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功中医学--基础与针灸
1996-10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杨启润
内 容 简 介
在文王功练功过程中,凡调神、运气、养性、存元、功法产生效
应的生理过程,都与人体阴阳经络、五行、脏腑、精气神等密切相关。
为提高强身健体、祛病疗疾的效果,在练功的同时采用了中华传统医
疗手段。本书的基础学篇,扼要介绍文王功效应的生理基础,阴阳、五
行在医学上的应用,经络、脏象、病机、治则;针灸学篇重点介绍经
络、输穴、针灸治疗。
目 录
第一篇 基础学篇
导 论
第一章 文王气功功法效应的生理基础概述
第一节 阴阳经络与练功运气
第二节 五行脏腑与养性存元
第三节 精气神与炼气调神
第二章 阴阳
第一节 阴阳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阴阳在医学上的运用
第三章 五行
第一节 五行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五行在医学上的运用
经 络
第四章 经络的概念
第五章 经脉
第一节 正经――十二经脉
第二节 奇经――奇经八脉
第六章 络脉
第一节 十五别络
第二节 浮络 孙络
脏 象
第七章 脏象的概念
第八章 五脏
第一节 心(附:心包络和膻中)
第二节 肝
第三节 脾
第四节 肺
第五节 肾(附:命门)
第九章 六腑
第一节 胆
第二节 胃
第三节 小肠
第四节 大肠
第五节 膀胱
第六节 三焦
第十章 奇恒之腑
第一节 脑 髓、骨
第二节 脉
第三节 女子胞
第十一章 内脏之间的联系
第一节 五脏之间的联系
第二节 六腑之间的联系
第三节 五脏与六腑的联系
第四节 五脏与五官诸窍的关系
第十二章 精 气、神
第一节 精
第二节 气
第三节 神
病 机
第十三章 发病机制
第十四章 病因
第一节 六淫
第二节 七情
第三节 饮食劳伤
第十五章 辨证
第一节 阴阳
第二节 表里
第三节 寒热
第四节 虚实
诊 法
第十六章 望诊
第一节 面色和部位
第二节 察目
第三节 血脉与形态
第四节 望舌
第十七章 闻诊
第十八章 问诊
第十九章 切诊
第一节 切脉
第二节 按诊
治 则
第二十章 治未病
第二十一章 标本
第一节 标本的意义
第二节 标本在治法中的运用
第二十二章 立法制方
第一节 补法与泻法
第二节 逆治法与从治法
第三节 因时因地因人施治
第四节 气味性能
第五节 制约适宜
第二篇 针灸学篇
上篇 经络输穴
经络输穴总论
第二十三章 经络
第二十四章 输穴
第一节 输穴的分类
第二节 特定穴
第三节 十四经输穴主治纲要
第四节 输穴的定位与取法
经络输穴各论
第二十五章 十二经脉
第一节 手太阴肺经
第二节 手阳明大肠经
第三节 足阳明胃经
第四节 足太阴脾经
第五节 手少阴心经
第六节 手太阳小肠经
第七节 足太阳膀胱经
第八节 足少阴肾经
第九节 手厥阴心包经
第十节 手少阳三焦经
第十一节 足少阳胆经
第十二节 足厥阴肝经
第二十六章 奇经八脉(任督)和奇穴
第一节 督脉
第二节 任脉
第三节 奇穴
下篇 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总论
第二十七章 刺法
第一节 针具
第二节 毫针刺法
第二十八章 灸法
第一节 灸用材料
第二节 常用灸法
第三节 其他灸法
第四节 注意事项
附:拔罐法
针灸治疗各论
第二十九章 常见病的针灸治疗
一、感冒
二 头痛
三、牙痛
四、扁桃体炎、咽喉炎
五、胸痛
六、上腹痛
七、下腹痛
八、关节痛
九、咳嗽
十、支气管哮喘
十一、腹泻、腹胀
十二、便秘
十三、呕吐
十四、胃下垂
十五、呃逆
十六、胃肠功能紊乱
十七、腓肠肌痉挛
十八、头颈颤动
十九 下颌关节炎
二十、偏瘫
二十一、贫血
二十二、阳萎、遗精
二十三、遗尿
二卜四、尿潴留
二十五、尿路感染
二十六、前列腺炎
二十七、阑尾炎
二十八 失眠
二十九、癔病
三十、精神分裂症
三十一、癫痫
三十二、昏迷、休克
三十三、痉挛
三十四、面神经麻痹
三十五、面神经痉挛
三十六、近视
三十七、结膜炎 角膜炎
三十八、青光眼
三十九、眼底出血、玻璃体混浊
四十、早期白内障
四十一、视神经萎缩
四十二、迎风流泪
四十三、鼻炎
四十四、乳腺炎
四十五、扭伤
四十六、落枕
四十七、荨麻疹 湿疹 皮肤瘙痒症
四十八、百日咳
四十九、小儿麻痹
五十、小儿消化不良
五十一、月经不调
五十二、痛经
五十三、子宫脱垂
五十四、妊娠呕吐
五十五、甲状腺肿
五十六、疟疾
五十七、耳鸣 耳聋
附 录
杂病奇针歌