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油气勘探理论与实践

翟光明 石油工业
出版时间:

2007-4  

出版社:

石油工业  

作者:

翟光明  

页数:

610  

字数:

1182000  

内容概要

本书收集了55篇论文,系统反映了翟光明院士石油地质学术思想和从中国区域构造背景分析油气勘探方向,以及在板块构造演化控制下的前陆盆地、古隆起、古生界台盆、复式油气聚集带、油气资源评价、科学探索井等理论与实践上的卓越建树。全书共分三篇:专沦篇主要是论述油气勘探的新理论、新领域、新认识以及指导中国油气勘探发现的论著和有关油气勘探的论文;英文篇是发表在国外学术文集或专业期刊上的论文;友情篇是和同行们切磋交流、研讨油气勘探、开拓创新、合作完成或同行们自己完成的新作。 本书可供科学研究、生产企业石油地质工作者及相关院校师生参考。

作者简介

翟光明,石油地质专家。安徽泾县人。195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历任玉门油田采油厂总地质师,石油工业部勘探司勘探处处长、司长、总地质师,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院长、高级工程师,中国地质学会第三十三届副理事长,中国石油学会第一届常务理事、第二届理事,中国科协第三届常委,太平洋矿产和能源理事会理事。曾参加编制老君庙庙田注水开发方案,并组织实施。先后组织和参加编制了大庆、胜利、任丘、辽河等大油区的勘探规划,并组织实施。1972年总结了渤海湾断块油田富集规律。提出石油开发区、勘探区和准备区三个阶段衔接的方案,并已被采纳。撰有《中国沉积盆地的特点及油气资源分布》、《渤海湾油气聚集规律》等论文。

书籍目录

专论篇 世界油气工业发展概况与我国油气发展战略探讨 中国10次石油大会战 中国油气工业发展历史 从全球主要油气区勘探规律看我国油气勘探 世界油气勘探形势及我国油气勘探思路 中国石油天然气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 从区域构造背景看我国油气勘探方向 我国油气资源及石油地质和油气勘探的几个问题 中国沉积盆地的特点及油气资源分布 煤层气是天然气勘探的潜在接替领域 中国勘探形势、部署意见和“七五”设想 资源评价方法的选择和结果 渤海湾盆地油气聚集规律及今后勘探意见 渤海湾盆地新层系新领域油气勘探前景 渤海湾盆地资源潜力和进一步勘探方向的探讨 渤海湾盆地勘探策略探讨 中国前陆盆地特点及未来油气勘探策略 中国的前陆盆地与油气聚集 对鄂尔多斯盆地大气区形成条件的认识和几点意见 鄂尔多斯地区古生界大气区形成环境的认识 塔里木盆地石油勘探实现突破的重要方向 对塔中地区石油地质条件的认识 柴达木盆地北缘油气远景展望 重新认识柴达木盆地 力争油气勘探获得新突破 整体、理性思维 间接、直接实践 访谈:中国油气资源大有潜力 21世纪中国油气资源远景展望 中国油气资源将枯竭吗?英文篇 China’s Hydrocarbon Resources Enjoy a Good Prospect in the 21st Century The Eocene Environment of China’s Non-Marine Source Rocks Laojunmiao Field in Jiuquan Basin, Gansu Provinc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o Classification and Tectonostratigraphic Evolution of Sedimentary Basins in China Geology and Petroleum Potential of Northwestern China Characteristics and Oil and Gas Potential of Sedimentary Basins of China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Oil Prospect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Oil and Gas Accumulations in China’s Continental Basins Buried-Hill Oil and Gas Pools in the North China Basin Exploration Practice and Prospects of the Buried-Hill Oil Fields in North China友情篇 中国石油近年风险勘探的三项重大发现及地质意义 石油地质学理论若干热点问题的探讨 中国克拉通盆地海相油气地质特征与勘探潜力 “塔里木—扬子古大陆”的重建对预测大型矿产的重要意义 为找石油,执著探索,始终不渝 找油思路促进油气勘探科技的发展 中国中西部板块构造与油气盆地特征 湖南邵阳—四川松潘地质—地球物理剖面综合勘探成果及认识 中国中西部前陆盆地的油气地质特征与油气勘探 准噶尔盆地古隆起分布演化特征及油气勘探方向 柴达木盆地构造演化与油气勘探前景 辽河油气区大民屯凹陷中、新元古界生烃潜力初探 里海地区地质特征及油气资源 川西前陆盆地上三叠统层序地层与有利砂体分布 松辽盆地北部深层大气田形成条件 库车坳陷膏盐岩在构造变形中的作用与油气的关系 塔里木盆地西部新生代构造演化及构造格局

章节摘录

专论篇世界油气工业发展概况与我国油气发展战略探讨石油是工业的血液,21世纪将是天然气大发展的世纪。21世纪的石油天然气发展究竟依靠什么?传统的机遇几乎不再存在,新的挑战需要新的思维。当前,石油和天然气的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化的热门话题。研究中国油气工业的国际发展环境和世界石油工业对中国油气工业的发展和战略探讨具有很重要的借鉴和补充作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据此,本文将从世界油气发展趋势和中国油气发展现状出发,探讨中国的油气发展战略。1 世界油气资源与发展趋势世界油气分布与大构造带紧密相关,全球造山带的分布规律性亦十分明显,大致分布于两大地带:一为环绕太平洋带,包括北美洲的落基山、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连接亚洲和欧洲古板块的乌拉尔山,以及亚洲和大洋洲、太平洋沿岸及边缘海外围岛屿与山脉;另一为古特提斯带,横贯亚洲、欧洲南部和非洲北部。特提斯构造带与环太平洋构造带发育了世界上80%以上的大油气田。同时,世界大油气区的分布均具有明显的有序性。世界油气资源富集规律受控于区域构造地质背景,总的来说,世界油气资源丰富,但分布不均。世界石油、天然气资源分布见图1、图2。1.1 按照国家的油气资源丰厚,世界石油分布按国家可分为5级(1)非常丰富:中东各国(沙特阿拉伯、伊拉克、科威特、伊朗、阿联酋、卡塔尔)、委内瑞拉、利比亚等;(2)丰富:俄罗斯、美国、加拿大、墨西哥、阿尔及利亚、阿塞拜疆;(3)有一定油气资源:中国、英国、挪威、巴西、埃及、哈萨克斯坦等;(4)石油产量一般:印度、印尼、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罗马尼亚等;(5)贫油国:德国、意大利、日本、北欧各国(瑞典、芬兰、捷克)、法国、西班牙、荷兰、白俄罗斯、保加利亚、格鲁吉亚、匈牙利、立陶宛、吉尔吉斯、奥地利、希腊、土耳其等。1.2 美国联邦地质调查局(USGS)全球资源评价2000年美国联邦地质调查局对全世界油气资源分布做了综合分析和研究,可以看出,从历次的分析,特别是利用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和实践,总的来看世界油气资源是比较丰富的(图3)。问题是油气资源在全球的分布极不均匀,全世界的油气资源66%以上集中在中东地区,再加上美国、中亚一俄罗斯地区以及北非等国几乎占去90%以上,其他国家油气资源则相对较少。据统计分析,在全世界200多个国家内,富含油气的国家不到10%。


编辑推荐

《中国油气勘探理论与实践》可供科学研究、生产企业石油地质工作者及相关院校师生参考。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油气勘探理论与实践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