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读史学经商

周伟 中国经济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1  

出版社:

中国经济出版社  

作者:

周伟  

页数:

272  

内容概要

以古为鉴,可知兴亡;以人为鉴,可明得失。商场是浓缩的社会,其中之人当具有“智、勇、仁、察”之品性。中国古代、近代的富商大贾们已经以自己的“智、勇、仁、察”铸就了中国特色的经商之道。本书即着力于从古代一个个经商故事之中,从古代商人的经历和视角中,挖掘出他们与众不同的地方,展示出古代商人经商智慧的精华,并结合现代商人的一些典型案例,深入浅出地探讨经商艺术的奥妙,总结出行之有效的经商方法,并真正做到了将趣味性、可读性、实用性融于一体。

书籍目录

序言第一章 择人任势 用人以诚 一、千万别让关键性人才流失--李箴视跪留雷履泰  二、信任比什么都重要--曹财东不辞赔钱掌柜  三、实现人与事的最佳配合--胡雪岩以才揽财  四、一流人才一流对待--乔景仪感化阎维藩  五、非常之人非常使用--秦桧重用造假书生  六、打造一流团队--李宏龄知人善任  七、让德才兼备的人脱颖而出--不识字的大掌柜 第二章 诚信为本 以义为利 一、以人为本,声名更盛--复恒当纠错  二、嘴硬不如货硬--刘莹刚销毁毒胡椒  三、利润诚可贵,信誉价更高--商鞅取信于民  四、形象是企业的生命--燕昭王拜师  五、仁厚利亦厚--陶朱公断案  六、义声之下利百倍--任嘏不发不义财  七、该外的一文不短,外该的听其自便--复字号面铺的“高招”第三章 捕获商机 信息先行 一、危机蕴含商机--李宏龄乱世营业  二、会变通才会发现机会--胡贞益违祖训  三、有眼光才能发现机遇--无盐氏千金放贷  四、获取机遇要有耐心--越国农夫不改初衷  五、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宋襄公大败泓水  六、官渡之战--出色的情报等于光辉的未来  七、先人一步领风骚--赤壁大战  八、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秦重卖油  九、信息灵通,家藏金穴--刘宝调剂南北市场  十、发现商机,决断迅速--胡玉美收购虾子  十一、全面了解市场是正确决策的前提--范顺经商  十二、顾客来问货,行情送上门--六必居每日喝“栏柜酒”第四章 借力生财 白手起家 一、以权生财乃最佳捷径--县令买鸡蛋  二、心力决定一切--布店老板一文钱起家  三、两手空空也可赚钱--裴明礼脚踏“空”地  四、无本生利的负债经营--黄楚九借钱经商 第五章 工于炒作 巧取声名 一、不是广告的广告--俞羡长巧做广告  二、将错就错,另辟蹊径--黄老板鼓吹“百龄机”  三、物以人贵的名人效应--齐桓公穿紫  四、“虚张声势”好生财--王心发开汤元店  五、品格宣传最有效--张良卖货第六章 取舍有度 进退自如 一、进退有方,不贪恋利益--渠源祯撤股  二、胡雪岩舍炮取枪--营造宽松的外部环境  三、以和为贵是生财之道--得饶人处且饶人  四、深谋远虑比金钱更为可贵--裴老的“先见之明”  五、时变我变,及时收缩--高钰乱世巧经营  六、欲取先予的商家战术--舍美人得江山  七、人弃我取,人去我就--王海峰贩盐第七章 奇计胜兵 长袖善舞 一、随行就市,尊重市场规律--文若虚卖柑橘  二、居民的需要就是最大的市场--斜纹布变金子  三、慎于选业,坚持专长--卓氏冶铁  四、小点子大效果--小酒馆独辟蹊径客盈门  五、劣质劣价取胜--丙药商致富  六、潜观默学,巧取他人之长--黄道婆成才  七、商品包装也很重要--买椟还珠附录 中国老字号的生意经 一、创造驰名商标--“王麻子”刻意创名牌  二、推陈出新,与时俱进--张小泉剪刀店以质量求生存  三、鸭要好,人要能,话要甜--全聚德的经营“三字经”  四、窑老酒醇,经营有方--茅台一摔天下知  五、既弘扬传统,又推陈出新--推陈出新的同仁堂药店  六、上下结合,雅俗兼顾--东来顺的成功之道  七、桃李无言,下自成蹊--瑞蚨祥绸布店的“六如”商法


编辑推荐

  择人任势 用人以诚:  “事在人为,得人者兴,失人者衰。”我国传统商人深谙用人之道。他们在长期的经商实践中,总结出了识人经典九招:远使之而观其忠,近使之而观其敬,烦使之而观其能,卒然问焉而观其知,急与之期而观其信,委之以财而观其仁,告之以危而观其节,醉之以酒而观其则,杂之以处而观其色。会识人,还要会用人,而用人的核心,则体现为一个“诚”字,即“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使用好了人才,立基创业才有牢固的基础。  诚信为本 以义为利:  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话道出了传统商人的两个层次,高层次的商人重义轻利,低层次的商人重利轻义,义在商业中常体现为诚信。“诚信”与“不欺”体现了商家的战略眼光,义名之下,其实隐藏着厚利,但却以牺牲眼前的利益为代价。成功的大商人无不放眼长远,以“义薄云天”之举,打造“诚信”的品牌。  捕获商机 信息先行:  “睁大眼睛看行情,竖起耳朵听动静。”我国传统商人特别重视捕捉市场信息,因为只有信息准确,才能发现商机,而一旦发现商机则“趋时如猛兽鸷鸟之发”,就要像猛兽下山、饿鹰扑食一样迅速采取行动,先人一步,捷足先登,以期达到“独擅其利”之目的。  借力生财 白手起家:  我国传统商人深知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到处存在着“天然”的放大机制。利用市场的魔力,启动放大机制,让一文钱生出千金万金,体现商家的“机巧”,而这机巧的核心,则是一个借字。借“钱”、借“势”、借“力”,甚至于借助“伦理”的力量来赢利。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读史学经商 PDF格式下载



书编的很浅显,厕所读物。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