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走向和谐新农村

邵春保 中国经济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2  

出版社:

中国经济出版社  

作者:

邵春保  

页数:

248  

前言

  农民光荣,热爱农民  这本书源于我对农民的感动。是农民给我强烈和积极的印象,让我对农民的同情和热爱停不下来。虽然我刚从九江分管“三农”的岗位走出来,就又想用笔耕的方式走进农民的事业。2007年6月,这本书稿准备出版,得到中央组织部党建读物出版社王占生总编的热情支持。当时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相关读物热浪滚滚,于是想在最热的时候冷静自己,更严肃认真地对待这个神圣的主题,想放一些时间,检验书稿的价值和生命力。越往后拖,新政越多,农村变化越多,需要不断修改,赶上时代节拍。不过,实践中的“三农”还是相对缓慢的,两年多后,感到书中的论述和观点,如同昨晚和朋友们讨论一样充满着新鲜和独到。经过深思熟虑,决定伴随共和国60华诞这个神圣的时刻,将这本书稿奉献给尊敬的读者,奉献给农村基层干部,奉献给农民,奉献给想要了解农民农业农村的人们。当读者翻过这几页,将要阅读本书的时候,我想把促使我写这本书的三个念头写在这里。  一是我的农民身份。我先后有学生、农民和干部三个身份。让我感到自豪的是农民。虽然曾有一个时间有人包括城市里我的个别朋友及其晚辈们,用“农民”来形容一种低俗,但越是他们用这个词开玩笑的时候,我越发庄重地认识这个词的份量。我不容他们亵渎这个神圣的职业和群体。20世纪70年代我的四年农民身份,一边连着我最初的学生身份,一边连着我现在的干部身份。  农民身份让我感受到知识的价值。中学毕业回乡后,我运用课堂里学到的知识,正确施药上肥管理农作物,掌握新技术运用新农具,在生产队当会计算账,用基础文化知识反映农民要求,用通俗政策给农民做思想工作。

内容概要

综合市县乡村开展农村工作的一般做法和方法创新。科学指导农村工作;探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内容、途径和方法,不断夯实农村经济基础;着眼于解决新形势下乡村社会方方面面复杂的问题,化解农村社会矛盾;致力于提升乡风文明、村容乡貌、民主管理、村民保障的水平,发展农村社会文化事业;将经济发展、人的发展与自然生态统一起来,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以统筹城乡为主要内容,正确处理市县乡村的关系,拓宽农村与社会的关系;亲身记载农村30年风风雨雨,跟踪农村变革的步伐。

作者简介

  邵春保,1958年生,山西沁水人。先后供职于山西省委办公厅、中央组织部组织局、江西九江市委、国务院国资委等单位。曾经在山西沁水县郑庄村当过村团支书记、生产队长、村主任,在江西九江市任市委副书记,分管县城经济和“三农”工作。在《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农民日报》曾发表《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县委如何抓农村党建》《农村社会和谐要处理好的若干矛盾》《如何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等文章,在中央党校《中国党政干部论坛》和《真理的追求》等杂志发表《苏南模式的乡村党建》《农村党建迫切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等文章,1994年主编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问题范例评析》一书,获全国优秀党建读物一等奖。2001年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

书籍目录

自序 农民光荣,热爱农民第一篇 科学指导农村工作 一、新农村建设的科学发展观 二、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会构建相辅相成 三、依靠农民群众建设和谐新农村 四、农民群众的力量在于组织起来 五、注重对农民群众的教育和培训 六、立足实际探索示范新农村建设 七、示范引路逐渐推进新农村建设 八、农村党员干部在探索和示范中起哪些作用 九、农村党员干部如何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十、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协调利益关系的能力 十一、新农村建设不能心浮气躁 十二、借鉴国内外经验建设新农村第二篇 夯实农村经济基础 一、从“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做起 二、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三、创新农业生产组织形式 四、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 五、立足增效增收调整农业结构 六、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 七、发挥政府的引导服务作用 八、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土地流转 九、发挥优势善抓弱项突出特色 十、积极发展开放型农业 十一、组织和培养农产品经纪人 十二、农村扶贫要“三Z”并重 十三、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十四、先把蛋糕做大才能把蛋糕分好第三篇 化解农村社会矛盾 一、农村稳定是农村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 二、在解决矛盾中推进农村社会和谐 三、处理农村各种社会矛盾的原则 四、用农村民主带动农村和谐 五、处理好乡与村之间的关系 六、处理好村与村之间的关系 七、处理好信教与非信教之间的关系 八、处理好农村亲族之间的关系 九、处理好农村贫与富之间的关系 十、处理好农村邻里之间的关系 十一、处理好农村老少之间的关系 十二、处理好农村婆媳之间的关系 十三、处理好农村夫妻之间的关系 十四、处理好劳动力转移与土地流转的关系 十五、处理好外出人员与留守村民的关系 十六、处理好农村党政组织与经济组织的关系 十七、处理好村党支部与村委会的关系 十八、处理好农村党群干群的关系 十九、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若干矛盾的统一第四篇 发展农村社会文化事业第五篇 农村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第六篇 拓宽家村与社会的关系第七篇 跟踪农村变革的几篇文章 附:我任市委副书记分管“三农”工作的体会(2006)年后记

