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每天读点季羡林全集

安忆 石油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9  

出版社:

石油工业出版社  

作者:

安忆  

页数:

250  

字数:

240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季羡林,一位世纪老人,走过了风雨飘摇、朝代更迭、持续战争的动乱年代;经历了政治斗争、天灾人祸、狂热运动的动荡时期;风雨的历练,成就无悔的人生,晚年的季羡林被尊为国内为数不多的几位大师级人物之一,学界的泰斗。 季羡林先生为人所敬仰,不仅因为他通古博今的学识,更因为他朴淳厚真的品格和山高水远的境界,还有既具大家风范又不失赤子之心的人格魅力。 然而,季羡林只是一位从普通农民家庭走出的学者,他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家庭,六岁离家倚靠叔父求学,少年时期更是胸无大志、温和胆小的人。是什么让没有任何背景的季羡林先生,一步步成为一代学术大儒;又是什么让季羡林先生度过人生种种关坎,终见人生辉煌。 解读季羡林,我们可以从中收获良多。季羡林先生在治学、立世、为人、处世上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洞察世事的睿智和博大深沉的情怀也带给我们无尽的启示。 治学,季羡林先生主张勤奋、踏实、创新、交流。他推崇“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考证方法。他说学者要有自己的学术良心,也要“广通声气,博采众长”,善于借鉴。 立世,季羡林认为不完满才是人生。人不应该把生活的基点放在完满上,不必苦求自己无法实现的愿望,更不必希冀占有全部。一个充实的人生,应该是多姿多彩的,甚至也能包容不足与失败;只要真诚地面对生活,留点缺憾,人生才有追求的快乐和搏击的梦想,才能想尽办法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走向成熟。 做人,季羡林先生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传承,在于承上启下。他曾说:“自己生存,也让别的动物生存,这就是善。”他热爱工作,重视交友,并以“真”为做人的原则。 处世,季羡林先生要求自己“洞明世事,反求自躬”,常怀理解、宽容之心。同时对待别人的诋毁,不当糊涂的好人,而是“不重誉毁,荣辱不惊”,保持清醒的头脑。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季羡林之人生信念 不完满才是人生 尽人事而听天命 福祸相依,心态平和 “天人合一”乃幸福之本 人生的真正价值使命 机遇改变人生 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 认真做事才算对得起自己第二章 季羡林之处世之道 道是平常心 宽恕一切,没什么不可原谅 该忘记的就忘记 须“适应”,但不能“迁就” 不必三思而后行 对他人的帮助心存感恩 容忍是最大的美德 不要太在意别人的诋毁 把别人当傻瓜是最大的傻瓜 人生不能没有朋友第三章 季羡林之修身之道 慈善是道德积累的开端 化成了灰都要爱国 礼貌问题不是个人小事 人贵有自知之明 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 弄明白为什么活着 “不知足”富有重大意义 纵化大浪中,不喜亦不惧第四章 季羡林之德性之美 做真实的自己 以今日之我,攻昨日之我 假话全不讲,真话不全讲 “名利于我如浮云 洞明世事,反求诸躬 “不是虚心,而是心虚” “价值就表现在‘变态’上” 灾难的“社会效益第五章 季羡林之治学之道 天资+勤奋+机遇一成功 一寸光阴不可轻 诀窍就在于他们的“笨” 开卷有益 广通声气,博采众长 抓住一个问题终生不放 没有新意,不要写文章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第六章 季羡林之长寿之道 “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积极过好每一天 感情充沛,兴趣广泛 “老了就得服老” 三勤:手勤,脚勤,脑勤 养生无术是为术 “青年学生就是我的药石” 不重誉毁,荣辱不惊第七章 季羡林之生活哲学 孝悌之道不可忘 爱情实在点为好 夫妻需要宽容和理解 苦中有乐,其乐亦融融 让家庭充满快乐与温馨 唯有节俭惜福的人才有福第八章 季羡林之君子风度 君子之交淡如水 君子成名而不逐利 当仁不让真君子 一言为重,百金为轻 君子交友要讲信义 以仁交心,更要有爱人之德第九章 季羡林之醒世妙语 一本好书的标准 没有压力,哪来的拼搏 孱头:不应当恐惧而恐惧 隔膜:不懂“宜之”的标准 东风压过西风 虚荣心不当一概贬低

