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交往型学校概论

孙彦彬,匡瑾璘,高强 著 石油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2  

出版社:

石油工业出版社  

作者:

孙彦彬,匡瑾璘,高强 著  

页数:

261  

前言

  教育,究其本质而言是一种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往。教育始于交往,交往是教育的存在方式,没有交往,就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教育。交往不仅仅存在于课堂,更存在于学校教育的每一处、每一时;交往不仅仅表现在表面上的“你来我往”,更意味着平等对话、合作意义建构;交往不仅仅是一种认识活动过程,更关涉到主体间的双向理解与生成;交往不仅仅是一个教学范畴,它与学校的管理理念、管理方式、体制运行等有着更为密切的关系。因此,如能将交往理念、精神扩展到包括行政决策、教师管理、学生培养、文化建设等各项学校活动之中,构建起交往型学校,那么,对于学校教育与管理来讲将是一次深刻的变革。  交往型学校是对教育本质的深刻把握,是对传统教育范式的深刻反思,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深刻体现,是对教育范式的本质回归。交往型学校具有深厚的哲学基础,如胡塞尔的“交互主体论”、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雅斯贝尔斯的“交往教育理论”等都为交往型学校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哲学基础。哲学意义上的交往源于现实世界又高于现实世界,它更强调交往双方的主体性、平等性、合作性,强调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平等对话,强调交往主体双方的理解、合作、互融等,而这些对学校教育与管理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内容概要

  交往型学校是对教育本质的深刻把握,是对传统教育范式的深刻反思,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深刻体现,是对教育范式的本质回归。交往型学校具有深厚的哲学基础,如胡塞尔的“交互主体论”、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雅斯贝尔斯的“交往教育理论”等都为交往型学校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哲学基础。哲学意义上的交往源于现实世界又高于现实世界,它更强调交往双方的主体性、平等性、合作性,强调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平等对话,强调交往主体双方的理解、合作、互融等,而这些对学校教育与管理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如何构建交往型学校,发挥交往机制在现代学校教育、管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是学校教育与管理研究的一个全新课题。对于这一课题,《交往型学校概论》进行了研究与探讨,并对交往教育机制、交往管理机制、交往德育机制、交往目标机制、交往规范机制、交往文化机制等学校运行的主要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和阐述,构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从交往型学校视角对新时期高校稳定进行了思考,构建起了“六位一体”的新时期高校稳定机制,希望《交往型学校概论》的研究与探讨能够对学校教育的改革、发展以及新时期高校稳定有所裨益。

作者简介

  孙彦彬,男,汉族,吉林省吉林市人,1951年2月生,管理学教授,博士生与师,享受黑龙江省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现任大庆石油学院党委书记,大庆市委委员,国际石油经济常务理事,中国石油企业协会理事,中国石油企业管理成果评审委员。长期从事油气藏经营管理、油田开发技术经济评价、石油工程项目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在高校管理、党建及思想政治工作方面亦成果显著。

书籍目录

第一章 交往研究第一节 交往概述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及其对教育的启示意义第三节 雅斯贝尔斯交往理论及其对教育的启示意义第四节 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及其对教育的启示意义第五节 交往:教育研究的新视野第二章 教育的交往本质观第一节 教育研究第二节 教育的交往本质观第三章 交往型学校概述第一节 交往型学校背景预设第二节 交往型学校概述第四章 交往教育机制第一节 交往教育机制概述第二节 交往教育机制的主体研究第三节 借鉴建构主义教育观,构建交往教育机制第五章 交往管理机制第一节 管理及学校管理第二节 交往管理机制概述第六章 交往德育机制第一节 走向交往理论与实践的德育机制第二节 交往德育机制的特征及运行原则第七章 交往目标机制第一节 目标及高校目标机制第二节 交往目标机制:一种理性目标机制的反思第八章 交往规范机制第一节 现行学校规范机制存在问题分析第二节 交往规范机制研究第九章 交往文化机制第一节 交往型学校:从经验管理、科学管理到文化管理第二节 交往型学校: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第十章 交往型学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第一节 交往型学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第二节 交往型学校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第三节 交往型学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测评——以D高校为例第十一章 构建交往型学校维护新时期高校稳定第一节 新时期高校稳定研究第二节 构建交往型学校,维护新时期高校稳定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交往研究  第一节交往概述  交往,与人类相伴而生、相伴前行,它是一个关涉到人类生存与发展、社会演变与进步的根本性问题。从古至今,人类的一切活动和行为——个人的衣、食、住、用、行,社会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技等都直接或间接地与交往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关联。尽管随着技术理性的日益昌明、科技手段的不断革新、社会变革的逐步推进,人类交往的方式和手段日新月异,效果、效率也明显提高,但是交往作为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实践活动这一属性却始终如一、亘古未变。  一、交往的内涵分析  交往来自于拉丁语的Communis,最初是指共同的、通常的意思,后来人们把它理解为分享思想与感觉,交流情感、观念、信息等。交往的英文是Communication,德文对应的单词是Kommunication和Verstandingung,它除了有交往的含义之外,还有信息传播、交流、交换、交通、通讯、联络等多层含义。根据1968年版.《国际社会科学百科全书》中的定义,“交往”可以指动物的、心灵的。认知的、语言的、宣传的以及大众传播媒介等意义。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使用的是verkehr,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关于“交往”的注释所说,“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verkhr这个术语的含义很广。它包括个人、社会团体、许多国家的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交往型学校概论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