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回眸中美关系演变的关键时刻

王立 世界知识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4  

出版社:

世界知识出版社  

作者:

王立  

页数:

210  

Tag标签:

无  

前言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美关系经历了两个截然不同的时期。1949年至1971年基本上是敌对和僵持时期,其特点是双方一直处于紧张状态,甚至发生军事冲突。美国对新中国的政策是敌视、围堵和遏制。中国对美国的政策也是敌视和反抗,长期把它当头号敌人,在朝鲜、台湾海峡和印度支那三条战线上与其侵略战争行动进行抗争。这一时期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双方开始敌对并在朝鲜兵戎相见;第二阶段发生数次台湾海峡危机,随后双方交手地区逐渐南移;第三阶段主战场转至印支,美国扩大对印支三国的侵略,中国则全力支援印支人民的抗美斗争。尽管双方互相敌对,但也有外交谈判,文仗武仗交替上演。朝鲜停战后,双方从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起举行了长达15年之久的大使级谈判,美国不承认中国,两国却保持了大使级的外交对话。20世纪70年代初,中美关系进入了第二个时期,即打开关系和逐步实现关系正常化时期。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特别是中美苏大三角关系的变化,当时中美出现了走向和解的客观条件,两国领导人抓住改善关系的机遇实现了尼克松总统访华,并达成中美间的第一个联合公报,即《上海公报》,使两国关系揭开了新的一页。在卡特政府时期,双方达成《中美建交公报》,实现了两国关系正常化,并在里根政府时期达成了《八一七公报》,缓解了双方在美国售台武器问题上的严重分歧。这三个联合公报构成了指导中美关系向前发展的政治基础。从1989年6月起,中美关系进入了第二个时期的另一阶段,其特点是中美矛盾加剧,两国关系跌人低谷,后来又缓慢恢复,逐渐走上正轨。由于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使中美关系失去了原来共同对苏的战略价值,世界出现了一超多强的新格局。两极体系的消失和东西方冷战的改变并没有带走美国的冷战思维,中美在台湾、人权等问题上的摩擦升级,使中美关系受到冲击,导致两国关系的下滑。但由于双方都是有影响的大国,双方的共同点多于分歧,两国保持稳定的关系,对双方都是有利的,中美关系终于走出低谷,实现关系正常化。笔者亲历过中美关系发展变化的上述起伏历程,特别是有幸参与了上个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中美关系演变的几个关键时刻的过程,并编写了笔者的处女作《波澜起伏——中美关系演变的曲折历程》。但现在看来,由于种种原因,对一些重大事件不可能写得十分详尽。现在情况起了变化,过去经历的一幕幕历史性事件值得重新用浓墨重彩加以述说。当时的事件有一定的敏感性,有许多内容不宜多谈,现在已过了30多年,敏感性已大为降低,且美方早已公布它掌握的一些资料和档案,我们正可加以利用。此外,中国外交部档案馆也在陆续解密部分历史档案。这些新情况使笔者有了更加有利的条件来较详细地写出人们关切的这几段历史内幕。这就是笔者编写此书的背景。本书分为八章,基本按时间顺序编写,内容跨越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美关系。本书不是全面讲述这些年代的历史,而是选择了几个关键时刻,加以重点叙述。每章之后笔者有些议论,目的是想引起读者的思考和试图回答读者可能提出的问题。书中的材料比较丰富,有些章节不乏首次披露的内情。希望本书的出版,对关心中美关系和国际问题的读者有所助益。作者2007年6月写于北京

内容概要

本书分为八章,基本按时间顺序编写,内容跨越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美关系。本书不是全面讲述这些年代的历史,而是选择了几个关键时刻,加以重点叙述。每章之后笔者有些议论,目的是想引起读者的思考和试图回答读者可能提出的问题。书中的材料比较丰富,有些章节不乏首次披露的内情。

作者简介

王立,1932年生于山东省博兴县。1950年从济南参加军事干部学校,后分配到北京外国语学院学习。1954年毕业后调外交部新闻司工作。1959年在外交学院进修,次年与该校同学周桂琴结婚,有两个女儿。1960~1967年在朝鲜开城中国人民志愿军代表团工作。1969~1985年在外交部美大司工作,曾任科员、处长、参赞等职。1980年派至美国留学一年,获国际关系硕士学位。1985~1988年在中国驻美大使馆任参赞。1990~1994年任中国驻芝加哥总领事。1995年退休后曾返聘到外交部政研室工作。现为外交笔会理事。
主要著作:《波澜起伏——中美关系演变的曲折历程》、《美国驻华大使传奇》及合著《新中国外交50年》等书。

