呐喊
2012-12
鲁迅 群众出版社 (2012-12出版)
鲁迅
372
《呐喊》收录了鲁迅颇有影响力的小说集《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鲁迅作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评论家、革命家,对中国新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对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鲁迅的小说数量不多,但艺术价值、思想价值和社会意义却十分重大。
鲁迅,(1881—1936),文学家、思想家、评论家、革命家。浙江绍兴人,字豫才,原名周樟寿,1898年改名为周树人,1918年使用鲁迅为笔名。鲁迅青年时代曾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在日本留学期间,鲁迅初步形成了他的世界观和人生观。1904年初,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后弃医从文。开始文艺创作,希望用文学改造中国人的“国民劣根性”。辛亥革命后,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五四运动前后,鲁迅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1918年5月,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1918年至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 《彷徨》,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而已集》、《二心集》,散文诗集《野草》,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等。1926年8月,鲁迅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被北洋军阀政府所通缉,南下到厦门大学任中文系主任。1927年1月,到当时的革命中心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务主任。1927年10月。与许广平结婚。1930年起,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反抗国民党政府的独裁统治和政治迫害。从1927年到1936年,创作了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1936年10月19日鲁迅因肺结核病逝于上海,上海上万名民众自发举行公祭、送葬,葬于虹桥万国公墓。1956年,鲁迅遗体移葬虹口公园,毛泽东为重建的鲁迅墓题字。鲁迅对中国新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领导、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文学团体;主编了《莽原》、《语丝》、《奔流》、《译文》等文艺期刊;热忱关怀、积极培养青年作者;大力翻译外国进步文学作品,介绍国内国外著名的绘画、木刻作品;搜集、研究、整理大量的古典文学,编著《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整理《嵇康集》,辑录《古小说钩沈》、《唐宋传奇录》、《小说旧闻钞》等。鲁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尤其是他的杂文,更具大师风范。鲁迅一生写了十六部杂文集。在这十六部杂文集中,鲁迅把笔触伸向了各种不同的文化现象,各种不同阶层的人物,笔锋驰骋纵横,变化多端。他自由、大胆地表现现代人的情感和情绪体验,使杂文这种文体表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巨大的思想潜力。鲁迅的小说数量不多,但艺术价值、思想价值和社会意义却十分重大。鲁迅把目光集中到社会最底层,描写这些底层人民的日常生活状况和精神状况。表现人生、改良人生的创作目的,使他在作品中描写的主要对象是孔乙己、阿Q、祥林嫂这样一些最普通的小人物的悲剧命运。鲁迅对他们的态度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鲁迅爱他们,希望他们觉悟,希望他们能够自立、自主、自强,拥有做人的原则。鲁迅在短篇小说、散文、散文诗、历史小说、杂文等各种类型的创作中,都有自己全新的创造。他用自己的笔坚持社会正义,反抗强权,保护青年,培育新生力量。他的一生是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呐喊奋斗的一生,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毛泽东曾评价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呐喊 自 序/3 狂人日记/8 孔乙己/19 药/24 明天/33 一件小事/39 风波/41 头发的故事/49 故乡/55 阿Q正传/64 端午节/103 白光/111 兔和猫/117 鸭的喜剧/122 社戏/125 彷徨 祝福/138 在酒楼上/153 幸福的家庭/162 肥皂/169 长明灯/179 示众/189 高老夫子/194 孤独者/203 伤逝/223 弟兄/241 离婚/251 故事新编 序言/263 补天/266 奔月/275 铸剑/286 非攻/305 理水/317 采薇/334 出关/353 起死/363
版权页: 店里坐着许多人,老栓也忙了,提着大铜壶,一趟一趟地给客人冲茶;两个眼眶,都围着一圈黑线。 “老栓,你有些不舒服么?——你生病么?”一个花白胡子的人说。 “没有。” “没有?——我想笑嘻嘻的,原也不像……”花白胡子便取消了自己的话。 “老栓只是忙。要是他的儿子……”驼背五少爷话还未完,突然闯进了一个满脸横肉的人,披一件玄色布衫,散着纽扣,用很宽的玄色腰带,胡乱捆在腰间。刚进门,便对老栓嚷道: “吃了么?好了么?老栓,就是运气了你!你运气,要不是我信息灵……” 老栓一手提了茶壶,一手恭恭敬敬地垂着;笑嘻嘻地听。满座的人,也都恭恭敬敬地听。华大妈也黑着眼眶,笑嘻嘻地送出茶碗茶叶来,加上一个橄榄,老栓便去冲了水。 “这是包好!这是与众不同的。你想,趁热的拿来,趁热吃下。”横肉的人只是嚷。 “真的呢,要没有康大叔照顾,怎么会这样……”华大妈也很感激地谢他。 “包好,包好!这样的趁热吃下。这样的人血馒头,什么痨病都包好!” 华大妈听到“痨病”这两个字,变了一点脸色,似乎有些不高兴;但又立刻堆上笑,搭讪着走开了。这康大叔却没有觉察,仍然提高了喉咙只是嚷,嚷得里面睡着的小栓也合伙咳嗽起来。 “原来你家小栓碰到了这样的好运气了。这病自然一定全好;怪不得老栓整天地笑着呢。”花白胡子一面说,一面走到康大叔面前,低声下气地问道,“康大叔——听说今天结果的一个犯人,便是夏家的孩子,那是谁的孩子?究竟是什么事?” “谁的?不就是夏四奶奶的儿子么?那个小家伙!”康大叔见众人都耸起耳朵听他,便格外高兴,横肉块块饱绽,越发大声说,“这小东西不要命,不要就是了。我可是这一回一点没有得到好处;连剥下来的衣服,都给管牢的红眼睛阿义拿去了。——第一要算我们栓叔运气;第二是夏三爷赏了二十五两雪白的银子,独自落腰包,一文不花。” 小栓慢慢地从小屋子走出,两手按了胸口,不住地咳嗽;走到灶下,盛出一碗冷饭,泡上热水,坐下便吃。华大妈跟着他走,轻轻地问道,“小栓,你好些么?——你仍旧只是肚饿?……” “包好,包好!”康大叔瞥了小栓一眼,仍然回过脸,对众人说,“夏三爷真是乖角儿,要是他不先告官,连他满门抄斩。现在怎样?银子!——这小东西也真不成东西!关在牢里,还要劝牢头造反。” “啊呀,那还了得。”坐在后排的一个二十多岁的人,很现出气愤模样。
《中国文学经典馆:呐喊》由群众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