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财政与金融

杨明 编 中国经济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8  

出版社:

中国经济出版社  

作者:

杨明 编  

页数:

211  

前言

  财政与金融是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两大工具,在现代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而也是所有财经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为了适应高职高专院校财经类专业的教学需要,培养具有一定素质的财政、金融人才,根据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我们编写了本书。  本书融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强调培养和提高学生认知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编者结合自身多年高职高专财政与金融课程的教学经验,并广泛吸取同类教材的建设成果,将财政与金融的理论知识和当前的社会时政、金融环境紧密结合,进行了全面的创新和改革,使得本书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1)趣味性的案例导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书在每章内容开始之前都安排了一例具有趣味性和引导性的阅读材料,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求知的欲望。  (2)知识丰富,覆盖面广。本书不仅覆盖了财政与金融的主要理论和知识,还包含了最新的财政与金融领域的相关改革和政策变化,拓宽了教学内容,能够满足不同基础和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  (3)阅读材料丰富。本书在每章的教学内容里都插入了若干“小知识”,引入了大量财政与金融发展的历史典故和当前热点问题,有助于学生更全面地理解财政金融政策。  (4)图文并茂,生动鲜活。为加强相关问题的直观性,本书采用了大量浅显易懂、清楚明了的图示和表格,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领会和理解。  (5)突出有效的实训项目。本书强调对学生的实训,每章都配有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实训项目和复习思考题,既便于学生快速明确学习方向,同时也有利于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  分析思考能力。

内容概要

  财政与金融是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两大工具,在现代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而也是所有财经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为了适应高职高专院校财经类专业的教学需要,培养具有一定素质的财政、金融人才,根据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我们编写了本书。  本书融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强调培养和提高学生认知和分析问题、解  决问题的能力。编者结合自身多年高职高专财政与金融课程的教学经验,并广泛吸取同类教材的建设成果,将财政与金融的理论知识和当前的社会时政、金融环境紧密结合,进行了全面的创新和改革,使得本书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1)趣味性的案例导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书在每章内容开始之前都安排了一例具有趣味性和引导性的阅读材料,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求知的欲望。  (2)知识丰富,覆盖面广。本书不仅覆盖了财政与金融的主要理论和知识,还包含了最新的财政与金融领域的相关改革和政策变化,拓宽了教学内容,能够满足不同基础和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  (3)阅读材料丰富。本书在每章的教学内容里都插入了若干“小知识”,引入了大量财政与金融发展的历史典故和当前热点问题,有助于学生更全面地理解财政金融政策。  (4)图文并茂,生动鲜活。为加强相关问题的直观性,本书采用了大量浅显易懂、清楚明了的图示和表格,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领会和理解。  (5)突出有效的实训项目。本书强调对学生的实训,每章都配有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实训项目和复习思考题,既便于学生快速明确学习方向,同时也有利于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  分析思考能力。

书籍目录

第一章 财政概述第一节 财政的产生与发展一、什么是财政二、财政的产生与发展第二节 市场经济与公共财政一、市场经济的优越性二、市场失灵的现象三、市场经济下的公共财政第三节 财政职能一、资源配置二、收入分配三、稳定经济第二章 财政收入第一节 财政收入形式与原则一、财政收入的概念二、财政收入形式三、财政收入原则第二节 财政收入构成与规模一、财政收入的构成二、财政收入的规模第三节 国债收入一、国债概述二、国债制度第三章 税收第一节 税收概述一、税收的含义二、税收的特征三、税收的作用四、税负转嫁第二节 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一、什么是税收制度二、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第三节 我国现行主要税种一、流转税类二、所得税类三、其他税类第四章 财政支出第一节 财政支出形式与原则一、财政支出的概念二、财政支出的形式三、财政支出的原则第二节 财政支出的构成与规模一、财政支出的构成二、财政支出的规模第三节 购买性支出一、投资性支出二、社会消费性支出三、政府采购制度第四节 转移性支出一、社会保障支出二、财政补贴支出二、财政补贴支出第五章 国家预算与预算体制第一节 预算概述一、预算的概念二、预算的组成与分类三、预算管理的程序四、决算第二节 分税制预算管理体制一、分税制的基本内容二、分税制存在的问题三、完善分税制的措施第六章 货币制度与货币流通第一节 金融的产生与发展一、金融的概念二、金融的作用三、金融的产生与发展第二节 货币与货币制度一、货币的性质二、货币的职能三、货币制度第三节 货币流通规律一、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二、货币流通规律+第四节 货币供求一、货币的需求二、货币的供给三、货币供给均衡第五节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一、通货膨胀二、通货紧缩第七章 信用与利息第一节 信用的特征与形式一、信用的概念二、信用的特征三、信用的作用四、信用的形式第二节 利息与利率一、利息二、利率第八章 金融机构及其业务第一节 各类金融机构一、金融机构的概念与分类二、银行类金融机构三、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四、我国的金融体系第二节 金融业务一、中央银行业务二、商业银行业务三、其他金融业务第九章 国际金融 第一节 外汇与汇率一、外汇二、汇率三、国际汇率制度第二节 国际收支一、国际收支的概念二、国际收支平衡表三、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第三节 国际金融机构一、全球性的金融机构……第十章 金融市场第十一章 财政与货币政策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第一章 财政概述  第一节 财政的产生与发展  一、什么是财政  财政是政府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以政府为主体依据其权利对一部分社会产品进行的集中性分配。理解这个概念我们需要把握以下特点。  (一)财政分配的主体是政府  政府是财政分配的主宰者。在财政分配中,政府居于主导地位或支配地位,而其他主体如单位和个人则处于被动从属的地位。这就是说,财政分配的目的、分配的方向、分配的范围及分配的时间等,都由政府来决定。也正因为如此,财政成为政府可以直接使用的调节经济和社会运行的强有力的手段之一。  当然,国家在财政分配中的主导、支配地位并不意味着国家可以滥用权力,而必须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遵循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否则会受到经济规律的惩罚。  (二)财政分配的对象是一部分社套产品  财政分配的对象即财政分配的客体是一部分社会产品。而不是全部。就整个社会分配而言,财政分配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其中绝大多数社会产品是通过其他的形式进行的分配。在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构成C+V+M中,C是补偿生产过程中消耗掉的生产资料的价值,是为了实现简单再生产而必须由生产者或企业掌握的收人,一般来说C不能成为财政分配的对象。社会总产品价值构成中的v部分,是实现劳动力的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而需要由劳动者掌握的收入,所以也不能成为财政分配的主要对象。社会总产品价值构成中的M部分。是社会纯收入,即便财政将其全部集中起来,也不会影响简单再生产,因此,它是财政分配的主要对象。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财政与金融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