在这个真实的基础上发展, 为自己和其他所有人寻找方向。 在web2。0上就很好理解, 那就是没有优先级, 没有主流, 每个人都同等的重要, 在这个基础上一起参与, 互动, 最后形成模式, 或者没有模式。


谢谢阿卷耐心解答。我相信,哲学问题,站在不同的理解水平上,肯定是各有说辞的。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这里恐怕最是集中体现的时候。
如果存在主义这个意义上的理解在于否定惯常的权威和绝对的正确的话,2.0还真是一个不错的体现点。正视自我以及所在的局限,为自己以及所在寻找方向。
想来最终还是会有某种模式吧,毕竟即便是随机运动,也还有规律可循。


就最后是否会形成模式, 我还是有点想法的, 我看了很多以太网(就是互联网的物理基础)的路由和交换协议, 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 就是运行良好的协议, 大都是分布式的。 简单的说就是在一个简单的基本的规则下, 所有的域内的主机以同等的优先级互动,最后形成一个稳定的连接关系。 这种机制很灵活, 能够及时对环境的改变做出合适的响应, 可扩展性也很强。 我很喜欢这样的结构, 这样的结构, 最后稳定下来的模式, 只与这个域的边界以及域的内容相关, 与其他无关, 而且随着域内容的改变(如增加或减少主机), 其模式也会改变。 我所指的没有模式也是这个意思。
写的比较罗嗦, 将就看看吧


同意阿卷的说法。写的不啰嗦,相对于表达内容的复杂度来讲。
大部分情况下,分布式处理是效率较高的。但同时,分布式结构的管理和调度机制也是最复杂的。
实际上,简单的基本规则恐怕应对同样优先级的互动稍微欠缺点。毕竟,比如,组成部分的处理能力和擅长点是不同的。比如,有的处理单元擅长邮件,有的处理单元擅长文件,有的处理单元擅长运算,不一而足。如果没有这种能力的衡量和评价作为优先级处理的前提,可能所谓同等的优先级会成为事实上最不同等的优先级。你认为呢?
而且除了增加减少主机之外,主机可能也会升级或者降级吧?这种情况下的分配规则调整和增减主机下新的分配规则的调整,会带来近乎全新的模式。的确,这个绝对的角度来讲,没有模式。只有一个模式的形成规则。


先顶,等读完此书后再详谈.


最近自己在看到了关于熵增的理论和在社会学上的一些体现之后重新回到这里再看,似乎有多了些感悟。
然后再结合《正见》,又是一个纬度上的体验和思考。
原来,书这样反复参照思考,是颇有趣味一件事情。


说实话,你们说的WEB 2.0 和存在主义,我实在想不出两者有什么本质上的联系——如果说是网络社区的话,可能我能更好的理解一点。


此言差矣,你要知道他这本书是哪年写的,你就知道他说的是"现在"还是"未来"了


他的价值正在于此, 80年代的书, 现在看来依然醒目。 也许有点悲哀, 但现实如此: 别人的过去, 在我们看来尚是未来。


"这无疑加深了我的恐惧,我一直相信,陪伴我终身的不安全感大概来源于此。 "
这倒大可不必放在心上
情境的真实与否取决于你


呵呵,连环信,80后生的人可能都有这个集体记忆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