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城乡购买力动态平衡论

赵勇 中国经济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2-2-1  

出版社:

中国经济出版社  

作者:

赵勇  

页数:

314  

字数:

230000  

内容概要

本书着眼解决中国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创造性地提出了城乡购买力动态平衡理论,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论述了影响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主要障碍是城乡购买力失衡,围绕解决城乡购买力动态平衡问题,揭示了三个规律:城乡购买力动态平衡是国民经济总量平衡的核心环节;是国民经济增长最优化的前提条件;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动态趋势。为建立城乡良性互动体制、开辟中国现代化新道路提出了新的对策。

作者简介

赵勇,1963年出生于湖南,经济学博士。现任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青联副主席,在湖南历任乡长,省民政厅副处长、处长,县委书记,团省委副书记,在团中央历任副部长、部长。曾著《农村救灾合作保险》,在《经济研究》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

书籍目录

序言第一章 导 论 第一节 中国经济发展中一个深层次矛盾 第二节 城乡购买力动态平衡的战略抉择 第三节 城乡购买力动态平衡条件下的现代化道路 第四节 城乡购买力动态平衡理论的研究方法 第五节 本书的体系、结构和主要结论第二章 中国城乡购买力关系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历史回顾 第一节 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特征及形成原因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年来城乡购买力差距的历史演变 第三节 城乡购买力失衡带来的严重问题 第四节 基本经验:城乡购买力动态平衡是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第三章 国内外关于发展经济学的主要理论与评琐 第一节 平衡发展的理论和战略 第二节 不平衡发展的理论和战略 第三节 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第四节 马克思的两大部类平衡理论 第五节 毛泽东关于农轻重关系平衡的理论 第六节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呼唤新的平衡理论第四章 城乡购买力动态平衡理论(一):理论框架、数学模型、三个规律及政策意义 第一节 购买力动态平衡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城乡购买力动态平衡的涵义及影响平衡的因素 第三节 城乡购买力动态平衡的基本框架 第四节 城乡购买力对比关系与经济增长机制分析 第五节 城乡购买力动态平衡理论揭示的三个规律 第六节 城乡购买力动态平衡理论的政策意义第五章 城乡购买力动态平衡理论(二):影响城乡购买力动态平衡的非经济因素分析 第一节 社会管理体制滞后对城乡购买力动态平衡的影响 第二节 人力资源能力对城乡购买力动态平衡的影响第三节 资源与环境对城乡购买力动态平衡的影响 第四节 观念与心理因素对城乡购买力动态平衡的影响 第五节 农村基层政权和社会组织运作对城乡购买力动态平衡的影响,第六章 城乡购买力动态平衡理论(三):城乡购买力动态平衡的台理区间分析 第一节 城乡购买力动态平衡的指标体系 第二节 城乡购买力动态平衡的合理区间 第三节 结论第七章 城乡购买力动态平衡理论(四):城乡购买力动态平衡与经济总量平衡和经济结构均衡的相关分析 第一节 城乡购买力动态平衡与经济总量平衡之间的相关关系 第二节 城乡购买力动态平衡与经济结构均衡之间的相关关系 第三节 结 论第八章 城乡购买力动态平衡与中国现代化的战略选择 第一节 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历史经验 第二节 西方式的现代化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第三节 城乡购买力动态平衡理论对中国现代化战略的内在要求 第四节 城乡购买力动态平衡状态下的中国现代化图景第九章 构建城乡良性互动体制,实现城乡购买力动态平衡 第一节 建立城乡良性互动的经济体制 第二节 建立城乡良性互动的财政金融体制 第三节 建立城乡良性互动的城镇化体制 第四节 建立城乡良性互动的社会管理体制 第五节 建立城乡良性互动的组织体制附录一 江苏省的实证分析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江苏省国民经济发展概况与主要特点 二、改革开放时期江苏省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是在城乡购买力动态平衡前提下实现的 三、实现城乡购买力动态平衡的着力点是大力提高农村购买力 四、只有实现城乡购买力动态平衡,才能推动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财录二 常德市的实证分析 一、常德市的国民经济发展的概况及特点 二、常德市城乡购买力差距的考察 三、城乡购买力严重失衡给常德市经济发展带来的困惑参考文献后 记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城乡购买力动态平衡论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