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海权策

胡波 新华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6  

出版社:

新华出版社  

作者:

胡波  

页数:

278  

字数:

206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中国的海权发展已经不能适应中国利益与安全的发展需要。如何发展中国的海权,不仅越来越重要,而且难度也越来越大,需要更多的智慧和更好的战略思想。  中国是一个陆海兼备的国家。然而历史以来,“重陆轻海”的思维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中华民族复兴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国家利益的拓展、国际地位的上升和国际责任的增大,都呼唤我们强化陆海统筹的战略思维。增强海洋意识,创新和平发展战略中的海权理论,是时代的呼唤,也是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的需求。  我们的海权理论应该区别于西方传统海洋强国以军事力量为支撑,对外侵略、掠夺和战略扩张的海权。中国的国家安全利益和发展利益需要我们把“以海撑陆”、“以洋补海”的战略视角作为国家运筹地缘战略的出发点,同时也是思考国家海权理论的战略指导。

作者简介

胡波。1981年4月生于湖北宜昌,北京大学博士毕业,外交学专业.现为北京大学中国战略研究中心研究人员。曾于2008年至2009年赴美防学,其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合作理论、海权战略及东亚安全,曾在《国际观察》、《外交评论》、The
Journal of Chinese Political Science等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书籍目录

自序
第一章 梦想与争鸣
第一节 百年海权梦想
一、历史铸就百年梦想
二、现实呼唤强大海权
第二节 中国海权研究的现状
一、情况介绍与形势分析
二、战略研究
三、研究评论
第三节 中国海权发展战略的争鸣
第二章 中国海权发展的条件及环境
第一节 中国海权发展的自身条件
一、中国具备成为一个海上强国的先天禀赋
二、中国海权发展面临着诸多先天缺陷或不足
第二节 中国海权发展的两大前提
一、时代条件的限制
二、中国和平主义外交传统的影响
第三节 中国海权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
一、美国的遏制
二、日本的制衡
三、印度和澳大利亚作用的不确定性
四、周边其他邻国的猜忌与防范
五、联合遏制的风险
第四节 中国海权发展的机会
小结
第三章 中国海权的战略目标
第一节 海权战略目标的确定原则
一、基于中国海权利益的分布
二、根据中国陆权优势的递减原则
三、对自身实力的客观认识
四、必须符合和平发展的大战略
第二节 中国海权发展目标的总体规划
一、中国近海海洋权益的基本诉求
二、地区性海上军事强国
三、世界性海洋经济强国
四、世界海洋新秩序的重要塑造者
小结
第四章 外交革新与海权发展
第一节 外交思维的革新
一、韬光养晦思想的局限及困境
二、韬光养晦思想对当今中国外交实践的影响
三、外交思维革新与中国海权的发展
第二节 超越韬光养晦
一、威慑策略的应用与反思
二、重新审视“不结盟”政策
三、重视间接战略
第三节 开诚布公、增信释疑——构建友好的海权发展环境
一、海权发展中的大国外交
二、加强海上睦邻外交
三、积极开展多边外交
四、熟练应用国际法,扩大在海洋秩序中的话语权
第五章 中国海洋经济
第一节 海洋经济在中国海权战略中的地位——它既是中国海权发
展的主要目的,也是中国海权发展的主要手段
第二节 支撑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的地理空间
一、主权范围内的海洋地理空间
二、公海和“区域”
三、合作开发的海洋空间
第三节 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中国海洋经济成就斐然
二、中国海洋经济依然大而不强
第四节 中国海洋经济战略
一、加强海洋经济体系改革和制度建设
二、提升海洋科技水平,以科技促发展
三、积极维护、拓展海洋发展空间
第六章 中国海上力量的发展及应用
第一节 中国发展海上力量的必要性
一、应对海上强权、局部冲突和局部战争的需要
二、强大的海上力量是中国和平发展的重要条件
三、强大的海上力量也是中国履行国际责任的要求
第二节 中国海上力量的任务
一、获取第一岛链内的军事优势、维护核心利益
二、在西北太平洋、北部印度洋海域维持有效存在
三、全世界范围内的非军事应用
第三节 中国海上力量的塑造及应用
一、基本原则
二、力量建设方略
第四节 中国海上力量的应用原则
一、强调积极防御及预防性战略
二、重视争取国际“合法性”
结语 构建中国海权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新中国成立后,陆地边界纠纷消耗了大量的资源,中印、中俄、中越三次边界冲突和在北方与前苏联数十年的对峙也使中国不得不把防御的重心放在了陆上。今天,中国陆上形势已经发生显著好转,终于有机会和条件改变陆海发展不平衡的状态。但作为陆海复合型国家,中国究竟应该如何在陆海两大方向合理配置资源,取得效益最大化是一个颇为纠结的问题,也是中国大战略所必须考虑的问题。早在晚清时期,就有塞防、海防之争。今天,当中国再一次直面海洋的时候,海陆权发展的关系依然成了中国海权研究的首要问题,学术界围绕这个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论战。 第一种观点认为,中国要发展海权,但中国海权的发展必须服务于中国的大战略。叶自成教授认为,中国的海权发展应该从属于中国的“大陆权”发展。因为“中国的海权不太可能发展到与陆权平等的水平和程度,不可能成为海陆同等重要的国家,更不可能成为一个所谓的海权国家”。 第二种观点则认为,相比于陆权,海权具有相当大的优势。海权一直压倒陆权。1500年以来,世界上崛起的大国都首先是海洋霸主,中国的崛起自然离不开海权的强大。此外,只有海权才能在全球范围内保护中国的国家利益。“海权优先是当代中国的战略选择”,因为中国未来的利益重心都到了海上,中国不仅应该大力发展海权,还应该发展远洋海军。“中国不可能不需要发展在全球范围内得以保护其海洋利益的海军力量,并随中国海洋利益的扩大而扩展。这种扩展进程是无限的,但其性质却不出自卫的限度。”“我们讲的全球化也应该包括自卫手段的全球化,利益走向哪里,我们的自卫手段就应该走向哪里。” 第三种观点则认为,中国可以兼顾陆海平衡,发展海权。李义虎提出,中国陆海复合型的地缘特征对中国的海权发展具有两面性,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就最大限度整合地缘政治的潜力和权力而言,中国具备世界大国的天赋条件”……“另一方面,海陆关系和‘心脏一边缘’关系的复杂性也使他面临着一些不利因素,以及由此而来的地缘政治压力。”因此,中国“首先应该改变重陆轻海的传统观念,树立陆海并重的战略思维;其次,保持陆权优势和发展海权是中国地缘政治相互倚重的两翼;再次,中国处理陆海关系时应力求在陆权和海权中取得平衡,不要偏重一面,而忽视另一面。”鞠海龙的《亚洲海权:地缘格局论》和《中国海上地缘安全论》也提出了陆海并重的观点,他指出,中国应该利用“陆基双区”——东北亚和东南亚,加上“海上双点”作为基础来发展自己的海洋战略。

