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海边的屋

曹文轩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8  

出版社: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作者:

曹文轩  

页数:

134  

前言

小时候在田野上或在河边玩耍,常常会在一棵大树下,用泥巴、树枝和野草做一座小屋。有时,几个孩子一起做,忙忙碌碌的,很像一个人家真的盖房子,有泥瓦工、木工,还有听使唤的小工。一边盖,一边想象着这个屋子的用场。不是一个空屋,里面还会放上床、桌子等家什。谁谁谁睡在哪张床上,谁谁谁坐在桌子的哪一边,不停地说着。有时好商量,有时还会发生争执。当然,很多时候是非常美好的情景。屋子盖起来了,大家在嘴里发出噼里啪啦一阵响,表示这是在放爆竹。然后,就坐在或跪在小屋前,静静地看着它。终于要离去了,孩子们会走几步就回头看一眼,很依依不舍的样子。回到家,还会不时地惦记着它,有时在过了一阵子时间后,又跑回来看看,仿佛一个人离开了他的家,到外面的世界去流浪了一些时候,现在又回来了,回到了他的屋子、他的家的面前。 我更喜欢独自一人盖屋子。 那时,我既是设计师,又是泥瓦工、木匠和听使唤的小工。我对我发布命令:“搬砖去!”于是,我答应了一声:“哎!”就搬砖去——二边忙碌一边不住地在嘴里说着:“这里是门!”“窗子要开得大大的!”“我要睡一个大大的房间!窗子外面是一条大河!”……那时的田野上,也许就我一个人。那时,也许四周是滚滚的金色的麦浪,也许四周是正在扬花的一望无际的稻子。我很投入,很专注,除了这屋子,就什么也感觉不到了。那时,也许太阳正高高地悬挂在我的头上,也许都快落进西方大水尽头的芦苇丛中了。终于,那屋子落成了。那时,也许有一只野鸭的队伍从天空飞过,也许,天空光溜溜的,什么也没有,就是一派纯粹的蓝。我盘腿坐在我的屋子跟前,静静地看着它。那是我的作品,没有任何人参与的作品。我欣赏着它,这种欣赏与米开朗基罗完成教堂顸上的一幅流芳百世的作品之后的欣赏,其实并无两样。屋子,作品,伟大的作品,我完成的。 再后来就有了一种玩具——积木。 一度时期,我对积木非常着迷——更准确地说,依然是对建屋子着迷。我用这些大大小小、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积木,建了一座又一座屋子。我可以不停地盖,不停地推倒再盖。我很惊讶,就是那么多的木块,居然能盖出那么多不一样的屋子来。除了按图纸上的样式盖,我还会别出心裁地利用这些木块的灵活性,盖出一座又一座图纸上并没有的屋子来。那时,必定有一座我心中理想的屋子矗立在床边的桌子上。那座屋子,是谁也不能动的,只可以欣赏。它会一连好几天矗立在那里,就像现在看到的一座经典性的建筑。直到一只母鸡或是一只猫跳上桌子毁掉了它。 屋子,是一个小小的孩子就会有的意象,因为那是人类祖先遗存下的意象。 屋子就是家。 屋子是人类最古老的记忆。 屋子的出现,是跟人类对家的认识联系在一起的。家就是庇护,就是温暖,就是灵魂的安置之地,就是生命延续的根本理由。其实,世界上发生的许许多多事情,都是和家有关的。幸福、苦难、拒绝、祈求、拼搏、隐退、牺牲、逃逸、战争与和平,所有这一切,都与家有关。成千上万的人呼啸而过,杀声震天,血沃沙场,只是为了保卫家园。家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这就像高高的槐树顶上的一个鸟窝不可侵犯一样。我至今还记得小时候看到的一个情景:一只喜鹊窝被人捅掉在了地上,无数的喜鹊飞来,不住地俯冲,不住地叫唤,一只只都显出不顾一切的样子,对靠近鸟窝的人居然敢突然劈杀下来,让在场的人不能不感到震惊。 家的意义是不可穷尽的。 当我长大之后,儿时的建屋欲望却并没有消退——不仅没有消退,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人生感悟的不断加深,而变本加厉。只不过材料变了,不再是泥巴、树枝和野草,也不再是积木,而是文字。 文字构建的屋子,是我的庇护所——精神上的庇护所。 无论是幸福还是痛苦,我都需要文字。无论是抒发,还是安抚,文字永远是我无法离开的。特别是当我在这个世界里碰得头破血流时,我就更需要它——由它建成的屋,我的家。虽有时简直就是铩羽而归,但毕竟我有可归的地方——文字屋。 多少年过去了,写了不少文字,出了不少书,其实都是在建屋。这屋既是给我自己建的,也是——如果别人不介意、不嫌弃的话,也尽可以当成你自己的屋子。 我想,其他作家之所以亲近文字,和我对文字的理解大概是一样的。不一样的是,我是一个在水边长大的人,我的屋子是建在水边上的。

