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为天地立心说

周赟 选编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2  

出版社: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作者:

周赟 选编  

页数:

269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集包括两個部分:《“為天地立心”正義》論文和《天地之心和天心》的資料。 “為天地立心”是中國古代哲學的重要命題,也是一般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觀念。它由張載提出以後,在古代,一直是儒者們自認要擔負的最高人生使命;在當代,則是中國哲學和一般傳統文化研究者特殊關注的傳統觀念。 然而為天地立心是什麼意思?就我們研究的結果看來,當前學術界對這話的理解實在是有許多舛誤。要說明舛誤何在,需要論證,於是有《“為天地立心”正義》的論文。論文要說明的是,所謂天地之心就是天心,也就是天意。因此,為天地立心就是要為上天建立一個意志。或者說,就是要說明天的意志是什麽。 那麼,天地之心是不是天心,是不是天意?是某些人的個别意見還是古代儒者的普遍觀念?由於論文引證材料有限,難以說明這是古代儒者普遍持有的觀念,於是就有了論文後面的資料。當然,這個資料不是完全的,本書也不要求完全展示古代文獻中所有的相關資料。但是要說明在儒者的心目中,天地之心就是天意,為天地立心就是要說明上矢的意志是什麽,這些資料應該說是充分的。

书籍目录

論文“為天地立心”正義 第一章 天地之心與天心  第一節 天地之心即天心  第二節 天心即上天之心、上帝之心  第三節 類似本原的天心  第四節 天心與民心、聖人之心 第二章 漠唐時期的天心概念  第一節 天心有喜怒  第二節 天心喜怒之原因  第三節 天心的效驗 第三章 張載前後的天心概念  第一節 天心與宋代天人感應  第二節 天心與宋代陰陽觀念  第三節 天心與宋代氣論思想 第四章 為天地立心本義  第一節 張載的天地之心  第二節 為天地立心之主體  第三節 為天地立心之内容  第四節 為天地立心之本質资料 天地之心和天心 經部  魏王弼、唐孔穎達《周易注疏。復》  唐李鼎祚《周易集解復》  清王清植、张照《周易注疏考證復》  宋張載《横渠易說復》  又《恒》  元胡震《周易衍義泰》  又《復》  又《無妄》 …… 史部 子部 集部附录

章节摘录

  郑玄解《论语》云,用玄牡者,为舜命禹事,于时总告五方之帝,莫适用,用皇天大帝之牲。其意与孔异。聿求元圣,与之戮力,以与尔有众请命。传,聿,遂也。大圣陈力,谓伊尹。放桀除民之秽,是请命。疏,传、正义曰,聿,训述也。述前所以申遂,故聿为遂也。戮力犹勉力也。《论语》云,陈力就列。汤臣大贤惟有伊尹,故知大圣陈力,谓伊尹也。伊尹贤人而谓之圣者,相对则圣极而贤次,散文则贤、圣相通。舜谓禹曰,惟汝贤。是圣得谓之贤,则贤亦可言圣。郑玄《周礼注》云,圣通而先识也。解先识则为圣名,故伊尹可为圣也。《孟子》云,伯夷圣人之清者也,伊尹圣人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人之和者也,孔子圣人之时者也。是谓伊尹为圣人者也。桀为残虐,人不自保,故伐桀除人之秽,是为请命。上天孚佑下民,罪人黜伏.(传,孚,信也。天信佑助下民,桀知其罪,退伏远屏。)天命弗僭,贲若草木,兆民允殖。(传,僭,差。贲,饰也。言福善祸淫之道不差,天下恶除,焕然咸饰,若草木同华,民信乐生。疏,正义曰,桀以大罪,身既黜伏,是天之福善祸淫之命信而不僭差也。既除大恶,天下焕然修饰,若草木同生华,兆民信乐生也。昔日不保性命,今日乐生活矣。僭差,不齐之意,故传以僭为差。贲,饰。《易.序卦》文也。)俾予一人,辑宁尔邦家。(传,言天使我辑安汝国家。国,诸侯。家,卿大夫。)兹朕未知获戾于上下,(传,此伐桀未知得罪于天地,谦以求众心。疏,传、正义曰,经言兹者,谓此伐桀也。顾氏云,未知得罪于天地,言伐桀之事,未知得罪于天地以否。汤之伐桀,上应天心,下符人事,本实无罪,而云未知得罪以否者,谦以求众心。)栗栗危惧,若将陨于深渊。(传,栗栗危心,若坠深渊。危惧之甚。)  凡我造邦,无从匪彝,无即惘淫,(传,戒诸侯与之更始。彝,常。怊,慢也。无从匪常,无就慢过,禁之。)各守尔典,以承天休。(传,守其常法,承天美道。)尔有善,朕弗敢蔽。罪当朕躬,弗敢自赦,惟简在上帝之心。(传,所以不蔽善人,不赦己罪,以其简在天心故也。疏,正义曰,郑玄注《论语》云,简阅在天心,言天简阅其善恶也。)其尔万方有罪,在予一人。(传,自责化不至。)予一人有罪,无以尔万方。(传,无用尔万方,言非所及。)呜呼。尚克时忱,乃亦有终。(传,忱,诚也。庶几能是诚道,乃亦有终世之美。)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为天地立心说 PDF格式下载



编排还可以更清晰一点,乱糟糟的。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