媒体关注与评论

  胡波博士的这本《中国海权策》提出了自己的很有见地的观点和思想,对人们思考中国海权发展问题会提供有益的帮助。  ——叶自成(北京大学外交学系主任、教授)    年轻学者胡波同志刻苦努力,认真钻研,对海权理论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许多新颖的观点,值得一读。  ——杨毅(海军少将)    胡波博士的《中国海权策》一书,客观地分析了时代条件、地缘环境、自身能力等影响中国海权发展的诸多因素,并全面而系统地规划了中国海权战略目标,为我们认识与研究中国海权问题提供了非常有益的帮助与借鉴。他的研究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资料梳理和背景分析.力图解决中国在和平发展的框架下该如何恰当地综合应用外交、军事、经济、国际法等手段去争取其相对有限的海权目标的问题。胡博士尝试在目标和能力之间求得一个较好的平衡,这种研究方法不仅给中国海权的战略设计提供了新的方向,也有力地反驳了那些认为中国正在竭力使用包括武力在内的各类手段颠覆世界海洋秩序的观点。  ——白永辉(美国中国政治研究学会会长)


编辑推荐

《中国海权策:外交、海洋经济及海上力量》作者胡博士尝试在目标和能力之间求得一个较好的平衡,这种研究方法不仅给中国海权的战略设计提供了新的方向,也有力地反驳了那些认为中国正在竭力使用包括武力在内的各类手段颠覆世界海洋秩序的观点。

名人推荐

胡波博士的这本《中国海积策》提出了自已的很有见地的观点和思想,对人们思考中国海权发展问题会提供有益的帮助。 ——叶自成(北京大学外交学系主任、教授) 年轻学者胡波同志刻苦努力,认真钻研,对海权理论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许多新颖的观点,值得一读。 ——杨毅(海军少将) 胡波博士的《中国海权策》一书,客观地分析了时代条件、地缘环境、自身能力等影响中国海权发展的诸多因素,并全面而系统地规划了中国海权战略目标,为我们认识与研究中国海权问题提供了非常有益的帮助与借鉴。他的研究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资料梳理和背景分析,力图解决中国在和平发展的框架下该如何恰当地综合应用外交、军事、经济、国际法等手段去争取其相对有限的海权目标的问题。胡博士尝试在目标和能力之间求得一个较好的平衡,这种研究方法不仅给中国海权的战略设计提供了新的方向,也有力地反驳了那些认为中国正在竭力使用包括武力在内的各类手段颠覆世界海洋秩序的观点。 ——白永辉(美国中国政治研究学会会长)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海权策 PDF格式下载



了解中国海权的好书。


作者观点中立,论述详尽,希望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中国的国防战略。


认真学习作者的分析问题的方法!关心中国的未来!值得读啊!


要海洋扩张,也要陆地扩张。


内容不错,视角独特,就是表达有些口语化。


写得很有深度,值得大家一读


居安思危,未来中华崛起的途径,就是在海上


的的的顶顶顶顶顶的顶顶顶顶顶


帮别人买的。。。送货很及时。。。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