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遗弃化学武器回收技术规程
2007-9
中国经济
石建华 编
271
279000
本书课题组通过近十年的研究攻关,经过了数十次的探测、挖掘、回收作业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建了以基础调查、安全评价、工程技术应用、工程保障技术应用为基本框架的日本遗弃化学武器回收工程模式,确定了以风险评估、探测、挖掘、鉴别、包装、防护洗消、环境监测、气象保障、影像监控、应急救援等为主体的技术体系,解决了不同类型和不同埋藏环境下的日本遗弃化学武器回收难题,填补了该领域的空白。 本书包括14年项目系列规程,均由长期从事处理日本遗弃化学武器的工程技术人员撰写,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总结数年的经验与教训而形成的,具有科学性、实践性和可操作性,适用于所有从事处理日本遗弃化学武器的指挥者、工程技术人员和保障人员使用。
石建华,男,1952年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现任职于总参某部,大校军衔,本科毕业,副研究员,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防化教学、科研和化武履约工作,曾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第奖1项,军队科学进步奖10余项,参与编写过《中国核生化防护大辞典》、《中国消防全书》等国家级出版物,主编过多部专业教材。曾获总参军队院育才银奖,荣立集体一等功1次,三等功2次。
序言第一章 日本遗弃化学武器概况 1.1 日本遗弃在华化学武器的地理分布 1.2 日本遗弃在华化学武器种类和数量 1.3 挖掘回收日本遗弃在华化学武器工作情况第二章 风险评估 2.1 项目与内容 2.2 评估程序 2.3 危险源分析与确定 2.4 评估方法 2.5 结论与安全对策第三章 标定 3.1 项目与内容 3.2 人员与器材 3.3 流程与方法 3.4 注意事项第四章 探测 4.1 项目与内容 4.2 人员与器材 4.3 流程与方法 4.4 注意事项第五章 场地设置 5.1 场地选择 5.2 场地设置的项目与内容 5.3 场地设置的主要装备和器材 5.4 场地设置的流程 5.5 场地设置的安全对策与注意事项 5.6 不同类型作业的场地设置第六章 挖掘 6.1 项目与内容 6.2 人员与器材 6.3 流程与方法 6.4 注意事项第七章 鉴别 7.1 鉴别方式分类及适用场合 7.2 鉴别实施方法 7.3 鉴别器材 7.4 鉴别安全选择第八章 包装 8.1 项目与内容 8.2 人员与器材 8.3 流程与方法 8.4 注意事项第九章 防护 9.1 项目与内容 9.2 人员与器材 9.3 流程与方法 9.4 注意事项第十章 洗消 10.1 项目与内容 10.2 人员与器材 10.3 流程与方法 10.4 注意事项第十一章 监测分析 11.1 项目与内容 11.2 人员与器材 11.3 流程与方法 11.4 注意事项第十二章 影像监控 12.1 项目与内容 12.2 人员与器材 12.3 流程与方法 12.4 注意事项第十三章 气象 13.1 项目与内容 13.2 人员与器材 13.3 流程与方法第十四章 通信 14.1 项目与内容 14.2 人员与器材 14.3 流程与方法 14.4 注意事项第十五章 应急救援 15.1 项目与内容 15.2 人员与器材 15.3 应急救援程序与方法 15.4 安全要求
《日本遗弃化学武器回收技术规程》的出版,为今后全国各地的日本遗弃化学武器挖掘回收作业和哈尔巴岭数十万枚日本遗弃化学武器挖掘回收工程的运行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也是今后挖掘回收工程技术作业组织实施的基本依据。对化学事故应急救援和反化学恐怖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