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组织合作与竞争

马作宽 编 中国经济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3  

出版社:

中国经济出版社  

作者:

马作宽 编  

页数:

186  

前言

  小到一个家庭、企业,大到一个国家和民族,都称之为组织。只有明确了影响组织发展的要素,才能保证组织高效率的运行。  长期以来,本人一方面在清华、北大、浙大等总裁班讲授组织运行的相关课程,同时在政府、企业和事业单位从事咨询顾问工作。这些经历使我在几年前就萌发一种强烈的冲动,那就是要编著一套具有普遍适用性的组织运行管理丛书。编成的这套丛书将为国家、政府、军队、学校、企业、甚至家庭等组织提供一套有效管理的指导性理论框架,为所有类型的组织培训提供一套既具有理论高度,又具实际操作的教材。  构思是宏大的,执行却是艰难的。罗宾斯说过,“上帝不公平,把简单的问题都给了物理学家,而把复杂问题留给了行为管理学家”。两年前本人开始组织讨论选题,接着是确定提纲,组织编写,项目正式启动.历时两年,终于在岁末年初之际,整套丛书顺利完成。丛书最终形成八个题目,包括《组织凝聚力》、《组织合作与竞争》、《组织变革》、  《组织战略》、《组织文化》、《组织员工管理》、《组织激励》和《组织绩效管理》。八本书内容既涉及到组织运行管理的战略层面,又涉及到组织内部的具体管理。整体上浑然一体,每本书又自成体系,不同组织可根据需要选择不同内容进行培训。对于干部管理、知识分子管理的重点,凝聚力手段要比金钱手段更为重要、也更为有效;当今是靠团队取胜的时代,然而,社会的变革使传统组织忠诚度下降,人才流失问题严重,所以只有提高组织凝聚力,组织才具有竞争力和执行力。国外对凝聚力的研究主要分散在组织行为学中,国内对凝聚力的研究则限于一些零散的文章,而且多从民族的角度论述,虽宏大但缺乏理论的系统性和操作性。

内容概要

组织激励问题是组织管理的重要问题,许多书籍也多有论述,但像我们这本书的编写体例和结构安排应该算国内首创,简洁、实用。差别化激励、培训激励、尊重激励、责任激励、沟通激励、工作激励、目标激励和压力激励,每种方法,重点突出,独立成章。本书就是送给组织管理者如何激励员工的“工具库”和“百宝箱”。 绩效管理是任何一个组织所需要的管理工具。绩效管理越来越不是自发的行为,而是管理变革、法律环境强制要求的自觉行为。成功实施绩效管理,不但能帮助组织提高管理效率,而且能够通过有效的目标分解和逐步逐层绩效任务落实,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组织绩效管理》一书既立足现实,又展望未来;既有理论高度,又突出实践方法。书中把绩效管理的理论基础、计划、方法、实施、考核和应用都进行了详细说明,会成为组织绩效管理不可多得的参考书。

