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社会劳动价值论

钱伯海 中国经济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8-02  

出版社:

中国经济出版社  

作者:

钱伯海  

页数:

383  

字数:

205000  

内容概要

社会劳动是三次产业劳动的和称。本书是作者从我国改革开放,认定第三产业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改革我国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引发的种种疑惑和非议。而对劳动价值论进行系统研究的系列成果。通过长期研究,作者确认“疑惑”和“非议”主要导源于过去对马克思劳动价值的研究,存在理论扭曲和疏漏,因而写出系列文章,对有关扭曲及其渊源进行系统分析和阐明。但内容远非此限,它广及价值理论的各个方面,包括价值范畴的多种含义,不同的价值理论,价值范畴内含的变化,价值、价格与产值,价值规律与按劳分配规律,以及其他有关价值理论的系列问题。不仅进行质的规范性研究,而且提出公式,对不同价值构成的数量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本书为论文或专著,包括30篇论文,分为四个部分,其中第七篇——《科技和产力与劳动价值论》较为集中地反映作者的基本论点,论据和思路。本书主要作为经济理论、实际工作者和高等院校经济类专业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参考用书。

作者简介

钱伯海教授1928年出生于江苏泰兴,195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同年分配到丰门大学工作至今。历任厦门大学经济系、统计系、经济学院的副主任、主任和院长,共达32年。并先后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三届经济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统计学会第1-3届理事会副会长、长四届理事会

书籍目录

(Ⅰ)社会劳动创造价值系列研究(一) 1.改革开放推动劳动价值论的发展 2.理论的关键,在于确认第三产业创造价值 3.从社会看的活劳动创造价值,恒等于企业看到的物活劳动共同创造价值。 4.严格区分物化劳动与资本,克服历史的理论扭曲和疏漏 5.两动二重性本身就包含;企业物活劳动共同创造价值 6.确认社会劳动创造价值的种种理论与实践效果(Ⅱ)社会劳动创造价值系列研究(二) 7.科技生产力与劳动价值论 8.价值范畴及其内含的变化 9.论价值、价格与产值 10.改革开放对剩余价值理论的重大发展(Ⅲ)社会劳动创造价值理论的几个问题 11.关于劳动价值理论的几个问题 12.论社会劳动创造价值 13.再论社会劳动创造价值 14.略论社会劳动创造价值 15.论物化劳动的二重性 16.关于“斯密教务”的探讨 17.社会劳动创造价值的系列研究 18.生产活动范围与国民核算原则 19.改革开放推动财政理论的发展 20.国民核算与劳动价值论(Ⅳ)社会劳动创造价值的释疑和其他 21.三次产业与劳动价值理论 22.改革开放与劳动价值理论 23.企业物化劳动创造价值如何创和创在哪里 24.改革开放推动劳动价值理论的发展(访谈录) 25.关于我国新国民核算体系的理论是非 26.对·······公式的释疑 27.关于国民经济核算平衡原则的拓展和补充 28.通过现象看本质,看破“红尘”一个样 29.价值规律是按劳分配规律的拓广和延伸 30.劳动是唯一源泉,关键在于切实尊重两大经济规律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社会劳动价值论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