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东部陆相断陷盆地油气成藏组合体

张永刚 石油工业出版社发行部
出版时间:

2006-10  

出版社:

石油工业出版社发行部  

作者:

张永刚  

页数:

312  

字数:

520000  

内容概要

本书在简要回顾源控论、复式油气聚集带理论的基础上,从系统论的角度分析了成藏理论及其预测要素的发展趋势,重点论述了成藏理论的最新进展——成藏组合体理论。作者根据6年来的研究成果和勘探实践,深入阐述了成藏组合体理论的精确内涵、基本要素、划分原则、定量评价方法,并结合典型地区的应用,对成藏组合体成藏机理、理论模式、分布样式进行深入分析,进一步完善了理论体系。应用结果表明,成藏组合体理论必将对我国东部断陷盆地的勘探发挥重要作用。 本书对石油地质科技人员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书籍目录

绪论上篇 理论篇 第一章 中国东部断陷盆地石油地质特征  第一节 构造特征  第二节 构造演化与沉积充填  第三节 成烃演化 第二章 成藏组合体涵义  第一节 成藏组合体概念  第二节 研究内容及方法  第三节 成藏组合体表示方法及命名体系  第四节 成藏组合体类型划分 第三章 成藏组合体成藏机理  第一节 输导体系  第二节 成藏动力  第三节 成藏时间和期次  第四节 成藏要素匹配关系 第四章 成藏组合体成藏模式  第一节 成藏模式研究的指导思想  第二节 成藏组合体成藏模式下篇 应用篇 第五章 东营凹陷地质特征  第一节 盆地地质概况  第二节 层序地层划分  第三节 构造与圈闭特征  第四节 生烃特征  第五节 油藏分布样式  第六节 输导体系 第六章 成藏组合体分布  第一节 成藏组合体级别  第二节 成藏组合体分类  第三节 空间分布特征 第七章 成藏组合体应用效果  第一节 断裂型成藏组合体——陡坡胜坨成藏组合体  第二节 裂缝型成藏组合体——洼陷牛庄成藏组合体  第三节 复合型成藏组合体——缓坡梁家楼成藏组合体  第四节 复合型成藏组合体——陡坡王庄一宁海成藏组合体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第一章 中国东部断陷盆地石油地质特征  陆相断陷盆地是中国重要的含油气盆地类型之一。“断陷盆地”这一名称已应用多年,但在有关含油气盆地的分类方案中,对其称谓并不一致。在叶连俊、孙枢(1980)的盆地分类中,似应是“同生断陷盆地”;李德生(1982)称之为“拉张型盆地”的“板内断陷、坳陷盆地”;按朱夏(1982,1983)的盆地分类,应为“拉张断陷盆地”或“断层走向滑移及其引起的拉张与断陷盆地”;胡见义等(1991)则命名为“克拉通内部衰亡裂谷盆地,也称断陷盆地”;田在艺等(1996)又称之为“大陆边缘裂谷盆地”,等等。尽管它在各种分类方案中的称谓不同,但其主要涵义却极为相近。对于其成因的基本认识是:早期在某种地质作用下,上地幔上拱,岩石圈隆起,产生拉张断裂、块体差异升降和翘倾,形成复式半地堑(箕状)或地堑式盆地,并伴有基性岩浆活动;晚期地幔物质冷却收缩,地壳区域性整体沉降,形成坳陷盆地;两种类型的盆地叠合在一起,构成断陷一坳陷复合盆地。在沉积上,此类盆地表现为下伏裂谷充填式沉积层序和上覆坳陷式沉积层序的有序组合。中国东部的陆相含油气盆地都属于这种类型,但各盆地之间也有很大区别。按照一般的理解,如果一个断一坳复合盆地最主要的烃源层和含油气层系发育在断陷期,则称之为断陷盆地,例如渤海湾盆地等。济阳坳陷则是渤海湾盆地中的典型代表之一。反之,松辽盆地虽然也是断一坳复合盆地,但其主要断陷期是侏罗纪一早白垩世前期,而最主要的烃源层和含油气层系却发育在早白垩世后期一晚白垩世的坳陷期,因此绝大多数石油地质家都将它作为坳陷型盆地的代表,有的甚至称它为新克拉通沉陷复合盆地(胡见义等,1991)。   第一节 构造特征  盆地的几何学、运动学特征是含油气盆地分析的重要内容,是开展沉积体系分析、圈闭演化、成藏过程研究的基础。几何学特征研究主要指盆地的构造样式分析。含油气盆地构造样式研究可分为不同的研究尺度。不同含油气盆地之间几何形态的差异是一种大尺度的构造样式分析,可作为次级盆地类型划分的依据;盆地内部不同构造带构造样式研究属于中尺度级别,可反映不同构造单元或构造带的成因和圈闭组合样式,并控制了相应的油气成藏组合和成藏过程。具体到不同构造带内部,由于盆地演化的多期叠加作用,又会形成动力学特征不同的典型构造样式,如伸展构造样式、扭动构造样式、挤压构造样式、反转构造样式等,属于断陷盆地范围内的小尺度研究级别。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东部陆相断陷盆地油气成藏组合体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