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开放宏观经济分析与中国案例研究

刘元春 中国经济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3-1  

出版社:

中国经济出版社  

作者:

刘元春  

页数:

347  

字数:

300000  

内容概要

宏观经济分析是经济研究和经济学教学中最为核心的部分。但是,自改革开放以来,规范的宏观经济分析在我国一直处于较为边缘的位置,在中国宏观经济政策选择和实施中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导致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的特殊国情和经济制度改革的环境与一般宏观经济分析方法的理论前提存在很大的差异,以至于无法采取简单的拿来主义,直接对中国的宏观经济做出体系化的理论判断。因此,我国主流经济学长期以来一直采取了现代经济学中十分边缘的制度主义作为分析方法的基础。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完成和全方位开放的序幕全面拉开,以制度主义为基础的分析方法已无法胜任我国的宏观经济分析。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在世界经济体系的崛起,要求中国经济学界必须建立能够体现中国国情和现代经济学发展成果的宏观经济分析框架,以对中国未来宏观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做出系统的回答。本书写作的主要目标就在于,在构建中国宏观经济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对中国开放宏观经济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做出探索性的研究。

书籍目录

第一篇 开放宏观分析理论篇 第一章 现代宏观经济分析基准模型及其特点 第一节 现代宏观经济学发展的简单回顾 第二节 各流派的现代宏观经济基准模型 第三节 现代宏观经济模型的特点和内容 第四节 IS—LM—AS分析框架的内容及其演变路径 第五节 新凯恩斯主义对IS—LM/AS模型的修正 第二章 开放宏观经济学的传统分析框架及其发展 第一节 古典主义与凯恩斯主义的开放宏观经济学分析框架 第二节 货币主义与资产组合方法 第三节 跨时替代模型 第四节 传统开放宏观经济理论的困境与出路 第五节 结论 第三章 新开放宏观经济学及其核心模型 第一节 新开放宏观经济学的核心思想 第二节 国际货币政策传导的两国一般均衡模型 第三节 本地货币因市定价随机模型 第四章 一个简化的综合模型——BMW模型 第一节 BMW封闭经济模型 第二节 BMW模型传递机制分析 第三节 BMW模型的开放版本第二篇 中国案例研究 第五章 中国宏观经济基准模型的探索 第一节 中国经济的特殊性对模型的选择和修正要求 第二节 中国投资的一个专题研究 第三节 利用替代范式分析中国经济若干问题 第四节 一些小结 第六章 全方位开放视角下的制度与中国经济增长 第一节 理论基础:制度——经济增长理论及其开放项度的拓展 第二节 对外开放、产权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的计量分析 第三节 产权制度一一经济增长的中国传导机制及其潜在的问题 第四节 全方位开放条件下的产权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 第五节 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七章 开放条件下的中国货币政策专题研究 第一节 “蒙代尔不可能三角”与货币政策分析 第二节 中国货币政策独立性研究 第三节 我国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选择 第四节 二元经济结构下的人民币均衡汇率实证研究 第八章 中国的通货膨胀与通货膨胀的输入 第九章 中加外向型发展战略的重新定位研究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开放宏观经济分析与中国案例研究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