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信仰之旅

林语堂 新华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2-04  

出版社:

新华出版社  

作者:

林语堂  

页数:

238  

字数:

140000  

译者:

胡簪云  

Tag标签:

无  

前言

  编辑先生要我为林语堂先生的《信仰之旅》写篇序言,这不但使我大吃一惊,而且使我手足无措。  20世纪40年代初,我在济南读初中时就读过林语堂先生主编的杂志《论语》,非常喜欢林先生的“幽默闲适”的文风,在紧张的学习中挤出点时间来读他的文章,边读边笑,身体上的疲劳,精神上的压力会在不知不觉中全都不翼而飞。十几年后才听说那个以林语堂为主帅的“论语派”倡导的闲适文学是诱导青年逃避现实、脱离阶级斗争的麻醉人民的“鸦片”,应该予以批判。想想挺有道理,于是对论语派的著作就敬而远之了。又过了二十多年,在文化界和外语界听到了“东林西熊”的说法,即美国文化界佩服林语堂,英国文化界佩服熊式一,认为他们两位是当代中西文化交流方面最有影响的中国文化名人。

内容概要

本书是林语堂先生精彩的信仰探索记录。林先生以高迈的智慧,渊博的学识,数十年游历于儒、道、佛等哲学、宗教的思想海洋中,对东西古今圣哲所言、所教的最珍贵宝藏进行了精微的探索,在经历了信仰的怀疑和困惑之后,他最终确定了自己的基督教信仰。

作者简介

  林语堂(1895-1976),中国现代文学人帅、著名学者。  早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1919年起留学美国、德国,1923年起先后任教于北京大学、厦门大学,并积极为鲁迅主持的《语丝》撰稿。1932年起编辑Ⅸ论语》、《人世间》、《宇宙风》等刊物,提倡“闲适”、“幽默”小品文,被誉为“幽默大师”。后用英文写作《吾国与吾民》,并赴美,又写了《生活的艺术》、《京华烟云、《朱门》等书,被誉为智慧大师。

书籍目录

代序 路漫漫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绪言第一章 童年及少年时代第二章 大旅行的开始第三章 孔子的堂室第四章 道山的高峰第五章 佛教的迷雾第六章 理性在宗教第七章 物质主义的挑战第八章 大光的威严出版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童年及少年时代  我生于19世纪之末。那一年是1895,是中国和日本订立《马关条约》之年,条约规定割让台湾且承认朝鲜独立,也是甲午战役中国败于日本的后一年。中国在日本手上受到压倒性的失败,是因为满洲帝国的寡后把准备建设近代海军的钱,移去做现在北京郊外著名夏宫(颐和园一编者注)的建筑费。旧的夏宫已在1860年为英法联军劫掠及焚毁,而这个无知又顽固的妇人和她的排外情绪,助成数年后拳匪之乱的突发。我记得听父亲说过关于拳匪之乱时那个寡后和皇帝逃走的情形,当时我是5岁。查考年鉴,我发现订立《马关条约》的那一年,同时也是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X光的那一年。  我童年最早的记忆之一是从教会的屋顶滑下来。那间教会只有一个房子,而紧接着它,是一座两层楼的牧师住宅,因此站在牧师住宅的阳台上,人可以透过教堂后面一个小窗望下去,看见教堂的本身。在教堂的屋顶与牧师住宅的桁桷之间,只有一个很窄的空间,一个孩子可从这方面的屋顶爬上去,挤过那个狭窄的空间,而从另一方面滑下来。我记得我以一个站在阳台上的小孩子惊异于上帝的无所不在。祂令我困惑,因而想到如果上帝是无所不在,它是否就在我的头上几寸。我也记得曾因日常谢饭的观念而自辩,所得到的结论是:这是对生活的一般感恩,我们对一切生活都该用同样的心情表示感谢,帝国的居民也该因为能生活在和平及秩序中而向皇帝表示感谢。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信仰之旅 PDF格式下载



简装书籍装订确实一般,但也没有LS所言那么恶劣,绝对不影响阅读的。至于内容,确实让我受益匪浅,为我信仰追求之路点亮了一盏明灯~~


不错的床头读物~~


停下忙碌的脚步,静下心来读,会让自己对走过的路有一种新的感悟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