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亲历韩国2011

顾金俊 等著 世界知识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4  

出版社:

世界知识出版社  

作者:

顾金俊 等著  

页数:

355  

字数:

270000  

内容概要

  《亲历韩国(驻韩中国记者一线实录2011)》是继《直击韩国2010》之后,中国驻韩记者的又一集体奉献。
《亲历韩国(驻韩中国记者一线实录2011)》是中国驻韩记者集体之创作,但书中文瘴是各位记者根据自身特长所撰写,能充分表达各自看法,又能互相补充相得益彰。
我们的目的,是通过“一线见证”,有助于国内读者更客观地认识韩国和朝鲜半岛问题,以此增进中韩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最终促进中韩关系的健康发展。

书籍目录

韩国政治外交军事
“安哲秀旋风”搅动韩国政坛(姬新龙)
韩国济州岛海军基地在争议中推进(莽九晨)
韩日关系:“转机”与“危机”并存(班威)
韩国政府多管齐下宣示对独岛主权(张玲金敏国)
韩朝斗法金刚山旅游(张玲金敏国)
韩朝俄天然气管道共赢难度大(王刚)
“天安”号事件后韩国加紧整军(陈怡姬新龙)
韩国产武器问题频发,军工发展目标受阻(张玲金敏国)
准航母“独岛”号开启韩国“蓝水海军”梦(陈怡)
韩军士兵滥杀战友事件暴露海军深层次问题(张玲金敏国)
韩国经济
2011年韩国经济形势回顾(顾金俊)
大韩航空瞄准未来发展(顾金俊)
韩国积极推进双边货币互换(顾金俊)
韩国信用卡市场起争端e顾金俊)
韩欧盟FTA的实际效果(顾金俊)
韩积极扩充外汇储备,调整储备结构(顾金俊)
遵循绿色模式培育发展动力(顾金俊)
三星电子陷入多重困境(薛严)
韩国未雨绸缪应对粮价波动(姬新龙陈怡)
从“四大江工程”看韩国“绿色新政”的实施(薛严)
中韩关系
中韩关系期待新发展——写在李克强副总理访韩前夕(姬新龙)
韩国改善服务争取更多中国游客(莽九晨)
“海警身亡事件”考验两国政治智慧(王刚)
上海“间谍门”最后证明是乌龙(王刚)
韩国纠结看待中朝友好条约50周年(王刚)
韩国政府强化对华调研(王刚)
韩国法律社会
韩国“警察节”:黑帮光天化日火并震动全社会(王刚)
韩国:20年全职家务作为离婚分产依据(王刚)
韩国欲设立移民机构吸引海外人才(张玲金敏国)
解决贫富差距已成韩国国家重要课题之一(张玲金敏国)
韩国盛行“人际关系就业”(班威)
首尔:“公交先行”缓解交通压力(班威)l
金钱和安全成为韩国人不幸福的两大主因(张玲金敏国)l
韩国年轻人不关心政治(莽九晨)
韩国不断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莽九晨)
韩国:路边小吃摊重在管理(莽九晨)
百年不遇洪水侵袭首尔(曾文甫)190 .
韩国加紧构建病险水库安全管理体系(顾金俊)
韩国科技文化
韩国IT企业加强软件开发能力(薛严)
韩国企业积极涉足太阳能产业(薛严)
韩国迎接世界智能电视市场激烈竞争(薛严)
韩国加强管理保证高铁运营安全(姬新龙陈怡)
韩国网络专家呼吁加强国际合作有效遏制网络恐怖主义蔓延
(张玲金敏国)
韩国:向垃圾要能源(陈怡)
韩国政府以影视业带动“韩流”(何璐璐)
写实电影《熔炉》在韩引发道德深思(张玲)
韩国选秀全国总动员(王刚)
韩国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政府支援功不可没(顾金俊)
韩国:“文化立国”成就“后起之秀”(陈怡)
韩军非正常死亡事件频发引发军营文化反思(陈怡)
韩国教育旅游体育
韩国早教亦“狂热”(陈怡)
韩国济州积极打造国际教育城市(薛严)
穿越传统与现代——从北村韩屋到三清洞(何璐璐)
韩国的法兰西风情(何璐璐)
首尔潮人的集中地——弘大艺术街区(何璐璐)
中国人喜欢到韩国扫货(班威)
趣话韩国高丽参(王刚)
到世界上离海最近的火车站——正东津看新年的第一缕阳光(何璐璐)
韩国传统文化“名片”——河回村和它的假面舞(陈怡)
冷门迭出的第十三届大邱田径世界锦标赛(张玲金敏国)
平昌冬奥:一个小城的“强国梦”(王刚)
人物专访
专访:中日韩三国合作秘书处秘书长申凤吉(姬新龙陈怡)
专访:前韩国观光公社驻北京首席代表崔在根(姬新龙)
专访:韩国希杰集团中国总裁朴根太(姬新龙)
专访:韩国贸易协会副会长吴永镐(姬新龙班威陈怡)
专访:韩国驻华大使馆新闻参赞金辰坤(薛严)
专访:韩国驻华大使馆环境公使参赞李润燮(薛严)
专访:韩国道知事(姬新龙)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亲历韩国2011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