内容概要

  包括《海边的屋》、《守夜》2篇短篇小说及1篇中篇小说《太阳熄灭了》。

作者简介

  曹文轩,作家、学者。1954年生于江苏盐城。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时担任中国作协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协副主席。代表性长篇小说有《草房子》、《细米》、《红瓦》、《根鸟》、《天瓢》、《青铜葵花》、《山羊不吃天堂草》《大王书》《我的儿子皮卡》等;主要文学作品集有《忧郁的田园》、《红葫芦》、《蔷薇谷》、《追随永恒》、《三角地》、《曹文轩精选集》、《曹文轩自选集》、《曹文轩经典作品》等;主要学术性著作有《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二十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第二世界——对文学艺术的哲学解释》、《小说门》等。2005年出版纯美小说系列,2009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曹文轩文集》(14卷)。多部(篇)作品被翻译为英、德、法、日、韩等文字。曾获国际安徒生提名奖、中国安徒生奖、宋庆龄文学奖金奖、冰心文学大奖、国家图书奖、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图书奖、金鸡奖最佳编剧奖、中国电影华表奖、德黑兰国际电影节“金蝴蝶”奖等40余种。

书籍目录

海边的屋
守夜
太阳熄灭了

章节摘录

“让屋里……亮些吧……” 妈妈慢慢睁开眼睛,声音微弱地说。 她安静地躺在一张古老而沉重的大床上,高高的鼻梁由于眼窝的深陷而显得更高,一头黑发散乱地落在洁白的枕头上,两只细长的胳膊无力地放在身子两侧。无形的死神正朝她的灵魂一步一步地逼近。她脸色一片苍白,神态十分疲惫,仿佛与大风大浪搏击了三天三夜而耗尽了全部的精力,现在,正躺在一只被风浪击坏的舢舨上,在生命的海洋上随波漂泊。 “我去拉亮灯。”一直守候在床边的爸爸,轻轻拍了拍妈妈的手背,站起身来。 妈妈在枕头上摇摇头,声音愈加微弱:“在我眼前点上两支……两支蜡烛……” 爸爸好像预感到了什么,高大的身躯禁不住摇晃起来。 妈妈微微侧过头来,对几乎把面颊贴到她脸上的雅妮微笑着:“妮妮,去,和爸爸一起,给妈妈点上蜡烛……” 雅妮站起身,一边望着妈妈鼓励她的眼睛,一边朝妈妈点着头走向爸爸。 妈妈用眼神示意她:拉着爸爸的手。 她顺从了。她感到爸爸的手在颤抖,并且冰凉。 过了一会儿,父女俩一起把两支长长的红烛点亮了。 烛光纯洁、柔和而温暖。两颗黄色的火苗没有一丝声息地燃烧着,淡蓝色的、挂着绛色窗帘的屋子,顿时变得明亮起来。 融融的烛光里,妈妈的脸上泛起淡淡的红晕,一头黑发,显得湿润、柔软而美丽,仿佛被晨露沐浴过,那双含着几丝悲凉的眼睛里也透出一股活活的神气,好像恶魔般的病症正从她的躯体里悄然撤退,垂死的身躯又注进了蓬勃的活力,心在开始有力地搏动。 然而,妈妈似乎枯萎的眼角却滚出一颗泪珠。因为,她自己心里明白,这正是她快要离开这个世界而远走时的征兆。她的目光慢慢地移动,留恋地望着眼前的一切…… 窗台上,那株安静的文竹,像一团淡绿色的轻轻的雾霭;墙上挂着一幅画,风吹荷塘,荷叶翻卷,水波荡漾,她仿佛听见了清澈的水声;书桌上,金色的普希金铜像正被烛光照耀着,诗人的眼睛显得目光炯炯;书桌上,还放着她的最后一本诗集,白色的封面上只干干净净地画着一片正在风中飘落的枫叶;墙角上,放着丈夫的画架,上面有一幅未作完的画,是她的肖像,她年轻而漂亮…… 她凄惨地微笑着。P21-23


编辑推荐

国内最受欢迎的儿童文学家曹文轩,亲自精选中短篇小说代表作重新修订结集完成的这本《海边的屋(曹文轩小说精品屋)》! 该丛书由作者曹文轩精选其历年来短篇及中篇小说代表作,及读者极少见到的精品小说,进行重新修订后结集而成,讲述人性真、善、美的故事。丛书制作精良,每个故事都配以唯美插图,是孩子们阅读大师代表作的最佳选择。 由作者本人对其作品进行精选,在保持原有经典性的同时进行了重新修订,是作者中短篇小说作品的最新修订版。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海边的屋 PDF格式下载



一直喜欢曹文轩的小说,他是内心最纯净的一个作家,有着一颗永远停留的孩子的心。


读曹文轩的书,总觉得还没看过瘾,就已经读完了,呵呵,期待有长篇小说。


喜欢曹文轩的小说,还要多多的买,哈


好书,同事给自己的小孩也买了。


同事给她女儿买的,同事的女儿非常喜欢,都能看到不想睡觉


好看,现实而不缺一种向上的动力!送货很快。。曹文轩的作品总是那样耐人寻味,介绍本吧,本人超喜欢的,《草房子》!真的好看,看看吧


质量好,孩子很喜欢!


除了题目外没的一看。。


好书,孩子非常喜欢,正版。


很轻便,跑起来也有弹性,不错


很喜欢,书质量非常好!


薄,内容简单,不过语句还算是优美的


代朋友买的,她小孩很喜欢,曹文轩的每一本都很好。


我家宝贝挺喜欢~~~


儿子自己挑的,喜欢,亚马逊性价比高


女儿还没有顾上看,书的作者是朋友介绍的,应该还不错吧


不错,孩子喜欢!还可以!


书真精彩


曹文轩的作品好


海边的屋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