章节摘录

  2.目前农村除外出打工的,在村百姓文化程度相对低,选用村干部的基础薄弱,村干部素质不高。因此,组织、引导、教育和服务农民,就需要通过乡镇干部的间接或直接作用来帮助。比如,农民的文化和实用技术培训,有的要靠乡镇来组织。特别是农民工外出,村干部缺少资源,受眼界局限,需要通过乡镇干部将农民介绍出去,并帮助维护农民工权益。  3.农村单个家庭在农业生产中,很难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需要乡镇一级帮助提供信息,组织基本设施建设,帮助组建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形成利益共同体。  所以,无论从乡镇干部的特点和素质,还是从农民的现实需要看,乡镇干部都应是服务农民的主体,农民是乡镇的服务对象,在“三农”工作中,乡镇要拿出主要人力和时间,切实抓好农民建设。当然,农村和农业工作,也要发挥乡镇一级的中间环节,要把上级的政策贯彻下去,并引导好农村和农业建设。特别要组织指导好对村庄的全面建设。  村级为何侧重抓农村建设?现在农村年富力强的青壮劳力大多外出打工,留守农村搞种养业的多数是一些老人、妇女、儿童和病残劳力,劳动力结构发生了变化。村干部在县乡镇的领导下开展“三农”工作,主要精力应放在农村建设上。因为,农业经济建设,宏观上县乡镇有规划;微观上,农民在摆脱公社、生产队的人身依附后,各自成为市场主体,种什么,怎么种,都由农民自己说了算,村里的作用也只是服务和引导。至于农民的培训和素质提高,较多地要靠乡镇干部的指导和服务。因此,村里的干部要着重抓好村级组织建设、文化卫生教育等社会事业建设和环境整治、村庄规划建设等工作。县乡两级要协助搞好规划,争取投入,相信和依靠农民自己的力量来建设自己的家园。  (三)县乡村各级侧重抓的主要工作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总体上要齐抓共管。但适应不同层面的实际,县乡村抓“三农”有各自的重点内容。  其一,县级要重点抓农业经济。着力抓好五项重要工作:  一要制订科学可行的农业发展规划。要根据县域经济发展的要求,结合本县区位、资源、气候条件,在论证的基础上,对全县农业主导产业的选择、产业布局、农业经济结构和发展目标进行合理规划,用于指导和引导本县农业经济的协调发展。


编辑推荐

  《走向和谐新农村》源于我对农民的感动,是农民给我强烈和积极的印象,让我对农民的同情和热爱停不下来。虽然我刚从“三农”的岗位走出来,就又想用笔耕的方式走进农民的事业。  感谢农村农业农民的丰富实践,没有亿万农民的探索、创新和实践,就很难唤起这许多感动,很难写出这些思考。  一段时问,有人包括城市里我的个别朋友及其晚辈,用“农民”来形容一种低俗,但越是他们用这个词开玩笑的时候,我越发庄重地认识这个词的份量。我不容他们亵渎这个神圣的职业和群体。  近代中国的农民如汪洋大海,是中国共产党认识到了农民的力量,用无产阶级的思想教育农民,用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的方式组织农民,才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才使中国人民走到重新站起来的时代。  改革开放30年,是从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开始,进而推进到城市改革,给了中国人民富起来的机会,当今中国,实力增强,声望提高,农民的作用功不可没。  农业是最古老的产业,是最基础的产业,也是奉献的产业。正是这个广大无比的产业承载着生命、承载着自然、承载着事业。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走向和谐新农村 PDF格式下载



好书。
作者深入基层,投入了很多真挚的感情。
值得借鉴之处比比皆是。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