作者简介

  马作宽先生,资深管理专家、营销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组织运行管理、现代营销战略与规划。其理论研究追求创新,侧重实战应用,如关于“组织凝聚力” “组织合作与竞争”的研究,某种意义上说填补了国内空白,所设计的组织激励方法简单而实用,被多家企业采用。
马作宽先生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多所著名高校总裁培训特聘教授,同时担任多家企业和政府的管理顾问工作。其培训及顾问过的企业与政府数以百计,包括联想集团、三元乳业、伊利牛奶、东阿阿胶、通化钢铁集团、吉林网通、新华百货、中国农行、北方管业、宇田世纪、维雪啤酒、民生人寿保险、天鸿地产、国药集团、三旺饲料、旺大饲料、挑战集团、华东数控、利郎商务男装、上海内燃机配件、百得燃具、华鲁药业、刘诗昆钢琴艺术公司、诸暨机械、德州百货、北辰集团、恒产地产、日月星蛋白质、奔腾漆业、小刘瓜子、香港恒辉机械、融泰典当、和发金店、山东众地集团、建龙硫酸、明瑞化工、中威机电、济南轻骑、禾力药业、万寿堂药业、北岛食品、长沙移动电信、中国航空集团、广西城乡规划设计院,云南人民广播电台、合肥工商联、合肥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西安商业联合会、北京市节能环保中心、新疆克尔克孜州党委州政府、内蒙古牙克石市市委市政府、安徽六安市市委市政府、吉林省梅河口市委市政府、河南省新郑市政府、成都市武侯区政府等。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组织面临全新的竞争环境 引入案例 空客母公司竟成波音供应商 一、全球化进入3.0版本 二、科技发展速度越来越快 三、顾客变得强有力 四、信息技术发展搭建起合作竞争的平台 五、现代物流发展为合作竞争拓展空间 六、金融信息化解决了资金流障碍 七、世界文化的竞争与融合 小结 思考题第二章 理论基础:从对抗到合作 引入案例 新龟兔赛跑 一、从对抗竞争到合作竞争 二、从产量竞争到标准竞争 三、合作竞争的模型和机理 四、合作竞争的意义 五、合作竞争的博弈论分析方法 小结 思考题第三章 基于合作竞争的组织 引入案例 中标之后的问题  一、组织的全球化成长 二、构建合作型组织 三、知识型组织 四、学习型组织 五、虚拟型组织 六、流程型组织 七、团队组织 八、矩阵型组织 小结 思考题第四章 构建价值网:与谁合作,与谁竞争 引入案例 丰田和供应商分享知识 一、从价值链到价值网 二、成为价值网的参与者 三、与供应商的合作 四、与顾客的合作 五、与竞争者的合作 六、与互补者的合作 七、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合作 小结 思考题第五章 战略联盟:把蛋糕做大 引入案例 微软与英特尔的世纪联盟 一、战略联盟是重要合作竞争组织 二、战略联盟产生背景和动机 三、战略联盟的主要类型 四、战略联盟伙伴的选择 五、构建战略联盟信任机制 六、竞合适度是联盟稳定的关键 七、战略联盟的演变趋势 八、构建我国家电战略联盟 小结 思考题第六章 业务外包:做自己最擅长的 引入案例 耐克公司的“生产伙伴” 一、业务外包的概念和发展 二、业务外包的核心竞争力观点 三、业务外包的基本模式 四、业务外包的实施阶段 五、外包风险识别与防范 六、几种常见的业务外包 小结 思考题第七章 形成竞争优势:多分一点蛋糕 引入案例 百事可乐的竞争战略 一、避免竞争近视症 二、审视自身的竞争优势 三、如何形成核心竞争力 四、上帝不总是对的:与顾客竞争 五、对供应商的竞争战略 六、与互补者的竞争 七、基本战略仍然有效:和替代者竞争 八、新时期竞争原则:灵活与速度 小结 思考题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第一章 组织面临全新的竞争环境  空客母公司竟成波音供应商  “没有永远的朋友和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这句经典的台词今天被恰如其分地用在欧洲的空中客车(下称“空客”)和美国的波音公司(下称“波音”)这对冤家身上。尽管双方在飞机制造的补贴问题上相互指责,在飞机订单上互相比拼,他们推出的最新机型波音787和空客A350都想称霸未来的天空,然而这对水火不容的对手却在桌子底下偷偷握手。  波音787,这一空客A350的直接竞争对手竟也有来自空客的“血脉”。《西雅图时报》消息称,空客的母公司EADS已戒为波音787供应商之一:“EADS出现在波音供应商公布的次承包商名单中,将波音为生产787机尾的隔水壁。EADS拥有空客80%的股份。”很快,这一消息被各大媒体和通讯社竞相转载。路透社在报道EADS成为波音787供应商一事时,开篇就来了个很精辟的评语,“这(EADS为波音787制造核心部件)是一个信号:外包能胜过一个国家的骄傲。”  除了波音787外,在其他机型上,波音和空客这对看似水火不容的冤家也有说不清的关联。EADS的西班牙部门EADS—Casa为波音737生产舵,并为波音777生产副翼等零部件。拥有空客20%股份的英国公司BAE Sys-tems PLC也是波音777的供应商。  除此以外,波音还把很多飞机设计的部分工作外包给工资只有美国十分之一的俄罗斯科学家,俄罗斯人又把其中一部分低端的数据分析的工作外包给印度人。在另一块领域,波音会把一部分设计和制造交给日本三菱,更有意思的是,三菱然后又把其中部分外包给俄罗斯。  全球化把组织放到了一个更大的环境里,加上技术更新加快、顾客变得强有力,使得组织竞争日趋激烈,单个组织要生存和发展,合作成为必然要求。网络技术的发展、物流的进步、金融信息化、文化的开放与融合为组织合作竞争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一、全球化进入3.O版本  美国著名记者托马斯?弗里德曼在其畅销书《世界是平的》中把全球化划分为三个伟大的时代。  第一个时代从1492年持续到1800年,称其为全球化1.0版本。这一阶段开始于哥伦布远航开启新旧世界问的贸易。全球化令世界的规模从大号“缩水”为中号。  全球化1.0版本讲述的是国家和实力的故事。也就是说,当时全球一体化的进程取决于一国的实力以及其应用形式,即一国有多少人力、马力、风力和后来的蒸汽动力。在这一时期,受到宗教影响或帝国主义影响(或两者的结合),国家和政府利用暴力推倒壁垒,将世界的各个部分合并为一。