章节摘录

季羡林曾经好几次撰文写“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人类是地球上的一种生命,但并不是唯一的生命,花鸟虫鱼都有它们自己的生命,人类却常常不公平地对待它们。中国人过去讲天人合一,其实就是人与自己的内心,与他人、与环境的和谐。但是随着对经济效益的盲目追逐,人们把自己当成是万物之灵长,是掌控世界的唯一主宰,开始无休止的向大自然索取资源,美其名日:“征服”自然。但是,对大自然的肆意破坏,迟早有一天会得到“报应”。这个报应也许是荒漠化,也许是气候变化,也许是动物灭绝,还有可能是资源紧张。在中国思想史上,“天人合一”是一个基本的信念。季羡林对其解谊。西方人总是企图以高度发展的科学技术征服自然、掠夺自然,而东方先哲却告诫我们,人类只是天地万物中的一个部分,人与自然是息息相通的一体。庄子《齐物论》有云“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强调个人内心与天地和谐,以期达到一种高度的和谐之美,即“天人合一”的境界。而“天人合一”是“天和”、“人和”、“心和”的总合。“天人合一”的思想无处不在,甚至在中国特有的茶文化中,由盖、碗、托三件套组成的茶盏就分别代表了天、人、地的和谐统一、缺一不可。近代冯友兰的“人生境界说”是他哲学思想中最为珍贵的一个部分。冯友兰认为,人生境界有高低之分,觉解多者,其境界高,觉解少者,其境界低。根据人的觉解程度的不同,将人生境界从低到高划分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天地境界,也就是天人合一的境界,乃是最高的境界。天地以人为主宰,人以心为主宰。天地以人而神,人以心而神。舍此心,宇宙便无着落处。每一天,无论你是一个百万富翁,还是一个贫穷乞丐,一个人的基本目标之一就是获取理应得到的内心情感的快乐。现代人确信“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生命”。于是“快”与“忙”成了现代化生活的重要标志。在繁华都市的大街上,看到的大都是急速行驶的车流,来去匆忙的人流,大家忙得不亦乐乎,忙得焦头烂额,忙得无暇关照自己的生命。甚至没有时间仰头欣赏皎洁明亮的月光,没有时间带着孩子到河边小溪去嬉水游玩,也没有时间欣赏路边的树木、天上的白云。人们就这样让生命时光在现代生活的快节奏中匆匆而流走,失去了悠闲,失去了与大自然的交流沟通,这真是现代人生活的悲哀。本来,人生是要慢慢地,细细地品味的。可是,现代生活的一切都成了匆匆的“快餐”,人生的诗意没了,生活的本质变了。与古人相比虽然现代人在物质需求上获得了巨大的满足,但是在精神生活上却失去了很多。我们现在已很难体味陶渊明时代那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的诗意生活了。王维的山水诗:“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芳春歇,王孙自可留”,把人与自然和谐美妙的境界表达得十分舒心惬意,美不胜收。这才是生活的本味,人生的诗意。所谓的“电脑综合征”、“空调综合征”、“网络综合征”、“城市综合征”等现代病,虽然引发的原因很多,但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人与自然相隔绝,人类精神与自然生态相分离造成的。久而久之,人的心态会变得浮躁,人的心胸会变得狭隘,人的追求会变得市侩,人的眼光会变得势利。因此,生活在城市里的现代人,特别需要到大自然中去释放情怀,清静心灵,在青山绿水中给自己的心灵放个假,寻回自己原本属于自然的天性,回归到“人天合一”的自然生态中去。周末或节假日,大家不妨到森林公园去,到荒山原野去,到海边河滩去,到田园乡村去,与自然万物同呼吸,相对语,与大自然母亲融合在一起,接受大自然给予人类精神上的洗礼与抚慰,寻回原本属于自己的“人天合一”的境界。人类只有与大自然脉动相连,浩然同流,和谐相处,才能生生不息。人类只有经常和大自然交流对语,才能体悟到人类与天籁共鸣,认识到人与自然原本就是“人天合一”。


编辑推荐

《每天读点季羡林全集》:从国学泰斗身上采撷百年人生智慧之精髓。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曾经的红衣少年,如今的白发先生,留得十年寒窗苦,牛棚杂忆密辛多。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季羡林语录时间是毫不留情的,它真使人在自己制造的镜子里照见自己的真相!凡在小事上对真理持轻率态度的人,在大事上也是不足信的。平生爱国,不甘后人,即使把我烧成灰,我也是爱国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每天读点季羡林全集 PDF格式下载



季羡林的文章 让人感觉到进入了人生的另一个世界


喜欢,体验大师的人生睿智。


很久以前就想看一些大家的书了,现在正好买来读读感受名人气息,品味不一样的人生!


国学大师,他的死带走了一个时代,以后不会再有大师,只有“专家”……


很喜欢这本书的内容,尤其是高中生应该多看看,非常有利于写作


读大师的散文,身心愉悦~~


希望可以通过看书改变一下自己


大师的、努力学习,一遍、二遍、三遍。。。


还行,正版


嘻嘻~很喜欢~


寄给他人的不好评价不过季羡林老先生的书我觉得应该还不错


还行,不是季羡林写的


书还不错,应该是正版,就是不知道书上哪来的泥渍。


包装磨破了,把书的封面左下角的装订处磨损了。


适合高中生。。。


不怀疑季羡林的水平,但这类书,现在我还是不会急着买。


是引用季老的话加以评论,并不是我之前以为的全部都是季老的文字。


与想像中不是很相符。本来以为是原作的,但是,都是作者看过之后的心得及随笔。


环保的书 质量很好送给妈妈的很轻便喜欢季羡林老人的文字他老人去了 但是文字还是活着的


还可以,比较有趣味的。很平实!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