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寻求内外平衡的发展战略

潘常清 编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7  

出版社: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作者:

潘常清 编  

页数:

148  

内容概要

《寻求内外平衡的发展战略》为时政类讲座丛书,共收入了13篇讲稿,讲演者都是来自国内外著名高校及科研机构的政、经、文化领域专家、学者。其讲演内容涉及中国的文明演进、经济改革、经济转型及世界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全球经济与中国经济状况,及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等。这些内容时效性较强,里面涉及了大量的最新统计数据,对本领域研究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书籍目录

中国经济的“崛起”还是“再崛起”?——从宏观历史看 丁学良 改革开放三十年 马立诚 寻求内外平衡的发展战略 何帆 文明演进与经济转型 叶文虎 三十年法治进程的轨迹和曲线 江平 世界金融危机与中国的应对 华如兴 文化产业的创新与盈利模式的探索 陈建国 用统计数据解读2009年世界经济 文兼武 中国经济改革的道路选择与发展前景 赵春明 对“中国经验”的几点社会学解读 郑杭生 论实效主义的改革哲学——以农村土地产权改革为例 柯华庆 金融危机后的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 金灿荣 重建文化中国的国际形象 金元浦 

章节摘录

  中国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醒悟过来,于是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和对外开放,快速地追了上来。以目前的统计数字来看,中国现在的GDP大约占世界总数的13%到14%,这些资料说明,中国过去将近3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很值得我们自豪,但是我们不要头脑太发热,因为我们即便到现在为止,还比不上100多年以前的中国。  我强调的“再崛起”的含义还不仅仅是讲这些数字问题,更重要的是要强调在历史上,中华文明曾经是全世界最伟大的两个文明中心之一。到现在为止,中国的“再崛起”基本上是经济上的“再崛起”,还不是全面的“再崛起”。因为中国在历史上最强盛的时代,不仅给全世界提供最多的物质产品,同时也为人类提供多种多样的软力量,包括法律制度、政治制度、科学、文化、艺术和语言。比如,唐代是中华民族历史上达到顶峰的时期之一。在西方比较历史学大师们看来,唐代中国建成了政治、经济和军事等等的制度,它们不仅成为了唐代的标记,而且直到20世纪,在很多方面还继续影响着中国周边的文明,比如日本、朝鲜和越南,为他们提供了基本制度的样板。所以在中国的东北、西南和南部都是一些仿效唐代中国的稳定独立国,他们的文化深受中国影响。目前中国高速发展所欠缺的一面,就是在社会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社会总体文明的这些方面,所提供的示范效应远远比不上唐朝。  在今天世界上,整体文明的示范力意义变得越来越大了。因为今天这个时代,全球化的速度越来越快、涉及面越来越广、涉及的层次越来越多,这个过程是无法阻挡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在过去30年的发展中取得了伟大成就,最突出的一点是,我们使中国人口中70%处于绝对贫困线以下的人民脱贫。现在中国还是有处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但是这个比例和30年前相比,已经大大地缩小了,而且随着中国综合经济能力的提升,再进一步使剩下的这些贫困人口脱贫,我们需要花费的时间不会那么久。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寻求内外平衡的发展战略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