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企业相互持股

高煜 中国经济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2  

出版社:

中国经济出版社  

作者:

高煜  

页数:

234  

字数:

177000  

内容概要

本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企业相互持股的内生性、效率、管制问题,及其对中国企业改革的启示。 本书研究所遵循的思路是:运用比较制度分析方法、交易费用分析方法和博弈分析方法等,首先分析企业相互持股制度的内生性,考察企业本互股制度出现的原因。接下来重点研究企业相互持股制度的效率问题。对企业相互持股制度效率的研究是从两个方面进行的:①从企业内部激励的角度,对相互持股条件下企业内部委托一代理问题的变化,以及由此导致的企业内部激励问题的变化进行分析②从产业组织的角度,对于纵向相互持股和横向相互持股节约交易费用的效率和反竞争的非效率问题进行分析。接着,在分析企业相互持股制度的效率的基础上,结合美国和日本对于企业相互持股的管制政策,分析了对于企业相互持股制度的近制问题。最后考察了企业相互持股问题对于中国企业改革的启示。

作者简介

高煜,男,陕西省白水县人,1973年出生,汉族,经济学博士。1996、1999、2004年先后在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获得经济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现为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产业组织理论和微观经济理论。2000年以来在《改革》、《中国经济问题》、《经济管理》、

书籍目录

1 导论 1.1 研究意义及背景 1.2 研究工具与方法 1.3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2 相互持股——概念、类型及研究范围 2.1 相互持股的含义 2.2 相互持股的类型 2.3 与相互持股相关的企业制度和金融制度 2.4 日本企业相互持股的近期发展趋势 2.5 本书的研究范围 2.6 本章小结3 企业相互持股研究文献回顾 3.1 企业相互持股制度研究企业理论中的位置 3.2 企业相互持股制度:文献回顾 3.3 对于企业相互持股制度研究成果的简要评论 3.4 本章小结4 企业相互持股制度的内生性——日本相互持股制度的出现 4.1 企业相互持股制度在日本的形成 4.2 企业相互持股制度内生性的理论分析 4.3 本章小结5 企业相互持股的激励效率 5.1 企业相互持股的一个一般模型 5.2 假设 5.3 企业相互持股条件下的可行激励契约 5.4 企业相互持股条件下的转移支付串谋均衡 5.5 企业相互持股的最优激励选择 5.6 企业相互持股条件下的激励相容约束 5.7 企业相互持股的最优激励契约 5.8 本章小结6 企业相互持股制度的市场交易效率 6.1 企业纵向相互持股的效率分析 6.2 企业横向相互持股的效率分析 6.3 本章小结7 对企业相互持股的政府管制 7.1 日本对企业相互持股的政府管制 7.2 美国对企业相互持股的政府管制 7.3 对企业相互持股的政府管制原则 7.4 本章小结8 企业相互持股制度对中国企业改革的启示9 结论参考文献后记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企业相互持股 PDF格式下载



该书使用博弈论来分析,做得很深入。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