在1.0版本下,主要的问题是:我的国家在全球竞争中处于何种地位?企业如何走出国门,利用其国家的力量和其他人合作?  第二个时代被称做全球化2.0版本。这一时代从1800年左右一直持续到2000年,中间曾被大萧条和两次世界大战打断。这个阶段让世界的规模从中号“缩水”为小号。在这一时期,推动全球一体化的主要力量是跨国公  司,这些公司到国外去的目的就是要寻找市场和劳动力。荷兰和英国股份公司的扩张和随后的工业革命带动了跨国公司的海外投资。在这一时代的前半阶段,铁路和蒸汽机带来了运输成本的下降并推动了一体化的进程,而后半阶段的全球化进程则得益于电话、电报、电脑、卫星、光纤电缆和初期互联网等带来的通信成本下降。  正是这个时代让我们看到了全球经济的诞生和成熟,各国之间有充足的商品和信息的流动,这才出现了真正的全球市场,商品和劳动力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套利。  这一时期全球化的进程取决于硬件的突破,从早期的蒸汽船和铁路到后来的电话和大型计算机。在2.0版本的情况下,主要的问题是:我的公司在全球竞争中处于何种地位,它有哪些机遇可以利用?我怎样通过我的公司同他人开展合作?  各种阻碍全球化进程的壁垒都开始倒塌,全球化和反对全球化的运动掀起新的高潮。但是,尽管如此,在看似密集无缝的全球一体化当中仍旧有很多障碍。当时,除政府和学术机构之外没有什么人使用电子邮件,网络和电子商务才刚刚开始。  第三个时代被称为全球化3.0版本。世界在2000年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3.0版本将这个世界从小号进一步缩小到微型,并且将竞争场夷为平地。如果说全球化1.0版本的主要动力是国家,2.0版本的主要动力是公司,那么3.0版本则是新发现的合作完成全球化的个人的能力,这种动力也赋予全球化3.0版本唯一的特征。这种容许和强制个人和小的集团,使其轻而易举、天衣无缝地融人全球化的现象,就是弗里德曼所说的“平坦的世界”。  平坦的世界是个人电脑(允许每一个人以电子的方式书写他自己的东西)、光缆(允许大家能够接触到世界上越来越多的电子内容)、工作流程软件(使得全世界所有人无论处于何地,无论距离有多远都能共同编写同样的电子内容)的综合产物。之前没有人预计到这一整合,但是它确实发生了,就在2000年左右。而当它发生以后,全世界的人们马上开始觉醒,意识到他们拥有了前所未有的力量,可以作为一个个人走向全球;他们要与这个地球上其他的个人进行竞争,同时有更多的机会与之进行合作。结果就是,每个人现在都会问道:在当今全球竞争机会中我究竞处在什么位置?我可以如何与他人进行全球合作?  但是,全球化3.0版本时代与前面时代的不同点并不仅仅在于它缩小和平坦化了整个世界,并使得人们可以全球合作。还在于,之前的全球化1.0版本和2.0版本都是以欧洲和美国的人和公司作主要驱动力的。虽然中国在18世纪的时候依然是世界上最大经济体,但全球化的主要参与者和塑造者却是西方国家、公司和探险者。但是现在看来,这一点会越来越不成立。随着它进一步平坦化和缩小这个世界,全球化3.0版本将越来越多地不仅是被个人驱动,而且是被各种各样的人所驱动,并不仅仅局限于西方人和白种人。全世界每个角落、各种肤色、各个人种都可以参与其中。当然,尽管全球化3.0版本的主要特征是个人的全球化参与,大大小小的公司和组织在这个年代也会有新的发展。  二、科技发展速度越来越快  回顾20世纪,人类最为壮观的历史现象莫过于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人类在这100年所取得的科技成就和创造的物质财富远远超过以往时代的总和。近20年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环境保护技术等发展日新月异,以美国、日本和欧洲为中心的世界高科技正在加速发展。目前,各国在为抢占高科技的制高点而展开激烈的研究开发竞争,最终目标是在新世纪创立新产业,开拓新市场,进而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全球技术进步速度加快主要有如下10大表现:  (1)科技更新的速度加快;  (2)科学与技术的结合,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缩短;  (3)科技成果扩散速度的加快;  (4)全球信息资源储量的爆炸性增长;  (5)知识技术在经济增长要素中的主导作用的确立;  (6)知识工人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力;  (7)知识成本在产品成本中占显著比重;  (8)虚拟经济的快速发展;  (9)网络经济的发展对人类未来将带来难以估量的影响;  (10)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及高新技术产品贸易增长速度的加快。  能够说明技术发展速度的著名定律是计算机第一定律——摩尔定律。1965年,戈登·摩尔(Gordon Moore)为准备一个关于计算机存储器发展趋势的报告,整理了一份观察资料。在他开始绘制数据时,发现了一个惊人的趋势:每个新芯片大体上包含其前任两倍的容量,每个芯片的产生都是在前一个芯片产生后的18-24个月内。如果这个趋势继续的话,计算能力相对于时间周期将呈指数式的上升。摩尔的观察资料,就是现在所谓的摩尔定律,所阐述的趋势一直延续至今,且仍不同寻常地准确。人们还发现这不光适用于对存储器芯片的描述,也精确地说明了处理器能力和磁盘驱动器存储容量的发展。摩尔定律被引入到其他高科技行业,用来形容技术快速发展带来的性能提高。在26年的时间里,芯片上的晶体管数量增加了3200多倍,从1971年推出的第一款4004的2300个增加到奔腾II处理器的750万个。  在科技发展迅速的今天,任何组织都不可能在所有科技领域占据优势,世界科技资源的多元化地理分布及世界科技发展的不平衡,决定了科学前沿的一些重大突破很难由某一个国家的科技力量和科技资源来实现。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组织合作与竞争 PDF格式下载



对管理工作实用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