书籍目录

编者的话前言第一章 司徒雷登滞留南京与黄华的接触 司徒雷登其人其事 美国大使为什么留在南京不走? 黄华与司徒雷登的接触与对话 这是中美关系中一次“失之交臂”的机会吗?第二章 延续15年的中美大使级会谈 日内瓦会议的副产品——中美领事级会谈 中美大使级会谈的缘起 中美双方的不同方针 中美双方就平民回国达成协议 中美大使级会谈陷入僵持局面 中方提出解除禁运和开放人员交流问题 第二次“台湾海峡危机”促成中美会谈易地复会 中方改变策略:台湾问题不解决,其他问题免谈 王炳南大使奉命探测美方动向 王国权大使任内,美方姿态有改变迹象 中美大使级会谈是“聋子的对话”吗? 对中美打开关系起到链接作用的最后两次会议第三章 中美关系的突破性发展 20世纪70年代初的时代背景 尼克松访华前双方的互动举措 基辛格秘密访华,实现“波罗1号”计划 基辛格第二次访华,与周总理讨论《上海公报》的内容 尼克松访华前夕的一场前哨战 毛泽东会见尼克松 人民大会堂国宴迎贵宾 周恩来与尼克松的政治会谈 乔冠华与基辛格谈判解决联合公报遗留问题 既紧张严肃又活泼风趣的会场气氛 周恩来登门拜访罗杰斯 周恩来向邻国领导人通报与解说中美会谈的内情 周恩来阐述《上海公报》的伟大意义 重温这段历史的几点思考第四章 抓住时机中美实现关系正常化 卡特政府初期未把中美关系正常化列入议程 美国在对华关系上的两派之争 美苏关系紧张为中美改善关系造成机会 万斯访华提出“倒联络处”方案 伍德科克为中美建交奔走呼号 布热津斯基访华为中美关系正常化铺路 美方制定中美关系正常化会谈方针……第五章 中美《八一七公报》谈判内幕第六章 两国关系在低谷徘徊的历程第七章 中美关系越过重重危机走向正常化第八章 进入21世纪的中美关系编后语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司徒雷登滞留南京与黄华的接触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拒绝随国民党政府南迁广州,而是经请示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同意后留在南京,试图找机会与中共代表接触,探测新中国对美政策动向。当时蒋介石的国民党政权政治上面临瓦解,军事上兵败如山倒,这棵腐朽的大树即将倒下,而美国杜鲁门政府还要等待“尘埃落定”再、确定对华政策。在这一关键时刻,美国安排司徒雷登留在南京,中共中央则派黄华去南京主持南京外事处工作,相机与司徒雷登进行私人接触,双方的目的都是侦测对方意图,以备决策时参考。司徒雷登其人其事司徒雷登1876年生于中国杭州,其父母都是美国基督教在华传教士。父亲约翰•林顿从28岁起到中国杭州传教,他与夫人都在杭州创办教会学校。约翰•林顿于1913年在杭州病故,司徒雷登的母亲于1924年病故于北京燕京大学。司徒雷登的父母和两个弟弟的遗体都葬在杭州。

后记

本书在写作过程中曾参考以下著作:《从对峙走向缓和——冷战时期中美关系再探讨》(姜长斌主编)、《美国对华政策文件集》(陶文钊主编)、《权力与原则》(布热津斯基著)、《大外交》(基辛格著)以及《无奈的结局——司徒雷登与中国》(郝平著)等书。特此对有关著作的编者、作者或译者表示感谢。本书在撰写与出版过程中,承蒙外交部档案馆和外交笔会时评小组、世界知识出版社诸位朋友的大力协助和指导,在此一并表示衷心谢意。笔者才学有限,本书有缺点、遗漏、谬误之处在所难免,衷心欢迎读者发现后给予指正。王立2007年6月写于北京


编辑推荐

《回眸中美关系演变的关键时刻》由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回眸中美关系演变的关键时刻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